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动 科普之花处处盛开
——广州市11区科普工作亮点纷呈
2022-05-29徐淑琴徐鹏徐飞
文 / 徐淑琴 徐鹏 徐飞
2022年3月30日上午,《广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新闻发布会召开
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要求科协组织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重要力量的作用。2022年4月1日,广州市科协十届四次全委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书记处对科协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中国科协十届三次全委会议、省科协九届五次全委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广州市科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承前启后全面部署,开展工作经验交流。
2021年,广州市科协与11个区科协组织一起,区域联动推进各项工作,在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良好科学文化氛围、促进人才成长、推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但也还存在诸多不足,区与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科协工作体系尚待进一步健全,组织覆盖的全面性、基层“最后一公里”等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使命,广州市科协与11个区科协也必将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以推进科技经济融合为重点,以打造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为目标,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为抓手,以深化科协系统改革为动力,找准新定位、塑造新优势、展现新作为。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越秀区:老品牌焕发科技新活力,打造越秀科普模式
近年来,越秀区科协通过建设“大联合大协作”科普示范体系、打造特色科普品牌、推进科普信息化等措施,助力越秀老品牌焕发科技新活力。经过不懈努力,2021年,越秀区荣获首批“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以及“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
建设“大联合大协作”科普示范体系——越秀区制定《越秀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并把落实情况纳入政府效能监督及部门年度考核,围绕重点人群,不断深化全域科普行动。不断推进“大联合大协作”的越秀科普模式,整合科技、教育、卫生等部门资源,发动党政军和社会力量,构建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工作体系。同时,以“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和“千师万苗工程”为两大抓手,推进科普示范社区、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等各级科普示范建设,打造全国科普示范标杆。
打造特色科普品牌——结合“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广东省科技进步月”等打造全区性大型科普品牌活动。举办了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进步活动月科普宣传进校园(广州越秀站)活动和“红心向党 匠心育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红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联合区有关部门、企业及社会团体,举办了“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绿色社区助低碳,智慧越秀赋新能”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暨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推动《越秀区绿色低碳科普小手册》宣传进社区、进校园,以及在全区开展“智+未来”科普研学文明实践、科学接种新冠疫苗宣传集市、居民健康安全教育社区讲坛、青少年创客作品展示、人工智能和航天科普巡展、大篷车进校园“送教到校”等系列科普日活动;邀请了谢先德、刘焕彬、吴硕贤、张景中等院士进校园开展“传播科学精神 放飞科学梦想”首届院士科学大课堂暨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此外,还联合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少年宫等部门举办“青春社区行 展翅在越秀”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越青杯”2021年越秀区青年创客新星创业技能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共斩获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立白新星奖1项、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科技创新奖1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三等奖1项;在“青创杯”第八届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企业成长组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创新科普信息化——实现“科普中国”优质资源有效供给和精准对接社区、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创建“越秀区科协”微信公众号,推动“党建+科普”“互联网+科普”活动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搭建移动刊、互联刊、大屏互动刊多刊联动的全媒体实时科普,切实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将科普送到群众家门口、手里边。截至2022年1月,越秀区在“科普中国”APP注册科普员人数达5369人,传播量和月活量始终稳居全市各区榜首。
海珠区:将科普服务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
