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新解
2022-05-30刘道玉
自从学校诞生以后,便有了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教师。由于他们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与使命,所以他们备受人们的尊敬。这种尊敬表现在对他们的称谓上。据不完全统计,对教师的称谓或隐喻有十多种,如先生、师傅、师长、山长、人类灵魂工程师、园丁、春雨、春蚕、蜡烛、西席、人梯、路石等。这些词语都褒扬了教师的爱心与奉献精神,其中“园丁”是使用最多和流行最广的称呼之一。园者,花园、学园、幼儿园、公园也;丁者,人之谓也。这里把学校比作花园,把教师比作花园的护花使者,自然是应当得到肯定的。
提起园丁,我想到一则故事。一位美国贵妇人到巴黎旅游,一天她看到一个老者在花园里浇水,他勤恳、认真、细心的态度立即获得了夫人的好感。于是,夫人走近老者,说道:“我想雇你到美国做我家的园丁,我可以付给你很高的工资,并承担你往来的机票。”但老者说:“真是不巧,我还有一项职务在身,暂时不能离开巴黎。”夫人说:“你统统辞掉吧,我可以给你补贴。”老者回答:“不行,希望下次选举中人们不要再投我的票,我好來接受你的美差。”“什么投票?”答:“我还兼任法国总统。”原来这位老者就是法国总统安里。这个故事说明民选总统不可能像皇帝那样高贵、养尊处优,同时又反映出法国人的幽默与浪漫。
在中国,“园丁”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诗人陆游的《秋晚村舍杂咏》中:“园丁种冬菜,邻女卖秋茶。”当然,这时陆游并没有把园丁与教师联系起来,仅仅是指菜园的劳动者。东西方教育虽然存在差异,但在把教师比作园丁的问题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最早把园丁与教师联系起来的是心学创立者王阳明,他把儿童比作“草木”,指出教育应当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西方,园丁的提出,经过了夸美纽斯的“种子论”再到裴斯泰洛齐的“园丁说”的过程。他们认为,刚出生的孩子身上就已经有了其一生发展所需要的本领,他们的成长在于本身。
但是,对把教师比作园丁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人说这是个坏主意,如果老师是园丁,那学生岂不是草木、花朵?园丁可以随意割刈、修剪,也可以据为己有,尽情享用?有的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希望老师是导游,带领我们游览美丽的风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风光。不希望老师是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使我们成为只会说话的植物。”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认为,问题不在于比喻本身,而在于不同人的理解。任何比喻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可能十全十美地反映出特定人或事物本身的全部特质。即便是真理,跨过一步可能就成了谬误,更何况是比喻呢?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写道:“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蠢材。”这本来也只是一个颇有创意的比喻,如果硬是要吹毛求疵地指责,那美似鲜花的女人,不就成了人们攀折、欣赏或玩弄的猎物了吗?这种理解当然是错误的,巴尔扎克强调的是创新,是不要重复别人的话。
因此,我们对把教师比作园丁这个比喻应当辩证地理解,充分发挥它正面和积极的意义,如园丁细心、勤劳、充满爱心,对花木、绿草进行培土、浇水、理枝、驱虫等精心的管理,是真正的护花使者。同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地避免这个比喻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我是一个习惯观察和比较敏感的人,每当我看到园林工人在修剪那些冒尖的枝丫时,我就联想到教育应当允许学生冒尖,不能扼杀冒尖的人才。从这一点来说,园丁不应该过于追求整齐划一,尤其是不能修剪出头的绿枝,或者姿态怪异的花朵。正确的方法是,在追求美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设计出千姿百态的美景来。所以,园丁既是一个管理者,又是一个设计者。这样的园丁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成为学生成才的设计者,把成才设计师与“灵魂工程师”合二为一。
(作者系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会长)
(插图:黎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