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2-05-29甘肃省临泽县第四中学张永志
□甘肃省临泽县第四中学 张永志
(宋行军)
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教学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方面,不仅知识难度相对更高,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实践能力。初中化学教师要能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化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程度较高的一门学科,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真正在教学中有效融入核心素养的相关理念,使学生的化学基础思维能得到有效培育,引导学生在进行化学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逐渐优化自身的学习习惯,对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本文就具体探讨了初中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培育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为了使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不仅要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气氛的生动性,还要提升教学模式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更加活泼以及轻松的环境。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化学知识能有效提升学生头脑的灵活度,切实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接触化学学习的时间还相对较短,在面对复杂的符号以及公式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厌烦以及恐惧的心理。因此,教师在实际设计化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也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多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能有充足的依据,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有效优化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使学生能形成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度地对知识进行剖析的习惯,在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的前提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教师在教学“氧气”相关部分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则可以在正式开始上课前,结合班级中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氧气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场景,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引导的目的。要求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氧气都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在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缺氧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缺氧会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由于教师在课前所提出的引导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贴近,一方面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被有效吸引,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本节课化学知识学习的效果得到有效保证。由于在正式开始上课前教师就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拉近了学生与课堂教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环境下能更多地感到身心放松,配合教师所设计的有趣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学价值整体较高。
二、通过实验教学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培育
教师在辅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从初中阶段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他们多数具有比较感性的特征。相比于在课堂中听讲,生硬地记忆知识,自己动手操作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以往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往往比呆板记忆获得的知识更加扎实,如果学生需要用到某一方面的知识,他们往往能主动地从大脑中提取相应的实验记忆,进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小型的课堂实验活动,使学生学习课堂内容的兴趣能得到有效激发,也能有效强化学生深度学习的动力。除此之外,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展,在脱离了教师讲解积累的前提下,学生往往也能自觉地深度思考相关的知识,进而有效拓展自身的知识学习宽度,丰富自身的化学知识储备。
例如,教师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相关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自主进行实验材料的准备,学生可以结合课本中的相关要求准备一小瓶白醋以及一个空的鸡蛋壳,在实验开始前,先将实验过程中专用的口罩以及手套带好,通过正式开始化学实验前的准备,使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能更加专注,之后学生在开始进行实验后需要先在空鸡蛋壳的内部倒入白醋,并且进行观察,有效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清晰地观察到二氧化碳形成的过程,结合教材中相关的概念知识,学生对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也能实现更加深入以及全面的掌握。学生通过自主完成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实验,在自主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还能深入学习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现象,使学生在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认知的范围能得到有效拓展。这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知识过程中助力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
三、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和现象都体现化学知识,化学知识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神秘,化学知识的学习也并非必须在专用的实验室中,通过各种危险的实验获得相关的化学知识。化学学科自身具有十分浓厚的生活化色彩,因此,教师在实际设计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要将学生的现实生活认知与化学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到一起,使学生能结合生活现象接触化学知识以及化学学科的本质,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以及好奇心能得到有效培育,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化学知识的概念相比数学知识的概念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化学学科研究的主要为微观世界,在理解相关概念的过程中往往缺少参考的对象,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单纯采用传统的模式组织教学,以教材为依托为学生讲解化学知识,那么学生则难免会感到枯燥以及乏味,失去学习化学知识的信心,因此,教师在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想办法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化学小实验,通过对化学现象进行真实的讲解以及演绎,使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能得到有效调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化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有效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难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借助生活经验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甲醛”是现阶段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关注程度较高的一种化学物质,而教师在针对这种化学物质的性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如果单纯从化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学生则非常容易出现缺乏学习兴趣的情况。为此,教师则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教学导入,正式开始教学前,教师可以先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概括甲醛这种物质的特性,使学生能认识到甲醛这种物质虽然无色,却具有气味刺鼻的特点,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属于一种有毒气体。之后,引导学生回想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哪些现象说明环境中存在甲醛,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出现不知该如何回答的情况,教师则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引导,包括在新房装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摆放一些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植物,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则不难联想到在装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多会出现甲醛释放的问题,进而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除此之外,随着知识介绍的进一步深入,教师也可以依托前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介绍一些在出现了甲醛中毒问题后人体会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使学生对甲醛这种化学物质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进而达到有效辅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使学生能学会从化学的眼光出发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现象。在发展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四、明确学习内容和对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学生是自己最为重要的培养对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要能有全面、及时的掌握,保证教学活动开展的针对性。教师在实际组织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想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则需要主动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从初中阶段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特点来看,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多是围绕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围绕化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核心概念组织教学。教师通过讲解知识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实现自身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促使学生能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同时掌握相应的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实际组织化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主动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对学科的本质内容有深入的掌握,而不仅限于掌握浅显的表面的化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分子和原子”相关部分知识内容的过程中,表面上来讲,分子和原子两个概念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但是,从本质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两种物质确并非单一性的存在,其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及规律。对此,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认识分子和原子这两种物质,明确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及规律,促使学生在实际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效打破对单一化学概念进行理解的状态,进而主动探究不同化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规律,用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进而对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能有更加深刻以及全面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优化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效果,实现学生化学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五、带领学生观察掌握化学学习规律
教师在实际组织化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掌握化学规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重要内容。而观察则是学生掌握化学规律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课堂实践活动以及课堂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在观察相关现象的过程中把握化学知识的规律,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学习的本质。
例如,教师在教学“自然界的水”相关部分内容的过程中,虽然从操作难度的角度进行分析,电解水实验并不复杂,而且实验不需要较多的时间。但是,从实验的角度来讲,教师则需重视带领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内部含有什么样的气体。除此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考虑从正极以及负极收集到的气体在体积方面有什么样的差异,之后借助点燃的小木棒检验所收集到的气体,使学生对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氧气水以及氢气三种物质所具有的性质,最后使学生能认识到水这种物质的构成。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依托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之后再结合实验中所呈现出的一系列规律引导学生推导化学物质之间所存在的规律,最终使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本质能有更好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总结化学规律,化学学习也能由表面走向深入,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创设问题情境培育学生思维能力
在实际对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进行培育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思考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问题探究欲望能得到有效激发,教师需积极地在课堂上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相关部分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金属与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为学生进行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金属?在现实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会使用到金属材料?不同金属材料的导电性、熔点以及密度存在怎样的差异?多给予学生一些时间引导他们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过程中能更加主动、积极,并且自主完成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思路,另一方面也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七、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为了使课堂教学效率能真正得到有效提升,教师一方面要能严格依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组织教学,还需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育的相关要求,高质量地落实每一个环节的化学教学工作,真正突出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有效的辅助学习手段,促使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能有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