海珠区结合“学史力行”办实事,推动科普服务工作,开展了系列科普活动 。2021年,海珠区获评“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海珠区科协在万松园小学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科普进校园实践活动,通过建立科普中国校园e 站和开展近视防控科普讲座,为208名学生开展了视力筛查及建立视力健康档案服务。此外,为瑞宝街赠送《解码广州治水那些事》60套、《垃圾分类你识唔识》科技书150本、广东省科普宣传画报5套,帮助街坊市民增加对科学治水和垃圾分类知识的认识。配合实施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开展“机器人创客教育探究体验室”项目建设。
动员群众参加科学素质竞赛——海珠区科协与区纲要办精心组织区群众参加第八届广州市公民科学素质竞赛,广泛发动青少年积极参与竞赛答题,及时指导并跟进竞赛各项工作的落实,获得广州市公民科学素质团体赛拼搏奖。
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海珠区科协组织职能部门、街道科协、广大科技、医疗、科普志愿者,运用高新科技手段,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多场“全国科普日”主题科普宣传活动。为辖区内60所中小学发放《开启科学之旅》160本、专家院士校园行讲座光盘150个;制作3套病毒预防常识、疫苗注射和绿色低碳等科普展板用于街道社区巡展;在赤岗东小学、赤沙小学推进“机器人创客教育探究体验室”公益项目;区发改局和区科协还联合举办节能宣传周暨“诚信建设万里行”活动,向群众普及节能常识、宣传节能文化,引导广大市民培育和践行节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提高广大群众的节能低碳意识;在海珠湿地开展系列“自然艺术家——多彩自然”“提着灯笼去夜观”“廿四节气——秋分”等自然导赏和观察等自然科普课程活动,“昆虫屋制作”“科学治蚊”和“湿地农耕”等湿地研学营活动;国庆节期间,区科协还开展“活力海珠 首届民俗文化节”系列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3万多人参加。
荔湾区:科普“出新出彩”,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荔湾区科协通过举办“出新出彩”的科普活动、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加大科普设施建设等大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为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普“出新出彩”——2021年9月10日,荔湾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教育科学院荔湾实验学校举行。之后,荔湾区共举办各类科普活动20多场,受众总人数(含线上人数)达到50余万人次。此外,区科协向区内15所中小学赠送了价值15万元的科普图书。在舰队航母编队模型巡游科普展活动中,芳村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退休科普志愿者带领下,制作红船模型、航母军舰模型、帆船模型,并在活动现场进行展示和巡航,全区80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线上线下活动。荔湾区积极开展科普示范社区创建、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科普宣传、科普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对彩虹街道、荔溪社区创建科普示范社区等31个项目给予指导支持。编辑《荔湾科普》画册(2020),印发1000册赠与机关、学校、社区,普及科学知识。订购《2021广州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650册,向全区相关干部发放。发挥荔湾湖公园百米科普画廊、西焦公园科普长廊阵地作用,定期更新科普画报,精选科普画报分送各街道社区张贴。增加荔湾区科普讲师团成员,丰富科普讲座“菜单”内容,为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开展科普讲座。2021年8月,区科普讲师团被荔湾区委宣传部授予“西关特色讲师团”荣誉称号。
“学会”服务民生——荔湾区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荔湾区医学会发挥自身专长,采取线上科普、开设健康科普讲座、制作科普宣传栏、印制科普小册子、健康义诊等形式开展口腔疾病预防、慢阻肺预防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的科普宣传。荔枝湾园林学会发动会员积极参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利用公园显示屏、广播系统、宣传栏对游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为荔湾区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订阅《知识就是力量》《广东科技报》;更新科技工作者之家场所和设施;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向全区科技工作者送去慰问。
加大科普设施建设——结合城市微改造,支持街道融入科普元素建设科普示范社区,助力老城焕发新活力。2021年,荔湾区科协以实际行动支持冲口街道利用区级文物建筑鹤洞电排站,建设城市水文化治理与保护专题科普展览馆,支持彩虹街道荔溪社区、逢源街道马基涌、西村街道和苑社区结合微改造建设科普广场和科普长廊,将科普元素融入社区生活,将科普设施建到群众身边。
天河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
2021年,天河区科协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立足本职、主动作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深入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围绕“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普日”等主题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如在灵秀小学举办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天河区第52个“世界地球日”纪念活动,在华融小学举办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天河区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科普大讲堂活动开展上,区科协发挥区专家协会专家的学科优势,结合各街道的实际需求,安排专家深入社区开展系列科普大讲堂活动。
