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劳动教育的“智慧”路径

2022-05-30董改彭航刘志勇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劳动智慧

董改 彭航 刘志勇

为了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内容,红安县永河小学挖掘本土劳动教育资源,以学校劳动教育基地为主阵地,开发了系列特色劳动教育实践课。但在课程实施中,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将校本课程与家庭教育有效连接起来,如何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等等。随着中小学“社会课堂”网络平台上线,借助信息化手段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上线平台:瞄准难点,各个击破。中小学“社会课堂”是一个线上网络平台,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集中整合,对中小学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进行系统化、数据化管理,为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评价提供精准、客观的依据。

初次接触线上评价方式,教师难免有些抵触心理,担心會增加班主任、家长的负担。学校为此专门召开工作动员会进行宣讲。劳动评价由原来的学生填写劳动手册变成线上提交活动报告,能切实减轻教师整理资料、统计数据的工作量。永河小学作为乡镇学校,留守儿童占比较大,如何解决留守家庭通过平台上传活动报告的问题是推广应用的难点。为此,教师一方面为年纪大的爷爷奶奶专门制作操作流程图,单独进行培训指导,一方面主动与学生在外地的父母联系,通过微信拍照及时分享孩子的活动过程和活动成果,家长通过远程协助做好课程报告的提交。在家校协作的努力下,全校师生一周之内就完成了“上线”。

用好平台:找到靶点,定向攻克。“社会课堂”网络平台最大的意义是实现了研学实践、劳动教育评价的过程化、多元化和纪实性。但是,如何激励学生积极提交活动报告,为评价提供更多更真实的数据呢?关键还是要实现家校协同。

“五一”劳动节,学校布置了“我劳动,我快乐”的家庭劳动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学做家务,并记录心得体会,配上参与劳动的照片上传到“社会课堂”网络平台。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应付式打卡,并不能起到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目的。为了调动家长配合工作的积极性,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报告会自动分享到班级圈里,学生和家长之间相互点赞评论。教师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对学生的活动报告进行评价,生成课程证书后自动计入学生的数字档案。

“社会课堂”网络平台操作便利,将课程评价过程化、评价对象多元化、班级管理数字化,这种课程评价改革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更有利于学校管理。

用活平台:整合资源,有所突破。依托“社会课堂”网络平台,学校不仅可以将其与劳动实践教育课整合,还可以与美育、体育、德育等学科进行融合,将其作为一个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平台。

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学习无处不在。学校利用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假期,给学生布置各种实践作业,如美术手工、家务劳动、体育锻炼、感恩教育、社会性服务劳动等。学生可以将校内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做,时刻用“社会课堂”网络平台记录下来,这些都可以作为综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评价的主体不再仅仅是教师,学生也可以在作业报告单中呈现自己的评价,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家长和学生、家长和家长形成了良性互动,不仅密切了家校联系,也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

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抓住评价的“牛鼻子”,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过程化、数字化和多元化,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课堂”网络平台,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劳动教育资源,将老师、家长和学生紧紧连接在一起,组建协同育人的“同盟军”,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学生全面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劳动智慧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热爱劳动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