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价值浸润
2022-05-30汪雯雯
汪雯雯
摘 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将价值引领作为课程的教学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与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价值引领以浸润的方式嵌入课程内容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立德树人 浸润 DOI:10.12278/j.issn.1009- 7260.2022.10.003
鲍鹏山教授所著的《好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有两大使命:传承文化、传授技术。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其课程内容本身就承载着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职责。高职教师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时,除了要传授知识点外,还需深挖课程中蕴含的影响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元素,将文化精神、价值内涵、道德观念等因素以浸润的方式融入课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到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目标。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定位
高职院校要把“立德”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高高职教师的德育意识,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以往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以知识传授为主,课程中所蕴含的影响学生人格养成和精神成长的内在价值被形式化、边缘化,从而出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疏离的现象。如何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作为当代中国精神集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很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还不够发达,尤其是印刷术发明以前,知识传播的渠道和载体都比较少,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知识的传授。即便如此,中国古代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很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流传千古的名言就是最好的例证。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愈发广泛,教师的主要作用已从知识传授转向价值判断的引领上。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置于社会理想、国家理想之中,自然而高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把知识、技能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同向并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结合中国当下的疫情,引导学生先管理好自己,不信谣、不传谣。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管理好自身为先,进而督促家庭,最后树立家国情怀。也可以结合中外抗疫的现实,启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育的过程是人的主体性建设过程,而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要塑造学生强大的主体,还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精神的高度。而这个判断力和精神的高度,可以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提高学生的判断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例如,可以将儒家文化强调的义务感和使命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讲授儒家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的品德。
教育更要知行合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要将道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付诸实践。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去应用,以达到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的目的。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做事先学做人的道理。比如“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的中渗透,培养学生在技能岗位上,发挥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奉献精神。
2.以培养职业素养为重点内容的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普通本科院校有很大不同,高职院校强调校企合作、提倡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相关部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许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从原来的专业技能层面转向职业素养层面。职业素养指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规范意识等,而职业道德又是职业素养中的重中之重。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诚信的精神对待职业,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廉洁自律,秉公办事;树立团队意识;落实职业道德中的责任意识,增强职业的使命感。要培养积极进取的职业心态,要把职业当成每一位员工的事业,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境。
据此,高职院校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伊春职业学院为例,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很大一部分是服务行业,比如高铁乘务员、口腔技师等,这些学生可能有一定的职业自卑感。结合高职学生的就业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寻求突破口,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而这些发明都是古代最普通的工匠发明创造的。以此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从而促进学生建立爱岗敬业的职业信念。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价值浸润模式
1.发挥教师的德育引领作用
教师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主体,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价值元素的规划设计者和执行者。《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价值引领,要发挥出教师的德育引领作用。教师可以从坚定信念、转变观念、提高能力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自身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其身正,不令而行”。高职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因所教授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容易把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相混淆。学术思潮问题可以“百家争鸣”,但是政治问题,要旗帜鲜明。尤其是党员教师,一定要讲党性,要讲政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
其次,高职教师要从意识观念上发生根本性转变。高职所有课程的教师都要树立“立德树人”的课程意识,改变原有的思维固式。不能主观地认为,教师的任务只是传授知识,而育人是思政教师的任务,是辅导员的工作。高职教师要在内心时刻提醒自己,教書与育人同样重要。韩愈在《师说》中提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也是把“传道”作为教师的职责,而且列为重中之首。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席不正不坐”,要学生都要身怀“好心”等,对学生的教育都浸润着自身的“道”,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
高职教师要转变观念,并不是每节课课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价值塑造、价值引领;也不是就着某个知识点,生硬地附加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是要把价值塑造、价值引领浸润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在一些特殊专业,教师本身就是“双师型”的,其在教授和示范过程中,自身的敬业、严谨、精益求精都在“润物细无声”地育人。教师的以身作则、有责任心、有追求等职业素养都会如盐入水一样,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高职教师要慢慢、一点点地将价值引领内化于学生之心,一点点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变成常态化教学,慢慢形成教书育人的责任自觉。
最后,要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育人者先受教育”,立德树人的前提是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伊春职业学院的学生,大多都是“00后”,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文化交流的推进,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人防建设、民族观念甚至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侵扰。网络、自媒体等对其价值取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学生缺少对于诱惑的识别和抵抗能力,价值观也容易产生偏差。一部分学生养成了养尊处优、好高骛远的不良习惯。而且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不足,也加大了教师价值引导的难度。
