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典籍里的中国》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记忆建构

2022-05-30康宁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典籍里的中国文化记忆仪式

摘要:文化记忆对实现个体身份认同,打造社会共同体有着巨大价值。电视媒介在建构文化记忆的过程中肩负重要责任。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浓缩于优秀典籍之中,以“戏剧+影视化”的方式,呈现优秀典籍的核心思想及其成书、流传过程中的动人故事。文章采用个案分析法,以《典籍里的中国》11期节目为例,从符号表征、塑造儀式、媒介传播三个层面分析,发现该节目通过使用凸显群体性的戏剧台词、营造沉浸感的舞台场景、塑造真实感的演员表演等符号,唤起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以独特的身份定位、固定的重复环节塑造仪式,建构群体共同记忆;以跨媒介传播方式突破场域限制,扩大文化记忆书写边界,强化观众文化记忆。文章旨在探讨文化类综艺节目形塑文化记忆路径,提出唤醒情感认同、建构共同记忆、深化文化记忆的策略,从而完成中国精神的媒介化表达。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文化记忆;仪式;媒介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1-0029-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媒介融合背景下山西省博物馆传播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B200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当下电视节目创作的现实命题。文化类综艺节目承载着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的任务。继《国家宝藏》《故事里的中国》之后,央视于2021年推出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浓缩于一部部典籍之中,以“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的核心思想及其在成书和流传过程中的动人故事,弘扬典籍中蕴含的中国精神。文章基于对《典籍里的中国》的思考,研究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构建集体记忆,唤起观众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完成中国精神的媒介化表达。

一、符号表征:唤起情感认同

扬·阿斯曼认为,“记忆场”是一个符号系统,它使得生活在这个系统中的个体能够找到归属感,并在这个群体中学习、记忆、共享一种文化[1]。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语言符号包括口语和文字,而非语言符号指的是除语言符号以外的其他符号,如声音、动作、表情、服饰等。在《典籍里的中国》中,较有代表性的语言符号是戏剧台词,非语言符号中以舞台场景、演员动作表情最能体现节目特色。

(一)台词凸显群体性

《典籍里的中国》中戏剧台词设计用词考究,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用词精炼,易于理解,凸显群体特征。比如“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不足百字完成了老子编撰《道德经》的背景介绍,让晦涩抽象的历史背景简单化、故事化,削弱说教感,用平实的语言弥补观众背景知识的空缺。其中,“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共五千余字”,使用仿古句式,文化底蕴深厚。在第一期节目中,尚书的护书者伏生在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对话时提到“茫茫禹迹,画为九州”,撒贝宁随后将这句话解释为“大禹治水十三年,足迹踏遍九州”。古今参半的台词设计在兼具文化气韵的同时,更便于观众理解。

在塑造古今对话场景时,台词设计凸显群体身份。比如“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向古代先贤介绍自己时多用“晚辈”“在下”等谦辞,节目中的古代先贤称呼撒贝宁为“撒君”。这样的用词不仅富有趣味,还暗含古代先贤与当代读书人同属一个群体的意味,增强观众的民族认同感。在第一期节目《尚书》中,更是设计了由伏生和“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共同说出“华夏为何一体?自古就是一体”这样富有感染力的台词,唤醒观众的民族身份认同,抒发强烈的家国情怀。

(二)舞台营造沉浸感

《典籍里的中国》利用多舞台的设计,配合环绕大屏幕的应用,辅以观众席和表演区交错位置安排,呈现出历史时空和现实时空折叠的布局,为观众提供了多视角的解读空间。在节目的演播室里有两个串联的主舞台,分别为历史空间舞台和现实空间舞台,现场空间互相联系,又彼此分隔。在第九期节目中,通过多舞台时空转换,不仅营造了“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与老子、尹喜论道的场景,而且还让老子回到少年时代,亲眼看到年幼的李耳向商容问天道的场景,引出对于教育者如何保护天真的探讨;更让老子通过时空隧道,与后世各个时代受老子思想影响、为《道德经》作注的哲学家见面。这样的设计,让观众体会到了从古至今、从今至古两种不同的叙事视角[2]。

多舞台的应用不仅为观众提供了解读空间,更是将跨时空场景搬上了舞台,创造了感人的古今对话画面。《典籍里的中国》以主人公所处的时代为历史原点,向过去与未来两个历史维度延伸。让老子“穿越”到2500年后的今天,亲眼看到《道德经》哲学思想在现代生活场景的应用。通过多舞台和屏幕的使用,让宋应星来到现代,通过屏幕看到中国制造的“和谐号”高铁、“长征号”火箭、“奋斗者”号深潜器,更是将舞台设计成第三代高产杂交水稻稻田的模样,实现了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300多年的握手,共话“禾下乘凉梦”的实现。

