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2022-05-30王玉娟

关键词:中华政治传统

摘 要: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和动力,华夏五千年文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特点。当前经济全球化,各种文化频繁交流碰撞,严重冲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时较少、受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效果差强人意。针对此情况,论文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结合其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关解决措施,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 DOI:10.12278/j.issn.1009- 7260.2022.10.047

通过传承与创新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直接且显著的影响。文化传承过程中,高中是其重要阶段之一,高中生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能够促进学生深化民族自我认知

针对当前学生存在的盲目崇拜外国文化的情况,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对祖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强化其热爱家园的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确保所处的政治立场正确且坚定,坚决捍卫祖国的权益,坚决支持祖国的统一。

(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定型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网络环境较为复杂,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社会上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金钱崇拜主义的诸多不良思想严重影响高中生“三观”,学生出现社会责任认知不足、缺乏诚信、价值观扭曲等诸多问题。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借助传统文化中的高尚情怀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化,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其中的优秀道德品质能够在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领域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职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三)能够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我国改革开放数十年来,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果举世瞩目,人们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信心满满,但对于文化方面缺乏足够的信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根本是文化自信,其自信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方面,也是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并对其深入探索研究,充分感受其自身价值,能够让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可度显著提升,引导其形成并强化民族文化意识,让其能够在多元化的全球文化环境中依然坚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四)能够促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让高中阶段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是家长、教师和社会的正确引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深度挖掘其现在价值,加强对于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入,让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能够跟随政治学科相关内容共同理解和掌握;让学生能够正视历史和传统文化,达到更好的创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传播和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但部分教师未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高中阶段的教师压力主要体现在教学任务、阶段性考核等方面,导致教师缺乏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渗透传统文化。此外,还存在部分教师因为自身国学相关本体知识匮乏的问题,进而会影响课堂上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广度与深度,导致其难以駕驭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存在不足

应试教育的存在,让教师的课堂教学面临较大的压力,让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难上加难。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考点一般是汇总课本知识点,在熟记课本知识点后,基本能够应付考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不予重视,仅课本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牢记即可,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忽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真正价值,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巨大缺失,对于提升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水平、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次数不足

为保证升学率,大部分学校判断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是考试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请关注考试成绩,忽略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和传承。尽管部分学校开展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诵读经典、浏览红色文化景点等,但普遍次数较少、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部分教师对此存在错误理解,认为教学时加入有关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活动,会对课程的进度产生影响,让学生在课本知识方面的关注程度下降,从而影响考试成绩,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较为排斥,从而阻碍学生系统化的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

当前高中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受世界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整体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有所欠缺,导致部分高中生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了解较少,过度追求外来文化和所谓的“流行品”,对我国传统的物品和思维理念嗤之以鼻。并且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课本知识受到过分关注,对于课本之外能够促进身心发展的内容缺乏关注。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措施

(一)丰富教学理念,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1.形成自觉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师要从日常生活入手,积极学习且深入探究传统文化。备课时,以合适的知识点切入,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依照科学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传承的过程中持续创新传统文化,让其自身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2.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及文化储备

教师自身必须拥有充足的文化知识储备,才能够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并获取学生信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多角度获取学习资源,以增加自身的文化储备。学校方面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会,并建立传统文化资源库,对其中的传统文化定期更新,保证教师的学习资源,并且教师可以通过研究会将自己对于不同文化的见解分享出来,通过合作交流,深化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各地区教师培训中心也需要定期就传统文化开展相关的培训课程,邀请专业人员讲解。

3.创新和丰富教学方法

第一,启发诱导式教学。其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兴趣点是教学的关键,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并一次切入,让学生能够产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第二,渗透式教学。在课堂中渗透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觉认知。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并具备灵活的教学技巧,能够在课堂上灵活转化,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还要能够在课堂上营造相关文化氛围,避免突兀地引入传统文化。

第三,参与式教学。其坚持学生为主体,构建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文化传承与创新”时,可安排学生参观古迹和观察纪录片,以此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能够辩证看待和自觉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案例教学。该教学方法应用最为频繁,“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这一问题为例,可以选择近代资产阶级积极探索的各个运动失败的案例为学生展示,并从中体会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积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1.适当增加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所以應当适当增加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例,从多个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合理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化理解传统文化。教师在选择文化资源时,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第一,确保所选取的文化资源符合与高中生文化水平认知;第二,确保所选取的文化资源紧密贴合当代生活,并需确保其多样性;第三,要深度挖掘所选取的文化资源,体现其所蕴含的深层意义,确保教师能够深入理解文化素材,进而可以从更深层次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

2.深度挖掘当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形成校本课程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各不相同,通过对当地现有的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结合其文化特色,与高中思想政治相融合,实现对其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扬。

(三)将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

1.将课外实践和课堂教学结合,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借助所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因此课程不应当仅限于教室,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查阅资料,通过了解数千年前的丝绸之路感受"丝路精神",并且将其与当前的“一带一路”,思考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结合.在学习“我国的社会保障”的时候,安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使其从总体上了解我国自古以来的社会保障思想,采取社区访问的形式,了解当前社会保障的实际情况。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应用,还要确保其实践性,合理结合实践和理论,以实践活动提升传统文化的育人效果。

2.加强校园文化墙建设,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墙属于隐形的教育媒介,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合理利用校园文化墙,可以营造出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身处校园中,能够自主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真正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例如可以在校内设计一条条图文并茂的校园文化长廊,赋予其传统文化时代气息,让学生在其中能够穿越千年,与世界交流、与历史对话。

3.积极参与传统节日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认为“各种各样的重要纪念日、节日,都蕴藏着非常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这相应的历史背景和纪念意义,承载了传统文化精神,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绝佳载体,所以需要对其合理利用.如中秋节时,教师可以组织主题活动,与学生共同赏月、吃月饼,回忆节日的由来,由中秋佳节的团圆,引申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文化,让学生理解“小家”和“大家”之间的关系;在清明节时,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节日教育,组织学生讨论,挖掘清明节文化内涵,分析其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承、感恩、思故人和保护新生等。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节日氛围,领悟其内涵,强化其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水平。

(四)深化高中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高中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国的重要文化财富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合理结合,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培养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与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让学生有效避免其崇洋媚外的心理,强化强大民族自信心。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节选部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段落,穿插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强化其自身的判断能力,培养其自身的批判意识,能够以辩证的视角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优劣,在面对外来文化史,可以做到尊重差异、求同存异、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能够真正坚定自己的文化立场,在内心深处形成尊重和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习惯,将其贯穿于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

此外,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优秀的历史故事,能够以此实现自我约束,对自身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在研究传统文化时,要能够及时区分其中的糟粕和精华,辩证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中华文化价值,真正做到在“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基础上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渠道,德育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采取有效的措施,丰富教学理念;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适当增加高中思政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深度挖掘当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校本课程;将课外实践和课堂教学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加强校园文化墙建设,营造良好传统文化氛围。强化高中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激发其爱国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 张粉艳、胡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先秦思想文化为例》,《中国教育学刊》2020的第S01期。

[2] 刘国栋《浅论用互联网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高中思政课教学》,《安徽教育科研》2021年第11期。

[3] 李惠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策略探析》《师道:教研》2021年第11期。

[4] 黎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高考》2020年第15期。

[5] 吴幸岩《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的途径》,《信息周刊》2020年第10期。

(王玉娟,1995年生,女,汉族,吉林舒兰人,任职于舒兰市实验中学校,大学本科,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中华政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