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以中山脆肉鲩产业为例

2022-05-28臧兴杰陈嘉莹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山产业链标准化

樊 哲 臧兴杰 陈嘉莹

(1.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广东中山 528400;2.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中山 528400)

随着我国实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积极推动区域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现有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存在的体系结构不均衡、协同性不强、高质量标准供给不足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逐步凸显,重要领域的标准缺失、老化滞后,导致地理标志产品新业态、新产业链条缺少规范和支撑;制标、用标“两张皮”,地理标志“重申报、轻运营”,品牌应用推广缺少规范和引导,严重阻碍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产业的三产融合和产业链延伸。加快健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是规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产业链条市场竞争秩序、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难题的现实需要,对规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产业链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山脆肉鲩产业领域为研究对象,以市场和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按照标准体系构建要求,从产业实际出发,结合现代农业三产融合和“地理标志产品+文旅休闲”的发展方向,收集产业标准体系涉及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建立系统、完备的全产业链条中山脆肉鲩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高水平标准创新载体,为中山脆肉鲩的养殖加工、检验检测、配套服务以及品牌建设提供标准供给,为规范中山脆肉鲩产业生产和管理、促进脆肉鲩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业标准体系构建和传统特色农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一、中山脆肉鲩产业现状

地理标志产品中山脆肉鲩指在广东省中山市的现辖行政区域内,用蚕豆饲养110~130 d的草鱼,该鱼肉质结实、爽脆且肉味清香可口,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山市小榄镇(含东升片区)是“中国脆肉鲩之乡”,是我国脆肉鲩的主产区。中山市小榄镇(含东升片区)水资源丰富,镇内河网纵横交织,鱼塘密布,年平均温度约22.1℃,年均降雨量1 800 mm以上,为农业生产,尤其是脆肉鲩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1973年,中山人在长江水库成功培育出脆肉鲩,经过40余年的养殖实践,已经探索出一套完善的脆肉鲩养殖技术,实现了从水库养殖到池塘养殖的重大突破[1]。中山市扮演着脆肉鲩产业高质量发展风向标的角色,正积极尝试和发展“预制菜”产业延伸链,引领脆肉鲩产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壮大,推动全国脆肉鲩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脆肉鲩产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养殖面积、年生产能力均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了以脆肉鲩养殖为中心,覆盖加工、投入品生产、流通和文旅餐饮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推动脆肉鲩产业规模和效益双提升,全产业链产值近百亿元。中山脆肉鲩产业链如图1所示。

图1 中山脆肉鲩产业链

二、中山脆肉鲩标准体系

在开展产业调研的基础上,依托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以中山脆肉鲩全产业链为导向,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搭建科学、全面的标准体系框架,设计体系结构图,形成完整的符合中山特色的产业标准体系明细表,做到“科学、适度、可行”。

(一)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1.目标性原则。标准体系要满足中山脆肉鲩产业发展实际,能够贯穿全产业链起始一体化使用且能够随着产业发展而实时响应更新,能够有效促进中山脆肉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产品质量、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长远发展目标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的[2]。

2.系统性原则。构建标准体系时要对整个中山脆肉鲩产品全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综合分析,厘清各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使标准体系成为我国中山脆肉鲩产业相关组织有效运行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3.层次原则。标准体系要依据纳入标准的内在联系,组成具有层次分明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的统一体。

4.协调原则。标准体系内的各子体系之间应相互协调一致,体系内的标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发挥体系的整体效能[3]。

(二)标准体系结构模型基于以上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标准化系统工程理论,以中山脆肉鲩全产业链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为优化目标,结合产业实际和三产融合发展方向,从专业维、产业链维、层级维3个维度考虑建立中山脆肉鲩产业标准体系的结构模型(见图2)[4]。产业链维涵盖中山脆肉鲩的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专业维涵盖中山脆肉鲩养殖的“种、水、饲、药”;层级维主要是指标准的层级(标准的约束力和适用范围),其中国家标准是保基础、守底线,行业标准涵盖产品、技术和检测等,地方标准重点突出地方特色产业链的相关标准,团体标准是政府主导标准的有益补充。

图2 标准体系结构模型

(三)标准体系架构标准体系架构服务于中山脆肉鲩产业的现状及长远发展,依托现有国家法律法规和通用基础标准,以中山脆肉鲩产品的产地环境、投入品、养殖生产技术、生产管控、检验检测、标识、包装、贮运、服务等环节为序列,以中山脆肉鲩全产业链为导向而构建,框架图见图3。

