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的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研
2022-05-30周锦
周锦
摘要:基于新课改的持续推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吸收效果,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以此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开放式教学活动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自主学习空间,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开放式原则、主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生活化原则,设计开放式教学内容、数学习题、教学评价方式,构建开放式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此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主体;合作;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7-0083-03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小学阶段的部分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复杂,有的学生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对此,教师要舍弃以往的“应试教育”形式,积极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基于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开放式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中。其可将教学内容进行横向扩充,动态控制整体教育过程,同时最大化利用教学资源,高效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另外,开放式教学模式还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
1.开放式原则
在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有效转变课程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可见,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生长,减少其对教师的依赖。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思考,积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实现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2.主体性原则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以一味的讲解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数学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自主学习,将知识内化于心。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发挥教学主导作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逐步提升。
3.合作性原则
在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融入多种引导方法,如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以此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挖掘其他同学的优点,找出自身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自我改正,实现数学学习效率的逐步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让学生以正确的思路进行数学学习。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有的学生过于活跃,导致学习状态游戏化。很显然,这不是正常的学习状态,也不是开放式教学模式追求的目标。因此,数学教师要进行积极引导,合理把握学生的活跃度,掌握好开放式教学与活跃的课堂氛围之间的平衡。
4.生活化原则
青少年学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有极大的好奇心,当学习内容与生活贴近之后,就会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此,教师可积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深刻记忆数学知识,同时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基于新课改的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1.设计开放式教学内容
基于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新课改的要求贯穿教学始终,并以此为根据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学科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时,首先要将教材内容熟记于心,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融入开放式的教学理念,设计系统化的、开放式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时,不要在课堂上进行一味的讲解,要营造轻松、活泼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尤其在讲解一些数学概念时,数学教师要进行新颖的教学设计,改变枯燥、单一的课堂氛围,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认知。对此,教师可在教学内容设计环节融入开放式教学理念,将趣味性元素引入数学教学中,以此降低学生的知识理解难度,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以部编版数学教材为例,数学教師在为学生讲授有关除法的知识时,首先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设备为学生直观呈现两张图片,其中一张图片上有15个香蕉,另一张图片的内容是装着5个香蕉的盘子,然后让学生认真思考,如果每个盘子可以放5个香蕉,那么,15个香蕉一共需要几个盘子?以此引导学生巩固除法的有关知识。这时,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三五一十五”,很快得出该道数学习题的最终结论,15÷5=3(个)。接下来,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摆放来验算计算结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图片摆放验算。在学习小组中,一名学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绘出5个圆形来代表5个盘子,另一名学生拿出15个小卡片,在第一个圆形中摆上5个,然后把余下的小卡片交到下一名学生手中。这名学生在第二个圆形中摆上5个小卡片,之后将剩下的小卡片交到第三名学生手中,让其进行摆放。当所有的小卡片都摆放完毕后,数学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认真观察,15个小卡片剩下了几个?摆放了几个盘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到15÷5=3也可以写成与加法、减法、乘法类似的竖式,并鼓励学生按照个人的理解尝试写出除法竖式,以此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当互动结束后,数学教师可在黑板上书写出正确的除法竖式,并且根据分香蕉的情况,协助学生充分掌握、理解除法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名称。
2.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氛围
数学教师在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数学学习基础、数学学习能力等基本学情,认真设计、准备课堂教学方案,尊重、爱护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轻松、愉快。而数学教师营造的开放式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以此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深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开放式教学氛围还可让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与问题的生动性、趣味性,最大程度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以部编版数学教材为例,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设备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认真观看PPT课件中的衣架、楼梯扶手、电动推拉门等物品,并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同学们,图片中的图形你们都认识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当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后,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总结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通过现代化信息设备为学生呈现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对角相等;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为钝角,另一组为锐角。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容易变形、不够稳定,有四条边且对边相等,有四个角且对角相等,两个角为锐角,两个角为钝角。接下来,数学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那么,我们如何才可以绘出平行四边形呢?”之后,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用手中的学具摆出平行四边形,教师可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与班级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并以PPT课件呈现绘制平行四边形的要点。第一,要选择长度相同的小棒作为平行四边形对边。第二,要选取与这组对边长度不等的小棒作为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可见,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协助学生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与特征,学会如何绘制平行四边形,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设计开放式教学评价方式
合理、公正的评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教学评价要包含学习过程、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等内容。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合理运用学生自评、互评的形式,让评价内容由形式转变成实质、由外在转变成内在,真正实现师生间的互通,找到与学生沟通的突破口。这样,学生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重视合作学习,持续对个人的学习行为以及他人的观点展开反思和评价。同时,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应当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基础和前提,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综合评价,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设计开放式数学习题
对于数学课程来讲,设计习题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习题能够协助学生温习学过的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开放式习题本身具备较强的开放性、灵活性,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逻辑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考范围更加广泛。另外,开放式的数学习题可将原本单一、乏味的习题形式变得充满趣味性、多样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以部编版数学教材为例,数学教师在教学“几何图形”的内容时,可引导学生收集各类几何图形,并对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展开分析。
5.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数学教师在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时,可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生活角度来认识数学问题,并展开自主学习和深层思考。以部编版数学教材为例,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时分秒”的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制作一个生活学习时间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把每天各项活动的作息时间标注在时间表上。这样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课本上的时间与实际生活中时间的关系,从而深层次理解时间与时间运用的价值,对不同的时间维度形成更加直观的感受。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新课改的背景,教师要积极应用新型教学策略,开放式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其教学效果明显,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中。为此,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理念,发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营造积极的数学学习氛围,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赵莉.开放,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操作策略探析[J].内蒙古教育,2020(30).
[2]杨正明.如何在新课改环境下实施小學数学开放式教学[J].试题与研究,2019(18).
[3]刘云辉.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究[J].甘肃教育,2019(10).
[4]覃永顺.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基本特征[J].广西教育,2000(12).
[5]刚守英,王福平.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初探[J].山东教育,2001(13).
[6]马中峰.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学大世界,2017(01).
[7]刘龙生,康立军.对实施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一些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5(05).
[8]郭丹桂.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究[J].江西教育,2014(30).
[9]吴丽清.浅析新时期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2).
[10]王梦青.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与儿童合作能力发展[J].陕西教育, 2011(06).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Open Teaching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Zhou Jin
(Fuyu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Susong County,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Susong 2465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of students knowledge absorp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but als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proces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Open teaching activitie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lot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space, truly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l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let students further improve their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specific teaching, teachers can design open teaching contents, mathematical exercise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openness, subjectivity, cooperation and life, and build open teaching situations and life-oriented teaching situations, so as to gradually improv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of mathematics discipline.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reform;mathematicsin primaryschool; open teaching;subject; cooperation;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