(三)表演加强真实感

戏剧呈现是节目的核心环节,演员的表演对节目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保障戏剧质量,央视与中国国家话剧院联手,由田沁鑫院长担任节目艺术总监,与演员共同参加典读会,帮助演员深入剖析把握人物,确保舞台表演的专业性。在主要演员选择方面,有王绘春、王劲松、李光洁等实力派影视演员,也有曹磊等青年影视演员,倪大红、辛柏青等颇富影视表演经验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绝大多数演员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戏剧表演训练或有相关表演经验。

除此之外,节目组还会根据典籍的不同,邀请与其气质相应的演员作为主要角色参演。演员王绘春有在电视剧中扮演孔子的经验,节目组专门邀请他在第五期节目《论语》中扮演孔子。在表演“孔子”梦中与爱徒颜回和仲由告别的情节时,他眼含热泪。待“颜回”与“仲由”作揖告别后,两行泪水从他脸上流下。“颜回”与“仲由”转身走上主舞台,走进星空屏幕后面,象征人物死亡,镜头切回,“孔子”已是泪涔涔,伸手哀叹二人名字,跌坐在地上。在这个情节中,演员王绘春的表演一气呵成,表情流露自然,动作节奏控制准确到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观众了解了《论语》背后的故事及其承载的“仁”的精神。

二、塑造仪式:建构共同记忆

仪式的本质是重现曾经有过的秩序。仪式是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文化类综艺节目借助庄严的仪式来升华内在价值,消解其产生的过度娱乐价值[3]。《典籍里的中国》要建构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必须穿插多种仪式,通过赋予人物独特身份定位和重复固定环节建构节目仪式。

(一)独特身份定位

在综艺节目中,赋予人物独特的身份定位,塑造好角色风格是建构仪式的前提。身份的赋予使得节目主持人、明星嘉宾、专家学者、群众演员在节目中拥有独特的定位。《典籍里的中国》采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和具体角色演绎、群众演员助阵、读书人解读的模式共同展现典籍背后的故事。

简单的人物身份定位是节目仪式外化的表现。通过固定的角色分工,逐渐塑造节目的仪式。在节目中,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相当于一般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主要负责带领观众以当代的视角看典籍,完成与古代先贤的对话,以了解典籍背后的故事,具有主持人和解说员的双重身份;访谈间的“读书人”对应一般节目中点评专家的角色,介绍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主要故事,并解读涉及的典籍语句,让观众深入了解典籍的文化意涵;明星演员扮演主要角色,与“当代读书人”配合群众演员演绎戏剧;群众演员助阵,扮演次要角色,配合明星演员表演。“当代读书人”和访谈间“读书人”身份的设置,将节目化为典读会,营造了浓厚的阅读典籍的氛围,为建构节目仪式奠定基础;明星演员和群众演员的演绎,将故事影视化,让无形的中国精神具体化,拉近观众与历史场景的距离。演员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以角色的身份存在,各具特色的身份定位建构了文化类节目独特的标签。

(二)重复固定环节

文化类综艺节目以重复固定的环节,建构仪式,深化观众记忆。《典籍里的中国》严格按照固定的环节录制节目,每个环节紧扣典籍展开讲述。固定环节给观众带来较强的仪式感。

节目可以被划分为“引典”“释典”“诵典”“演典”“悟典”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典”以开场戏剧的形式呈现,“当代读书人”撒贝宁讲解,演员演绎文物发现的过程和故事,让观众对该典籍有初步认识。第二阶段“释典”通过访谈间四位“读书人”的讲解,让观众初步了解典籍的核心思想。第三阶段“诵典”以典读会的形式展开,由节目艺术总监田沁鑫主持,演员和总编剧参加,由明星演员做自我介绍、总编剧概述故事、明星演员诵典三个固定环节组成。第四阶段“演典”是节目的核心环节,选取历史故事,依托戏剧影视化手段,将典籍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故事搬上舞台,完成“当代读书人”和古代先贤对话的场景,主要包括访谈与彩排花絮、主要演员换装、戏剧呈现三个环节。幕后彩排花絮看似和典籍的主题没有直接关系,却在无形中完成了节目仪式建构,但是通过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使观众确信舞台上演绎的戏剧内容曾真实地发生在历史中。将遥远的历史事件以媒介化形式呈现,更容易让观众感知并理解[4]。第五阶段“悟典”是节目的精华环节,由访谈间的四位“读书人”总结升华典籍核心思想,提炼其中的气韵精神,照应“让典籍活起来”的节目立意。