图3 标准体系框架

(四)标准体系结构按照GB/T 13016-2018、GB/T 15497-2017、GB/T 15498-2017所推荐的标准体系结构形式,针对中山脆肉鲩产业领域,对中山脆肉鲩产品的产地环境、投入品、养殖、加工、产品、检验、标识、包装、贮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各环节涉及的标准进行了细分,其标准体系结构见图4。

图4 标准体系结构

1.通用基础标准子体系。该子体系包括标准化导则和基础标准两个部分。标准化导则包括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体系构建要求、标准化工作指南等标准。基础标准包括标准化及中山脆肉鲩产业各环节涉及的术语与定义、分类与编码、技术要求、测试和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基础标准。

2.投入品标准子体系。该子体系包括蚕豆标准、配合饲料标准、饲料添加剂标准和兽药标准4个部分。

3.生产技术标准子体系。该子体系包括脆肉鲩养殖生产中涉及的环境条件标准、场地建设标准、设施设备标准、繁殖标准、鱼苗及鱼种培养标准、饲养与收获规格标准和病害防治标准7个部分。

4.产品标准子体系。该子体系包括活鱼标准、冰鲜鱼标准、鱼制品标准和安全标准4个部分。

5.测评标准子体系。该子体系包括抽样方法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和评价标准3个部分。

6.标识、包装及贮运标准子体系。该子体系包括标识标准、包装标准和贮运标准3个部分。贮运标准涵盖水产品流通、水产品航空运输、冷链物流、跨境电商和进出口水产品物流等方面的标准。

7.服务标准子体系。按照产品销售后服务的类别,该子体系包括销售及售后服务标准、追溯及召回服务标准和文旅休闲服务标准3个部分。追溯及召回服务标准包括水产品相关可追溯标签、编码等方面的标准;文旅休闲服务标准包括中山脆肉鲩产业衍生的农家乐、休闲绿岛、生态农场、主体旅游和餐饮服务等方面的标准。

8.品牌建设标准子体系。该子体系包括品牌培育标准和品牌评价标准两个部分。

(五)现行标准统计分析标准体系分成8个子体系,各子体系按标准相互的关系细分为28个模块。收集、整理并按照标准体系结构图,编制形成标准数量统计表(见表1)。如表1所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现行有效和已发布即将实施的标准合计600项。其中,国家标准270项,行业标准285项,地方标准11项,团体标准34项。

表1 标准数量统计情况 (项)

活鱼现行标准主要是中山市地方标准DB 4420/T 1-2020《地理标志产品 中山脆肉鲩》[5],该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中山脆肉鲩的保护范围、生产技术、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和贮运等,适用于中山脆肉鲩的场地选择、养殖、病害防治、成品收获和检验检测等,同时规定申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必须取得符合该标准的检测报告。鱼苗和鱼种现行标准主要有GB/T 11776-2006《草鱼鱼苗、鱼种》[6],该标准适用于脆肉鲩鱼种、鱼苗的质量评定。饲料方面标准主要包括蚕豆方面的GB/T 10459-2008《蚕豆》、配合饲料方面的GB/T 36205-2018《草鱼配合饲料》,以及适用的饲料添加剂相关标准。安全方面现行标准主要包括GB 10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农业农村部相关公告。

三、中山脆肉鲩产业及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近年来持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药残留等标准制修订,陆续出台中山脆肉鲩产业相关各层级标准,基本形成涵盖产业链各环节的标准体系。但是仍存在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协同性不强、高质量标准供给不足、标准化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一)标准体系不完善

