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内镜下ERCP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2-05-27韩靓郝艳萍沈志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麻醉药低氧血症

韩靓,郝艳萍,沈志平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江苏 盐城 224000)

胆管和胰腺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广泛应用于胰胆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但其属于侵入型的检查与治疗方法,手术器械会对患者的咽喉、食管及胃肠道等部位产生刺激,进而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部分患者因此放弃手术或导致操作失败[1]。故而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提供静脉麻醉、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围术期舒适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但胆管和胰腺疾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疾患,且由于手术体位具有特殊性,术中患者保留自主呼吸,使得麻醉的呼吸管理难度升高,增加了各类型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低氧血症是由于患者吸入过低氧分压气体所引起的缺氧,临床表现为发绀、气机、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严重者可表现为心跳骤停,甚至死亡[3]。因此,了解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实施相对应的防治措施,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4 月至2021 年3 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 例无痛内镜下ERCP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按照术中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分为术中出现低氧血症组(50 例)和术中未出现低氧血症组(130 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诊断标准: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ERCP 诊疗专家共识》[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术中出现低氧血症组患者均与以上诊断标准相符合;②所提供的临床资料均完善准确者等。排除标准:①伴有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合并心、肾、肺等脏器功能障碍者等。此项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实施。

1.2 方法与观察指标

①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单因素分析,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吸烟、是否饮酒、体质量指数(BMI)=kg/m2、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冠心病、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麻醉药用量、操作时间。②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变量采用Logistic 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筛选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现低氧血症组≥80 岁、吸烟、饮酒、BMI≥30 kg/m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麻醉药用量≥280 mg、操作时间≥2 h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术中未出现低氧血症组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单因素分析 [n(%)]

2.2 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

将自变量、因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中自变量为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因变量为无痛内镜下ERCP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结果显示:≥80 岁、吸烟、饮酒、BMI≥30 kg/m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麻醉药用量≥280 mg、操作时间≥2 h 均为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5.332,3.804,3.615,23.243,10.549,3.364,1.369,P<0.05),见表2。

表2 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随着消化内镜、静脉麻醉等医疗技术的发展,无痛内镜下ERCP 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其凭借手术时间短、对机体伤害小、舒适度高等优势,获得了患者及临床医生的一致认可[5]。但部分患者在接受无痛内镜下ERCP 诊疗后,会有一定概率出现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6]。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导致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生率,为临床预防疾病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中出现低氧血症组≥80岁、吸烟、饮酒、BMI≥30 kg/m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麻醉药用量≥280 mg、操作时间≥2 h 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术中未出现低氧血症组,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能为:①随着年龄增加,患者机体各项生理功能减退,其中以呼吸系统的退行病变最为明显,患者的基础肺功能变差,纤毛清除能力弱,因此增加了低氧血症的发生风险[7];②香烟中含有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导致分泌物排出困难,加大肺部循环阻力,有吸烟史的患者多伴有肺功能不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无痛内镜下ERCP,可激活体内炎性因子,加剧肺组织的损伤,最终导致低氧血症发生[8];③长期饮酒可诱发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病等,导致患者基础血氧饱和度低。此外,酒精摄入还会导致呼吸中枢抑制及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进而引起血氧饱和度降低,促进低氧血症产生[9];④肥胖患者的胸廓顺应性差,膈肌顶抬高,胸腔容积不足,呼吸过程中胸廓和膈肌的运动受限,而且该类患者个体组织耗氧量大,颈部短粗易出现舌后坠和上呼吸道不通畅,故并发低氧血症的风险较高[10];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导致患者肺血管床破坏及小气道阻塞,进而引起肺部血液供应和肺内气体分布不足,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衡,氧合不足,最终发生低氧血症;⑥麻醉药物用量多,增加患者围手术期呼吸抑制的风险,对患者呼吸、循环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更容易出现低氧血症[11];⑦手术时间延长增加了对患者机体的刺激,并通过炎症反应激活肺表面的中心粒细胞,破坏血气屏障,进而诱发低氧血症[12]。本研究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80 岁、吸烟、饮酒、BMI≥30 kg/m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麻醉药用量≥280 mg、操作时间≥2 h 均为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

综上,≥80 岁、吸烟、饮酒、BMI≥30 kg/m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麻醉药用量≥280 mg、操作时间≥2 h 均为无痛内镜下ERCP 老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通过加强对以上因素的筛查与干预,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低氧血症发生。但是本研究所选的样本量较少,临床中可通过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促进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麻醉药低氧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麻醉药和麻醉药品是一回事吗
认识高氨血症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低氧促进hBMSCs体外增殖中的作用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
吸入麻醉药的作用和毒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