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2022-05-28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410008

中国卫生统计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本科生研究生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410008)

杨 蕾 宁佩珊 成佩霞 吴优优 史静琤 胡 明 杨 芳 曾小敏 胡国清△

强化科研育人是深化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我国实行的医师资格考试制度中明确提出了执业医师应具备的基本科研素质[2],这对医学教育具有导向作用[3]。医学科学研究设计是一门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基础课程之一[4]。该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医学生必修课医学(卫生)统计学的一部分,如:统计设计中的研究对象、因素、指标、设计类型和样本含量的选择等内容[5]。为进一步完善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深化医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本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从《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所涉及知识点、课程需求、参考书籍、课程情况和教学模式五个方面对国内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改进建议。

文献检索方法

本文的检索方法为:①课程需求: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医学”、“科研设计”、“科研方法”、“课程”、“需求”为关键词,检索2020年1月1日前发表的相关论文。②参考教材:在“国家图书馆”平台,以“医学科研设计”、“医学科研方法”为关键词,检索2000-2020年间出版的相关书籍。参考教材的纳入标准:中图分类法所在类别含R-3(医学研究方法)的书籍;分类关键词中含有“研究生”、“医学院校”、“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中医学院”、或“教材”的书籍;检索结果中同一主编、同一名称的书籍选取最新版本。③课程开设情况: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评估结果为B+及以上的医学院校中,通过学校官网、本科生院(教务处)、研究生院等查找公开的与“医学科学研究设计”相关的课程,并根据检索所得文献中涉及的教学情况进行补充。

结 果

1.《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所涉知识点汇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了中国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素养的基本要点和主要表现[6],但关于本科生科研素养、科研素质、科研能力等尚无统一定义和界定范围。《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后文简称大纲)与医学生能力培养关系密切,对于本科生医学科学研究设计教学内容设置有指导性意义。目前,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尚未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本文参照2019版大纲[7]对医师岗位胜任力、知识和能力要求,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3个方面,提炼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应具备的内容(表1)。提炼原则为:从开展科学研究设计角度提炼基本要求,归纳专业课程与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的共性;避免与现有课程内容发生冲突,且不涉及专业性很强的知识点。

表1 大纲涉及医学科学研究设计知识点汇总

2.医学生对课程的需求

近年来,少数医学院校采用自制问卷对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进行了需求分析(表2),调查对象为本科生[4,8-11]和研究生[4,12]。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有所不同。本科生调查对象以医学院各专业大二以上学生为主,更需要基础知识教学,着重于科学研究设计的简单了解,对科学研究选题、研究设计和论文撰写需求较高;研究生更注重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开展课题的具体能力培养,对英文论文撰写、医学项目申请书撰写、临床试验设计等内容需求较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方面的需求差异不大,均希望采用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方式授课,改变单一的卷面考核方式。

表2 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需求汇总

3.课程参考书籍

按上述检索策略共检索到27本符合要求的参考书籍(表3)。不同书籍内容相差较大,但几乎所有参考书籍都包括医学科学研究设计基础知识(如:定义、要素、原则、过程等)、医学科学研究的选题和申报、医学论文撰写、常用的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如: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诊断试验等)以及误差和偏倚的控制等内容。部分书籍整合了其他学科内容,如医学(卫生)统计学、信息检索、循证医学和医学伦理学。大部分书籍内容宽泛,但个别着重于介绍社会医学方法或实验方法。

表3 医学科学研究设计参考书籍汇总

4.国内院校开设课程情况

本文共检索到19门与“科研设计”相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其中一些院校针对不同专业开设有所区别的课程。各高校和同一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名称、学时、授课对象、课程目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不尽相同,且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安排上存在较大差异。该门课程在不同的高校被列为选修课或者必修课。研究生课程学时普遍较本科生长。除主要教学内容,本科生部分课程还教授文献检索与数据管理、SCI收录期刊和课题经费来源、SPSS、科研伦理、偏倚与控制等内容;临床科学研究设计课程还教授病因学研究、诊断试验、治疗性试验、疾病预后研究、循证医学、生存质量评价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等内容;部分研究生课程还讲授选题与立项、统计分析、论文写作、循证医学与meta分析等内容。授课方式以理论课为主,考核方式以考试和科研计划书撰写为主(表4)。

表4 国内院校开始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情况汇总

5.课程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普遍。在本科生教学中,邓思思、杨云松等[13-14]结合医学科学研究设计教学实践,认为应重视以小组为单位对科研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使抽象的概念和方法变得具体。陈峰、张新诘等[15-16]针对案例提出问题,采用学生小组自学、分组汇报、教师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特定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很好契合了学生需求。在研究生教学中,余言松等[17]强调了案例教学可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科学研究设计教学中十分重要。

(2)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下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互动式思考和学习的模式。在本科生科学研究设计课程教学中,谭秀荣[18]分析了5年制毕业生发表论文情况,提出在实例教学的基础上加入讨论式教学,有利于科学研究设计相关知识在今后实践工作中的运用。张新诘等[19]引入基于文献研读的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课前阅读文献,课上学习和研究,课后进行瑕疵文献的批判式讨论,将学生带入具体的研究情境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研究生教学中,白晓洁等[20]将科学研究设计基本知识理论课和小班讨论课结合,根据理论知识独立完成科学研究设计,并在最后一次授课时集中展示汇报,学生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且讨论课给不同专业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

(3)PBL教学法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强调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单纯获得知识[21]。闫宇翔等[22]采取启发式教学和PBL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案例,启发学生形成针对解决某个具体科学问题的研究方案,使学生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苏州大学[23]卓越医师班“医学科研方法”的教学改革,将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和文献检索四门课整合后,采用CPBL(comprehensive 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环节,积极引导学生。

(4)科研实例教学

王怡等[24]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中,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进行科研设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实施,比如完成一项调查设计并开展现场调查,能够在实操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杨江林等[25]分析了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特点后,设计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体验完整的研究过程,即科研选题、科研假设等基本知识储备、通过小组合作提出科研问题并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科研论文等。刘建波等[26]将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计为理论知识、方法论、实践与技能三个模块,将讲授型内容、自主探究型内容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内容结合,以便于研究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以上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大课讲授型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有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优点。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在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中尤其是选修课程中容易实现。不同教学模式在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中的比较和评价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体来看,医学生对于上述教学模式评价良好[19,2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上几种教学模式可结合使用。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以上教学方式在实施上难度更大。学生通常需要利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非常谨慎,教师科学经历和课堂把控力需达到一定程度。

小 结

综合来看,当前国内医学院校所开设的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课程缺乏统一和明确的定位,对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的授课要求缺乏公认的界定,缺乏全国统编教材,各个高校对此门课程的教学时长、内容、考核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如果不能尽快予以解决,将影响到我国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本研究建议,国家教育部门应委托全国行业协会尽快制定该门课程的标准,包括:明确针对不同专业和层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讲授内容和具体要求;组织编写统一教材或参考书籍,避免与其他已有常规课程的重复;统一教学时数;在教学中引入实例,增加课程的趣味性;适当采用引导式教学模式,避免过多占用学生课余时间;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本科生研究生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