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小作文”模式研究对讲义编制的启示

2022-05-30张梦楚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

张梦楚

摘 要 鉴于统编语文教材单元作文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不便,本校进行了大小作文系统模式的创新研究,在教材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大小作文讲义,摸索出了一套基本的操作方法,同时也尝试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本文试图从大小作文教学讲义编制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力求在统编语文教材的“大一统”下充分发挥教学的“小自由”,归纳总结出每个单元作文教学的具体操作路径。

关键词 “大小作文” 统编教材 讲义编制

自全国开始使用统编语文教材后,对新教材的解读、学习、使用以及讨论便方兴未艾。教材虽全国“大一统”,然而各地、各校教育水平差异较大,如何根据学情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是我们一直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针对作文教学,我校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单元作文的编排体系,自主开发了“大小作文”的教学模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讲义,力求为一线教师实施作文教学提供抓手。

一、“大小作文”模式研究的意义

1.填补教材单元作文的空白

2019年教育部审定的“五四学制”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作文编排方式是每册教材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作文主题,四册教材一共二十四个单元作文主题。但这些主题往往比较大,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不易落实。

基于以上情形,我校在统编教材的“大一统”下发挥教学的“小自由”,归纳总结出每个单元作文主题具体的教学路径,帮助学生实现作文能力的提升。

2.调整教材与上海考情、学情的关系

统编教材虽然提供了教学的大方向,但是毕竟要考虑到全国各地学生的水平层次差别,可发挥的空间较小。而对于多元开放、教育水平走在前列的上海地区来说,教材与学生水平和中考难度不太匹配。因此,针对上海市中考语文能力的要求,我们必须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小作文”模式就是根据我校学生的整体水平来编写的,每年教研组会根据这一届学生的特点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使其处于动态改进中。

二、“大小作文”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

1.大小作文模式的常式

“大小作文”模式的基本操作方法如下:教师根据教材的单元作文主题,结合教材、教参、空中课堂等资源,将大的作文主题分解成具体的写作知识和技法,然后将每个单元的基本训练点落实为片段作文的要求,由教师批改把关。写大作文时,给学生提供一篇范文,由学生自主写作。有了“小作文”铺就的台阶,学生能较顺利地完成“大作文”。

以第一单元“学会观察生活”主题为例。这个主题教材中可借鉴的内容不多。我们结合教材“写作实践”部分的训练题、上届的讲义、空中课堂等资料,将作文题目定为《难忘的一刻》,训练重点定为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写作知识技巧定为教会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小作文”设置了两个题目:

(1)“难忘的一刻”发生在怎样的环境下?试着运用以上一种或几种观察方法,把你回忆中的场景描写下来。(100 字以内)

(2)难忘的“一刻”发生的人和事是文章重点,展开回忆,抓住当时的场景、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来写。

“一刻”的主要内容:_________(谁+做什么)

用一个关键词概括这个人物最突出的特点:______________

根据上面的表格,请以“此刻,……”开头描写“难忘的一刻”。

这两题旨在让学生运用所讲的观察方法,将作文中最常见的两种描写方法有意识地运用到“大作文”中,以达到第一单元作文训练的目的。

2.“大小作文”模式的变式

(1)小作文形式的多样化

这学期根据单元主题的不同,我们备课组又开发出了新形式。比如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的作文主题,训练重点是通过列提纲来理清思路结构。“小作文”没有沿用以前片段作文的形式,而是要求设计作文结构提纲。

要求思考:你所写的某个人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事件是哪几件?这些事件以什么顺序组合在一起?并完成提纲表格。

该表格根据前面所讲的写作知识和方法,从顺序、结构角度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做好构思。

此处举一例学生习作提纲。

經过这样的列提纲的训练,能使学生的写作过程变得更加理性。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

(2)“大小作文”顺序的改变

从六年级至今,我们一直都是先写“小作文”,在此基础上完成“大作文”。而对于第三单元作文主题“写人要抓住重点”,我们采取了先写“大作文”,再写“小作文”的方式。作文题目《我的初中同学》是个学生都有话说的题目。针对本单元“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点”的训练重点,“小作文”设计为三个片段,分别侧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让学生在“大作文”的基础上修改,对局部进行“精加工”。

经过一次次的写作实践,我们发现,“大小作文”模式的形式并不固定,顺序也可以改变,关键是根据单元作文主题的不同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设计。

三、反思“大小作文”模式探索中遇到的问题

1.一学期内的作文主题间逻辑不顺

由于我们“大小作文”主题及训练重点的设置是根据统编教材的单元作文主题来的,所以这个问题源于教材写作单元的系统性不强,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教学设计的难度较大。

