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建设路径研究
2022-05-30张春梅梁忠环李友仕
张春梅 梁忠环 李友仕
[摘 要]文章探讨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下,以建设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为战略目标,探索民办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路径,具体包括“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利益共同体”“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创新共同体”“坚持融合化发展道路,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学术共同体”“坚持国际化发展思路,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文化共同体”“提供优质化课程服务,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学习共同体”“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事业共同体”“建立發展型生态系统,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成长共同体”等七项行动方案,促进民办大学走卓越、品质、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中国一流民办大学;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9-0004-05
在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民办大学将发展目标从立足当下、眼睛向内向放眼未来、与国际接轨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向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转变。在新时代,我国民办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需要有新定位。潘懋元先生认为全国两千多所高等学校,数以万计的学科,大家都应是各自不同的一流[1]。
一、确立建设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战略目标
虽然我国的民办大学目前普遍处在爬坡过坎的上升阶段,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国家要求、人民期待的优质教育尚有一定的差距,与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但不可没有建设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奋斗目标和追求卓越质量的高标准要求。民办大学要从土壤和种子开始以一流大学的基因进行自我培育并努力发展成为有价值的大学。事实上,我国正在进行高起点的民办大学和优秀的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实践,即使在数量众多的积累型民办大学当中,也不排除在若干年后会有中国一流大学脱颖而出甚至冲击国际一流大学的可能,其中的关键是要有提质培优的一流价值引领、适度超前的发展理念指导、民办机制的特色道路自信和社会认可的优质教育服务。民办大学不可妄自菲薄、不求进取,未来三十年、五十年后发展成为什么样完全取决于其现在的自我画像和具体行动。民办大学之高在于“格高”,民办大学之大在于“志大”,格高志大的民办大学才能顶天立地。顶天在于民办大学教育同样服务于国家战略,承担国际责任;立地在于民办大学脚踏实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审视民办大学的责任担当和战略目标,应该既立足于中国大地又胸怀天下,既着眼于现在还放眼未来,既关注自我又关注人类,不断拓展视野,提升教育竞争力,通过人才培养来担当建设当代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历史使命。
在定标建设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过程中,离不开国内标准和国内参照,也离不开国际标准和国际参照,对标学习、靠拢超越。但民办大学的建设目标是中国一流而非国际一流,是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而非中国一流大学。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要有国际视野,体现中国一流、民办特色,既遵循自然演化的生命逻辑,更要遵循人为建构的制度逻辑,全力开创自己看不到的美好未来。特定的中国国情、特定的民办教育文化语境,决定了民办大学只能走具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现代化之路。
二、以命运共同体思想统领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建设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2]。所谓共同体是“现实的人”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解放诉求而形成的一种共同关系模式[3-4]。大学是一种社会组织,其拉丁文词源便是教师与学者的共同体的意思。基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草根性,民办大学命运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更加明显,即民办教育的生命及其成员的个体生命在交融互动中共同成长,学校的成长依赖并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成长,师生的命运与学校命运息息相关,具有社会依赖关系,在建设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过程中责任共担,并持续促进成员的共同价值凝聚,实现知识共享、利益共享、命运共享。民办大学的“民办”定语也有师生共同成长的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我国的民办大学是社会力量办的大学,没有命名为私立大学的原因在于社会力量办学姓“社”属“民”不为“私”,是社会主义大学即“社会大学”,属于人民,不能私有化。民办大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师生员工及所有相关者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建设要用命运共同体思想来统领,把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作为奋斗目标。
