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融合:“双减”之下的阅读教学新实践
2022-05-30龙达根陈新福
龙达根 陈新福
【摘 要】为响应“双减”政策,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单元内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也要留意单元之间的层级性、融合性和生长性。教师要着眼于课程、学情和教材,将本单元或单元间的语文要素进行融合,分目标确定、内容选择、效果检测三个步骤思考单元融合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单元融合;语文要素
【作者简介】龙达根,宁化县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主题阅读、语文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陈新福,高级教师,清流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言语重构式语用教学。
统编教材以“双线组元”的方式进行编排,设置了常规单元、策略单元、习作单元等不同类型的单元,这有利于教学以“本”为凭,让语文学习从混沌走向清晰,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知识走向素养。现行的单元整体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单元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能做到就单元教单元,就课教课,但忽视了不同单元之间的层级性、融合性和生长性,缺少“瞻前顾后”的教学观念,因此即便语文要素落地也难以继续生长为学科核心素养。在追求高质高效的“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不仅要聚焦单元内容,更要扩大视野,实现多单元的共联,使各个语文要素融合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稳步发展。下面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为例,探讨单元融合的教學实践。
一、确定目标:明确“教到哪”,合理选用语文要素
单元融合主要指语文要素的融合教学,一是单个单元内语文要素的融合,即具体单元内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的有机融合;二是指多个相关单元语文要素的融合,即不同单元间各个要素的相互铺垫与运用。在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学习路径,即“要到哪里去—凭借什么到那里—如何到达那里—怎样知道已经到达了那里”的路径。那么,如何制订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确定课程“教到哪”呢?
1.着眼课程,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双减”背景下,新时代教育的改革目标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方位健康发展。而语文课程的“双减”施策,其根本在于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有效将零散的知识通过结构与规律联系起来,在应用中达到迁移,实现知识的再运用、再巩固、再提升,促进高质量学习的发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设置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力,促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文本信息的捕捉能力和阅读速度是影响阅读测评水平的直接因素。鉴于五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此时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测评进行一定的阅读训练。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就提出了“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的阅读要素和“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习作要素。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以融合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阅读实践。除了要有效运用概括、批注、联结、想象等常态化阅读策略,本文的自读重点还有观察作者如何在具体事件中描写父母的反应。这要求学生不但要读懂文本,还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效率,成为“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的阅读者。
2.着眼学情,促进阅读素养融合提升
教学的起点应该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教学目标的设置便应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为考量,策划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激活原本积累的语言经验与阅读素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安排在《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两篇精读课文后的自读课文。根据本单元的阅读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学生已经在两篇精读课文中由场景和细节描写入手,深入了解写人抒情的写作手法。“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也提示道:要从字里行间用心品味场景与细节,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即便是快速阅读,我们依旧要追求较高的阅读品质。除了复习从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知识,还要兼顾“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习作要素的落实,接受“舐犊之情”单元人文主题的再次浸润。“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一习作要素的达成,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措辞、语气,谈论不同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教师策划符合学情的语境,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语言场”,通过讨论、交流、比照、推论、预测、判断、追问等学习活动,促进多种阅读素养的融合与提升。
3.着眼教材,注重语言经验积累发展
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要思考、选择适合的阅读策略,考虑阅读素养的落实与提升,还要站在教材编者、教学资源特色的角度,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汲取课文体现出的语言智慧和情感感染力,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是教材为学生设置的单元学习目标,包含阅读策略、文本鉴赏、写作技巧等语言经验,其目的是让教学从“教本”向“学本”转变,以教材文本为例教学语言运用方式,促进学生语言经验的生长。因此,我们要从教材的文本出发,准确提炼课文中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以语言经验的积累与发展为最终目的。
4.单元融合,分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从上述阅读策略、阅读素养、语言经验三个教学核心出发,教师可在单元融合的视角下,大致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文中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进行评价的场景和细节,猜测父母的内心思想。
②正常速度品读课文中描写巴迪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提炼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绘制人物心情线,走进巴迪的内心世界,感悟父母两种评价中包含的爱。