丰富科技教育内容——积极争取广州市科协支持,在天河区中小学举办13场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涵盖了创客教育、低碳环保、动物保护、土壤生态学、创新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近4000名中小学生聆听了院士专家们的精彩报告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此外,还组织广州市第89中学、华颖外国语学校、天河中学猎德实验学校师生前往人工智能科普研学基地体验;组织车陂小学师生走进广汽埃安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学习;组织辖区内100个机关干部家庭前往南粤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开展科普亲子活动,使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前沿科学技术,激发其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加强社区科普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天河公园大型科普宣传栏及各街道、社区的科普宣传栏,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宣传。2021年在天河公园制作6期科普宣传栏,内容涵盖疫情防控、电磁辐射、医疗健康等主题。
建立科普信息化新渠道——利用微信、网站开展线上科普宣传,广泛传播科普知识。加强区科协网站建设,及时更新科普知识、新闻宣传、工作动态、政策法规等各类信息,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传播科普知识,发布天河区科普工作动态等信息。进一步加强微信平台宣传,区科协利用“广州天河发布”微信公众号“科普天河”栏目,结合科普宣传重要节点与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科普宣传,每周推送3篇推文,全年共推文150多篇,内容包括医疗健康、食品药品安全、平安建设、疫情防控等。在网络竞赛竞答活动开展方面,结合“世界地球日”和“全国科普日”活动,区科协在“广州天河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举办2次网上科普知识竞答活动,题目涵盖航空潜海、科学家精神、碳中和与碳达峰等科普知识,参与答题者约4万多人,浏览量17万次。
加强基层科协工作者培训——组织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以及中小学分管科技教育的校长和教师,前往小翼航空科普基地开展航空科普教育活动,学习航空航天发展史,亲身体验航空航天科普课程。此外,还组织天河区中小学校校长和科技教师到广东省紫泥堂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围绕教育发展新趋势,探索科学普及新模式。
优化院士团队人才服务工作——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加强走访区内院士和院士工作站,认真细致做好区领导联系走访院士服务工作,促进交流与信息对接,充分发挥院士在咨政建言、创业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健全政策支持机制,完善院士工作站项目申报指南,明确新设立的院士工作站最高可获1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支持,新进站院士最高可获500万元安家费,点对点指导相关企业进行申报,并按政策落实航天精一(广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白云区:多途径开展特色科普宣传活动
2021年,白云区科协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推动科技创新,普及科学技术知识,采取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和途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开展“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白云区科协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了以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白云区科协举办了区首届科技·人才活动周启动仪式活动(特别邀请了刘焕彬院士作《数据生产要素价值化》的主题讲座)、科学之夜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暨广州科普联盟科普“四进”活动等,组织举办“致敬白云最美天使”、参观广东环亚美容化妆品博物馆和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等科普一日游活动4场,参加活动300多人;组织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宣传月”主题活动和少儿智能编程主题活动等。
开展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2021年9月11日,白云区科协在太和镇白山村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暨广州科普联盟科普“四进”活动,活动除了科普表演、农业科技展示外,还特别邀请了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张展伟进行果树栽培技术讲座。同时开展党史、科技、垃圾分类、防诈骗、纪律教育等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现场设置了29个科普摊位,开展农业科普、气象科普、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综合治理等科普知识宣传。
多渠道开展科普品牌宣传——一是建设网上科普之家,充分利用新媒体“白云科普”微信公众号开展科普宣传,推送、转发科普知识文章300多篇,阅读量1万多人次,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二是联合区科普基地开展“公益科普课程进校园”活动300多场,参加活动的青少年约8万人次。三是打造服务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参加乡村振兴科普活动5场。此外,还开展科普“四进”系列活动,走进白云江高叶边村、走进龙归街嘉龙小学,开展大型消化系统疾病义诊等活动。
黄埔区:人才、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黄埔区科协(广州开发区科协)大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致力于促进人才、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科创黄埔”。
“国家级基地”成功落地——黄埔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功授牌,成立离岸基地建设协调小组,建设离岸创新创业平台支撑体系,积极制定出台针对离岸基地的管理办法,推进离岸基地建设稳步有序,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创新资源。黄埔区联合知识城建设办大力实施管理体制创新、基地合作网络、制度支持保障、海外人才服务、招才引智“五大工程”。
“我为人才办实事”有呼必应——黄埔区举荐14名区内科技人才申报创业创新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青年托举计划等项目。7名科技人才推荐当选区二届政协委员,拓宽科技发声渠道。推动广州环亚化妆品有限公司等10个科普基地申报全国科普基地。编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政策汇编。举办第十七届科技人员联谊会系列活动,继续擦亮科技人员联谊会品牌。