中国一流民办大学是个比较的概念,在与国外私立一流大学比较中借鉴提升,在与我国“双一流”高校比较中学习进步。瞄准“国际视野、中国特色、民办机制、一流水平”的建设目标,立足中国大地,坚持压强原则,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着力建设具备中国顶尖实力的民办大学。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要以培养创新型时代新人为目标,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要得到国内外高等教育界的认可,并在某些方面起到引领作用,但绝大多数民办大学与此有一定的差距,这恰好是民办大学战略规划的决策点。民办大学要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思维和守正创新的教育理念,基于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目标牵引,瞄准民办高等教育战略引领中的问题,坚持“质量、特色、百花齐放”的八字原则(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提出的创建一流民办大学的三大法宝),打造包括全体师生员工、校友、合作单位和地方合作方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完善开放协同、多方鼎力支持的良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学校命运共同体。在命运共同体内实现“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师生命运与共、携手共进、共同成长,为我国“双一流”建设贡献民办方案。
三、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建设路径
构建民办大学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在于呼唤和激发民办教育界的共同体意识,使民办大学师生更加坚定发展民办教育的自信,放飞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梦想,进一步强化高质量发展、卓越人才培养的优质教育理念,增强争创一流的责任担当意识,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一流育人业绩。在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统领下,从不同角度将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建设具象为利益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事业共同体、成长共同体的打造,从而阐释和畅通民办大学公益性、特色化、融合化、国际化、优质化、现代化、发展型的路径。如下图所示。
(一)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利益共同体
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命运共同体的本质是利益共同体,这是由民办大学的公益性属性决定的。学校是培养人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从事的是人民教育的公益事业。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区别在于出资方不同,但教育培养人的初心和公益性的使命是不变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任由民办大学在民办资本投资教育的营利性驱动下自由发展,必将扭曲教育的本质、扭曲民办教育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扭曲的民办大学可以在资本刺激下获得一時的发展但不可能持续发展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在国外,营利也不是私立大学干的事情,而是商业性学校干的事情,其本质上是为企业而不是为学校,从事的是产业而不是教育。办教育是准赔不赚的事情,从事教育事业者要求具有奉献而不是索取的精神。如果非得让教育赚而不赔、追求经济利润、降低办学成本、过分讲求产出大于投入,一定会造成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呈现为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短期行为。杨福家认为真正一流的民办大学是“非营利、公益性、追求卓越”的大学,其使命是以育人为本[5]。中国民办大学要有大的突破,建设比肩公办大学的一流民办大学必须避免办学短期功利行为,以实际育人行为摒弃民办大学营利性的办学思想,消除社会力量投资民办大学的营利性动机,旗帜鲜明地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立足长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超越物质利益、回报人类社会和培养下一代的办学精神,以百年大战略、教育大情怀、国际大视野、改革大手笔、聚社会大力量为人民办学,不求回报,办成不属于老板个人而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民生利益共同体,彰显共同的公益价值观。聚师生心、集社会力,力出一孔,不但能解决当前民办大学分类管理问题,而且能解决民办大学办学经费来源单一问题。民办大学只有变成社会、政府、家庭、学校的教育责任体,才能实现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建设目标。
(二)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创新共同体
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命运共同体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共同体。创新创业是每所民办大学的生命基因,敢闯会创是民办大学的办学特色。较之于公办教育,民办大学具有体制创新的优势以及市场敏锐、机制灵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优良传统。从传统大学和公办大学的视角看民办大学所谓办学不规范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办学体制不完善、办学思想不成熟。这种不完善、不成熟也催促民办大学不断探索,从而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干事创业的闯劲,形成了不同于公办大学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民办大学的体制优势,充分张扬民办大学的活力,与传统大学换道超车、另辟蹊径,走有别于公办大学的差异化特色发展道路。有抱负的民办大学要把自己变得伟大,成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必须超越对有更高声誉的公办大学尤其是“双一流”大学的模仿,以一股创新的力量,超越固化的教学实践,致力于建设没有母版的大学、原创的大学[6]。
创新的力量源于对民办大学自身独特性的感知和发挥,要在高等教育竞争中胜出,需要每一所民办大学充分认识、尊重自己的优点并致力于发挥自己能做得特别好的优势,成为最好的自己,发展成为一所特立独行的大学,而不是别的大学的第二和翻版,实现从对公办大学的模仿、借鉴到自主创新,超越经验,摆脱惯性,向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的特色办学之路迈进。创新的重点在于对优势资源的整合和机制效益的发挥,集中民办大学可以集中的力量,优化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强化特色办学,建设若干国家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甚至在一流学科有所突破,或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改革的突破口,率先在点上实现突破,在局部领先于公办大学。摒弃守成思想和自我满足思想,增强忧患意识,与时俱进,不断否定过去否定自我,时刻保持奋斗者姿态,不断创造超越自身发展的新优势,建立切合市场需求的创新驱动新模式[7]。
