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二南”中的女性
2022-05-30王思敏
摘要:《诗序》中将“二南”分别定义为后妃与夫人的美好德行,同时得益于周礼制度的逐步完善使得其又被推上了“正始之道,王化之基”的地位,但与此同时,男性利用思想压制对女性施加统治,女性的使命在时代影响下成为对于婚姻的追求以及对家族的繁衍。本文将时代下的女性的一生以新婚为中心,做了婚前、婚后的分析,同时对“二南”中关于女性的诗歌做了分类,不仅剖析出礼乐制度下女性需要面对的社会生活,更力图揭示女性面对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时,如何成为主体的性别被统治者。
关键词:“二南”女性婚姻他者
《诗经》中的女性是展现周代社会风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自古以来就有无数学者据此对女性下定义、做分析:其中既有封建礼教下的行为准则,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后妃之德也”等,还有如今学界对《诗经》中的女性所进行的性格或身份的划分,如大胆活泼的少女、勤劳善良的少妇以及睿智果断的弃妇等。在《诗经》中“二南”中的女性最多,因此十分具有研究的代表性和意义。
历来对“周南”“召南”内涵的诠释就众说纷纭且争议不断。孔子曾言:“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杨伯峻释“为”是“研究”之意。 a 因此基于孔圣人对于《诗经》特别是“二南”的看重,自此形成了对《诗经》诗旨和背景的研究。以毛《序》为代表的旧说认为,“二南”乃“美文王之化、歌后妃之德”,而胡适跳出经学的范式,开始将《诗经》定义为一部歌谣总集,自此扩大了《诗经》的释义,使之成为研究周初前后社会、历史以及文学等的原始材料。其中“二南”共二十五首,关于男女婚姻、家庭的诗歌有二十首之多,且多以女性为主人公进行歌唱,集中反映了周代早期女性的生活、婚姻及家庭状态。
一、“二南”的产生背景
《周易·系辞下》言:“男女構精,万物化生。”b 可见,原始社会向文明的过渡一定程度上是基于男女繁衍,这也显现出女性在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地位。“二南”中,围绕着妇女们的劳作、恋爱、新婚、归宁、孕育、思夫、拒暴等生活进行歌唱,使人不禁思考在当时时代中女性的思想、地位及观念。首先,在思考这些问题前要明确它的产生背景,封建社会下治《毛诗》的学者多认可“二南”为西周初年的诗歌,因为他们一致认为《诗经》的主题就是歌颂“文王之化”“后妃之德”的,并且固执地将《诗经》的产生及主题向周文王时代靠拢,故而出现一些谬解,如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言“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c 。如此释《诗经》的目的是建构儒家思想体系,使之成为社会的基本伦理准则。
二、“二南”中的女性
“二南”中的女性研究在今学界成果繁多,多以女性的性格和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进行研究,这些划分囊括了一个女性的一生,因此本文据此对“二南”中的诗歌进行分类,列表如下:
(一)婚前的女性
“二南”中描写婚前女性的诗篇共6首,首先是《周南》中的《关雎》与《汉广》,这两首诗皆是青年男子求爱的主题,其中男子求婚失败以致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故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悠哉,辗转反侧。”d
因为喜欢一个贤德美丽的姑娘,所以男子向她求婚,却没有得到同意。但诗四、五章又描述在经过男子对其所爱坚定不移之后,最终得到姑娘的同意并成婚:“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e
孔颖达疏曰:“知琴瑟在堂,钟鼓在庭者……《大射礼》颂钟在西阶之西,笙钟在东阶之东,是钟鼓在庭也。”由此可推断此男子必定出身贵族,且具有一定财力去迎娶心爱的女子。
在《汉广》中,这位男子求婚也失败了,也表明其心不变,时刻准备着依礼去迎娶女子,所以他说:“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g
其中又是“错薪”“刈楚”又是“秣马”“秣驹”,只为求取心目中所爱慕的女子。魏源《诗古微》中言:“诗三百言取妻者,皆以析薪取兴……‘秣马‘秣驹,即婚礼亲迎御轮之礼。”h 足见诗中男子也是富足君子。以上两首诗皆以男性视角出发,侧面描述出贵族男性对于梦想中女性的形象要求,即娴静美好的淑女,此外诗旨还反映出周代社会对礼乐文明中婚嫁意识的重视。
其次是《召南》中四首关于女性婚前的诗歌,即《采蘋》《行露》《摽有梅》《野有死麕》,皆以女性视角出发,主旨也都是围绕着婚嫁问题展开的。首先《采蘋》中讲述了一个女子有序地做着祭祀宗庙的活动,从周代社会礼乐文明的实际状况出发,可以看出这首诗中的主人公应是一个待嫁的女子。在重礼乐文明的社会中,要求待嫁的女子必须学会各种家庭礼仪,包括操持家务和祭祀祖宗等。因此,她不仅会亲自去河边采摘,还会认真地准备祭品、祭器等,如此娴熟流畅的程序也表明她已经做好了结婚的准备。
“二南”的精彩之处不仅仅停留在对礼乐文化的传达,而是大胆地描写女性对于爱情的向往。《周礼·地官·媒氏》云:“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i在传统的周礼文化下,也有相对的自由。因此《摽有梅》大膽抒发女子对于婚姻爱情的渴望,而《野有死麕》更是描写女子对于爱情的初体验。此二首诗中的女子已经不是贵族淑女而是生活在“被文王之化”下的普通女性,围绕她们的是对于未来婚姻的期待,她们在“礼”的限制下努力去追求爱情。那么对于这些少女而言,人生的下一步就是结婚。
(二)新婚中的女性
《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古代的嫁娶礼仪是在黄昏举行,其中由使者承担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等,亲迎一项则是由新郎亲自于黄昏之时进行,以此完成一整套的烦琐的新婚礼节,以此确定男女二人的合法关系。《周南》中的《樛木》《桃夭》,此二首诗祝贺对象虽男女有异,但目的相似,而其中的祝福蕴含着先秦时期的婚姻对于女性的种种要求:第一,《昭明文选》载潘安仁《寡妇赋》中言“愿葛藟之蔓延兮,托微茎于樛木”引李善注云:“言二草之托樛木,喻妇人之托夫家也。”!0可见婚姻意味着女子对丈夫的依附;第二,“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三句则表明女子嫁到夫家,必须做一个符合社会规则的女性,这可能就是“三从四德”的原始雏形;第三,自然赋予女性的权力却成为女性婚姻的枷锁,即生育与繁衍,就如同葛藟依附樛木后须不断生长新的枝干,桃花不仅艳丽还要枝叶繁茂结有果实。
