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文结合

2022-05-30于调霞

关键词:文学知识数学知识教学方式

于调霞

摘 要: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文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通过准确的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将文字知识、文学知识不断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促使小学课堂教学变得多样化。本文探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数文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散发出传统文化之美。

关键词:数文结合 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 7260.2022.10.025

传统教学理念中,各科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具有明显的分界,文学知识归属于语文学科,而数学则主要包括计算、分析问题以及逻辑思维关系等,主要是将生活经验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以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数教师都认为文学知识与数学几乎没有联系,无法将文学知识恰当地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但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可知,这种教学观念是错误的,文学知识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契合度。这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积累文学知识,寻找相应的教学素材,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运用数文结合的教学思想,不仅传授学生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缺乏灵活性

在数学教学中会涉及一些定理以及公式,学生只有掌握这些定理以及公式,才能更好地理解更深入和复杂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但是很多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过于死板,直接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只能死记硬背;涉及公式较多的章节,学生又容易将公式背混。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灵活性,对知识的发展、应用的揭示与解释不太重视,过于强调让学生记住它,但是怎样去记住却没有给学生说清楚,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学生思维具有局限性

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开始下滑,如果不及时找到问题的症结,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学习兴趣也开始下降。部分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思维局限性较大,无法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被束缚于课本。

3.师生缺乏有效沟通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如果教师在教学之前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也没有掌握清楚,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就只能将教学大纲作为唯一制定依据,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没有及时向教师反映自己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不理解的知识,没有当堂提出来;教师也没有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疑惑,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二、将数文结合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应用

当前,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但往往教学效果甚微。这主要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并不能理解知识的真正内涵,因此无法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数文结合教学思想,有利于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比如小学生在商店里购买一些文具、玩具、零食等,都需要进行计算,如果超市举办促销活动,是选择打折方式,还是“买几送几”的方式,这些都需要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这就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生活中体现数学的价值。

2.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将数文结合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语言,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文化内涵,体会数学蕴含的美感,从而陶冶学生 情操。数学在人类知识文化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数文结合教学有利于让小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提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文学知识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探索热情,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3.有利于激励学生成长

各个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应用数文结合教学思想,必须良好的构建文学知识与数学知识的脉络,不仅要提高小学生的文学修养,还要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解题方法。另外,教師还可以让小学生了解数学家的一些经历,学习他们身上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励小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数文结合的具体策略

1.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小学生正处于对各个事物的认知阶段,教师应基于此,全面了解教材与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小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促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恰当地融合在一起。

在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数学家做出了很多贡献,当学生在学习一些定理、公式时,应该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了解古人是经过怎样的艰难过程才得出这些伟大的结论。可以将古代数学文化名人合理地融入数学教学中,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发展史。比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巴甫洛夫的一句名言:“方法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东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学会做题方法,而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改变一种提问方式,学生就无从下手。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就提到过“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雏(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雏兔各几何?”多数学生对于这样复杂的应用题都是一头雾水,没有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置换法: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则应有脚70只,而实际上多出的部分就是兔子替换了鸡。经过置换,让学生总结出应用置换法的具体过程,并且让学生了解巴甫洛夫这个科学家,让学生对古代数学著作产生崇拜感,感受古代人民的数学智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用诗词,创造数学情境

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诗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意境的同时,也能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比如在低年级数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北宋哲学家邵雍创作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之花。”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佛画面就在眼前一般。在数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字就如同这诗词一般,蕴含着某种秩序之美,因此,在书写过程中,不仅要写对,还要注重将其写美,让人赏心悦目。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下功夫,将数字写得又快又好。

3.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数学具有至高的美。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潜在数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结合相应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能够发散思维,将传统文化元素合理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从而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例如在《测量》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用米、分米和里面量长度,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测量的方法,同时能灵活运用测量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古代人类主要使用的测量工具以及计量单位的概念。中国古代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度量衡器都非常重视,其制作过程也非常复杂,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数学、物理学、天文学以及冶炼等,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可以搜集古代测量长度的仪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入今天将要学习的知识,设置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对较大的物体进行测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观察并正确认识周围事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4.引入故事教学

将故事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故事本身具有生动性、幽默性以及鲜明性特征,而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严谨性、科学性与逻辑思维性。将故事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能促使学生在发散思维过程中能够碰撞出火花,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一道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小蜗牛爬井”的故事: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一只癞蛤蟆爬过来安慰说;“这井壁太高了,随遇而安吧。我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慢慢也就习惯了。”蜗牛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啊,我绝不能像癞蛤蟆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于是问癞蛤蟆这井有多深,癞大叔告诉他这井有10米深,又说道:“你小小年纪,又背负这么重的壳,怎么爬上去呢?”蜗牛沉默不语,它要用實际行动来回答,它顺着井壁往上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3米,蜗牛非常高兴,但是由于太累了,晚上睡了一觉,等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发现自己下滑了2米。癞蛤蟆看到后,又劝阻小蜗牛说:“你是爬不出去的,不要白费力气了。”小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继续往上爬,到了傍晚又爬了3米,第二天早上醒来又下滑2米。那么小蜗牛是否能爬出井底呢?如果能爬出,它需要多少天?

通过故事引入,让小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让小学课堂教学变得富有趣味性。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不再对数学产生抗拒感。

5.在阅读中丰厚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阅读教学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转变偏颇的思想观念。多数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较强的学科,而不重视数学语言的学习,导致学生在审题与分析问题过程中容易出错。有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当读完一遍题目条件时,没有清晰的思路,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多数时候教师过于注重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的教学,却忽略了文字语言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数学文字语言的教学,让数学富有生机与活力。

教师应该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材料,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捋清自己的思路,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相应启发,从而在文学中了解到数学知识,在数学中认识到蕴含的文学知识。例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梳理以前学习过程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积极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将问题进行归类,并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讲解,促使学生能够深层理解其中的含义,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促使学生通过数学文字语言,结合相应学习方法,进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6.用猜谜活跃课堂气氛

在数学教学中引用猜谜语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多数教师的实践,其教学效果从整体上来说还是较理想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多积累一些与数学息息相关的谜语,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再见了妈妈”的谜底,从而引出“分母”这个名词。在学习“真分数”与“假分数”过程中,可以出示“考试作弊”“考试不作弊”这样的谜语,让学生猜出“假分数”与“真分数”。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还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八分之七”打一个成语,让学生猜出“七上八下”。让猜谜语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猜谜语只是一种教学方式,只起到辅助性的作用,教师应该掌握好度,不能将猜谜语当作教学的主要内容,否则会适得其反,看似非常活跃的课堂,并没有实际教学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全面控制好教学进度,通过猜谜语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猜出谜底会让学生有很大的成就感,愿意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这不仅提高师生之间的配合度,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7.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断被突出。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文化,积极主动地搜集传统文化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尤其是一些有关数学家与科学家的人生经历等,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从中发现相关的数学知识,拓展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与文学看似非常遥远,但二者有内在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数文结合教学思想,有利于教师在数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不再让学生感觉数学很枯燥,而是体会到数学也是一门生动、有意义的学科。进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聪培《数文结合——让小学数学课堂散发出传统文化之美》,《课程教学研究》2019年第11期。

[2] 刘文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国学传统文化渗透的结合》,《环球慈善》2021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文学知识数学知识教学方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文学知识的渗透
高中语文课本文学知识的选择与编排
音乐教学中在文学知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