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的评估与优化
——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2022-05-28杨荧彬
○杨荧彬 沈 丹
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了900万,再创新高,加之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大学生“慢就业”问题日益突显。表象上看,慢就业是指毕业生不立即择业就业,而是以游历、创业考察、志愿服务、备考、思考人生等为主要方式待业[1]。笔者认为,所谓慢就业,本质是毕业生不能科学规划毕业后职业发展,对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心态等准备不足,导致在较长时期内没有参加较为正式、相对稳定的工作。而这种情况的产生,与毕业生对就业支持系统和就业环境认识不充分有很大关联。本文旨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下,结合社会经济形势和区域特点,探讨影响他们就业的多维要素,并尝试提出促进慢就业群体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理论视角:生态系统理论与就业支持体系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基础理论,它把个体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认为在整个社会生态环境中,人依靠与家庭、社区、组织、机构等环境的有效互动,来实现个人需要的满足。查尔斯·扎斯特罗(Charles H.Zastrow)是现代社会生态理论最著名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认为个体存在的社会生态系统有宏观、中观、微观这三种基本类型系统:宏观系统指向于关注社会、社区、政治经济的状况和政策等,这些因素总体上影响人们的资源获取;中观系统是指任何小规模的群体,主要包括家庭和其他群体;微观系统关注个人的需求、问题及优势[2]。良好的生态系统环境中的所有要素存在较高的协调性,从而形成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而人的发展则是动态持续地适应环境,并与众多系统交互的过程。
二、评估指标构建:评估指标设计
本研究借鉴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在此框架下对50位已毕业学生进行了非结构化的深度访谈,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可能影响其就业的相关因素的考虑上。通过将被访者提到的相关因素进行提炼整合,同时也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研究的适应性,选取六维度模型来确立大学生就业支持体系的评估指标,随后将调研问卷发给就业处、学生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最终形成大学生就业支持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共31个指标,见表1,涵盖大学生就业支持体系的六个维度,让调查对象判断各要素对就业的重要程度和满意程度,并采用Likert五级量表从1—5分进行评价。
表1 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评估指标
三、数据取样分析:重要性与满意度的检验
(一)调查对象取样情况
本文的调查对象选取近三年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离校时尚未就业的学生,借助部分高校的就业部门和校友办的资源和渠道,发放问卷调查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31份,有效率为77%。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环境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的信效度分析
根据231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原始数据,对由31个指标构成的基础量表组成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分别进行检验。通过SPSS25.0计算发现,这31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测量数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Cronbach’sAlpha”系数信度分析,得出数值如表3。基于“探索性研究中Cronbach’s Alpha系数在0.6以上被认为可信度较高”的判断,样本数据的可靠性通过了检测。
表3 指标体系各模块α系数信度分析
再进一步对样本数据进行效度评估,通过KMO样本测度法和Bartletts球体检验法进行检验,得出重要性指标体系的KMO=0.983>0.9,Bartletts的X2值为9029.73,满意度指标体系的KMO=0.969>0.9,Bartletts的 X2值为 8241.53,Bartletts球体检验的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均为0.000<0.01。一般认为,KMO值越接近1,Bartletts球体检验的Sig值小于显著水平0.01,且因子载荷大于0.5,即问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从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观察,许多变量之间直接的相关性比较强,的确存在信息上的重叠。经过上述检验,由31个指标构成的量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三)大学生就业环境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的因子分析
1.重要性的因子分析。利用SPSS25.0中的因子分析模块计算得到各变量旋转因子载荷阵、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同时采用Varimax法对因子进行正交旋转,以使公共因子能更凸显解释程度,由旋转后成分矩阵形成3个公共因子,第一因子 F1 包括 A1-A5,B6-B10,C11-C15,第二因子F2包括E21-E25,D16-D20,第三因子F3包括F26-31。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评价量表对就业支持系统的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的解释度为75.587%,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1)三个公共因子的权重。根据因子分析得到的3个公共因子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可计算得到各公共因子的权重,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第i个公共因子的权重,为第i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得出表4。
表4 各公共因子权重表
由表4中各公共因子在就业支持系统重要性中的权重可知,被调查的对象认为,对他们就业过程中产生影响最大的是现实客观条件,包括社会经济条件、政府支持情况和院校培养情况;其次是个体就业技能、社会组织及就业氛围影响;而企业提供的就业条件对就业过程产生的影响最小。
3.维持试验检测室内环境的恒定,优化实验室环境。注重实验室内部温度以及空气循环系统的升级与改建,保持实验室内温度恒定以及整洁,对检验后的样品进行及时处理和数据记录,规范数据结果的保存以及留档。
(2)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重要性测度。为考察变量对因子的重要程度以及进行综合评价,利用SPSS25.0得到旋转后公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各公共因子的得分系数见表5。
表5 旋转后公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同时根据因子分析得到31个指标的的共同度(communality)数值都在0.5—0.8之间,且差异较小,可近似认为各指标对就业重要性的影响程度相同。为此,在测度就业支持系统各因子重要性时,将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即每个评价指标在231份问卷中得分的均值(见表6),作为变量观测值代入因子得分计算公式中,得出各个公共因子的得分(见表7)。
表6 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各评价指标重要性得分
表7 各公共因子平均分值及排序
各主成分F的得分公式为:
