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影《白蛇传·情》的传播美学审视
2022-05-30刘雅颖
刘雅颖
[摘要]戏曲电影《白蛇传·情》以独特的审美创造形成审美场,使参与审美活动的观众获得全新审美体验,并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照自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审美主体的精神命脉,完善审美主体人格,体现了审美价值,从而实现审美传播,有力地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同质化冲击。同时,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扩大传播范围,《白蛇传·情》的审美价值链得以延长,审美长效机制有效运作。可见,研究《白蛇传·情》的审美传播过程,能为今后打破戏曲电影的传播美学困境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戏曲电影;《白蛇传·情》;传播美学;审美价值
国内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源于广东粤剧院新编粤剧《白蛇传·情》,其在现代高科技声光影像特效的加持下广获赞誉,实现了戏曲电影的破圈。从舞台到银幕,《白蛇传·情》不仅进行了艺术载体的转换,而且完成了作为戏曲电影的传播审美使命。
一、《白蛇传·情》的审美创造
(一)虚实结合的美学实践
2021年,《白蛇传·情》成功破圈,将戏曲电影带入大众视野,融合戏曲与电影并展现在观众面前。在传统的戏曲表演中,演员作为舞台中心,使用许多虚拟化、程序化的肢体艺术语言,借助观众对戏曲的假定性认可,取得预期表演效果,而电影则是写实的记录,从人物、动作、台词到文本叙事都讲求真实与逻辑。《白蛇传·情》打破戏曲与电影的界限,使用电影语言表达戏曲艺术,以虚实结合的美学实践作为艺术方法,主要体现在人物动作以及视觉设计上。
第一,该影片打戏大量使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尤其是白素贞对阵十八罗汉。在影片中,人物使用真实的刀剑与水袖,把粤剧虚拟化、程式性的戏曲动作融入其中,这是第一层虚实结合。同时,该影片真实的武打场景辅以特效制作,给观众带来铿锵有力的听觉刺激、短兵相接的视觉刺激,这是第二层虚实结合。人物动作虚实结合的美学创造促使人物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其中白素贞以水袖卷起油灯攻向十八罗汉的场景在虚实结合的美学实践下,极具悲壮感,展现白素贞对“情”的追求,而戏曲舞台则以踢枪、舞水袖以及翻跟斗等传统粤剧的程式化表演展现武斗场景。
第二,该影片视觉设计的虚实结合尤为明显。作为戏曲电影,《白蛇传·情》整体视觉风格在电影场景的写实基础上融合了戏曲布景的写意。该影片主创团队参考原故事的年代背景,以宋代追求简约、含蓄的美学实践以及写意画法打造影片整体视觉风格,使影片虚实结合的空间层次呈现水墨画般的水天一色和恬淡的诗意效果。该影片视觉设计的虚实结合还体现在具体的情节画面上。例如,“水漫金山”片段,在传统戏曲舞台中,该片段是由二十几位女演员通过水袖表演,虚拟化、程式化地表现汹涌浪潮的情景,而在该影片中,6分钟的水墨特效动画呈现了逼真的滔天水浪。该特效呈现的画面正是在这个场景中第一层的虚实结合,实指向白素贞等人物角色,虚指向特效技术制作的水浪、剑阵及墨迹;而第二层的虚实结合,实指向武斗产生的水浪与墨迹,虚指向人物情感,即水浪象征白素贞的汹涌情感、墨迹象征法海的严谨庄重,这使角色情感最大限度地具象化,并呈现在观众面前。
多类型、多层次的虚实结合,形成了戏曲电影《白蛇传·情》独有的审美意象,使观众获得沉浸式体验,更容易形成对戏曲电影的审美认知。
(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白蛇传·情》继承了戏曲传统美学的写意性。该影片主创团队在设计整体视觉风格时,借鉴了中国山水画,从西湖断桥到金山寺,背景多采用对称式构图,且贯穿整部影片,影片中人物服饰、背景环境的色彩搭配又以青、白、黑、灰等色调为主,从而使建筑环境、人物的服饰妆容与整体山水自然色调协调,呈现浓淡相宜的水墨式画面,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髓。同时,影片人物的服饰妆容、道具等还紧跟时代潮流,融合极简主义,凸显新中式风格。例如,白素贞和许仙的居所颇具新中式古典主义趣味,与中国古典庭院相差甚远[1]。
现代视听技术的运用也是《白蛇传·情》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一大体现。除了场景大量运用特效影像,影片音乐创作更是独具匠心。虽然其为戏曲电影,但是不拘泥于粤剧的旧曲牌和固有的唱腔模式,巧妙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例如,该影片插曲《圆我的愿》,歌词“圆我的愿,心事千年,只等你遇见”直抒胸臆,唱腔圆润婉约,与传统粤剧相比更通俗流行,使观众能直接捕捉到人物情感及影片主题。同时,该影片背景音乐也一改戏曲惯用“锣鼓点”以及尺八、唢呐等乐器的传统,融入西洋管弦乐,辅以风声、雨声、水浪声等背景音效,丰富了影片音乐感,增强了情节感染力。
影片《白蛇传·情》还保留了舞台版“折戏”的段落形式,选择典型人物关系与重要情景,保持叙事的紧凑,凸显情节高潮,具有强烈的现代色彩。例如,在影片中,法海虽主张“法不容情”,但仍坚持“仁者有心”,强调法与情的相互尊重,这种情理与法理的思辨贯穿整个叙事,最后点题“人若无情不如妖,只要有情妖亦人”,对故事进行现代解析。
影片《白蛇传·情》打造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新中式风格,将现代视听技术融入传统戏曲表达,对故事文本进行现代解析,完成对传统文化的解码和现代化转换。该影片审美创造的成功,正是在于准确把握戏曲、电影以及两者关系的综合性与互动性审美尺度。