建立科协直接联系科技人才的工作制度——黄埔区科协设立“科协人才会客室”,鼓励科技人才对区域发展和政策制定建言献策。建设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开展网上“建家交友”活动,直接听取科技工作者意见建议和呼声,提高科协领导干部同科技工作者交流交心的能力和水平。
院士工作站配套支持政策出台——推动区内企事业单位设立院士工作站,推动区级层面对院士工作站等的配套扶持政策,发挥院士工作站对培育人才的龙头带动作用。广泛链接区内外科技企业资源,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乃至产业化,打造人才新高地。
人才科技企业多元化服务——黄埔区科协发挥“黄埔科协FM818”人才服务平台作用,整合“创、投、贷、融”以及促进人才成长发展的资源力量,搭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创新型平台和生态系统,聚焦早期企业的需求导向,开展多层次、有实效的技术交流,成为项目流、人才流、科技流、资金流、产业流的汇集地。
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黄埔区科协提升“企业科协联盟”效能,实现发展经验互通互享、产业技术协同攻关、人才集中招引培育、优势项目联合申报、投贷需求畅通联动、科技人才党建联谊等。举办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促进科技企业之间、产业链之中各方交流互动,为黄埔区企业发展、产业进步注入新活力。
科技智库决策支持服务——围绕黄埔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建设,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会团体、科技企业等专业智库,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科技人文相结合的“黄埔科技智库联盟”。黄埔区科协建立健全重大科技政策面向科技社团的意见咨询机制,借助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建设,搭建更加完善的科技工作者咨询服务平台。
打造跨界服务柔性新平台——黄埔区科协创立“黄埔科协FM818”金融科技早餐会品牌,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推动早期科技项目的发现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成果转化初具成效,共服务70多家企业,近30家企业受到投资机构的走访,有2家进入尽职调查阶段。
桥梁纽带精准对接谋划发展新远景——依托黄埔区21家院士工作站、10家创交会成果转化基地,各类成果转化路演、学术交流活动持续推进。广泛动员有实力的企业和项目参加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目前已有41家企业99个项目参与线上线下交易。组织企业、团体申报市科协“国际学术会议之都”和2022年科普经费计划项目,有16家企业、团体申报。
花都区:培育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多彩科普活动
近年来,花都区科协重点培育科普教育基地,扩展科普资源;创新科普方式,面向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营造了全区了解科技、学习科技的浓厚氛围。
培育科普教育基地,扩展科普资源——花都区科协对30余家省、市、区级科普教育基地和9家科普基地培育目标单位进行检查指导。其中,重点指导了“石头记”矿物园、宝桑园等省、市级科普基地发扬自身优势,完善科普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重点帮扶广州铭晟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融创文旅城)及广州市七溪地芳香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单位挂牌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重点培育热带都市农业科普基地、物联网应用体验中心科普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汽车与交通科普教育基地等七家单位成为区科普教育基地。
创新方式,开展多彩科普宣传活动——花都区科协依托“科技创新活动周”“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宣传主题月”“花漾花都,文化进万家”“广州花都二十四节气读书会”等活动平台,着力打造“科普进基层”系列活动、“花漾花都·欢乐科普游”等主题活动,履行科普职能,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媒体形式,切实扩大宣传覆盖面,开展基层科普宣传活动。此外,花都区科协与区融媒体中心在“今日花都”微信公众号联合开设《每周科普》专题栏目,每周科普推文2期,全年共发布科普知识小栏目65期,总阅读量达40万人次。同时,花都区科协还定期更换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内容,利用科普宣传栏、科普数字视窗、科普e 站等科普阵地资源,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2021年, 花 都 区 科 协 举办“科普进基层”宣讲活动25场次,3000余名群众参与;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中医疗养讲座共4场,400余名群众参与;开办虫害防治、水稻收获和热带作物种植3个专题技术培训班,集中授课4次,培训农户300人次;联合狮岭镇邀请天猫、1688超级工厂等知名网商开展直播及营销技能培训,助力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确定4条不同主题的“科普游”路线,组织学生及群众参与;开展3场公民科学素质竞赛,线上参与人数12万人。
番禺区:依托“科普番禺”品牌,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近年来,番禺区科协积极开展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广泛与番禺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番禺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合作,设置专题栏目,加强“科普番禺”品牌效应,营造良好科普氛围。
打 造“科 普+ 电 视 台” 模式——2021年,番禺区科协升级广东省首个“科普中国”权威科普内容落地上线的创新型项目——“科普番禺”互动电视专栏,加强科普需求研究、预判,根据疫情变化分析、调整科普重点,持续上线高质量科普视频,同时融合“禺乐+”APP、微信服务号、小程序等手机端平台,同步获取科普宣传信息,实现“一平台多终端”信息同步输出。截至目前,该平台作为科普产品的输出者,用户多达9.3万人次,覆盖人群50万人次。
打 造“科 普+ 融 媒 体” 矩阵——番禺区科协依托番禺区融媒体中心拥有四十多万粉丝的流量微信公众号平台(番禺台)开设“科普番禺”一级主菜单栏,定期刊登优质科普知识,内容以服务大众、倡导科学生活为原则,依据社会关注热点和媒体报道走向进行科普议题设置,逐步扩大科普信息、热点监测及内容资源互通。至今为止,已有多篇高质量科普文章被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和学习强国平台同步转载,显现出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营造“人人都是科普之人、处处都是科普之所”的良好氛围。
