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班课混合教学模式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2022-05-27张留伟褚建忠郑贝贝傅莹龙

模具制造 2022年4期
关键词:云班蓝墨云冲压

张留伟,褚建忠,郑贝贝,傅莹龙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 318020)

1 引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堂课程形式。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与推广,衍生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比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辅助教学载体,比如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钉钉直播等载体,运用这些信息化的教学载体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去提问和回答课题问题,教学效果大大提高[1~3]。温沪斌等把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模式引入到《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课程中[1],能有效活跃课题气氛,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加课堂活动,师生互动频率更高,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和期末成绩都大为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田甜等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中引入蓝墨云班课进行课程评价[2],在云班课中运用两种评价方式对所学课程进行考核,对比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末考结果较为理想。郑贝贝等把基于云班课的混合教学模式运用到《金属工艺基础》课程中[3],在云班课中上传了大量视频、图片等教学课件,并创建头脑风暴、课堂测试、分组任务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结课后对比发现,期末考试成绩与云班课平时的表现正相关。张军华把蓝墨云班课应用到模具钳工实训当中[4],对比发现,学生上课更加主动,课堂讨论更加热烈,实践操作更为积极,实操效果较好。陶依贝等把智能移动教学助手云班课应用到《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课程当中[5],在教学资源、学情以及教学活动等几方面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发现不同班级学习行为有较大的差异,老师应该在云班课中放入更多的教学资源与学习活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正大量的应用到高职院校诸多课程当中,而市面上对作为模具专业核心课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在蓝墨云班课中实践应用分析较少,本文着重介绍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中的实际应用,对同类课程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高等职业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干专业必修课。本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实用性。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冲压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从而胜任冲压设计与制造岗位的要求。

(1)本门课程与《高等数学》、《模具快速成型》、《机械制图》、《模具3D表达技术》、《模流分析技术》、《金属工艺基础》等相关课程有紧密关联,而以上这几门课程在大一、大二学年已修完,这就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遗忘性,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2)本门课程理论知识太多,这样会造成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疲惫感。并且市面上相关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对学生平时上课表现的评价不客观。传统的上课模式不能很好的评价学生的平时表现,且学生已经掌握对付老师的方法,比如布置的作业可以相互抄袭、课题回答问题相互帮忙等等。

(4)本门课程的最后考核方式不合理。一般对此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这样的计分方式激发不出学生的创造性,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课本中,没有自己原创性的东西,从而达不到课程设置的目的。

3 基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理论性很强,传统上课模式枯燥乏味,底子差的同学有可能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从而直接放弃学习。运用蓝墨云班课智能APP平台课堂教学能够实时传递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即时反馈,老师拿出对应策略去解答应对,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此方法能够使老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师和学生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都能无缝对接,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1)课前预习阶段。把本次课的有关资源通过蓝墨云班课上传到平台,并布置相关任务。提醒所有学生正式上课之前把课程资源学完,相关任务完成并在线提交。老师查看学生提交任务的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把课程重点、难点提炼出来,在课堂教学时重点讲解。最后就是改进课堂教学计划。

(2)课中教学阶段。首先把学生对本次课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惑,其次是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重点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完全消化。最后把本次课的基础知识在云班课平台以模块的形式测试学生,从而巩固本堂课所学知识点,查看学生模块测试情况,改进课堂教学计划。

(3)课后巩固阶段。根据课中教学情况,针对性的补充教学资源到蓝墨云班课平台,提醒所有学生学习,并发布核心基础知识测试题目。核查学生测试题目完成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在线答疑,从而巩固所学知识点。

4 基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以蓝墨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基础,对我校19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4个班级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总人数为120人。在蓝墨云班课智能平台上传大量教学图片、视频等资料,并建立了相关理论知识活动,比如小组任务、课堂讨论、测试模块和头脑风暴等等。

云班课智能平台为老师提供了大量的课堂教学工具,从而节省时间,提供教学质量。课堂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云班课提供了多种课堂表现形式,如举手、抢答、随机选人、手动选人和小组评价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另外,云班课智能平台提供了针对所有学生的挂科预警系统,此预警系统有11项得分权重:视频资源学习10%,签到5%,轻直播/讨论2%,投票问卷2%,技能考2%,被老师点赞加分2%,非视频资源学习28%,测试2%,头脑风暴2%,作业/小组任务40%,课题表现5%。当学生得分低于一个阈值,云班课智能平台就会把预警信息传给任课老师和学生本人,任课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去帮助学生。图1为云班课智能平台相关页面示意图。

图1 智能云班课平台相关功能

5 基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将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19级模具4个班级,教学效果显著。期末考试成绩大大提高,其中90~100分的学生人数提高明显,从以前的平均12.8%提高到现在平均22.4%,不及格学生人数大幅度降低,从以前的平均11.2%下降到现在的平均2.6%,这都充分说明运用蓝墨云智能云班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蓝墨云智能云班课里面的挂科预警系统能快速定位到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样任课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私下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不愿意学习或学不会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改善教学计划。同时,通过智能班课里面学生所得经验值,可以大概推断哪些同学进步了,哪些同学原地踏步,对进步的同学大力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比发现,教学效率明显提高。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传统课堂上课不能照顾到每位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同学更是跟不上老师上课节奏,造成教学效率不高。而采用云班课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率,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也更为积极,重点、难点知识能够在课堂上及时解决,所以教学效率自然明显提高。

6 结语

运用蓝墨云班课智能APP平台课堂教学能够实时传递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即时反馈,老师拿出对应策略去解答应对,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此方法能够使老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师和学生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都能无缝对接,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云班蓝墨云冲压
面向冲压工艺过程的软件设计
飞机钣金件冲压成型工艺研究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云班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信息化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利用蓝墨云平台在高职药学专业《药品保管》课程开展移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737NG飞机冲压空气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