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

2022-05-30刘芳翁昕

成才之路 2022年17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立德树人

刘芳 翁昕

摘要:各门课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要在教育教学中探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的策略,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心中有国、手中有技的青年人才。文章立足于打造“党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德育管理+‘双元制教育+社会服务”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7-0031-03

思想政治课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课程思政是把思政元素融入其他课程,如同将思政之盐融入课程大餐,实现“三全育人”。中职学校立校办学,应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论述,以实现立德树人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具体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生涯与心理健康、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这四部分基础模块和2021年新编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职)》拓展模块等。2016年,上海教育界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率先提出“课程思政”概念。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思维,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他课程是理念上的创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有区别的:思政课程主要指中职学校专门开设的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系列基础模块课程,在内容上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课程思政寻求的是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旨在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育人目的。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不足之处

1.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主阵地不牢

从思政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全国推行思政课教学改革、以赛促教的大趋势下,大部分教师都在尝试改革,不过仍有部分老教师在多年“填鸭式”教学的经验中难以转变,甚至不愿改变,使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从中职学生的视角来看,他们是中考升普高落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佳,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直接影响着思政教学的效果。

2.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张皮,未能实现同向同行

过去,各门课程都在履行各自的教学任务,未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在全员育人环境下,思政课程仍在孤军奋战,显得势单力薄,课程思政的推进并不理想。这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教学任务繁重,不想再增加教学内容;有的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有的教师不善于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执行难度大。

3.学校德育管理重行为规范,轻素质养成

部分中职生具有不良行为习惯,需要学校德育部门进一步的管理、教育和培养,这加大了德育管理的难度。中职生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深层次原因是理想信念的缺乏、对职业前途的茫然、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等。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往往重行为规范、轻素质养成。

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

育人任务不局限于思政教师,学校需要着力打造“党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其他公共课+专业课)+德育管理+‘双元制教育+社会服务”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筑牢育人同心圆。

1.注重党建引领,发挥指挥棒作用

中职学校是在党委领导下工作的,学校党委处于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中职学校要积极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政治导向,打造“党建+”品牌,以党建工作引领学校思政教育,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

2.注重思政课程,发挥主力军作用

思想政治课作为立德育人的主干课,有“显性”的政治标准。正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背景下,要使思政教育更有吸引力、富有活力、保持张力、充满魅力、凝成合力,教育者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认识、适应和寻求变革,探索思政课建设新道路。

(1)以大视野持续优化课程体系。要以课本与现实相结合为原则,充实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将国际国内时政、经济发展新闻、重大民生问题融入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形成教学资源库,优化课程素材。要开好思政课基础模块课程,向教务部门推荐实践类思政课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如《劳动教育实践教程》《工匠精神》等。

(2)以大变革持续优化教学方法。要以课堂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其一,要辩证看待“有法教学”与“无法教学”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情和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有选择性地采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活动體验、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其二,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开展企业参观、学校特色实训、红色文化基地实践活动,开好“行走的思政课”。其三,要通过讲新闻、评新闻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分析和讨论中传递正确的“三观”,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四,要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启发学生树立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正确观念。

(3)以大格局持续优化师资队伍。要以引领与内化相结合为原则,实现师生共进。一方面,要实现优质思政教师团队的打造和引领。学校要强化思政教师团队建设,用“六要”标准严格要求思政教师,通过培训、参观考察、教学比赛、科研项目、撰写论文、指导学生比赛等方式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其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思政课。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规划职业生涯,形成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并外化于行。

3.注重课程思政,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各类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积极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实施“隐性”教育,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1)其他公共课实施课程思政育人。公共课课程教师要找到所教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实施课程思政。1)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介绍甲骨文及殷墟发现的过程、甲骨文制作工序,带领学生阅读甲骨拓片,用事实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认同。2)在公共美术课堂上,教师将新冠疫情防控的鲜活素材融入教学,以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学生拿起画笔创作了一批批传递正能量、体现共赴国难的责任感和共克时艰使命感的艺术作品。3)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学团队打造“点、线、面”的“三三”思政框架,从中华传统文化到百年党史,引导学生领悟中国梦的内涵和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很好地完成了课程和思政“融盐于水”的过程。