其实放眼初中阶段的单元作文主题,在能力层级上呈螺旋式上升。如下表所示。

不同的文体写作知识按照难度依次编排到八册教材中,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普通写作训练点同样如此。每学期的作文对一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去改进,不同年级在同一知识点上有层级递升。比如针对“作文的语言”这个训练点,从七下的“文从字顺”“语言简明”,到八上的“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体”,再到九下的“修改润色”“有创意地表达”。

2.教师指导的效果受多种因素限制

虽然作文讲义大致规定了作文课的重点内容,但是老师在此基础上的个性化使用对成效的影响还是很大。

(1)作文的集中训练和个别指导时间难以保证

从老师讲授到学生理解运用,再到老师批改、学生修改,以及有可能的再次修改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作文课时的有限使我们只能大致讲一下写作知识与方法,以及学生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优秀范文的赏析等都很少有时间在课堂上落实。课余时间的零散和学生精力的有限也使老师很难做到一一指导,况且一个学期有六个写作单元,共十二次练习,都要指导到位实在困难。

(2)个体对于教材和“大小作文”模式的理解不同

统编教材对于许多老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对于教材编排结构及编写意图理解还不算透彻。单元作文主题的能力层级呈螺旋式上升,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

我校依据统编教材编制的“大小作文”讲义,如果没有对相关资源的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深入把握“小作文”对于“大作文”的意义,将方法讲明白,如何运用训练到实处,设计者的良苦用心便付诸东流。

四、大小作文模式在编制过程中的改进建议

针对大小作文模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摸索改进方法,这里仅从初始环节——讲义编制的角度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1.重构校本化的作文序列

许多一线老师反映,统编教材单元作文系统的顺序在教学中实施起来并不方便。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重新整理初中整个单元作文系统的顺序。根据实际情况将它们归类,区分主次、难易,同一个大专题下有层级要求的递升,有些主题可以作为随文训练,以课后随笔的形式布置,让有兴趣和天赋的同学去拓展。然后再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与单元的联系分配到各个学期去。一学期着重个别大的重点,比如审题、立意、描写等等。整体进行调整后,再根据新的顺序,修改或者重新编写“大小作文”讲义。

2.进一步优化教材单元作文的训练点

(1)要有教材整体意识和层级观念,训练点集中,一练一得

教材单元作文系统是个宏观的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对整套教材的写作系统有整体的把握,在每个单元的作文设计及讲义编写前,要对该单元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以小目标的完成带动大目标的推进,要根据当前年级应达到的水平层级来进行设计。一次针对一个主要问题和关键训练点,进一步研读教材和教参,明确指导方向,让学生一练一得。

(2)教师提供的支架方法简明扼要,方便学生,可操作性强

既然有“小作文”为“大作文”做准备,那么“小作文”讲义中所安排的写作知识、技巧及运用的方法过程就应该好好设计,让它们做好支架,方便师生理解和运用。尤其是运用的方法过程,最好给出示例后让学生仿照写一遍。要求的指向性要明确,通俗易懂。

(3)精选学生耳熟能详的范例

写作技巧偏向于理论,对学生来说有些空洞,此时便缺不了范例。范例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打开思路,发现身边可写的素材。遴选不求新、不求难,但求便于学生借鉴。

①挖掘有效的课文素材

鉴于统编教材的单元设计理念,每个单元作文主题往往与该单元的阅读文章相关性较强。可以用本单元课文作为作文教学的范例,便于学生理解,顺便复习课内知识点、方法,帮助学生迁移模仿。也可以根据单元作文训练重点设计课文例子的模仿训练题。当然老师在讲解课文时应做好铺垫,告诉学生可以怎样用到作文中去。另外,教材和教参写作指导里面所举的例子也可以为我们所用。

②從身边的生活中寻找素材

要想教会学生多多观察生活,教师可以举学生熟知的、共同经历过的事情和共同认识的人作为例子,这些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自然会有意识地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然后将其运用到作文中去。

③针对问题甄选例文并认真分析

目前我们的“大作文”讲义上都会选一篇体现训练重点的范文供学生借鉴,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感觉有时候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学生看过就过去了。对此,我们可以尝试做些改进。精挑细选一篇佳作,并重点分析该篇例文是如何体现训练重点的。也可以适当选编问题作文,针对学生的写作问题,帮助他们寻找解决的对策。

“大小作文”模式是对统编教材作文系统的二次开发,尝试至今,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困难和问题。但是正像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所说的:“不要抱怨,不能等待,还是承认现实,着眼长远,从我做起,点滴做起,对不合理的教学行为,能改一点是一点。”

[作者通联:上海延安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
把握好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脱离“拼音”拐杖,突破识字难关
“分角色朗读”的七大策略
基于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
谈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亮点
用德滋润儿童心灵,用法护佑儿童成长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