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研究

2022-05-30郭继君

学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高中化学新课程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使得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教师的角色也逐渐从“知识灌输者”转变到学习的“引导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结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及化学课堂教学实践,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优化和改进策略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8-002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8.008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明确提出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变化与守恒、化学模型、探究和创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大核心素养。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要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以化学核心素养为导向,重塑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更新课堂教学手段,真正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学习中促进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真正践行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一、新课改背景下影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一)忽视学情,以自我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案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常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等,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方案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相符,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低效化。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基本上都是按照班级中学生的平均水平作为参考,采用“统一”的标准,未能兼顾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化学学习需求,致使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差距逐渐拉大,难以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1]。

(二)教学内容狭隘,且脱离实际生活

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中,并未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也阻碍了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教師在开展教学时,常常局限于化学理论知识中,忽视了生活元素的融入,致使理论与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也阻碍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三)忽视学生诉求,照本宣科教学

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一些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诉求,而是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照本宣科进行知识灌输。而针对新课程背景下提倡的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等应用比较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忽略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地位,也致使课堂氛围沉闷,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忽视化学学科特点,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不佳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束缚在“应试”教学理念中,常常忽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即便是在开展化学实验时,也基本上都是通过课堂演示、播放实验视频的途径进行,认为学生自主操作实验会耽误正常的学习时间,更没有围绕化学实验进行设计、分析和拓展等,致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低下,难以真正发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

(五)忽视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化学教学评价依然束缚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从教学评价的标准上来说,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学习进步情况、学习态度等。片面的评价标准无法精准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制约了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功能;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过分关注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且借助统一的标准开展。在这种评价模式下,会在不同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化学学习自信心,制约了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功能[2]。

二、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一)指向新课改,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从“应试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指向新课改下的要求,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育的目的不再是提升学生的成绩,不再指向高考,而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化学教师应在传统“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思维、情感态度等,使其在教育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自身的人格等。其次,正确认识化学学科本质。新课改视域下,教师应明确化学学科的特点,尊重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关注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和态度、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的培养。最后,正确的角色定位。新课改视域下,教师逐渐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逐渐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基于此,化学教师唯有重新设计和优化课堂教学方案,组织民主课堂,才能真正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二)有效备课,奠定高效教学基础

1.备学生。新课改下明确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高中化学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学习能力,对学生了如指掌才能量体裁衣,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案。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日常学习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明确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素质发展、学习能力等;其次,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不同,教师应展开思考,只有在思考基础上,才能设计层次化、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准备状况,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变化规律等,认知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学习要求等,才能优化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割、重组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

2.备教材。新课改下,教师应立足于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上的内容,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一方面应坚持开放性原则,围绕教材上的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搜集与其相契合的资源,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坚持生活化的原则,关注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围绕教学内容融入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中,理解化学知识,并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备教法和学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在这一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思考“如何选择教学方法,选择哪一种教学方式”,具体来说,高中化学教师应结合备学情、备教材的结果,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出与其认知发展区、学习能力相契合的教学手段;还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方式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4]。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激发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基于高中化学学科特点,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时,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等方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刺激中,逐渐强化自身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共价键”的教学中,就借助了多媒体的方式,将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动态化的研究,使得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对共用电子、共价键的相互关系形成了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情感认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趣的故事、化学史话、探索性比较强的化学实验等,给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进入到新知识学习中。例如,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借助“电池的诞生历程”给学生创设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化学史学习情境中,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欲望。学生在这一情境中,也体现到科学探究道路的艰辛,落实了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2.自主、合作探究。高中化学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不再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发展、探究能力等。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借助问题、任务的驱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并促使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例如,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这一组基本概念的教学中,就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发展区等,设计出探究的任务:理解并准确叙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各举三个以上的例子。铁、铜等能够导电的单质是否属于电解质?三氧化硫、氨等能够溶于水的导电气体是否属于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为什么?运用自己的语言科学概括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交流、合作的途径,对这一部分知识展开探究学习。如此,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知识的主动建构,也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思考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探究能力等,也使得学生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思维的发展。

3.生活化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立足于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精准把握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如此可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感悟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并增强化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PH”教学中,就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酸雨现象、土地盐碱化现象、胃液中的PH内容融入教学中,指导学生高效率地进入到新知识学习中;在“氯”的学习中,就将生活中利用氯对游泳池进行消毒、制作漂白粉、84消毒液融入教学中,使得学生在生活化学习中,加深了化学知识的理解,也掌握了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四)尊重化学学科特点,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化学学科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关键,还有助于学生在实验中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

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还要结合化学核心素养下的要求,对化学实验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努力借助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具体来说,为了落实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生活元素、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开展实验教学,还可以设计开放性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提出实验方案、制作实验步骤、开展实验验证等。例如,在“金属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实验教学中,为了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教师就借助了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结果,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接着,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分析,确保其精准、安全、无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实验方案开展实验验证。如此一来,不仅达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也促使学生在设计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升了自身的化学核心素养。

(五)指向核心素养,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指向新课改、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重塑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评价内容多样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化学成绩,还应关注學生在学习中的综合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包括: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参与程度、动手实验能力、创新精神、思维能力等,使得评价内容更加全面、客观。其次,评价方式应多样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评价时,不仅要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还应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话语权”,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进行反思、调整和完善,真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最后,实施发展性评价。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明确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潜力,借助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持续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结合新课改理念、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重塑教学理念,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重视实验教学,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志强.探究新课改背景下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7):51.

[2] 曾彦香.高中化学新课改理念下的变革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5):19.

[3] 陈秀君.新课改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创设性探讨[J].智力,2021(11):137.

[4] 姚建胜.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9):77.

作者简介:郭继君(1977.3—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高中化学新课程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