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开展劳动教育 增强青少年成长底色

2022-05-30程丰美王珊珊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郧西县劳动技能

程丰美 王珊珊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今年,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郧西县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地方资源,着力构建劳动教育体系,扎实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让全县7万余名师生在劳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探索特色路径,让劳动教育“热起来”

“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劳动是生命的底色。郧西县结合各学段特点,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构建以“班队会课为基础,劳动课为阵地,各学科课程为补充”的多层次劳动教育体系,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在郧西县的中小学校,每周至少有1课时的劳动课、每周3~5小时的课外活动和家庭劳动实践。如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对接全县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和五大百亿工业产业集群,按照一个专业对接一类产业、组建一支队伍、服务一个周期、取得一定成效的“五个一”模式,把劳动课设在田地、车间等,在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同时,提升实操能力。

郧西县按照自理、家务、技能三个维度,在小学每个年级设置10个劳动技能项目,形成小学阶段60个劳动技能项目清单,每年学校分年级组织劳动考级,实现学生小学毕业劳动技能“全过关”。积极引导学生“共同缔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便于操作的“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劳动教育周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夹河镇梅家河小学8位教师和92名学生将校园打造成“世外桃源”。学农实践基地种满了玉米、辣椒等16种农作物;百香园里樱桃树、月季花比比皆是,学校四季有绿有花有果;农耕展览馆展示了石磨、放线车等数百件农具。学校将“思政课”搬到了“农耕园”,邀请本土种植专家来学校传授经验,让学生从小在耕读文化的熏陶中成长。郧西县思源中学、安家乡九年一贯制学校、马安镇初级中学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引领学生尊重劳动、爱上劳动。今年“五一”节日期间,郧西县各学校开展“一份特别的劳动作业”实践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完成适量的家务劳动,引导学生掌握生活技能、感知劳动价值。

此外,郧西县还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竞赛活动。依托青少年宫,创立剪纸、编程、3D打印等劳动教育特色社团,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县实验小学创客班的30多名学生,均能熟练制作门铃、红绿灯、倒车雷达等小作品,作品多次在省、市获奖。今年以来,全县149所中小学校累计举行“内务整理”“蛋糕DIY”“包饺子”等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2100余次,创建特色社团760余个。

丰富实践课程,让劳动教育“活起来”

郧西县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为基础,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并以乡镇为单位定期开展劳动教育课程集体备课、课程设计竞赛,收集相关劳动课程视频,逐步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使用,形成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劳动教育课程。

陶行知说:“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郧西县在小学生中开展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以及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的活动;在中学生中开展服务性劳动、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接受教育。土门镇种植牡丹500余亩,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土门镇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与牡丹园共同搭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深入牡丹园,普及花卉知识并参加除草等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农业产业发展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

郧西县是湖北解放第一县,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各学校结合地域实际,积极开展具有“红色文化”底蕴和时代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每年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城关镇王家坪红军小学、关防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店子镇七里小学、上津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等学校组织学生就近到红色遗址参观学习、志愿打扫卫生,接受思想洗礼,培养青少年儿童爱党爱国情怀。观音镇五顶坪完全小学、香口乡黄云埔小学、六郎乡中心小学将果蔬种植与绘画写生、科学观察相结合,把劳动实践基地打造成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和求学求知的“开心农场”。

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是青少年学生重要的成长成才之道。郧西县实验小学、河夹镇初级中学、湖北口回族乡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参加志愿服务与公益劳动,一大批学生在劳动中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县职业技术学校组织学生到农业专业合作社、小提琴作坊、精诚汽配公司等处开展岗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水平。五年来,学校5000余名学生通过技能高考进入高等院校,300余名学生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为郧西乡村振兴培养了大量带“泥土味”的优秀人才。

强化支撑保障,让劳动教育“实起来”

大力拓展实践场所,创建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和劳动教育基地,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在农村中小学划出土地、山林,建成劳动基地108处,其中三官洞林区中心小学,地处林区,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学校将校内劳动基地与校外林区相结合,在田间地头学习林木业知识;城区及周边中小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志愿服务、校园卫生管理、家务劳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郧西县投入2亿元,建设占地面积230亩的集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研学实践为一体的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每期可接纳1500余名学生,年接待量达7万人次以上。2022年3月,郧西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第一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涧池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羊尾镇中心小学、景阳乡中心小学等学校组织开展劳模、杰出工匠等勞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聘请一批劳动模范和行业技术人才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建立一支涵盖班主任、任课教师、劳技专家等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做到劳动教育全员、全学科覆盖。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评选劳动教育精品课,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加强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全县各学校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各学校在上劳动教育课前,切实加强劳动安全教育,讲明安全注意事项,排查劳动场地、车辆、水电路、工具设备等各种安全隐患,制定并落实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上课中,严格执行活动流程,强化过程管理。课后有序返校,总结安全管理经验,形成工作闭环。

强化劳动教育成果运用,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新时代好少年”“三好学生”等评先彰优的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郧西县劳动技能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郧西县生猪复产增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不忘初心 奉献为民——记湖北十堰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
帮扶路上花满园——湖北十堰市郧西县对口帮扶民族村工作纪实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