(2)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育人。1)专业课教师要与思政教师通力合作,结合专业特点开展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提炼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所蕴含的素养,融入思政元素。要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行业、经济、社会、技术、军事、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专业课教师需要与思政教师共同商讨备课,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2)课程思政优质示范引领。学校要打造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激励其他教学团队的课程思政建设。比如,笔者所在学校树立省级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团队为先进典型,并逐步建设一支支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以落实于教学、开展于科研,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现以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原畜牧兽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为例,针对其措施及取得的良好效果进行论述。一方面,狠抓落实。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作为省级示范特色专业,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素质教育为主线,职业能力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思政引领、能力主导、项目载体、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和“识岗———准岗———协岗———顶岗”的“四递进”实训体系。另一方面,突显成效。专业教师将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近两年来,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为100%,正式签约率90%以上,就业质量高。

4.注重德育管理,发挥素质养成作用

学校要坚持“以德育人”,加强德育队伍和制度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养成教育、班级管理,积极开展各种切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

(1)倾力打造“两支德育管理队伍”———“全员育人导师”队伍及“学生干部”队伍。导师队伍起到的是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学生队伍则是教师的帮手,实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2)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中育人。充分利用周评讲话、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结合重大节日,开展每月一主题教育活动、每月一文体活动,每周召开一次班会,挖掘各种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等。

(3)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实现在活动中育人。组织学生参加创文志愿者服务工作,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举行“我是阳光中职生”抖音视频比赛,开展“致敬·清明祭奠英烈”活动,组织教室、寝室文化大赛,开展“我的中国梦”“三爱三节”“禁毒”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评优评先、引领示范育人。以“五四”表彰大会和年度学生评优评先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积极营造争先创优、催人奋进的育人环境,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

5.注重“双元制”教育,发挥长远发展作用

(1)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德技双修的青年,帮助其顺利实现就业创业。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张国庆一直从事肉牛饲养,成立了湘潭团山养牛合作社,带动当地120余户农民脱贫致富。该合作社为省、市、县级示范合作社,2021年被评为湖南省“百佳合作社”,在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很多中职学生毕业时未满18周岁,就业有困难,学校实施“双元制”教育,让希望升学的学生能到高校继续深造。大部分学生在湖南省单招考试中被录取,小部分学生则通过对口高考进入大学。学校与高校合作实行“3+2”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学校将进一步扩大“3+2”培养模式的规模。

6.注重社会服务,发挥广泛影响作用

学校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科技特派员和专业教师的作用,送教下乡,为乡村振兴助力。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中,开展以“红心向党,一心为农”为主题的党史教育活动,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及乡村振兴政策等,解决新时代农民朋友的心理归属问题。畜牧业地位很重要,畜牧业不仅上接种植业、下承加工业,还能带动饲料、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从丰富的餐桌食物到美丽的生态农村,畜牧兽医工作者长久以来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以实际行动推动着国计、民生发展。因此,学校要继续发挥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的作用。

參考文献:

[1]郑维林.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研究———以福建省高职院校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

[3]沙占华,乔正悦.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问题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4]张晨静.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21(08).

Discuss on the Path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u Fang, Weng Xin

(Xiangtan Biological Electromechanical School, Xiangtan 411105,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keeping a canal and planting a responsible field, all courses should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system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o a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and cultivate young talents with a country in mind and skills in hands. Based on the six in on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 of "party construction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moral education management + dual system education + social servic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ducation mode of one heart, one direction and all-round education for all staff, so as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 of people for the party, talent for the country and high-quality workers for socialis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ath;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立德树人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