(三)婚姻中的女性
“二南”中描述了各种类型的婚后女性,有勤劳工作的女子,如《葛覃》《芣苢》《采蘩》;有思念远行丈夫的女子,如《卷耳》《汝坟》《草虫》《殷其雷》;还有描写弃妇的,如《江有汜》。纵观以上婚后的女性群体,不论是贵族还是普通家庭,她们都做到了周代礼乐文化下所要求的德、淑、贤、惠的美好品德,即使是《江有汜》这样的弃妇诗,也做到了孔子所言的“哀而不伤”。
综上,对于女性一生以新婚为中心进行婚前、婚后的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关于婚姻的一切主动权皆由男性掌握着,这也展示出周礼文化制度下,男权社会的逐步完善,而女性正因如此,使得对于自身主体性感知减弱以至于最终丧失主体性,基于此种生存状况,女性学者波伏娃称其为“他者”。
三、周礼文化下的性别统治
关于如何将男性定义为主体,将女性定义为“他者”,在《第二性》中这样说道:“任何主体不会一下子和同时确定为非本质,他者并非将自我界定为他者来界定主体,他者是因为主体将自己确认为主体,才成为他者的。”!〕
“二南”时代,母系社会已经相去已久,伴随着的是以父权为代表的男性主体社会,他们承担了生存资料的开发、收集以及享受,故而顺理成章地将自身定义为社会的主体,而女性因为生理上的“弱”被迫附庸于男性,被定义为“他者”。
(一)性别政治的形成
关于“他者”在周代社会下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礼记·昏义》曰:“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婚礼者,礼之本也。”!2
周代社会婚姻与政治密不可分。它不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还担负着扩大周族统治这一更加重大的深层目的。因此,“二南”中有16首婚恋诗就不足为奇了。《葛覃》《采蘋》中的女子,围绕在她们身边的是繁重的家务活动或细琐的祭祀规则,《兔罝》《驺虞》中的捕猎活动,由男性承担并赋予完成任务的男性以无比高大形象。可见权力逐步转移到了生存资料所有者手上,他们对于被统治者女性实施了根本性的观念改变。
其次,男尊女卑体系的形成并非仅仅存于文明的周代,而是逐步由原始社会演变而来。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如此定义“集体无意识”:“它是集体的、普遍的、非个人的。它不是从个人那里发展而来,而是通过继承与遗传而来……”!3可见,不论是出于宗教下的思维驯化还是社会分工的逐步明了,女性尤其是“二南”时代的女性,从出生开始就被灌输了男女地位的规则,使得她们无法抵抗,更加巩固了性别政治下男性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封建礼教的改造
《第二性》中提出一个疑问,为何女性不能团结起来反抗社会造成的压迫?波伏娃给出了答案,她认为女性无法反抗的原因正是由于她们缺乏集体性,她们分散在社会群体中,比起与其他女性联合,她们也许和父亲、丈夫的关系更加密切。!4在“二南”中就能发现,“有教养的少女”是被约束着的,尤其是贵族少女,她们不仅有“师氏”的教导,还要学习祭祀宗庙,她们急切渴望着婚姻,目的是证明从出生开始学习的理论可以得到实践,以此证明自身价值。
四、结语
“二南”中的女性被后世不断称颂,以后妃、夫人之德作为模范去影响着封建社会中的女性,但诗中的女性关于德、淑、贤、惠的美好品德不论是先天产生的还是后天培养而成的,都反映着中国古代女性之美,她们或是天真可爱的少女,或是端庄娴静的新娘,或是勤劳善良的妇女,都很好地完成了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她们积极追寻着美好的愿望,也为我们展示了周代社会女性的淳朴,使得“二南”成为人人称颂的永不衰朽的文学作品。
a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
b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82页。
c 〔宋〕朱熹注,王华宝整理:《诗集传》,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defg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4页,第5页,第24页,第22页。
hi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4页,第733页。
j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昭明文选》(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35页。
kn〔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第12—13页。
l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18页。
m 〔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95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黄寿祺,张善文译注 . 周易译注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朱熹 . 诗集传 [M]. 王华宝整理 .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4]程俊英,蒋见元 . 诗经注析 [M]. 北京:中华书局,1999.
[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萧统编,李善注.昭明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8]孙希旦.礼记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9]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作者:王思敏,寶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
编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