其中,公因子F1包括A1-A5,B6-B10,C11-C15,公因子F2包括E21-E25,D16-D20,公因子F3包括F26-31。从各评价指标重要性得分来看,除A3、E22、E23、E24 的均值在 4 以下,其余指标均值均在4以上,且各指标的众数均为5,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就业支持系统各项指标对其就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持非常同意的态度。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社会经济条件、政府支持情况和院校培养在就业系统中起到的作用更为突出,表明大学生就业受政府政策和学校影响非常大,也与受当地经济活跃程度影响的现实情况相吻合。同时,与社会经济条件、政府支持情况和院校培养相比,企业提供的就业条件的重要性得分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标明,在实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客观环境和客观条件起到的影响作用相对更大。
2.满意度的因子分析。用同样方式计算对满意度进行分析,得出表8。
表8 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各评价指标满意度得分
表9 大学生支持系统满意度各公共因子得分及排序
其中,公因子F1中包括C11-C14、D16-D20、E23、E22、E25,公因子 F2 中包括 A1-A5、B6、B8、B9、B10,公因子 F3 中包括 F26-F31、B7、C15、E24、E21。从各评价指标满意度得分来看,31个指标的均值均在4以下,且各项指标的众数以3居多,表明大学生对就业支持系统的满意度普遍为一般。从分析结果上看,大学生对就业支持系统的满意度为2.632,与重要性的数值2.9480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其中,整个社会经济条件维度的指标A1-A5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和行政行为排在最前位,说明大学生对社会和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支持上的满意度比较高,这表明了笔者所调研的浙江区域整体有较好的就业氛围。而企业提供的相关就业条件,包括福利待遇、工作条件、发展前景等满意度最低,也反映出大学生对就业期待值较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身的就业压力。此外,B7就业渠道的拓展、C15院校的就业指导、E21、E24排在较后,说明大学生认为当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等现实问题的解决缺乏富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同时在政府就业渠道的拓展、社会的支持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四)综合评价
最后,对重要性和满意度进行整理归类作对比,见表10。
表10 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各评估指标得分总排序
总体来说,大学生对就业支持系统的满意度低于重要性的认可度。结合两者看到,社会经济条件和政府支持情况的重要度与满意度较为一致,但重要性排名第一的B7就业渠道和就业项目的拓展、C15院校积极的就业指导,在满意度排名中倒数第一,整体的院校培养情况满意度也低于重要性的认可度,表达了大学生认为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这与访谈中提到的希望高校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政府能提供更为充足的就业岗位相一致。从社会就业氛围来看,E21家人的支持程度、E24对慢就业和不就业的宽容程度两个指标上,满意度也低于重要性的认可度,显示出大学生也希望能得到家人更多的支持和社会的宽容。
四、对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个体”的协同教育合力
(一)宏观层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就业工作领导主体责任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充足就业岗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下的增速换挡期,且处在重大疫情影响下,增速放缓明显。同时,高等教育普及化及社会生产智能化的到来,导致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这仅靠高校和个体自身是很难解决的,需要政府统筹并多元施策,从宏观层面考虑就业工作的政策推进和资源配置。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首要措施和首要任务。地方政府要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提升现有岗位、创造新岗位创设机会,孵化出品类更加丰富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人才的需求量;同时也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因地制宜推进地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根据不同地方的产业特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营造健康、宽松的就业发展环境,通过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到新兴领域就业,鼓励大学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
2.积极推进地方政府主导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宏观调控社会资源。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非单一的学校教育问题已是各方共识,在联合社会所有力量开展系统性、组织性的就业工作问题上,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地域共生理念”的作用尤为凸显[3]。地方政府应将高校的社会贡献纳入视野,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联合高校开展高度专业化人才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制定面向新时代教育与地方发展的校地合作方案、响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大学生培养计划等系列政策方针推进校地合作,以财政经费的竞争机制推动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留在地方就业的教育方案,鼓励高校将人才培养的信息公开来对接多方需求,推介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地方人才作为高校职业生涯顾问,鼓励培养一批可向高校提供校地合作服务的地方社会工作者,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参与地方建设,让大学生在扎根地方的劳动学习中发掘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潜能,实现地方再生产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整合。
3.大力提升政府部门就业服务保障措施,营造社会良好就业氛围。政府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服务保障力度,从财政、税收、金融等层面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完善毕业生租房补贴、失业保障等,缩小地区间、行业间的收入差异,营造公平、奋进、稳定的社会就业新业态;要建立健全与大学生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如加大对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的就业补贴、取消部分城市大学就业落户限制等;要通过开展树立就业典型等方式,改变功利化的社会就业评价机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通过“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应征入伍”“选调生”等项目,开拓基础就业渠道[4],加大政策支持和工资待遇支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岗位就业,营造到基层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要牵头促进就业服务中介机构的建设,并加强协调与监管,拓展大学生就业途径,给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服务,帮助企业选拔符合要求的学生,实现就业资源的深度共享,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不畅通的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就业氛围,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提高就业的行动力。
(二)中观层面:切实落实高校的就业工作第一主体责任和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责任