二、《白蛇传·情》的审美传播
(一)审美场的形成
审美场是通过内在的审美关系整合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现实审美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又共同运行的审美境界,使審美主客体间形成审美交流、共振。在传统戏曲舞台中,演员与观众面对面,审美场的形成来源于戏曲舞台的整体美和现场感,而在戏曲电影中,审美场则通过真实场景、造型、镜头的变换等技术手段来构建,并吸引观众。《白蛇传·情》作为成功的戏曲电影,发挥了作为审美客体的功能,以独特审美创造了独有的审美场。
《白蛇传·情》所构建的东方文化美学体系是其审美场中重要的审美现象。“传”原是古典传奇戏曲的取名方式,《白蛇传·情》原文本体现了古典传奇特质,具有仙侠玄幻元素。影片《白蛇传·情》由此打造了一个充满奇门遁术的玄幻世界,甚至融合了灾难影片的表达,通过“水漫金山”的特效增加影片场景的可观性。其审美创造也反映了当前的现实审美环境,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革新,从年轻观众、古风爱好者等群体中成功破圈。
同时,影片《白蛇传·情》情节紧凑,并运用电影拍摄、剪辑手法,使情节富含悬念,让观众心潮起伏。例如,白素贞与许仙之间的隐瞒与猜疑、法海对许仙欲说还休的劝告等,其中对白素贞和许仙的定情在较长描写后,影片仅以两人身穿红衣的蒙太奇镜头交代两人成亲,节奏明快,并预示两人爱情的命运。此外,影片《白蛇传·情》简化故事情节,突出表现复杂而统一的“情”,塑造白素贞求真情的至情形象,其情感诠释也回归到纯粹的爱情,并观照身处异化世界中的大众,与观众产生共情。
借助电影这一传播形式,《白蛇传·情》对内在人文情怀和现代审美品格的追求,在实现了娱乐价值、思想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与审美客体的心理结构对应,与现实审美环境相协调,形成了完整和谐的传播审美场。
(二)《白蛇传·情》的审美价值
影片《白蛇传·情》在审美表达机制上,利用现代科技强化了自身的审美效果,更好地表达了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审美理念。该影片通过审美场效应,使参与审美活动的观众获得审美体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以及审美意志,从而完善审美主体人格。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美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是研究艺术的永恒魅力的社会根源、艺术和美的创造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审美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等内容。在人类进入后现代社会,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今天,这一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和尖锐。马克思提出的美学基本问题可深化为以下问题: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如何使现代科技导致的社会变迁不至于与人类伟大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分离[2]。正是由此,傳播美学应运而生,其意义在于构建、提升审美主体人格的审美传播范式。通过传播媒介的视听语言,审美主体对审美场进行观照、了解审美客体,将过往经历的相似现象与审美场联系,与审美客体产生共振,并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审美人格。而要构建中国化的传播美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审美观,也是我国构建传播审美场的最佳审美客体。影片《白蛇传·情》的审美表达载体正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粤剧。粤剧是广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传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华侨华人群体中亦颇具影响力。一直以来,粤剧以高度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善于学习新生事物,展现勇立戏剧潮头的先锋姿态。《白蛇传·情》是国内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正说明粤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对新的文化内容加以改造,并进行创新性吸收,使艺术与技术两者平衡与共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回答了上文提到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如何使现代科技导致的社会变迁不至于与人类伟大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分离”的问题。此外,影片《白蛇传·情》向观众传播东方式审美观念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民族审美创造与现代社会变迁不至于渐行渐远,让观众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观照自身,从而完善审美主体人格。这也正是其审美价值所在。