1.标准结构不合理。我国目前的农业标准化建设仍是以保基本的质量安全为重心,现行中山脆肉鲩标准体系中除了普适型的生产技术、产品和测评标准子体系相对比较完善之外,涉及新业态、新产业的现代农业技术、高附加值的制成品、冷链追溯、品牌建设和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子体系存在缺失、老化滞后等问题,各环节内标准结构失衡。标准实际使用过程中,各环节虽都有标准,但除生产技术、产品和测评之外,其他环节的适用标准少,农户和生产企业按现行标准不能有效开展现代水产养殖,新产业又缺少标准的规范,导致产业链延伸的新业态普遍是附加值低的零散型产业。如在现有标准体系中,和中山脆肉鲩直接相关的标准仅6项,完全不能满足产业实际需求;涉及中山脆肉鲩养殖技术和苗种的标准均仅有1项,且都存在标龄过长、技术要求老化滞后等问题,已不适用;涉及中山脆肉鲩制成品的标准仅有2项团体标准,涉及更利于流通的冰鲜鱼的标准仅有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涉及提升冰鲜鱼及水产品价值链的品质分级和品牌创建规范等重要标准缺失。现有标准的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现代中山脆肉鲩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2.标准体系覆盖产业面窄。目前中山脆肉鲩产业正处于“现代农业+文旅休闲”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注重延链补链,全产业链均衡、协调的体系建设正在形成。现有标准体系尚未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标准零散、覆盖产业面窄。涉及生产环节的种质管控、繁殖、鱼种培养和废弃物处理等重要标准缺失,影响中山脆肉鲩向高价值产业链延伸;涉及产品方面的品质分级、冰鲜鱼质量要求等标准缺失,涉及加工环节的 “预制菜” “粤菜师傅”等标准缺失,影响中山脆肉鲩向高价值产业链延伸;涉及投入品环节的青饲料标准缺失,涉及品牌、消费和服务等环节的“供港食品” “现代农业”“文旅休闲+水产品”和溯源监管等标准缺失,造成中山脆肉鲩产业在生产、制成品、品牌、体验、消费和服务等领域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监管,制约中山脆肉鲩全产业链的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及协同发展[7~8]。产业链支撑和产业链延伸领域的标准缺失,影响中山脆肉鲩产品“走出去”和推向全世界,阻碍中山脆肉鲩产业的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标准协同性不强,高质量标准供给不足

1.各层级标准之间协同性不强。标准反映各方的共同利益,中山脆肉鲩产业链长、涉及部门多,存在的多头管理现状导致令出多门,部分不同部门或标委会出台的同类标准存在重复、交叉甚至矛盾等现象,标准之间的协同性不强,已不适应水产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如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的国家标准GB/T 36205-2018《草鱼配合饲料》和原农业部渔业局提出、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的水产行业标准SC/T 1024-2002《草鱼配合饲料》,在产品类别、混合均匀度、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纤维等营养成分方面的要求限值均不同[9~10],不同客户或部门可能采用不同的质量标准及需要相应的检测报告,导致生产者、经营者或监管者无所适从,增加生产、检测等方面的成本,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

2.高质量标准供给不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从现代渔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渔业生产已超越传统作业技术和习惯性操作,各方面技术都在不断发展。中山脆肉鲩相关现行标准虽然数量较多,但存在部分标准老化滞后、标准质量不高等问题。如涉及中山脆肉鲩养殖的“种、水、饲、药”方面标准平均标龄已超过14年,且仍未修订或清理,基础标准供给已无法全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11]。 “投入品-养殖-加工-餐饮-文旅休闲”的链条配套标准不健全,精深加工标准供给不足,导致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向文化延伸的综合利用程度低,造成中山脆肉鲩产品价值开发不充分。

(三)标准化管理机制不健全

1.高质量标准供给机制不健全。从标准构成来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数量总和占比达94.33%,现行标准体系仍然以依赖政府主导制修订标准为主要供给模式,现代水产业相关的养殖技术、商贸、溯源和服务等领域高质量标准供给存在较大缺口。社会组织和龙头企业等尚未充分发挥其在标准化工作中的灵活性和主观能动性,由市场自主制定且能快速反映产业需求变化的标准不能有效供给,标准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高。另外,中山脆肉鲩产业的基础研究工作较薄弱,缺少标准制定单位与产业链相关单位的有效联动机制。

2.标准管理机制不健全。各地方虽相继建立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协调和管理机制,推进辖区内农业标准化工作,但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关键点认识不足,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业标准化工作考评、实施、监督和问责等有效机制,标准宣贯和推广实施应用不充分。部分生产者或经营者对新发布标准认识不足,标准执行不到位,导致长久以来中山脆肉鲩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申领率和使用率偏低,造成品牌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对中山脆肉鲩产业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考及建议

(一)健全产业标准体系

1.优化产业标准体系结构。系统分析产业各环节标准的质量、数量和内在关系,在已初步构建的中山脆肉鲩标准体系的基础上,以产品和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以全流程质量关键控制点为核心,围绕“现代农业+文旅休闲”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坚持“顶层设计、缺标补标、低标提标”的原则,进行全产业链标准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有效提升各层级、各环节标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对现行标准逐项进行有效性和适用性评估,及时清理老化滞后标准,整合重复标准,优化标准结构。进一步加强种源质控、品质分级、加工性能、配套服务和追溯召回等领域标准供给工作,优先制修订一批适应产业发展、核心指标先进、市场紧缺和作用突出的先进标准,力求构建科学合理、全面协调的中山脆肉鲩产业标准体系,为现代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业态、新格局和新需求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12]。