(三)坚持融合化发展道路,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学术共同体
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命运共同体的内核是学术共同体。生逢改革开放新时代、长于市场竞争环境中、受益于国家政策新红利的民办大学,其本色是亦企亦校的混合跨界教育。适应市场、根植产业、知行合一、守正创新是其成长的必由之路。绝大多数的民办大学都按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进行办学,与公办学校相比,招分数差的生源、引水平低的师资、买较少的设备、收较高的学费,对学术研究投入不足,如此循环往复,很难提升人才质量和办学声誉。要使学校融入区域、学科专业对接产业链且成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需要跳出区域看全局,跳出教育看教育,具备动态发展的战略眼光。少数卓越的民办大学要以非常之举超越学科、超越校企、超越校地以及超越校内外与课内外之间的界限,进行跨界融合、升维整合。其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但不排斥对复合型、研究型的人才培养。民办大学不仅不能弱化反而要持续强化学校的学术研究,教师和学生都要以研究学问为志业,把学校建设成为驰名中外的学术共同体。
高校如果没有学术上的声誉就很难有人才培养上的声誉。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建设的理想结果一定是优秀的人教优秀的人,前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学术意义上的学者型卓越教师,后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学问有所成的学生。没有优秀的学者作为教师从事学术研究,没有优秀的学生投身学问探索都会影响一流大学的建设。因此引进优秀的学者成为建设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重要条件。优秀学者的核心利益诉求往往不是待遇而是学术发展、学术生涯问题。这对于民办大学来说好像刚学会走就开始要求跑,有些勉为其难,但不是不可为,关键在怎么为!民办大学要在学校层面进行组织和政策引导,主动引导教师聚焦科研方向,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专注聚焦;对人才实施团队引进,汇聚学者专家,聚焦学术领域,并给予一定的时间和自由度,提供学术系统支持,重点支持研究团队的集成创新,支持学生参与教师学术研究。未来对成功大学的界定将以学生提升高度和其学术成果共享为标准。优秀的学生、学者合力冲击某个学问、学术上的制高点,成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学术共同体的一个显著特征。
(四)坚持国际化发展思路,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文化共同体
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命运共同体的底蕴是文化共同体。建设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必须开放办学,既要发挥本土优势,立足于地方,具有地方性又不局限于地方性,坚持以全球眼光进行国际化发展,丰富办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应立足于中国大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具有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怀,营造一种国际协同、产学研融合的文化氛围。办大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营造文化氛围,培育一流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不约而同的共同行为方式,并将这种行为方式内化到每个师生员工一辈子的行为中,成为每个人的文化标签、行为知觉和价值判断。共同行为方式具有精神信仰的力量,能凝聚成质量文化的力量,结晶为开放包容、追求卓越、学风浓郁的文化共同体。建设国际化文化共同体关键在人,管理队伍和师资是瓶颈,突破口在于以全球的资源来建设一流民办大学,以国际视野选聘干部和师资,引进对全球高等教育有深刻洞察力和国际文化背景的人才,大胆引进外籍教育职业管理专家和外籍教授,与国内优秀教师组成混合团队,建设“混凝土”组织[8]。国际化民办大学不等于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但办学的国际化却是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段航程。国际化不等于外语化,但“外语+”却应是教育教学刚性的要求,当今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要求毕业生具备外语交流能力和应对多元文化的能力[9]。大学的国际化实际上是人的国际化,重在营造国际文化环境,促进国内外师生进行跨国人才流动和跨文化交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形”、中国文化的“神”、民办精神的“魂”且形神兼备、形神合一的大写的人。大学成功源于学生的成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功意味着具有国际标准的“形”、中国一流的“神”、民办特色的“魂”的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一流民办大学建设成功。
(五)提供优质化课程服务,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学习共同体
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命运共同体的本体是学习共同体。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10]。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不是学校自封的,也不是政府或第三方评估机构评出来的,而是人民群众在接受优质高等教育后的普遍认可。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要义在于学者、学生、学术、学问等要素聚焦学习和教学过程,实现优质的教与学。民办大学有情怀、有定力、有魄力,在具体的行为上持续不断地提供品质教育、品质教学、品质管理、品质服务,久久为功,形成民办大学一流的发展指向和卓越的教育品质。一流民办大学作为以知识传播为内涵的学习型组织,为学习者提供的主要产品是优质课程。以课程立校是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重要命题和行为重点,以学习者为本,亦教亦学,构筑一个生动高效的学习共同体。因材施教就是要按照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并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合适的教与学。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建设教学相长的生动课堂,消除教师与学生的界线,使其共同演化为学习者。通过成就学生来成就教师,通过成就师生来成就学校。围绕做来学,围绕学来教,教学做一体,开展体验式教学,在完成“做”的任务过程中构建一个由学习者协同互助、成长进步的学习共同体。优质的课程、高效的课堂离不开优秀的教师,教师的优秀不是以学历、职称和论文来衡量的,而是来之于教育职场的实战磨炼。优秀的教师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为主渠道,研发一流课程,围绕读书开展研究性教学、融合式教育、优质化服务,给学生以优质的教育体验。构建学习共同体会使发展的视角从以学校为本转变到以学生为本,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领导为中心。从关注教师教学到关注学生学习转变,实现从教学改革到学习革命转变,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推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学习体系构建。
