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模样
2022-05-28黄玲
黄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教育规律和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努力,力求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可是,教师扪心自问:在大多数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教师是否为了分数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剥夺了学生动手的权利、省略了相互间的有效对话、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只是把他们当作接收知识的容器?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的课堂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应该充满更多真诚的对话、真情的投入、真实的灵动,呈现“真学习”该有的样子。
一、真合作——关注课堂“说理”状态,促成协同发展
自从教改以来,“小组合作”已然成为了我们课堂的标配,无论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是改善学生参与面、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对于课堂教学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很多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属于浅表合作、低效合作、虚假合作,学生们自说自话,应付性地“被”合作,没有展开真正的交流碰撞,小组合作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
罗鸣亮老师一直主张教师要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合作交流时间,他在“负数”的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首先,罗老师抛出第一个问题“假如这世界没有负数,可以吗?”让学生讨论。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罗老师扫视全班后,提问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同学:“他们都举手了,为什么你没有举手?”“我在纠结。”接连问了几个没有举手的同学,都得到相同的回答。接着让全班分组讨论。过了三分鐘,罗老师看学生渐渐停止小组讨论,并举起了手,他还是把话筒递给一位没有举手的小女孩,问:“你和他们讨论过了吗?”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又问:“讨论过了,他们都举手了,为什么你没举手?”小女孩一时之间回答不上,罗老师又问:“你觉得是你的责任,还是他们的责任?”女孩同桌说:“可能是我们说的她没听懂,她不敢举手,我觉得我们有一点责任,我们应该讲得再清楚一点。”罗老师面对全班:“再给你们一点时间,请四人小组负责任地讨论起来。”过了两分钟,小女孩高高地举起了手,罗老师把话筒递给她,她落落大方地与全班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可喜地看到,小女孩从置身事外到全身心投入讨论,参与课堂的全过程。在课堂中,像这位小女孩这种状态的学生比比皆是,如若忽略他们,课堂同样会顺理成章地进行,但殊不知这些长期被忽略的学生,慢慢地成为了陪读生、后进生,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层次会越拉越大。就因为罗老师多问了一句话、多给了2分钟,合作就真正发生了,一个个游离于课堂边缘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是真合作的意义。
二、真探究——巧设“说理”数学情境,引发深度思考
新课程改革将自主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旨在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但实际上,许多课堂的探究活动缺少思考的深度,缺少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价值和意义,单纯地为探究而探究。另外,教师往往只关注了“探究”的形式,而忽视学生内在需求,导致动手与动脑相脱离,还有的时候缺失教师的有效指导而导致自主探究的低效……这样的探究使学生从中没有获取学习经验,也没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以“圆的周长”教学为例,教师往往在创设情境后就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和表格,将圆片滚一滚、量一量、算一算,然后将数据填入表中,比对完表格后教师告知:圆的周长是其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叫圆周率π,所以圆的周长:C=πd。如果只是把圆的周长公式这一概念作为结果来教学,对于“圆周长是直径的几倍”没有逐层递进的猜测和思考,那么这样的教学充其量只是让学生执行操作任务,根本谈不上探究,更谈不上数学思考。
那么引发学生真实探究的教学设计应这样操作:教师创设情境,呈现边长、直径相等的正方形和圆。抛出大问题:“正方形的周长C=4d,那么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借助图形直观,有了如下3种清晰的解释:(1)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周长的一半比直径长,所以周长肯定大于直径的2倍(生对着图1比划);(2)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圆的周长肯定小于直径的4倍(学生对着图2比划);(3)用边长与圆的半径相等的正三角形对圆进行切割,发现圆的周长比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学生通过画图演示,如图3)。有了以上的层层递进的认识后,再抛出深度探究的问题:“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比直径的3倍多一些呢?”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量一量、算一算……至此,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觉醒。
前者的自主探究,学生是在教师的一步步的操作指导中获得具体问题的答案。而后者的方式基于推理,让学生经历数学家探究圆周长的过程,引领学生经历“有理有据”的猜测,一步步打开学生思考的天窗,使探究自然生长、真实发生,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真对话——直击数学本质?摇,促成师生有效交流
有数据显示,教师在一节课中的提问,达到120多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教师向学生发问3次甚至更多,诸如“明白了吗?明白了。”“对不对?对。”“是不是?是。”“会了吗?会了。”等这样的对话充斥着我们的课堂。这样频繁的提问,学生来得及思考吗?显然,太多不需要思考的细碎问题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影响着课堂深层次的对话。
课堂的真对话是怎样的呢?如:在教学“十几减9”一课时,教师通过情境引入—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等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算理。但并不能用一句“大家会算了吗?”草草收场,而应该在学生交流展示时,直击数学本质,与学生进行了深层次对话。师:“被减数十位上的1怎么不见了?减得的‘1’为什么不放回十位呢?”生1:“变成10个1,去减9了。”生2:“因为这个‘1’表示的是10个一减去9后,剩下的1个一,应该和被减数个位上的5加起来得6,表示的是6个一,应该放在个位。”然后,教师又用小棒对两种方法进行演示(如图4、图5),并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两种摆法的共同点,生3:“两种方法都是把1捆小棒打开,把1个十变成10个一,就能减个位上的9了。”
在以上的深层次对话中,以“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为主线,帮助学生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使知识串成线、结成网、连成片,使数学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相比简单的一句“大家会了吗?”的师生对话,更加直击数学本质,显得厚重而深远。
真学习绝不仅仅是真合作、真探究、真对话,还有真倾听、真提问、真表达、真反思……让“真实的表达与倾听,真诚的对话与合作,真切的反思与交流”成为我们学习的新样态。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