2.持续完善产业标准体系。中山脆肉鲩全产业链产业标准体系应是持续更新、不断完善的,应紧密结合产业实际和发展变化,以强化全产业链质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三产融合为导向,系统分析上中下游产业链和价值链延伸相关要素,建立“中山脆肉鲩全产业链重点要素清单”,按标准的范围、层级和性质对缺失的标准进行分类分析汇总,按产业覆盖面、影响力、带动力和提质增效程度等因素,确定缺失标准的紧缺程度。标准制修订计划要做到合理规划、循序渐进,优先制定中山脆肉鲩产业链中生产、制成品、品牌、体验、消费和服务等重要环节的关键标准[13],加紧制定水产公园、水产文创、田园综合体、水产绿道、共享水产、认养水产和“水产+新零售”等服务型产业新业态的关键标准。主管部门应根据产业链发展实际适时对“要素清单”进行动态调整,逐步建立涵盖全产业链、动态管理的标准体系,推动中山脆肉鲩产业向附加值高的下游延伸,切实为中山脆肉鲩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服务[14~15]。

(二)完善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加大市场适用高质量标准供给

1.建立健全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标准化及中山脆肉鲩产业相关的主管部门在现有标准战略工作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建立顺畅、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对现行标准和紧缺标准进行梳理,研制“标准体系责任清单”,确定每一项标准的责任主体,细化各部门在完善产业标准体系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完善产业标准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各部门统筹资源、协调矛盾、协同推进,形成深化产业标准系统改革工作合力,建立统筹规划、衔接配套的标准体系持续完善工作计划,精简重复和交叉矛盾的老化滞后标准,加大紧缺适用标准的供给力度,有序开展标准质量评价工作,及时进行标准复审,从而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恰当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16]。

2.加大市场适用高质量标准供给力度。首先,中山脆肉鲩产业应结合市场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加大产业延伸链高质量标准供给。注重渔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抓手,制修订中山脆肉鲩地理标志的申领、使用和监管相关配套标准,利用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个优势资源,扩大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效应。

其次,在积极探索“中山脆肉鲩+文旅休闲”等新模式的基础上,加大中山脆肉鲩配套文旅休闲服务标准供给,突出中山市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等地域个性和特点,发掘中山脆肉鲩的特色优势,为文化旅游、农家乐、主题餐饮等特色产业的质控、运行和监管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增强中山脆肉鲩全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综合竞争力[17]。

最后,推动中山脆肉鲩“粤菜师傅”工程和中山脆肉鲩“预制菜”研究工作,加大中山脆肉鲩产业中粤菜师傅和预制菜的高质量标准供给,规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人”和“菜”的规范、要求及测评方法,以优质水产品和优秀的烹饪技能人才为基础,提升中山特色农业文化海内外影响力,将中山脆肉鲩打造成弘扬中山特有风土人情的国际名片。

(三)完善标准化管理机制

1.完善高质量农业标准供给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制定与市场自主制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并组织制定产业基础标准和安全标准,积极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学会、企业等制定适合产业发展实际和指标先进的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切实发挥好协会、学会等第三方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突出团体标准快速响应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机制灵活和制定流程短平快的优势,逐步形成“自下而上”的、国内领先的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供给管理机制[18]。同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先进标准机制,结合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探索科技成果扩散路径,完善市场标准先进性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清单和培优领域清单,试行先进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采信机制,大力推动“政府积极引导,市场制定标准为主导”的高质量农业标准供给机制[19]。

2.完善农业标准化考评、宣贯、监督和问责制度。强化标准的实施应用,必须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考核评价、宣贯、监督和问责制度,将农业标准化工作成效的考核评价纳入日常工作中,建立动态的考核评价机制,采取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各单位积极参与到现代农业标准化工作中来。政府部门应加大标准宣贯培训力度,采用标准宣贯入企、宣贯培训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标准信息推送等方式,让用户知晓标准的同时更要会用和用好标准。同时,不断完善标准监督和问责机制,适时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对标准供给和标准实施整个过程进行考评和监督,加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对政府部门标准化工作不作为情况进行问责和追责。

猜你喜欢

中山产业链标准化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标准化简述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中山君有感于礼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