1.高校要切合地方经济发展来合理设置专业,科学制订专业招生计划。高校在设置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时应充分调研地方的人才需求,加强与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接合作,制定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挂钩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把专业建在地方产业链上,着力打造优势专业,不盲目开展专业扩大招生;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加强产教融合,建立“订单班”“定向班”“行业学院”等招生培养模式,统筹实践教育资源,建立完善的校企交流合作机制,把课堂设在生产服务一线,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培养,使学生的能力、气质、爱好与将来的工作岗位均可匹配。
2.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使命教育,提升学生主动就业的内生动力。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时,要注重职业价值引导,着力将时代发展趋势、大政方针安排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对职业的探索和时代趋势、社会需求、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化对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自觉认同和积极践行,在他们关切的职业选择和就业问题上,从“适合自我”为考量的“小我”向“适合自我并且适合时代发展和国家需求”为考量的“大我”提升[5],纠正对基层工作及脏活累活的偏见,引导学生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大格局中找到方位感,自觉形成与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共同感和发展共同感,促使学生主动就业。
3.高校要积极推进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使就业精准服务提质增效。为应对新冠疫情发展,教育部提出“优化网上就业服务”“各地高校要加快建设‘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丰富和完善线上业务办理相关功能”[6]。高校要积极推进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实现就业工作从网络化向智慧化转变,以智慧化的网络矩阵和智能化的处理手段,实现海量就业信息下的就业岗位精准推送,让毕业生能不间断地接收到适合自身的岗位信息,促发学生的就业意愿。充分利用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发展,让高校就业的理念、主体、方式和平台在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实现“互联网+就业”的新模式,使就业创业教育、生涯咨询等就业指导“前置”在学生整个求学过程,让宣讲会、岗位推荐、模拟面试等就业帮扶“前行”在学生整个求职过程,让户籍、档案等就业手续的办理均能实现线上办理新常态,形成高校就业工作新格局,继而整体提升就业工作成效。
4.用人单位要充分做好人才投资、人才供应链建设。用人单位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实习制度的关键承载者,要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企业应尽的义务,更是一份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用人单位要主动梳理用人需求,挖掘存量就业岗位,利用好经济内循环的政策红利,提升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要加强与高校合作的责任意识,有共创共赢的理念,给高校提供及时而又科学的人才培养建议,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发挥两个主体的优势和特长,互补互促;用人单位也要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落实好实习制度,根据组织发展战略持续、有计划地发掘和储备人才,做好人才投资、人才供应链建设;实习、见习对应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敲门砖作用,企业须制定一套规范、完善的实习生制度,让实习生有机会深入一线生产车间、接触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设备,对刚入职的实习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技能,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自信心。
5.家庭要发挥正向引导作用,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心态。每个毕业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家庭成员对个体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父母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择业观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代际观念的差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又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扰。家庭要发挥正向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心态,营造宽松、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多一些包容,在建立充分尊重和信任关系的同时,帮助、引导、接纳孩子明晰自我的发展方向和行动路径,同时也为孩子提供有力的心理保障。
(三)微观层面:充分体现学生的就业工作的直接主体责任
1.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使他们增强自身就业核心竞争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多方积累和长期准备的过程,而不是短期的求职技巧辅导就能完成的。学生个体应合理规划大学四年,利用大学里丰富的资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创业活动、文体活动以及负责学生会、社团和班级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尝试有偿社会服务,提升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职场适应能力,做好就业准备;进入求职择业期时,要尽可能多的参与实习实践,增加社会阅历,同时通过加深职业探索来了解行业、专业前景,合理判断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位置[7],增强人职匹配能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还要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的要求进行专项学习与训练,特别增强简历制作、网络申请、视频面试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提高自我展示能力。
2.要提升学生就业信息的挖掘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访谈中获知,慢就业群体一方面是职业价值观存在偏差,许多学生对薪资待遇的评估不切实际,一味追求舒适稳定,宁愿待业也不将就;另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缺失,他们对自身的兴趣、专长及就业市场的现状都明显缺乏了解,导致毕业生容易受舆论的影响,当发现自己无法胜任自己喜欢的企业和岗位时,索性选择慢就业,以“二战提升个人能力”等名目来逃避就业。毕业生应当意识到理想生活的获得更需脚踏实地的付出,要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和多元择业理念,慢就业并非是提升自我的良策,勇敢踏入职场,应对社会挑战才是有利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也并非浪费时间、精力,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通过实践看到自身的优势,从而能更好地择业。同时自身要有目标定位,明确职业倾向,注重培养自身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的职业适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多实践、多体验,增强与职业环境的交流互动,把自身需求与真实职场世界相结合,增强对海量招聘信息的分辨能力,提升就业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