南沙区: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南沙区科协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和科普服务乡村振兴为重点,优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科普体系建设,打造全面动员、全民参与、普惠创新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为推进南沙国家新区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建设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贡献科技支撑。
规范基层科协管理——南沙区科协健全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科协组织,鼓励动员各科普基地、科技企业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扎实推进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目前南沙区内九个镇街均建有基层科协组织,区内共有十三家省、市科普基地,登记注册的科普志愿者1035人,初步形成了各级科协组织、各科普基地、各科技企业、科普志愿者组成的科普体系和协调联动机制。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南沙区科协推进“科普特色村”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科普+乡村振兴”阵地。加强科普信息化基础建设,截至2021年,南沙区科协在南沙区新建成31座科普e 站,初步形成了科普信息化体系建设。规范科普e 站的日常管理,提高各科普e站管理员操作实用能力,南沙区科协制定了《广州市南沙区科普e 站科普智慧云管理暂行办法》。以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应急避险、安全生产、科学抗疫、健康生活等为主要内容,进社区进乡村等开展科普展示、现场培训、现场咨询、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科普服务活动。
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南沙区科协联合广州市农科院和南沙区勤家园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了两场次现代农业科技展览与培训活动,组织参加了南沙区丰收节活动,现场派发农业科技资料、种子、种苗并进行农业技术咨询服务;与广州市南沙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现代农业科技体验活动,组织市民群众前往广州市果树研究所(南沙基地)参观,学习现代农业科技;在南沙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建设30块农业科普宣传牌,宣传现代农业创新成果;在南沙湿地公园结合景区特点新增4块科普宣传牌,对原有18块科普宣传牌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整个科普长廊的宣传环境,并开展了“走读自然生态研学冬令营”“南沙湿地渔业科普宣讲活动”“守护湿地阳光行”“约会春天,乐享亲情”亲子综合实践等多场科普活动;联合广东科技报社,邀请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院2名研究员赴南沙区榄核镇下坭村分别开展了百香果和荔枝种植技术培训会,并到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和答疑,帮助群众提高科学管理和种植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南沙区成功入选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设立国家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获评“全省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及提升基层科协组织‘3+1’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和“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案例”等荣誉。
从化区:推动产学研合作,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从化区科协结合从化区实际,在助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为从化乡村振兴贡献科协力量。一是加强与科技企业的联系,积极指导推动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和稻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广州市科普小镇”项目,为从化特色小镇建设增添新元素。二是发挥人才优势,推动乡村振兴产学研合作,协调暨南大学姚新生院士及团队到格塘南药小镇开展调研考察。三是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组织高校科协开展“一村一品”服务对接工作,探索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如指导广州南方学院在太平镇10个村开展科普特色村建设项目、实施“科普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实施“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普展项目,激发广大农村居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为从化乡村振兴和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增添科普元素。四是开办群众身边的“科普声音”。与区融媒体中心联手打造电台科普栏目——《空中科普》,每天定时推广科普知识,传播科学生活理念,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节目稿和音频在“从化科协”公众号同步推送。全年共播出156期。五是邀请院士专家到青少年身边讲科普。邀请中国科学院孙万儒教授、陈贺能高级工程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刘焕彬等4位院士专家在7所大、中、小学为近2000名学生演讲授课。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开展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空课堂”第一课观看活动,从化区是省内唯一3家单位成功向中国科协申请地面实验物料资源包之一的单位。六是建设省首批“科技小院”。