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学生合唱音准能力的对策研究
——以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为例

2022-05-27易发荣

戏剧之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音程咬字音准

易发荣

(富阳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提高合唱音准既要注重横、纵、立体多维度的精细读谱,又要考虑情感、情绪的运动变化及歌唱技能的掌握程度对音准的影响。

一、问题提出

著名指挥家杨鸿年说过:“一个合唱队在技术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具备理想的音色、准确的节奏和良好的音准”。中学生合唱团普遍存在发音不准的问题,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层面

1.视唱能力较弱。中学生缺乏专业的视唱练耳学习过程,视唱能力、音准听辨能力较弱,对不同性质音程的把握能力较弱,和弦的和声色彩模糊,导致音准出现偏离。

2.情绪定位模糊。中学生合唱团对音乐的情绪定位比较模糊,情绪感受不敏感,演唱中游离应有的情绪轨道,导致音准游移。

3.歌唱技能欠缺。中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声乐技能训练,缺少科学的气息支撑、稳定的声音位置、规范的咬字行腔,歌唱驾驭能力不足,导致音准跑调。

(二)教师层面

1.合唱认识贫乏。第一,教师忽视了调性音乐中音级的倾向性,仅把合唱音准视为物理属性的音高看待;第二,教师轻视了合唱在审美教育中的感性特征,不当的情绪表达影响合唱音准;第三,教师忽视了合唱的声乐属性,合唱依赖于高层次的运动机能,歌唱技巧与音准密切相关。

2.排练手段单一。中学合唱指导教师普遍从横向单声部入手,简单地将各声部进行叠加,缺少精细的乐谱视唱、精准的情绪定位和精心的技能训练。

二、概念界定

1.合唱。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要求各声部高度统一、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2.音准。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合唱音准不仅要从横向去感受音乐,还应该从纵向、立体、多层次的角度去聆听和声色彩。

三、对策实施

笔者从排练作品的视角,以《唱支山歌给党听》(赖广义编)为例,从“精细读唱乐谱、精准定位情绪、精心打磨技巧”三个方面对提高合唱音准能力做整体设计(见图1)。

图1

(一)夯基础——精细视唱合唱乐谱

合唱的多声部织体,从横向音程、纵向和弦、立体和声三维度读唱乐谱,并根据调性音级的功能做适当处理,以提高合唱音准能力基础。

1.唱准横向音程

横向音程指旋律音程,性质不同,紧张度和倾向性就不同。做好以下三类音程的视唱和情感微调是夯实音准基础的前提。

(1)平稳性音程。即纯音程,其音响极为和谐,音准处理要求平稳,不游移。如谱例1 第1、2 小节纯四、纯五度,教师用手势提示学生平稳向前唱,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伸展。类似的纯音程还有37 小节(e2-a1),61、62 小节的Ⅱ声部(a1-e2/a-d1)等。

(2)扩张性音程。包含大音程和增音程,其音响具有往外扩张的倾向,大音程要单向扩大,增音程需双向扩大处理。如谱例1 第3 小节大二度,教师要引导学生精神饱满、肯定地往前“大迈步”演唱,以免音准偏低。

(3)紧缩性音程。包括小音程和减音程,音响具有紧缩性,小音程做单向缩小,减音程的内缩倾向更大,需双向缩小处理。如谱例2 Ⅱ声部c2 下行小二度,教师用向上手势提示学生向上缩小演唱,让和声结束在具有大调特点的主和弦上。小音程在作品中出现较多,如67 小节低声部小二度(a1-#g1)、71小节小三度(e2-c2)等,都应作相应处理。

2.唱实纵向和弦

纵向和弦是合唱和声连接的载体,落实以下两类和弦是落实合唱音准的重点。

(1)协和和弦。包括所有的大、小三和弦,由于三音是决定三和弦的特性音级,因此要求其音准略上提,小三和弦反之。

如作品中第58 小节中的第一个和弦即原位大三和弦,可三步进行(见谱例3):一是纯五度+三音练习:Ⅲ、Ⅰ声部按纯音程的原则,先后平稳地唱好纯五度旋律音程及和声音程,后加入Ⅱ声部三音;二是大小和弦分辨练习:让三音在音准上做上下小二度摆动,引导学生注意聆听大、小三和弦的和声色彩;三是大三和弦三音偏高练习:即在学生对大、小三和弦内心听觉基本稳定后,在大三和弦上做三音(b1)的偏高练习,通过对比听辨,获得精准的大三和弦和声色彩。按照上述原则,无论和弦如何排列,声部数量是否变化,原位或是转位,处理方法不变。

