领会编者意图 抓好教学落实
2022-05-30蔡财弟
蔡财弟
摘 要:文章旨在探索如何全面认识教材、细心研读教材,明确教学基本方向。深入研读教材,用好统编教材,体会编者用意,抓好教学工作,落实教学任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语文教学实效和育人功能,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编者意图;研读教材;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强调:“遵照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那么,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领会编者意图,抓好教学落实呢?笔者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阐述看法。
一、全面认识教材,明确教学基本方向
人民教育出版社朱于国以为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构建“教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学习体系,是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突出特点。
“三位一体”的阅读学习体系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也是编者的主要意图之一。因此,一线教师必须认真参透这个学习体系,并在教学活动中具体落实体系的内容。
首先,要区分不同课型。过去,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很少对课型进行研究,几乎把课上成了教读课,对文本内容研究得很细致,从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结构分层、语言分析等对文章进行套路式的解读和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课只停留在划分层次、概括大意、背诵词句等近乎模式化的操作概念中,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索性将语文学习边缘化,认为语文学与不学差不多。
不管教读课和自读课,教学套路和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慢慢地,学生难以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于是,编者有意将教材的课文进行明确的界定,在内容编排上花了不少心思。对于教读课文,编者侧重预习和思考探究等内容,而对于自读课文则没有设计预习和思考探究内容,而是设置了旁批和阅读提示,对两种课型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作了很好的区分。
因此,一线语文教师必须参透编者的用意,扎扎实实地按不同课型进行,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对于教读课文,教师可以讲得精细,重点落实以下三个教学任务。
(一)教学生基本知识
教授语文基本知识,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论证方法、说明顺序、记叙顺序等,并配合单元学习重点教授。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明确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二)教学生基本技能
教授语文基本技能,如书写、朗读、背诵、做笔记、阅读、演讲、写作、归纳、概括等。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目的是注重课文朗读。教师要教学生朗读的技能,如:停连、重音等。如朗读《春》第一段:盼望(重音)着(轻音),盼望着(语调:两个盼望着,语调不能一样,第一个盼望着读平调,第二个盼望着就要读升调,读出盼望的程度逐渐加深),东风(感情停頓,声断情连)来了,春天的脚步(语速放慢,换气)近了。(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要求学生面对微笑、用愉悦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
(三)教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指语文学习中的方法:整理的方法、概括的方法、摘录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欣赏的方法、提炼的方法。
对于自读课文,注重能力迁移和教读课的方法应用。另外,还应十分重视旁批和阅读提示的作用,引导学生借助旁批和阅读提示读懂文章,学会分析文章的章法、明确阅读方向、体会作品趣味等。
教材中每一个单元设有教读和自读课文,一线教师在实施单元教学时,可根据三位一体的体系进行教学。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这一单元的文体是小说,教授这一单元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孔乙己》这篇文章作为重点教读课文,教会学生小说的基本知识:如“要素”“描写”“线索”“环境”“细节”“铺垫”“伏笔”“照应”“悬念”等。以及掌握基本技能方法,如:1. 如何阅读小说?(小说的阅读要紧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 如何概括故事情节?(何人+何事)3.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从人物描写入手、从事件入手、从他人评价入手)4. 如何剖析环境刻画的作用?(主要的作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衬托性格、推动情节、揭示中心)然后引导学生用这些方法自读阿城的《溜索》及刘绍棠《蒲柳人家(节选)》,再以联读的形式向学生推荐、布置课外阅读鲁迅的《祝福》,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二、用心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教学精华
教材研读要静下心来裸读,重点研究经典课文里句式、段式、篇式,然后以经典课文为范例,从遣词、造句、构段和谋篇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现实中,大量的优质教材资源没有被教师重视,一线语文教师很少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不能深挖优质的教材资源,不能很好地提炼教材中的精华,造成了教材资源的浪费。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落实句式、段式和篇式的训练呢?如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中有这样的句式: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对于这样的句子,在教学中只要稍微对其变形,就是丰实的句式训练资源。我们将以上句子按诗歌的形式重新排列: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我们可以发现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的样式,然后进行句式背记训练、句式仿写。
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中有这样的段落: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我们对其变形排列之后就可以发现“总分式”段式规律: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总写)
冰雪融化,(分说)
草木萌发,(分说)
各种花次第开放。(分说)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分说)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分说)
像这样的训练实实在在,如果语文课上多一些这样真语文的训练,学生的语文基础就会比较深厚,语文能力和素养自然得以提高。
下面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谈谈如何领会编者意图,抓好教学落实。笔者以统编教材“三位一体”学习体系为理论根据,以板块式教学作为教学思路,以演读和读写结合为主要教学手法,以默读和批注为主要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借助阅读提示、单元导读和课文旁批自读课文,分享阅读收获,获得新知;引导学生通过演读,学会剖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研读段式,学写心理描写;引导学生课后记背雅词佳句和背读精段。
全面认识教材、细心研读教材,用好统编教材,领会编者用意,抓好教学落实,提升语文教学实效和育人功能,这应是每个语文教师毕生修炼的功课。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J].语文学习,2022(05).
[2]朱于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J].语文学习,2017(11).
[3]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