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

2022-05-30赵小希余姝琼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屈原家国民俗文化

赵小希 余姝琼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学以屈原文化为独特名片,引领学生感悟屈原深重的家国情怀,将学生培养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文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奇妙的节日风俗》为例,探讨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将屈原的家国情怀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

领略民俗文化。宜昌素有“端午大过年”的传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吃粽子、佩香囊,在门口挂上艾叶、菖蒲等香草。赛龙舟、敲花鼓这些体艺活动让节日的氛围愈发欢快热烈。在课前调研、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端午民俗文化体验分享活动。有的小组中,学生介绍自己家里如何过端午节,并将相关器物带到课堂上展示;有的小组教全班师生如何包粽子、做香囊、戴五彩绳,在课堂上演绎家乡端午习俗;有的小组准备了端午知识竞答小游戏,学生在一问一答中了解到糯米象征屈原清清白白的一生,红枣象征屈原炽热的爱国之心。一系列端午民俗文化体验分享活动,让学生能够欢欢喜喜地过节,增进他们对家乡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他们深入认识节日背后的历史渊源,将屈原的家国情怀内化于心。

吟咏古典辞赋。学校带领学生走近屈原辞赋,直观感受蕴于其中的家国情怀。我们将“屈原作品我来读”“屈原精神我来颂”等环节巧妙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延续千年诗意,让屈原的家国情怀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生从“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中读出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从“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中读出屈原不与奸佞同流合污的高潔志向,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读出屈原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中读出屈原自始至终不忘初心。穿越千年的文字,从屈原的生命深处流出,让学生有感动、有思索,进而真正走进屈原的精神世界。

融入校本课程。我们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感受屈原文化,读懂其背后的信仰与精神,从而厚植家国情怀,塑心立魂。学校结合宜昌市正在打造的屈原公园、屈原广场、屈原文化研究院等一系列屈原文化地标以及学校开设的“屈原文化进校园”特色校本课程,精心设计了“作业超市”:屈原公园即将举行“屈原传说故事”大赛,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准备一个故事参赛;屈原文化研究院正在征集以屈原为题材的文创作品,请你尝试动手设计;请你准备一份展示端午习俗的作品,参加绿萝路小学的“端午文化节”。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把握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担起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使命。

绿萝路小学以端午文化习俗为载体,让屈原的家国情怀浸润学生心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学校将继续坚持德育为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元素,擦亮屈原文化品牌,为学生健康成长铺好底色。

责任编辑/王秉乾

猜你喜欢

屈原家国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端午思屈原
家国两相依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略谈“家国情怀”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