③总结巴迪认为自己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本课所学的关键语句进行主题创意表达。
以上三个教学目标基于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选择了第二单元快速默读、寻找关键词、带着问题读等提高阅读速度的阅读策略进行再实践与再运用,同时与本单元“体会感情、恰当表达”的语文要素进行有效融合,能提升学生阅读的“速”与“质”。
二、内容选择:梳理“教什么”,从儿童与文本出发
下一步,教师要思考如何选取适切的教学内容。这关系到“学什么”的问题,回答了学习路径中“凭借什么到那里”的问题。总体来看,教师应该从儿童和文本两个角度梳理“教什么”。
1.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学习内容都要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双减”背景下,教师更要认真考量教学资源不同方面的教学价值,尽可能减去不必要的教学点,真正让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都能减负,达到提质增效。本单元以“舐犊之情”为单元主题,一共安排了三篇表现亲情的文章。其中的《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从正面表现了母爱与父爱的伟大;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以父母一正一反的态度讲述父母之爱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前两篇文章中的父母爱是常见但不易发觉的爱,而后一篇则是需要思考、辨别的爱。因此,认真感受、审视、思辨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明确“父母爱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这类文章的教学要点,能有效促使学生反思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相处方式,珍惜宝贵的童年时光。
2.从文本的视角来看,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与众不同的“秘密”,承载着独有的教学价值。统编教材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课前导语中提出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秘密”。第一问:想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要仔细阅读和查找文中父母评價诗作的细节描写,借助其中的关键词揣摩人物的想法和情感。这一问的回答落实了本单元“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的阅读要素。第二问:巴迪长大后,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这一问有“长大”和“看待”两个关键词,意指从两个人生阶段思考“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对巴迪的含义。童年时期的巴迪认为自己更需要的是“精彩极了”,而长大后的巴迪认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非常重要。这一问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单纯的文本赏析,探寻“这件事”对巴迪成长的意义,也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反馈倾向。这是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切入点,也是这篇文章区别于本单元其他文章的独特教学价值。第三问: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这一问题涉及习作要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为阅读教学结束后的单元习作铺好基石,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在教材的写作要求下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摒去繁杂的字词解析,抛弃对句子的过度解读,从儿童和文本的角度聚焦文章细节。尤其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中父母的评价态度、动作描写,以及巴迪心情的变化轨迹。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准化、简洁化,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略读课文彰显出“略”的价值。
三、效果检测:反思“学到哪”,多要素评价学习成效
本课融合第二单元“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的阅读要素,以略读为阅读方式。学生要快速检索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文章内容,提炼关键信息,进而借助关键词句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心理,获得语言与情感上的文学体验。在检测教学效果的阶段,教师要精心设计评价方式,检测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1.快速阅读文本,检测阅读效率
快速阅读的关键是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也不要回读。学生依照第二单元教学的方法快速度默读文章,从中捕捉关键信息,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为了锻炼学生检索关键信息的能力,笔者设计了下面这道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情况。
1.根据你的阅读收获,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我八九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未满十二岁时写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后来出版了很多作品。
B.母亲高度赞扬了我童年写的第一首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C.父亲把我的第一首诗扔回了原处,他评价道:“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D.面对父母的不同评价,未成年的我能正确认识到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是“爱”的表达。
题中A选项呈现了巴迪三个人生阶段发生的事。学生要找到文中三处提示不同年龄段的句子,才能确认选项是否正确。因此,该选项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时是否能对文章的时间节点保持敏感。B、C选项是父母对第一首诗的评价,考查的是学生是否能根据关键词快速回到文本中确认细节。D选项考查学生是否能从文章整体把握主人公的情感线索。巴迪不是一开始就能接受父亲的批评,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认为自己更需要母亲那样的鼓励,即便在几年后他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但是距离巴迪想清楚批评和鼓励同样重要,甚至理解两种态度的出发点都是爱,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体现在巴迪的行动和内心描写中,贯穿了整篇文章。因此,D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到底“我”在哪个阶段,什么时候认识到父母的表达都是“爱”,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后仔细思考,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感知。这样的练习将能力训练与阅读策略有机融合,使学生的阅读聚焦于文章的文本重点,避免了零碎而无意义的细节追问,使课堂简洁高效。
2.聚焦文本细节,揣摩人物内心