据此,高职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素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内涵,让自己拥有强大的心理力量,提高育人的能力。针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教师们可以从中国统文化中撷取典范,以“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匡衡凿壁偷光”等古代勤学的例子来对学生进行影响。
2.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切入点
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价值浸润,要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对现有高职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审视与梳理,尝试构建专业课、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等课程的体系建设。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加强与专业课、公共基础课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要了解专业课、公共基础课的学科文化,依据专业课、公共基础课的知识点,去《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寻求价值引领的整合点,形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共同融合与促进的局面。以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为例,结合《高铁客运服务礼仪》这门课程,可以追本溯源,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寻求结合点,把中华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这些精神传承到现代礼仪之中,以达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礼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的目的。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要与地方文化形成合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不仅要从历史、国家等大的高的层面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更应从小处着眼,看身边事,体家乡情。教师通过挖掘学校所在地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怀。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黑龙江文化、伊春文化相融合,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怀。马永顺是伊春林区一名普通的伐木工人,在国家需要木材的时候,怀着一腔爱国情,他不计报酬、不为名利支援国家建设。而当停伐育林的时候,他带领全家植树造林。他身上所蕴含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种树时的“愚公”精神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找到结合点。
现在,国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课程中,教师也可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古代陶渊明重视自然的范例,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增强学生投身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一体链”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影响其对国家、社会看法的事物,不仅仅来源于课堂教学内容,还渗透在其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要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构建一个涉及面广、影响深的“一体链”的教育体系。通过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推广、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及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三观”提供保障。
1.积极开展校园内社团活动
依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组建不同形式的社团,如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的武术社团,传承茶文化的茶艺社团以及书法社、汉服文化社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这些社团活动,并把《中国传统文化》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在实践中加以学习和运用。一方面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融会贯通,增强学生职业意识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又升华学生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落实课程价值引领的教育元素,提高学生的素养,从而起到健全人格、立德树人的作用。
比赛是促进教学比较好的一种方式,“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非常成功的一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赛事,这场赛事拉动了全国人民学习中国传统诗词的热情,更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高职院校可以仿效“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比赛”,通过比赛,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课内的知识点,还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
针对当下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热点问题的探讨,可以通过辩论赛、征文大赛等活动形式来加以实施。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答案,让学生在思辩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辩论题目可以结合传统文化,比如刘邦和项羽“楚汉相争”的启示:刘邦没有项羽的个人能力强,但他重视人才,讲究合作,最后取得了胜利。学生可以就刘邦和项羽的用人之道、性格对成败的影响等进行辩论。而辩论赛的比赛形式又强调合作,便会让学生形成合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培养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2.加大校园外社会实践力度
高职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在更大的育人平台上,發挥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以伊春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马永顺纪念馆、伊春市史志馆等。也可以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魅力,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认同、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接触社会。通过这些活动,把《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蕴含的奉献、友爱、团结互助、舍己为人等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浸润给学生。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奉献精神”贯穿到学生的实训和顶岗实习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继承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敬业奉献精神”,以达到隐形育人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今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知识技能传授、职业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努力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同时还有社会能力,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健全的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振雷《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三维进路》,《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10期。
[2] 杨晓慧《关于高职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的探讨》,《教育与职业》2019年第9期。
[3] 周晓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9期。
[4] 马蕾《课程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学理逻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8期。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立德树人,价值引领——打造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一体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ZJB14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