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高效管理有效路径初探

2022-05-30王幸峰刘腾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人心师生育人

王幸峰 刘腾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场所,教育是否有成效,培养是否有力度,发展是否可持续,学校管理的科学高效是关键。要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高效,就要遵循管理的客观规律,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同时注重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随机应变地管理,即讲究管理的艺术性。吴家山第三小学做了一些尝试:坚守一个理念、抓牢两个维度、关注三个群体、明晰四个要素、落实五个走动和实现六个转变。

坚守管理的一大理念——动机至善。

管理要坚守初心,只有在善良的动机引领下,思想境界才能得以提升,行为才能以大局为先。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有大局意识,出发点是整体的而非个人的,目标是团队发展而非个人利益;学校管理者要有格局思维,始终心怀善意,服务为先,保持高远境界,眼观未来;学校管理者要有文化意识,要将管理文化变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以及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抓牢管理的两个维度——管人和理事。

管理就是“管人”和“理事”。“管人”要做到三个诀窍——了解人心、尊重人性、妙用人情。“了解人心”即了解人心所需、人心所向,深入一线,走进群众;“尊重人性”即尊重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渴望,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重视、信任、欣赏每一位教师;“妙用人情”即洞明“人情世故”的学问,练就“人情练达”的本领,崇尚礼仪,坚守情怀,尊重个体。“理事”要抓好三个“人心”——人心齐、人心稳、人心聚。人心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才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人心稳,行动一致,步履同频,才能遇水搭桥,逢山开路;人心聚,事业同干,齐头并进,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学校的管理,人心齐了,人心稳了,人心聚了,教师的工作热情自然而然就高涨了,工作上的难题顺其自然就能解决。

关注管理的三个群体——尊重老教师,换位思考;信任中年教师,平等交流;培养青年教师,真诚相待。

尊重老教师,换位思考。要认真倾听,设法帮助,让老教师做好看家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信任中年教师,平等交流。要足够尊重,激发价值,让中年教师做好当家人,“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为学校的发展引领示范。真诚相待,培养青年教师。要科学规划,悉心引导,让青年教师做好发家人,“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为学校的发展身先士卒。让老年教师感受管理的温度,教有所依;让中年教师感受管理的效度,教有所荣;让青年教师感受管理的力度,教有所盼。

明晰管理的四个要素——氛围、机制、专业、实干。

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与教育氛围,是在师生员工的共同奋斗中、学校办学的传承与创新中淬炼而成的。学校管理者要树立全校师生共同的办学理想和追求,迸发精神力量,形成力量源泉。

机制是学校发展的保障。规章制度是学校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的基本保障。依法依规是前提、基础,学校要依法治校,教师要依法执教。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能有效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专业是学校教育的方向。要培养教育理念先进、知识结构完善、教学技艺纯熟、文化素质深厚的科研型教师成长,把握教学命脉,激发课堂灵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纵深发展。

实干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被抓住。新时代学校管理必须弘扬实干精神,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作为一切工作的基本遵循。

落实管理的五个走动——问题在走动中发现,困难在走动中解决,盲区在走动中消灭,情感在走动中交流,能力在走动中提升。

学校的管理阵地在一线,在一切有师生活动的场所,在一切开展教书育人的空间,在一切可能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实现高效管理,就要开门办公,走动管理。管理团队要深入教学一线,深入日常管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走动中了解教学和管理中的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可以为过程性评价和发现教学管理的不足提供事实依据;在走动中了解师生课堂和校园生活,倾听群众意见,解决困难,可以为改进教学管理提供有效策略;在走动中洞察校园,熟悉课堂,亲近学生,可以让管理更全面、更接地气;在走动中倾听老师的声音,服务老师的需求,交流情感,可以让管理更人性化,更有温度;在走动中深入教研现场,与教师一起切磋技艺、互相促进、提升能力,可以为管理提供源源不竭的前进动力。以勤勉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方法落实管理的五个走动,实现“发展学校、服务教师、成就学生”的美好愿景。

实现管理的六个转变——变遗留问题为突破关口,变宏观管理为微观管理,变制度管理为文化引领,变班级个育为全员育人,变活动育人为生活育人,变被动成长为自主发展。

变遗留问题为突破关口。转化思维,将学校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学校转变的突破口,将找准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工作推进的抓手。揪住“见惯不惊”的问题,重视“怨声载道”的问题,深挖“影响深远”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各个击破。

变宏观管理为微观管理。注重管理细节,一心为民办实事。深入基层,事无巨细,区区小事,件件上心。關注民生民计,从教师一日三餐到工作生活,做到合理安排;保障后勤管理,从岗位调整到职称评定,做到顺应民心;抓实日常管理,从师德师风到教学常规,做到扎实高效。

变制度管理为文化引领。制度是学校发展的保障,但仅有制度管理是不够的,文化才是引领一所学校长远发展的核心力量。形成“和谐向上,乐学好研”的校园文化,以文化激发师生情感凝聚力,以文化引领师生发展向心力,以文化带动师生行动执行力。

变班级个育为全员育人。立德树人不再只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育人场景不仅局限于班级活动。提倡全员育人,共同发力。学校每一名教师、员工都参与关注学生的成长、管理学生的一日常规、提醒监督学生的不良表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变活动育人为生活育人。提倡关注生活,全程育人,促进习惯养成。生活即教育,学校的每一个活动场景,学生的每一个日常轨迹,都成为学生成长的课堂。学生在校园日常生活中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变被动成长为自主发展。改变教师教育观和教学观,将教学视作师生共度的生命旅程,自主参与,创造课堂的生命力;激发教师内驱力,将教育视作携手一生的奋斗事业,自主发展,实现教育生命的价值。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成长,而是作为具有生命的个体主动参与,师生相互摄养与创造,实现精神生命的生成。

吴家山第三小学顺应时代发展,做有温度的教育。让我们的管理更有温度,成为有温度的管理者;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温度,成为有温度的教育人;让我们的学校更有温度,成为有温度的校园、学园、乐园。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人心师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愿得一人心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反腐”过后人心能否维稳?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