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甘当配角 为国家、时代与科研科普

2022-05-29

广东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配角解剖学院士

【院士介绍】

钟世镇:广东五华人,临床解剖学专家,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倡导者。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 ,1985年晋升为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编著国际第一部《显微外科解剖学》,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出版1000万字的《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2002年担任数字化虚拟人系列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钟世镇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外科发展需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体系,开拓了古老传统学科与新兴前沿学科间的交叉科研领域,开展了工医结合的生物力学的研究,是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领域的开拓者。

【活动剪影】

2018年4月25日,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邀请钟世镇院士到广州市铁一中学开展科普讲座

2018年11月20日,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邀请钟世镇院士到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学校开展讲座

【院士声音】

科研要与国家需求相关

在科研路上,钟世镇院士的每一次选择都与国家的科研需要息息相关,他说这就是“需求牵引”。在国家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不同需要。新中国成立之初,钟院士走进了被称作医学中“最古老学科”的解剖学,他的第一站是显微外科解剖学。从那时起,他开始尝试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并认为这是解剖学这门古老学科未来的突破口。通过配合好临床医生的需求,把零碎的东西变成理论性、规律性的东西,提升解剖学的理论基础。迈入新世纪,钟院士又开始“数字人”的研究。为什么做“数字人”,钟院士说,这也是需求牵引。一个科研工作者首先要有爱国情怀,随时都要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国家献出青春和才智。

科研要跟上时代步伐

在不同时期,钟世镇院士都紧跟时代的步伐。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结合临床创伤救治和骨科理论要求,钟院士开拓了临床解剖生物力学研究方向,将生物力学理论方法与人体解剖学相结合,摸索出一条新道路。钟世镇院士介绍,他们曾将应用研究延伸到载人航天领域,帮助航天员安全着地时保护其腰椎和颈椎,对座椅改进提供实验依据。

2000年左右,美国国立图书馆设立了一个虚拟的人体结构数据库,全世界查询人体结构数据都到那里去。但是,黄种人和白种人的体质结构不一样,钟院士认为,不能直接引用他们的数据。所以他自力更生,发起“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相关研讨会,如今,中国数字医学发展得非常快。

国家需要什么,时代需要什么,自己专业又能够做什么,就做好它。钟院士认为,自己是在这一道路上实现了“配角人生”,配合好“主角”的领域,从而实现自身科研价值。在他看来,甘当配角,且把配角当好,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在科普方面,钟院士表示,对于一名科学工作者来说,面对“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的青少年群体,科学家应该多参与科普教育,帮助年轻人培养优秀品质。

猜你喜欢

配角解剖学院士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一个三角函数配角公式及其应用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最佳配角
故事里的那些配角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