三、媒介传播:强化文化记忆

建构与强化文化记忆是为了形成个体对群体的文化认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平台成为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场域。新媒体具有跨时空、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能够快速建构虚拟的“记忆场”。《典籍里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并在爱奇艺、央视频、咪咕视频同步上线,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通过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传播,节目带起了一波“典籍热”。节目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在虚拟空间内,建构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记忆。

(一)传统媒体播放引发关注

央视是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电视媒体平台,《典籍里的中国》借助央视这一电视端口,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树立起节目的权威性。依托央视平台,在传播节目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引导价值观念等方面投入强大的宣传资源。自节目开播后,整合央视国家级电视媒体资源进行宣传,央视新闻、央视中文国际等多个频道,《新闻联播》等多档节目进行报道,引发观众对节目的关注。除此之外,央视还注重打通节目的新媒体宣传渠道,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利用“央视新闻”“央视一套”等新媒体账号配合电视节目播出,进行矩阵式宣传。

电视媒体是国家形象塑造与建构的重要工具。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塑造国家形象,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央视集中本台在海外社交平台的账号,对节目内容进行海外宣传,展现历史与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中国精神,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二)新媒体增加参与互动

《典籍里的中国》入驻微博、微信、抖音,与央视频、爱奇艺视频、咪咕视频等平台联动宣传,兼顾互动性与参与性,拉近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节目运用现代化的表达方式,让典籍不再是晦涩难懂,只能被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中国精神的有形载体,让观众收获文化滋养和精神享受。一大批观众在互联网平台参与节目相关话题讨论,截至2022年5月,“典籍里的中国”话题在微博平台讨论数达28万次,阅读量达到14亿次;在抖音平台讨论数达18.2亿次。节目一经播出,相关话题引爆全网,“典籍里的中国让人泪目的名场面”“倪大红演技看哭撒贝宁”“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等話题频上热搜。部分观众肯定了节目的文化价值,如“这才是真正的好节目!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观众通过观看节目,接受文化滋养,激发情感认同,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参与,建构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

视频网络平台的弹幕区为网络观众提供了文字互动的虚拟空间。网络用户虽然不能到现场观看节目,但是可以通过发送弹幕进行实时交流,营造“虚拟到场”的体验。在观看节目时,观众的情感被唤醒,在特殊的节目节点发送覆盖全屏的滚动弹幕。例如,观众在看到司马迁走向作别“当代读书人”时光隧道时,纷纷发送“请受炎黄子孙一拜”的弹幕。观众将个人感受借助弹幕分享出来,会获得其他拥有相似感受的用户的认同,在这种认同中深化自身对于民族文化的记忆。

四、结语

文化类综艺受众面广、传播效果好、影响力大,在抢占市场,获得更高的收视率的同时,应该兼顾社会宣教、传承文化、传播价值的功能。《典籍里的中国》以典籍为载体,展现中国历史的灿烂辉煌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虽然存在节目形式单一、语意解读不精等问题,但是其借助独特的符号表征、仪式塑造、媒介传播等手段,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建构群体文化记忆提供了有益的思路,达到唤醒情感认同、建构共同记忆、深化文化记忆的效果。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建构文化记忆时,不仅要让观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要让观众在陶冶情操的过程中传承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扬·阿斯曼,托尼奥·赫尔舍.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M].法兰克福:法兰克福出版社,1998:28.

[2] 王韵,薛羽佳,辛笑颖.剧式表达:文化类综艺节目叙事的空间转向[J].中国电视,2020(12):41-45.

[3] 覃晴,白迎港.记忆·情感·共同体: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国族认同”构建:以《故事里的中国》为例[J].传媒,2020(15):91-93.

[4] 赵晨暄.迭代·仪式·格局:《典籍里的中国》的文化综艺模式新篇[J].电影评介,2021(14):92-96.

作者简介?康宁,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传播、新媒体文化。

猜你喜欢

典籍里的中国文化记忆仪式
《典籍里的中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央视“神仙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带你“穿越”华夏文明之美
《典籍里的中国》被赞“神仙”综艺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试论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
Talking strategies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