(六)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事业共同体
事业共同体是建设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命运共同体的保障。全面加强党对民办教育事业的领导,促进学校管理向教育治理迈进。一所民办大学自创建之日起,经过几代人的辛勤付出,如果能历经百年,不管法定代表人如何变更,发展的结果必然是一所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社会大学校,成为人民教育事业的一分子。拉长历史来看,教职员工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不是一人的产业,而是包括教职员工、在校生、潜在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以及有关社会人在内的社会共同事业,为解决教育事业的现实问题而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治理共同体。每一位民办大学教育从业者淡化老板的概念,摒弃打工思想,心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民办大学的鸿鹄之志,民办大学就不再是简单的利益共同体了,而升级到依靠科学实现治理现代化的事业共同体。民办大学应在共同愿景、使命、价值观的引领下,以学校章程为统领加强制度建设,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完善组织建设,健全学校党政分工负责、群众民主决策的机制,形成上下同心、师生协同、社会参与的治理体系,完善具有民办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打造一个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的事业共同体。
(七)完善发展型生态系统,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成长共同体
建设成长共同体是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命运共同体的归宿与目的。教育的终点是人的成长,使人更成为人。学校的发展取决于人的成长。没有师生的成长就没有学校的成长,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推动民办大学成长发展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原动力。能否完善学校发展型生态系统,构建学校、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是决定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建设成败的关键。学校发展的核心不是专业和学科,而是学生、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高等教育要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个性需求,服务生命的成长体验。把民办大学的关注点集中到服务学生、教师的成长上来,调动学生、教师的内驱力,搭建发展的平台,提供能供给养分的沃土,给学生提供服务与支持,让学生成长成才。以教师、学生、校友的发展为中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发展、校友发展,办社会大学校。因为只有教师、学生、校友发展了才有学校的发展,才能实现民办大学成长共同体引领,实现社会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形成能量持续循环的良性发展态势。民办大学要打破平衡,突破象牙塔内的封闭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共同愿景的开放、协同、互动、发展的生态系统,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使利益相关者得到成长进步,构建师生生命成长的共同体,实现师生在合作交流、自我修正、實践反思中健康成长。
四、结语
建设从不同视角细化和分解出的民办大学利益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事业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实现七体合一,相互融通、相互支持、全面发展,使平凡的民办大学具有发展成为不平凡的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极大可能性。通过公益性、特色化、融合化、国际化、优质化、现代化、发展型七条建设路径,构建以公益为本质、创新为动力、学术为内核、文化为底蕴、学习为本体、事业为保障、成长为归宿与目的的人本性、社会性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将不期而遇。
[ 参 考 文 献 ]
[1] 潘懋元.对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潘懋元先生访谈[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26-3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刘伟.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发展的新境界[N].学习时报,2018-01-03(2).
[4] 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1-14,123.
[5] 杨福家.如何创建几所一流民办大学?[N].文汇报,2012-02-03(5).
[6] 李志民.聚焦“双一流”:中国离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多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7] 克莱顿·M.克里斯坦森,亨利·J.艾林.创新型大学:改变高等教育的基因[M].陈劲,盛伟忠,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8] 黄卫伟.以奋斗者为本: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9] 张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比定义更重要: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简·奈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9-17(A03).
[10] 冯锐,殷莉.论学习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性建构观[J].中国电化教育,2007(8):10-13.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