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资源助力“真实性”“交互式”写作教学

2022-05-30许珊珊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交互性真实性网络资源

许珊珊

[摘要] 针对传统写作教学过程单调和评改方式单一的问题,本文借助“疫情中的看见”写作项目的教学实践开展探索:一是在学习方式上借助网络资源创设情境,变虚拟学习为真实学习;二是在评改方式上借助网络平台,变单一式评改为交互式评改,以此探究教学与写作的新范式。

[关键词] 网络资源;真实学习;交互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传统写作教学中,学生存在构思、立意、素材、结构、语言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学生写作过程单调,评改方式单一。在新媒体时代,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借助网络资源,依托在线学习优势,更新教学思路,创设新的教学范式,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探索。

一、网络资源更新学习范式:变虚拟为真实

大规模的疫情,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心灵和思想的激荡。无穷的远方都与我有关,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全球命运共同体、土地生命共同体……这些新词汇、新热点、新趋势如何通过学习任务落地?相较于传统写作过程的单调范式,借助网络资源平台可以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写作式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创设“疫情中的看见”写作项目,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系列写作练习,将不同的媒介形式有机整合到语文课堂上,更新多元的写作范式,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生活的联系。

(一)第一阶段:回顾疫情,梳理事实

争鸣之前要先共鸣。在新媒体时代,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这是运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表达和交流的第一步。基于此,教师首先引導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获取多样信息,提取和处理信息,回顾疫情,梳理事实。

[阅读材料]《疫情深度报道 武汉如何一步步走到围城》(新闻文本类);《紧急报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视频类);《看世界名画中的瘟疫,知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中国人的博“疫”史》(微信公众号类)。

[写作题目](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武汉暴发疫情的看法?(2)论述“公共卫生常识”对预防流行病传播、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能力训练点]小组运用选择性阅读策略,分类自主阅读,集中突破核心概念,群文比照、去芜存菁、汇聚材料、分享争鸣,并从新闻事实层面、理论层面、现象层面等将网络上的各种声音筛选、比较、整合,小组内交流分享,形成小组终稿,并在班级内共享。

(二)第二阶段:感悟疫情,共情体验

任何一篇文字都是作者观念、情感、思想的载体,学生在阅读品味的过程中对这种感情能感同身受,并得到情感上的升华。这是语文教学的教化能力,通过自身经历和感悟来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进而深化为个体独立的价值观和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行为准则。

[阅读材料]《久违了,乡党》(视频类);《见字如面》(综艺节目类);齐邦媛《巨流河》(名著类);两封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写给家人的信(文本类);林觉民《与妻书》(教材类);疫情防控期间医护工作人员的请战书(文本类);《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热搜,没有之一》(微信公众号类)。

[写作题目](1)因为疫情,大家足不出户居家隔离,减少了地域间的流动,很多人春节回到家乡后就一直隔离在家,有网友感慨这是十几年来第一次在家乡看到春天。仿照以上短视频《久违了,乡党》,如果你的家乡也要拍摄一部类似的短视频,请你给自己家乡人民撰写台词脚本。(2)告别家乡的医疗队即将出征,你是其中一员,给你的家人写一封信。可参考以上阅读资料中的一些书信,字数不限,尽意即可。

[能力训练点]借助网络多元资源创设真实复杂情境,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创造性地表达信息,意在培养共情能力,训练文字驾驭能力。另外,借此机会,让学生重新感悟和思考与身边至亲之人的感情,与所生活的城市的感情,完成语文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第三阶段:观照疫情,思辨创新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目标: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界声音和不同立场,学生如何全面理性地看待事件和现象,如何多角度地思考和评议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生活,直面现实人生,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寻找社会新闻,链接争议声音,让学生思考、质疑、辨析。另一方面,以疫情为契机,依托名著教会学生辩证思考,培养他们辩证、深刻、多角度的思维品质。

[阅读材料]①《流感》(电影类);②《沉痛悼念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新闻文本类);③龚菁琦人物专访《艾芬》;④《说文解字——说“哨”》;⑤《疫

情期间,怎么火了一句唐诗》(时评类);⑥《日本人在援华物资上写诗,我们应该反思什么?》(时评类);⑦《疫情过后,我们应有更多的同理心》(时评类);

⑧《抗击疫情,既无需恐慌,更不能“恐鄂”》(时评类)。

[写作题目](1)阅读以上材料⑦⑧,可自行查找网络资料,书写议论文“论克己”。(2)阅读以上材料②③④,可自行查找网络资料,思考“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吹哨人”,并写一段自己的感想。(3)阅读以上材料⑤⑥,自行查找网络资料,完成班级辩论赛:疫情当下,你认为引用古典诗词为标语好,还是硬核喊话好?

[能力训练点]针对某一话题、某一材料、某一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借助网络资源,融合多学科视角;借助读写结合,提升写作能力。

情境学习是指在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它强调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像专家、师傅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网络上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助力情境学习,而在信息时代,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必然包括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批判性地评估信息的能力,以多种媒介形式创造性地表达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在网络时代众声喧哗中独立思辨的能力。因此,通过网络平台,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多元资源与情境任务搭建脚手架,完成真实的学习任务,可以助力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网络平台更新评改方式:变单一为交互

目前,在作文评价中,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固定、个人主观性强是主要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启示我们,课堂评价应从学生被动反应转向积极主动参与,要求学生以某种方式展示自己所知道的和能够做的。因此,借助网络平台,更新传统的评改方式,以此助力学生的写作,应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网络平台更新评改方式,可以将以往的单一性变为交互性。这种“交互性”首先表现在被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可以交叉评论和角色转换。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要评价的作文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以社群化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具体说来,课前小组先进行互评互改,教师一评;课中共评共赏,共改提升;课后自改互评,教师二评;美文微信分享。这是“课前课后贯通,师生多元互动,交流合作”的模式,是集体评价、多元评价的模式(如下图)。

这样写作者可以接受评价者的多元反馈,而且评价者也可以看到其他评价者的评价。不同的评价之间会产生反应,对已评的再评论,会形成一种辩论式的思维交流,最终解决高中作文評价标准模糊的问题,形成较为统一且稳定的评价标准。

交互性还体现在作者、读者身份的交互,一个文本的创作者可以是其他文本的读者和评价者。如下表所示,在写作系列训练的第三阶段思辨训练中,有一篇“论克己”的议论文训练,在评改阶段,针对学生不会搭建议论文框架这一学情,笔者借助共享文档,开放学生的编辑权限,进行“同框异构”——基于同一个写作大框架下的个性化填充实验。教师给出了作文的题目、开头、结尾及中间主体三段的分论点或论述要求,每位学生在阅读其他学生写作片段的同时自身也是创作者。

在写作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的身份交互,本质上是写作理念、评价标准和写作实践的交互。在这种交互中,评价标准和写作实践不断磨合,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新媒体背景下的作文教学,呼唤教师的“鹰眼”与“虎胆”,利用网络技术,汲取新鲜的教育资源,创设多元的情境,助力学生的真实学习。另外,要善用网络平台,将作文教学和新媒体的技术优势结合,形成交互性的教学模式,促成学生的协作学习。这些并不背离培养学生核心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而是借助新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投射,切实完成课程标准定位的目标: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许姗姗   北京市清华附中本部,海淀区骨干教师。

猜你喜欢

交互性真实性网络资源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新媒体语境下艺术传播的发展及城市运用探究
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内涵研究
基于网络资源的《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多媒体技术项目制作实例剖析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