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2-05-30张晓宁
[摘要]科技期刊不仅是各个领域专家学者交流、互动的载体,还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平台。但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存在传播效果不佳、集约化程度低、学术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鉴于此,文章总结了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提升策略,以期为广大科技期刊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
当前,在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直接体现为该国科研技术水平的背景下,提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是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国与国之间竞争日益走向多元化的今天,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更应引起相关从业者的高度重视[1]。
一、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现状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指导文件,如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2019年9月,中国科协等七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该计划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核心目标,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和建设一直处于有条不紊的状态,但在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道路上,科技期刊还必须做出更多努力。
(一)影响因子有待提高
影响因子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影响因子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期刊质量和水平的参考指标。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期刊的影響因子仍低于部分欧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这说明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目前,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知名期刊数据库收录情况明显要好于我国的中文科技期刊,这从侧面说明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比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高,是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彰显国际影响力的主力[2]。
(二)被SCIE收录的期刊少
SCIE是世界权威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之一,如果被其收录,说明该期刊质量高,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截至2020年,我国共有252本期刊被SCIE收录,其中评分在10分以上的期刊共有20本,相比美英等发达国家,我国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较弱,真正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并不多。
从近年来我国学术论文发表的情况来看,在2012年—2021年,我国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一直呈稳定的增长趋势。SCI数据库数据显示,这十年间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累计339.7万篇,居世界第二。这说明我国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的产出具有一定优势,如何尽快培育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是学界及相关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策略
我国科技期刊要想提升国际影响力,就必须正视现阶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从评价机制、数字期刊建设以及品牌建设、编辑出版能力提升、“本土化”与“国际化”并行五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调整和改进[3]。
(一)建设完善我国科技期刊评价机制
无论是我国科技期刊,还是我国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及相关部门,多年来都在呼吁建设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所需要的权威评价机制,目的在于对我国科技期刊进行科学的评价,确保我国科技期刊具有可行性的评价标准。从科技期刊的角度来看,其需要以明确的标准作为自身发展和建设的方向,体现我国科技期刊的优势;从相关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其需要积极推动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和国际社会接轨的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机制,为广大科研机构、高校进行论文创作、学术研究提供合理且客观的评价体系;对广大科研工作者而言,其需要结合科技期刊评价机制,科学选择契合本专业的期刊发表论文,进而推动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在科技期刊评价机制推进实施的过程中,科技期刊评价针对不同种类期刊要有不同的标准,不能单纯将被引用频次、影响因子等数据作为期刊评判标准,而应综合考虑期刊的核心技术含量、创新性等要素。同时,科技期刊需要结合不同的学科、学术领域,进一步细化分类,在具体进行评价以及期刊综合排名的过程中,按照学科进行区分、按照索引进行排名,使读者能够系统地认知科技期刊的综合实力。
(二)加快数字期刊的出版与发行
我国纸质科技期刊需要逐渐跳脱出传统的出版模式,走向数字出版,充分发挥内容资源优势,开发在线期刊系统以及数据资源库,实现对信息资源以及数据的深度发掘、综合利用。
首先,我国科技期刊应开发在线稿件录入和编辑处理系统,推动编辑工作的数字化、高效化。同时,为了有效聚拢国际资源、发挥学科建设优势,我国科技期刊可以在稿件编辑过程中增加在线会议、线上选题策划探讨以及共同编译审定等环节,这不仅可提高相关工作开展的效率、减少前期沟通成本,还可实现跨国资源整合及内容输出。其次,我国科技期刊需要以开放获取的在线出版为特色,打造与期刊品牌相对应的电子刊、迷你刊,实现多样化出版及在线传输。同时,我国科技期刊可以争取与专业协会、高校及地方科研产业联盟达成合作,针对最新科研成果进行数字报道和跟踪研究,最终实现对最新科研成果的快速传播、有效推广。最后,我国科技期刊也需要积极探索现代化的数字出版以及盈利模式,以数字化为手段,打造以学科为基点的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联盟,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我国科技期除了传统的刊稿盈利渠道,还可以开放期刊专属的品牌数据库、链接大数据中心及最新科研成果,提供有偿下载或资源查阅服务,开展科研沙龙或学术交流会等,聚拢资源、提供社群服务,充分发挥数字媒介的优势[4]。
(三)强化品牌建设,开展营销推广工作
我国科技期刊要想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必须加大品牌建设以及营销推广的力度。当然,对科技期刊而言,“品牌”的概念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指期刊本身在“高、精、尖”领域具备业界声誉,更是期刊价值、效益以及本身质量的多重呈现。
首先,科技期刊出版单位需要加大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社会的宣传力度,加强期刊对外交流,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具体的实现方式包括:以期刊的名义参加学术交流会、进行优秀论文的推介;注册海外社交媒体账号进行品牌内容的输出和推广;参与国际项目,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担当客座编辑,提高期刊的“含金量”。其次,鉴于如今国内科技期刊质量参差不齐,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需要有市场的眼光、发展的视野,要基于期刊本身的定位、特点以及优势,在论文质量、版面设计以及期刊栏目上进行优化,走专业化、精品化之路,体现期刊较之其他科技期刊品牌的差异化。最后,我国科技期刊的主管部门要具备一定的品牌意识,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指导,并在政策、制度以及经费层面予以全力支持,积极打造一系列不仅在我国具有较高影响力,而且在国际社会具备较高知名度的科技期刊品牌。