在第二单元《将相和》的课后习题中,教材给出了一小段话,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并说一说自己能“一眼看到了多少内容”。这个练习考验了学生提取关键词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聚焦文章细节,发现语段中有价值的细节描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父母对第一首诗的态度表明了两人不同的教育理念,但是无论是哪种态度,其根源都是对儿女的爱。同时,父母截然相反的表现也是该文的阅读重点,教师可以截取语段让学生速读,说说自己都看见了什么。有的学生读了关于母亲的语段表示,他看见了“搂”,还有“精彩极了”。有的学生读了关于父亲的语段看见“扔”和“糟糕透了”。这些都是语段中关键的细节描写,隐藏了父母对孩子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深入思考人物动作与语言中隐含的亲情,辩证地看待问题,笔者追问学生:“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面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你认为父亲这样的评价对吗?”学生对“搂”和“扔”等动作细节进行思考,联系人物的语言描写直抵人物的内心世界,揣摩表象背后蕴藏的情感。
了解了父母的内心情感,学生对巴迪的表现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带着新的思考重新潜入文章,学生找到了“自豪感”“满怀信心”“紧张极了”“沉重得抬不起头来”“失声痛哭”等巴迪的心理描写。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情绪,没有一个孩子不期待父母的称赞,所以他们对巴迪的心情能够产生共鸣。此时就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最佳契机,也是突破“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难点的关键。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谈谈巴迪身上哪些地方有自己的影子,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再讨论假如自己就是巴迪,对于父母的态度有什么想法。大多数学生讨论后认为,面对父母的评价,他们和巴迪一样会因为鼓励感到开心,会因为批评感到失落,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赞扬。这也为学生下一阶段与巴迪一起,与批评和解奠定了基础。
3.深入讨论难点,提升高阶思维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倒数两个自然段是作者成年后对父母态度的评价,辩证、客观地阐述了两种评价方式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学生在聚焦文章细节阶段已经将自己代入了巴迪的境遇,他们能理解巴迪的紧张和期待,也更倾向于获得正面的评价。对于还在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鼓励应该是最主要的评价方式,批评可以用建议、启发、督促反思等更为温和的方式替代,引导他们进步。从这个角度来看,父亲的表现虽然隐含着爱,但在教育手段上较为粗暴,容易引起反感和恐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法杜绝任何可能伤害孩子内心行为的发生,因此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用辩证的方式看待问题,正确处理他人给予的评价。而本单元的教学主旨,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父母行为、态度的根源都是爱。因此,本课最大的难点,就是让学生与巴迪的思维一起“走”到最后一步:认可父亲的批评,承认鼓励与批评都是爱的鼓舞。要达成这一目标,学生要主动对原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辩证地讨论我们是否只需要赞扬,巴迪为什么能对批评和父亲达到心灵上的和解。
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讨论课题:巴迪成年后,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默读、讨论后认为,巴迪在文章的最后一段集中说明了自己成功的原因:慈母与严父同在、表扬与批评共存,在生活的小船上谨慎把握住“两股风”,不要被任何一股“吹”倒。笔者追问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耳畔也常常交织着两种相反声音,比如‘可以’和‘不可以’,‘去吧’和‘不许去’,‘好’和‘不好’等。谁愿意把类似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回想起来你觉得父母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些问题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了他们的记忆。经过时间的沉淀,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事实与自己早前的印象有很大出入,并且无论父母当时表现出什么态度,都折射出了“爱”。有了这一层思考,学生就能更切实地体会到父母的爱,文章中表现出的情感温度也变得触手可及。
4.创设写作情境,尝试恰当表达
阅读是让学生感受人物、体会真情、汲取语言智慧的根本手段。学生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积累语言经验。同时也要走出阅读,挖掘文中的语言知识和情感价值,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回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慈母情深》中感受梁晓声的母亲用瘦弱弯曲的脊背撑起对儿子的爱,《父爱之舟》中吴冠中的父亲撑着爱的渔船载着他驶向彼岸。每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爱的故事更不可能相同。所以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虽然“感恩父母”已经是十分常见,甚至是颇为“陈旧”的写作题材,但是学生依旧可以写出新意,写出真情实感。从课程教学的需要来看,教师也应在迁移应用阶段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爱、感恩爱,运用阅读积累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恰当语言表达爱的肺腑之言,让感恩之心根植于他们的内心深处。
为了提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设计更新颖、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笔者借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作者巴德·舒尔伯格创设了这样的写作情境:“今日,巴德已经成了一名畅销书作家,他站在国际的领奖台上,准备用一首感恩父母的小诗作为获奖感言。诗中有他难以忘怀的童年经历和父母对他的影响。请你作为巴德,为发表感言写一首小诗,进行爱的表达。”
这次写作实践延续了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采用诗歌的形式,设计了“国际的领奖台”的场景,给学生带来一些新鲜感。同时,这一情境还限制了学生的写作内容:要提炼巴德的童年经历,体现出父母教育对成功产生的影响。从教学实践可以看到,学生能借助文章中的关键信息进行语言重构,表达对父母教育的理解,很好地復现了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内容。教师只需通过一首小诗,就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顺利落实本单元“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习作要素,并为自读课文之后的口语交际“父母之爱”和习作教学“我想对您说”做好铺垫,实现单元内容的整体教学。
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若要以单元融合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应始终站在儿童学习成长的视角,从文本特性寻找教学价值,以一个阅读策略贯穿教学设计,合理地统筹教学内容、制订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具系统性、连贯性、深刻性,让学生的素养扎实生根。
(责任编辑:朱晓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