推动中国农技协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开展的“科技小院”建设申报工作,组织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和稻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广东省首批 “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七是宣传先进,营造氛围。开展全区“科普能手”宣传学习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平台和宣传方式,在各媒体平台推广宣传先进事迹,鼓励科技人才成长成才。八是党建引领科技志愿服务。动员党员科技工作者带头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科普同行”“文明从化·科普践行”“健康从化·科普先行”等主题科普惠民行动27场次。九是办好全国科普日品牌活动。组织开展主题为“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1年广州市从化区全国科普日主会场活动暨“红色百年路·科普万里行”建党10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活动,通过科普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全区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科普日分会场活动10场次。
此外,区科协还组织发动区内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包括广州艾米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7个单位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从化气象科普基地被评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区爱之汇健康关爱联合会、区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等深入开展“科普五进”活动,打造一支以区退科协为主体长期活跃在农村、社区、学校的志愿服务分队。
增城区:聚焦科普谋发展,创新思路开新篇
2021年,增城区被评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增城区科协被评为“2021年度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及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工作先进单位”和“2021年广州市基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增城区科协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创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大力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打造线上线下多方位科普阵地,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科学素养,为增城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增色。
创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增城区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把中新镇建设成科普小镇。镇内建设有科普展示厅、科普画廊、科普演示设备等科普基础设施;建立了科普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增城区依托2个科普小镇、20个科普特色村,常态化开展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普宣讲、科普游自由行等活动,开辟乡村科普旅游路线。同时,增城区提升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科普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能力,建立农村科技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农村科技志愿服务质量,结合群众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一是高标准举办科技活动周。增城区科协联合区科工商信局,以“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为主题,组织举办了27场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二是高水平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增城区科协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组织举办了32场科普活动;联合区融媒体中心策划全国科普日活动电视专题、报纸专版,全方位宣传增城基层科协组织、科普示范基地在建设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创新发展方面的成效和做法。三是高质量举办第三届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电视大赛。增城区科协联合区教育局、团区委等举办第三届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电视大赛,全区中小学生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分别参赛,以线上答题与线下比赛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进行比赛,让广大中小学生充分感受科学魅力,营造“全区学科学知识”的浓厚氛围。四是高要求参与“院士专家校园行”、第八届广州公民科学素质竞赛等科普活动。增城区邀请孙万儒、陈贺能等专家到增城区南香山小学等多所学校开展“院士专家校园行”科普讲座;发动居民组队参加第八届广州公民科学素质竞赛,参与线上答题活动;常态化组织区科普示范基地作为广州科普游自由行、科普一日游活动的承接单位。
线上线下打造多方位科普阵地——增城区大力推进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新设立了3个科普示范基地,并结合2个科普小镇和20个科普特色村,常态化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此外,增城区在增城电视台开设《增城科普》栏目,在增城日报开设科协专版,常年进行疫情防控知识普及等多项科普宣传,线上线下多方位打造科普阵地。
接下来,增城区科协将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为契机,构建科普大格局,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以服务高层次人才为抓手,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新成效;以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为支撑,深入实施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