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小学游戏化数学课堂的构建

2022-05-30郭晓玲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游戏

郭晓玲

[摘 要]教师在“双减”政策下要尽最大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最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就是游戏。利用游戏构建课堂,对于抽象但富有逻辑性的数学学科来说是最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数学游戏课堂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游戏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9-0090-03

“双减”政策下要求教师减压不减质,对此,教师可以将课堂游戏化,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数学。运用游戏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具体知识,让学生与数学亲密接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游戏化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利用游戏进行课堂的构建,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游戏化数学课堂的意义

游戏化数学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游戏是学生喜欢并且感兴趣的活动,教师构建游戏化数学课堂,有助于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在游戏化数学课堂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更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动力,促进学习效率和全面发展。

游戏化数学课堂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强,多数学生不能很快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所以数学教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进行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消化能力,从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游戏化数学课堂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利于构建轻松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增强。

游戏化数学课堂的构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从而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因为游戏化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备课时认真细致,设计的游戏要能融入课堂,准备各种适合学生的游戏,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考验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教学能力。

二、游戏化数学课堂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师常常在想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游戏化数学课堂是最有显著优势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各方面发育都不够成熟,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游戏化数学课堂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被游戏中的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更有动力学习数学,缓解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

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知识分布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可以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解决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而构建游戏化数学课堂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利用具有实践意义的游戏进行课堂的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游戏中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在吸收数学知识的同时灵活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游戏化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1.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建游戏化数学课堂

数学教学应围绕着数学知识展开,游戏化数学课堂也应如此。在课堂中,游戏要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如果教师为了游戏而游戏,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忽视了数学知识,将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学不到数学知识,只是在玩游戏,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游戏化课堂彻底流于形式,失去意义。

例如,教学“图形与几何”时,教师要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首先,明确教学的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及其三边之间、三角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2)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和平移的有关知识,能画出轴对称图形和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并能运用平移解决问题;(3)进一步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的方法。其次,明确教学重难点是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我是小小设计师”的游戏。游戏规则: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这场游戏,参与者需要用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拼接出平行四边形、矩形和梯形等多边形,谁拼出的图案最多,谁就是获胜者。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被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还在游戏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和研究,从中发现数学知识,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游戏化数学课堂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开发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索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又如,教学“圆”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并进行有关圆的简单计算;(2)让学生学会使用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步骤,从生活中认识圆,并借助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念。其次,要明确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画圆的步骤和方法。笔者根据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课堂,为学生设计了“用圆作画”的游戏,游戏规则:通过圆规画圆来创作一幅美丽的画作。游戏后笔者点评并提问:“你是用多大的圆绘画的?创作出这幅画作以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教师通过课堂游戏的设计,使学生在游戏中更轻松地学习和吸收这节课的重点数学知识,并形成深刻的记忆,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游戏化数学课堂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加以辅助。而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在创建游戏化数学课堂时,往往注重的是游戏的每一个环节、步骤都要结合教学内容,围绕数学知识进行游戏活动,严格把控游戏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数学游戏课堂中的游戏体验低。学生无法从课堂中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就无法激发学习动力,从而导致无法高效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设计游戏化数学课堂内容时,要讓学生拥有足够的游戏空间,从而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笔者明确教学目标:(1)让学生辨认钟表上的整点、半点;(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3)帮助学生了解钟表的功能,从小培养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笔者首先根据这三个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这节课的游戏内容。设计之前笔者在班里进行了学生游戏爱好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比较喜爱角色扮演类游戏和画画类游戏。于是笔者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设计了“指针跟着太阳公公走”的游戏。在做游戏之前笔者先向学生讲解如何看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看钟表上的时间。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数字进行角色扮演,笔者则戴上太阳公公的帽子和学生互动。游戏规则:笔者扮演的太阳公公说出现在的时间,学生表示出此时的钟面。这种游戏活动的开展,不仅迎合了学生的游戏喜好,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从而构建一个有效、有趣、有用的数学课堂。

又如,由于学生喜欢绘画的游戏形式,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结合这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个“绘出钟表新模样”的游戏。游戏规则:根据教师提供的钟表,设计出各种形式和各种样式的新型钟表。学生通过对钟表的改造和创作,不仅认识了钟表、了解了时间,还在绘画的过程中激发了创新创造能力,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来创建游戏化数学课堂,既可以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做过多的操作,只需要顺其自然即可。

3.融入学生生活内容,创建游戏化数学课堂

数学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因此游戏化数学课堂中,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来进行游戏内容的设计,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游戏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分辨人民币的大小。教师为学生设计了“逛超市”的游戏,游戏内容: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教师扮演前台收银员,学生扮演顾客,教师先给每位学生分配不同面额的现金,然后交代每个学生要买多少钱的东西,让学生去超市购物,结账时要知道自己给了多少钱,并且要说出收银员应该找回多少钱,才算完成任务。在进行“逛超市”游戏的过程中,每位学生购物然后结账找钱,教师要一个一个地教授学生如何认识人民币并正确使用人民币。这游戏不仅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还让学生在融入生活实际的游戏化课堂中边玩游戏边学习,促进学生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丰富数学游戏类型,创建游戏化数学课堂

在游戏化数学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如果没有及时更新游戏,就会让学生对固定的游戏模式感到厌烦,甚至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游戏的设计时要秉承着不断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适时地给学生提供新游戏,让他们对即将参与的游戏充满兴趣,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克与千克,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来为学生设计“我是家长好帮手”的游戏活动。游戏中,教师扮演家长的角色,让学生根据家长的吩咐去买不同质量的东西,如1千克的鸡蛋、500克的面粉、1500克的米和200克的糖,同时提供各种工具给学生进行称量。又如,在教学“鸡兔同笼”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另一种游戏方式的创新。“鸡兔同笼”的学习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用列表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进一步掌握解题的多种策略和方法,从而感受到数学思想的用处。教师就结合这一课的内容进行了课堂游戏的设计。游戏中,教师为学生讲解:“现在你们可以自己选择扮演鸡或扮演兔,同一排同学算在同一个笼子里,扮演鸡的同学站着,扮演兔的同学坐着,互相说说你们这笼小动物中有几个头、几条腿。”这种游戏模式不仅让学生有不一样的游戏体验,还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成了欢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生出无限动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融入数学课堂中,将数学教学游戏化、快乐化,让学生在做游戏时就学会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爱上数学。学生在游戏化数学课堂中减轻了学习压力,同时,游戏课堂的构建也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了“双减”政策下教学减压不减质的要求。

(責编 杨偲培)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游戏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