影片《白蛇传·情》的文化传播实践启示了中国传播美学的建构范式。当前,我国的传播美学旨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完善审美主体人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审美主体的精神命脉,成为核心价值的自觉追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而保护产业化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生态,有力地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同质化冲击。
三、《白蛇传·情》的审美长效机制
当代传播活动的最大特征之一是具有文化效益持续增值的长效机制,同时具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断增值的两种长效机制来形成支撑体系[3]。要想使戏曲电影长久发挥审美场效应以及审美价值,其就需要依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断增值而形成的长效机制来提供保障。
戏曲与电影结合,从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角度来说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戏曲电影借助电影这种现代视听传媒,可打破地方性文化戏曲的传播范围,使更多人认识到不同地区的戏曲。事实证明,影片《白蛇传·情》不仅在粤文化地区获得赞誉,也在其他地区得到广泛好评,体现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延长了审美价值链。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年轻受众的消费力增加,当前文艺创作生产的风格基调及价值取向愈发趋向“年轻态”。所谓“年轻态”,以年轻受众为中心,并受其审美趣味、爱好等影响而在创作生产中呈现的综合性特点和风貌[4]。影片《白蛇传·情》的宣传语是“年轻人的第一部粤剧电影”,可见,其目标受众除了粤语观众,还包括众多爱好“国潮”的年轻观众。因此,该影片在剧情、视觉效果以及唱段上都更偏向年轻观众的审美观念,这也正是主创团队在审美长效机制的打造上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该影片将审美之乐与现代之思相结合,在年轻观众群体中持续传播,甚至还选择在年轻群体大量聚集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线,借助“互联网+文艺”,以鲜明的“年轻态”特征,面向年轻群体传播审美观念,获得超过千万的播放量以及高达9.9的评分,体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扩大了影响力。这也正是该影片审美长效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证明。
四、结语
当前,即使戏曲电影已唤醒了大众的戏曲记忆,但戏曲电影也不可避免地与流行文化发生碰撞,并在“他者”的凝视下被纳入当代审美文化的再生产过程。在传统人类学中,“他者”是异文化与本土文化对比研究而建构的概念。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同质化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与“他者”文化博弈中,摆脱“他者”凝视,增强自我的审美认同,并非易事。近年来,国产漫画电影大多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内容的辅助或卖点,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完全发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审美主体人格的作用。而戏曲电影《白蛇传·情》既保留了戏曲的形式与美学,又巧妙运用大众文化,避免了曲高和寡。
电影作为视觉艺术形式,是形成“他者”凝视的重要工具。戏曲电影要想摆脱“他者”凝视,增强自我审美认同,一方面,在与“他者”文化博弈中,戏曲电影应保留传统戏曲的形式与韵味;另一方面,戏曲电影又需要与“他者”文化融合创新,满足当代观众的观看需求,扩大传播范围。同时,戏曲电影如何把握开放审美传统的尺度,吸取外来文化审美观念的精华,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审美观念进行对等的交流和传播,进而反哺自身民族的审美创造并形成长效机制,仍需要业界和学界上下求索。只有发掘并发挥戏曲电影的潜在价值,使其审美功能满足全媒体时代下观众的需要,戏曲电影才能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冰.探索戏曲电影“国潮”文化共同体价值的新路径: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J].艺术评论,2021(09):91-102.
[2]王杰,海力波.审美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J].文艺研究,2002(02):4-11.
[3]张涵.当代传播美学纲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47-55.
[4]彭文祥,王万玲.年轻态:艺术创作生产的风格趋向和价值取向评析[J].中国文艺评论,2021(04):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