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2022-05-30黄朝熹
黄朝熹
摘 要:学校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文化才能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健康情况。上体育课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强有力的锻炼,增强体质。教师在教学中应传授体育的相关内容、技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富兰克林曾说过:“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小学生对身体进行自我管理的理念尚不成熟,体育课堂的正确建设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减少学生免疫力差而导致生病的情况发生。本文对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导入小学体育课堂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体育课堂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 锻炼身体 DOI:10.12278/j.issn.1009- 7260.2022.10.056
传统文化是文明经过演化汇集成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外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教师是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天分的不足,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来弥补;但缺失学习的兴趣,将导致学生进行难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学习。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觉进行知识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欢快娱乐的氛围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
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意义
1.对于学生而言
首先,体育课的开展能够让学生脱离枯燥的学习,得到暂时释放,在运动的同时呼吸新鲜空气、改善心情,从而保持更好的学习斗志。其次,在体育活动的开展中,简单的有氧运动能够给学生健康的身体,让学生的骨骼从运动中得以增长,骨质得以将强。在体育课堂中导入传统知识,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文化的学习,从而减少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压力。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导入相关的小游戏,需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在团体游戏中能够拉近班级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营造更好的班级氛围,这样的环境将更加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将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让学生在锻炼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对于教师而言
钟南山院士曾将健康比喻成一颗空心的玻璃球,玻璃球丢在地上的结局只有破碎;将工作比喻成一颗皮球,皮球掉在地上还能够弹起来。学习就像皮球,身体健康就像玻璃球。教师要明白学习与健康孰轻孰重,因此要非常注重学生的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严格的把控,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着重关注。在体育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将塑造高质高效的体育课堂,让教师能够更加顺利地展开课堂教学,在教学锻炼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以及思想水平,让教师不断对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进行思考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教学水平和对课堂的把控能力。
3.对于学校而言
在中小学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是学校建设先进及特色文化的需求。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导入传统文化,将有利于学校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同时,将传统知识导入体育课堂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书香校园的建设,让学校的教育成果更加显著,学生的成绩、身体素质及道德修养水平更加提升,让孩子和教师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生有了健康的体魄,成为一颗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安心。体育教学结合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校团结、有爱、勤学、上进的学习氛围中学习锻炼,引领教师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引领学校走在思想前沿,推动学校长久稳定的发展。现阶段学校教育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世界目光”和“中国灵魂”,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强大的“中国魂”,这样的课程将成为学校的发展标志,让学校发展的道路更加平坦,让家长对学校更加的放心,便于学校更好的落实新政策、新方针。
3.对于社会而言
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结合纽带,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在课堂渗透体育文化将有利于安定社会,从而形成无形而巨大的文化整合力,传承优秀的文化及思想,从而保证社会的正常协调运转。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将相关内容导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了解及学习,让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塑造国民灵魂的教育”。在体育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提升学生个人的文化素养。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策略探究
1.理论课实施信息化教学,精心导入传统文化
当今科技发展快速,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科技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教育界带来了重大变革。科技走进各大高校,信息化教学方式风靡各大高校的课堂。那么教师如何在学校的教学中使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呢?
信息化教学是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实现的,这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功课,能够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技术,将课堂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才能将信息化教学融入课堂中去。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深受教师们的青睐。使用多媒体教学将有利于学生将多媒体中展示的图文内容相结合,通过展板将课是学习的体育知识、动作、技能等更加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快速地理解那些抽象名词的含义,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外,为了提升课堂的效率,考查学生对课堂理论的掌握程度,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问题导学链”模式的提问。就是把教学知识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形成问题链,加强每个问题之间的联系性,环环相扣,用“问题”激发思考,用“链”将问题引向深处,用“导学”实现从问题到学习的升华。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提问形成推力,助推学生对下一个问题的学习。教师可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将各个零碎的问题联系起来,形成“问题导学链”,便于学生联系记忆。同时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对每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领头项目“射艺”时,教师可在上课前对学生进行课前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没有同学了解古代弓箭的结构,能够讲一讲呢?”(弓箭由弓臂、弓弦和箭簇这最基本的三部分组成。)接着教师播放弓箭构造的视频,带领学生学习。在讲解完弓箭的构造后,教师接着对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射箭的标准姿势是什么吗?”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即站位、搭箭、扣弦、预拉、开弓、瞄准、脱弦、放松。教师对回答问题较全面的学生给予奖励,对害羞腼腆的学生给予鼓励。接着教师对控弦的方法进行视频的播放学习,对学生提问:“通过视频,你们了解了‘蒙古式射法和‘地中海式射法,它们有什么区别?”学生在观看视频中初步学习,在教师的提问中加深记忆。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及问题导学链的模式,将有利于传统文化在小学体育理论课堂的充分渗透。