(四)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能力
编辑出版能力的提升与编辑队伍的组建息息相关,因此编辑人才的培养及队伍管理在我国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占据重要地位。
1.培养“一专多能”的编辑人才
“一专多能”指我国科技期刊需要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综合素养高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首先,面对期刊发展的全新时代,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备多媒体技能,包括多媒体文稿处理以及数据分析、用户画像及期刊定位设计等内容。其次,面对不断发展和日渐壮大的国际期刊市场,我国科技期刊编辑更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编译水平,确保交流无障碍、语义表达准确。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科技期刊编辑要具备较强的英语沟通和学术表达能力,为期刊内容更为多元化的呈现和传播范围的扩大提供支持。最后,我国科技期刊需要加大对领军人物的培养,注重提升其编辑、管理能力,使其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完成稿件的撰寫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丰富的知识储备[5]。
2.加强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队伍的管理
首先,我国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有关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交流培训,使这些科技期刊相互影响、彼此学习、开展合作。其次,我国科技期刊应积极学习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办刊理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办刊管理水平以及从业人员的素养。从期刊内部发展和建设的角度来说,科技期刊编辑部必须构建系统和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改进和优化现阶段期刊编辑队伍的年龄构成、层次结构以及学科比例、能力结构,培养一批既有创造力又有潜力的业务骨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最后,对期刊队伍的建设,我国科技期刊既要围绕内部工作人员建立相应的奖励晋升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又要形成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还要建立优秀人才补给和吸纳机制和相应的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为不断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供稳定的人才保障。
(五)“本土化”与“国际化”并行
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并行,意味着我国科技期刊必须坚持英文科技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的同步发展、同期建设。
1.大力扶持英文科技期刊,建设英文科技期刊的强大矩阵
当前,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国际社会上的发展相比中文科技期刊略有优势,究其原因在于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发达国家本身已经在科研领域拥有世界领先地位,英语主导国际学术圈的大势形成已久而且在短期内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我国科技期刊要想提升国际影响力,需要英文科技期刊先行。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单位需要以此为契机,有目的、有原则、有计划地发行英文科技期刊,进而构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的强大矩阵。在具体操作上,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一方面可以直接申请英文科技期刊的刊号,精选优秀文章进行翻译出版;另一方面则可以面向海外扩大征稿范围,实现中英文互补、同步发展。
2.全力发展我国科技期刊,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科技期刊本身必须做到全面发展、均衡发展。换言之,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不仅需要扶持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也要重视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
一方面,我国科技期刊需要突破本土语境限制,结合科技期刊的市场定位、内容导向发行相应的英文科技期刊,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在发行方面,我国科技期刊需要从最初辐射华人区域的发行模式,逐步扩展到英语圈落,扩展英文科技期刊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我国科技期刊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提高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比例、亮相国际学术研讨会、积极参与国际期刊征稿、共享学术资源等方式,打造国际社会所一致认可的中文科技期刊品牌,不断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三、结语
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与探索,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有29种科技期刊进入全球排名前10%,一批优秀的科技期刊不仅进入世界一流期刊阵营,而且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思路与参考。当前,我国正处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科技期刊的关键时期,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为了进一步丰富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形象,加大学术品牌的建设力度,我国科技期刊必须从内容上深耕、从技术上升级,无论是对编辑人员素质能力的培育、还是其对数字化及信息化技术的使用,目的都在于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从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科技期刊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甚至国内部分身为“领头羊”的科技期刊已经初步实现了“走出去”的宏伟目标,但是其仍需要宏观范围内的政策引导与环境支持,实现以小面积带动大格局。
[参考文献]
[1]亢列梅,赵大良,霍振响,等.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策略[J].编辑学报,2022(03):267-273.
[2]王小玲.多学科交叉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和影响力提升的实践[J].新闻研究导刊,2022(12):199-201.
[3]彭娟.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策略探讨[J].传媒论坛,2022(13):100-104.
[4]高方,杨莉莉.科技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的优化路径[J].传媒,2022(11):36-38.
[5]杨中启.当前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J].科技传播,2022(11):28-30.
[基金项目]2022年度全国学会期刊出版能力提升计划—期刊集群化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22KJQK010)。
[作者简介]张晓宁(1976—),女,河北秦皇岛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出版传媒集团《煤炭学报》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