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实践
2022-05-29王慧勇
王慧勇
摘 要:思维导图属于一种教学工具,能够对知识进行清晰呈现,包括有颜色、图形、关键词等多种因素,对学生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促进思维的扩散性,在课堂教学中十分常用。现本文主要以思维导图为中心,并全面分析其在初中英語教学中的作用,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更好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思维导图;应用实践
现阶段,我国部分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依然较为落后,教学形式较为传统,仅注重知识点和重难点的讲解,学生的思维较为局限,同时也不能将知识得到有效运用[1]。对此,则必须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全面分析,并积极融入新型的教学形式,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思维导图属于一种常用的教学工具,在各大教学活动中均彰显了显著价值,本文现将把思维导图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并探讨其对教学的改进效果。
1思维导图的特征
思维导图的特征较为明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可视性。思维导图能够对知识点进行集中反映,并清晰地呈现在中央图形中,对学生的观察、理解有着重要帮助。(2)发散性。思维导图会强调主题主干,其他知识点则能作为分支不断向四周发散。(3)全面性。思维导图的分支主要由关键词或关键图形组成,通过其分支能够联想到各种细小分支,小分支又主要依附在高层次的分支上,具有明显的全面性。(4)结构性。思维导图每一分支的形成均会有相应的连结点,而其连结点又有着大小、发散性特点,总体而言呈现一个树枝形状。
2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会在课堂讲解时将相关知识点传输给学生,而英语教学时则一般以听、说、读、写为主[2]。常规教学方法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低,而在思维导图工具下,则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产生新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思维导图有更强的好奇心,同时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也会逐渐提升。
2.2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枯燥性,学生的学习性较低,课堂效率也不高,长时间下去,学生便会逐渐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会产生厌倦感。而在思维导图之下,则会使学生有新颖感,也能对英语学习表示更高的接纳度,同时,思维导图之下的趣味性和全面性也较为明显,能够将知识点进行清晰有条的呈现,学生不再单纯枯燥的记忆各种知识点,而是采用灵活方式分析认识,对其学习能力也有着显著提升作用。
2.3方便学生对知识的预习和复习
思维导图的结构十分清晰,因此在学习中能够将知识进行有效划分和总结,学生也能在脑中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课下预习和复习时,也会有更深的印象,对其预习复习有着极大帮助。
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3.1应用在英语单词记忆中
英语字母能够组成单词,而单词又能组成相应的句子,因此,若想英语学好,则必须掌握相应的英语单词[3]。然而,英语单词数量较多,仅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得到有效记忆的。但在思维导图之下,则能将学生的思维发散起来,并对每个单词进行扩展想象,采用联想记忆法等方法使学生更加清晰有效地掌握单词,学习方式更为灵活,对其学习效率也有显著提升作用。
3.2应用在英语作用写作中
英语水平的高低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4]。不过,大部分教师均没有重视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即使有要求写作,也是叮嘱学生按照固有模式进行,并未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英语知识的灵活性则十分缺乏。而在思维导图之下,则能激发学生的联想意识,使英语写作内容更加丰富,对其英语写作创造力也有着明显提升效果。
3.3应用在英语讲说教学中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如果仅靠常规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则会严重影响英语学习的效率,同时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好思维导图方式,加强课上课下和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并不断扩展英语方面的知识,使英语的趣味性增强,建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4结语
综上,思维导图之下,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效率也会明显增强。另外,使用思维导图后还能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使整体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并且思维导图方式下,学生也能避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的负面影响,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以更好的技巧和方式学习英语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的提升,可促进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慧琴. 在线教学背景下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探究[J]. 英语教师,2021,21(11):96-101.
[2] 苏华. 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分析[J]. 数码设计(下),2021,10(5):279.
[3] 刘红梅.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及实践应用[J]. 科技资讯,2020,18(17):128-129.
[4] 王淑红.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考试周刊,2020(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