2.实践课教师引导示范,学习中国传统健身
体育教学应摆脱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开展有益的体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上没有的、需要加深印象的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调动多种感官去了解、学习的知识及文化,切身体验、深入交流感受。
《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地位,让教师站在正确的位置对学生进行帮助,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生成性,有利于建设高品质课堂。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手脑并用”的教育观念,强调的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经过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学生能够了解掌握知识,接着进行实践,将理论变成现实,从实践中查漏补缺,加強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智力的工作都建立在一种兴趣之上。”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枯燥的教学中导入游戏环节,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积极性,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中娱乐。游戏教学中大多引进了竞争机制,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最胜利的角逐中学习知识,让害羞腼腆的学生能够更放得开。
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太极拳时,可先带领学生进行游戏,起到热身的作用。例如数点落地:双手为两点,双肘为两点,双脚为两点,双膝为两点,同学们以老师为中心,围成一个大圈,间距保持一米慢跑,当听到教师喊出1到8的数字时,同学们在两秒内做出以几点着地。未能准确完成的同学,男生做5个俯卧撑,女生做5个深蹲。在小游戏过后,学生的热情得到初步的激发,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准备活动如交叉行进、慢跑、高抬腿等,帮助学生热身,提升学生运动积极性。接着开始正式学习太极拳。教师在前示范要领:“头正颈直,虚领紧顶、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精神内敛。”学生跟着教师进行模仿练习,在学习半节课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休息修整。在学生休息修整的时候,教师向学生介绍空竹的技法,当作一个课间的小游戏,带领学生学习。空竹是用双手来操作的,它使学生的左右脑都得到发展和锻炼,还能够提高协调和平衡能力,向上抛包还能够起到调节视力的作用。课间小游戏过后,教师接着带领学生继续学习太极拳。下半部分的课堂,教师可选择学习较好的同学上前带领其他学生进行太极拳的学习,这样能够提升积极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余学生的生成性,促进小学体育课堂好学氛围的形成。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导入小游戏,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上知识,在小游戏的选择时,教师可将相关的传统体育项目导入其中,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传统知识。
3.录制微课视频,导入传统文化,进行课下实践
让学生进行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也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方式,但它并不依托于学校的多媒体,操作起来较简便,利于教师上手。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明确的特点,被教师广泛应用。在课下学习微课视频时,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观察、思考充分发挥大脑的作用。在微课视频学习之后则需要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纸上得来终觉浅”,不经过实践得到的成果是经不起推敲的,学习只学习到了这件事情的结果,这件事情的起因、发展及结果都需要实践。俗话说“眼见百遍,不如手作一遍。”尤其是体育这门课程,“明白了”和“会了”之间,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微课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碎片化学习。教师在上课后对当天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对所教内容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进行 “微课”视频的录制。比如,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学习五禽戏过后,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分别对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当学生课上学习情况较差时,教师可对五戏的动作进行分开录制。以“虎扑”为例,学生在教师录制的“虎扑”视频中能够看到:“虎扑”中前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体前屈时,伸拉脊柱时要将头高高抬起、将腰塌下去、尾闾上翘,两手尽量前伸,对身体直立做虎扑动作进行想象。这样学生对伸脊柱的动作就更容易理解了:,抬头挺胸,伸腰翘臀两手上举。此外“微课”视频的录制时间需要教师进行把控,“微课”的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少、容量小。教师录制过后,学生对教师发布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对课上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为了加深记忆,学生可按照课上的学习和课下视频的帮助,对五禽戏进行演练。在学生掌握过后,教师可让学生录制自己演练五禽戏的视频,上传到相关网络软件上,教师借此对学生课下复习的情况进行考察,对学生上交的视频中的问题进行指正。此外,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课下的实践联系,例如可在公园向公园的大爷学习切磋,写下当时的感悟及体会,等等。教师再在理论课上带领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这样课上与课下联动,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加强对传统体育运动的学习和掌握。
总之,对学生而言,好身体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生身体健康才能开展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从小学时期就要重视身体素质的提升,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瑰宝,在体育课堂中导入传统文化,能够提升课堂的含金量,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将传统文化正确有效地导入课堂,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当地及身边资源,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在传授传统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开展课下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落实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应用。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相联动,帮助学生记忆。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也将有利于提升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有利于建设高质高效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 王艳艳《探析小学体育课堂融入传统体育文化的方法策略》,《试题与研究》2021年第34期。
[2] 任军、刘大正、张惠芳《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体育课堂融合实践研究》,《武术研究》2021年第2期。
[3] 马德斌《传统文化与农村高中体育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方法探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75期。
[4] 李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小学课堂的实证研究——以“五禽戏运动养生课程”为例》,《体育教学》2019年第1期。
[5] 丁雨《浅析传统射艺文化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推广和传承》,《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第9期。
[6] 沙春宝《民族传统文化视阈下民俗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教学运用策略研究》,《运动》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