(2)不协和和弦。其结构上有不协和音程,迫切要求向前发展与推进,也称“动态和弦”。常用的不协和和弦有增、减三和弦和七和弦,音准处理如谱例4。如作品第67 小节Ⅶ—导音和弦(减三和弦)的五音d2和根音g1分别作细微偏低和细微偏高处理,形成尖锐的紧张感并解决到A 大调主和弦。

3.唱稳立体和声

和声进行中有两种连接法,即和声连接、旋律连接。前者是将前后两个和弦中的共同音保留(直行)在同一个声部中的连接方法,后者是前后两个和弦中没有共同音或者虽有共同音而不保留在同一声部中的连接法。唱准立体和声的连接是提高合唱音准的难点。

谱例1

谱例2

谱例3

谱例4

谱例5

以谱例5 和声连接法为例,可分三步进行:一是音程连接:Ⅰ和Ⅲ声部用U 母音同时演唱和弦音(g1e2),保持共同音g1,Ⅰ声部大二度下行,引导学生倾听大六度与纯五度和声色彩,并做往返练习;二是和弦巩固:在“音程连接”基础上,分别三音c2、b1,巩固Ⅳ46与Ⅰ和弦的和声色彩;三是和弦连接:在“和弦巩固”基础上,进行和弦连接并作往返巩固练唱。

(二)抓关键——精准定位合唱情绪

音乐体验的本质是情绪体验,只有通过情绪才能理解音乐内容。引导中学生“感知音乐要素、揣摩歌词内涵、内化音乐情绪”,精准定位和准确表达音乐情绪,是提高合唱音准能力的关键。

1.感知音乐要素

一般情况下,速度快、节奏紧凑、力度大则情绪高亢,音准容易偏高。速度慢、节奏松散则情绪懈怠、音准偏低。音高方面,中声区情绪平稳,音准相对稳定,高、低声区偏高和偏低兼而有之。

作品第59——60 小节从G 调转A 调后,音乐情绪更加热情,速度上要引导学生内心律动,但不宜过快,力度上情绪饱满,但不宜过强,以免Ⅰ、Ⅱ声部音准偏高。反之,如缺少情绪上的向前推动,速度缓慢、力度不够,则力不从心,音准偏低。从音区上看,59小节Ⅰ声部与领唱声部持续在高声区,学生情绪容易过激,导致音准失控。教师应引导学生保持适度理性,稳定情绪和歌唱状态,用“以假代真”的感觉唱高音。而62 小节Ⅰ、Ⅱ声部为低声区,要求学生保持高情绪演唱,否则音准容易随声音位置下降而偏低。

2.揣摩歌词内涵

揣摩歌词内涵,一要琢磨整体基调,即了解歌词文化背景、作者生活经历,让歌者入情、入境、入角色。《唱支山歌给党听》是根据雷锋在日记中摘抄的诗谱写而成,饱含了作者对共产党的热爱、对旧社会的憎恨:二要推敲局部情绪。作品A 段表达了作者对党的深情热爱,B 段则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无比憎恨,每段四句的起、承、转、合的情绪各不相同,演唱者需从呼吸、力度、表情等方面唱出情绪上的区别。又如“旧社会”中的“旧”是憎恨,“母亲只会泪淋淋”的“母亲”是心疼。歌唱者要力求做到各乐段情绪到位,各乐句对比合理,各乐节区分有度。

3.内化音乐情绪

学生对音乐要素中的情绪感知、歌词情感揣摩,仅为片段化感受,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体验、巩固、记忆、内化。只有整体和稳定的音乐感知,才能获得相对稳定的音准。

(三)强保障——精心打磨合唱技巧

合唱是声乐艺术表现形式的最高境界,团员的歌唱技巧与音准息息相关。科学的歌唱呼吸、稳定的声音位置、规范的咬字行腔是提高合唱音准能力的保障。

1.夯实歌唱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贯穿歌唱的始终,呼吸的状态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合唱音准。气浅、气不足则音偏低,用气过猛则音偏高,气不稳则音准摇摆不定。夯实歌唱呼吸既要做单纯的呼吸训练,又要结合作品表现具体处理。

(1)单纯呼吸训练

歌唱的主要诀窍,就是寻找、创造、掌握气柱中两种反向力量对抗的感觉。呼吸训练的任务是寻找对抗,并保持持久对抗。

寻找对抗常用方法包括:用轻声咳嗽、吹灭蜡烛、模仿轮胎放气等感觉,找到腰部紧绷和向下坠压的阻力,与声门向上呼气的动力产生对抗。

持久对抗的常用方法有:在声道通畅(打哈欠感觉)状态下,深吸气并感受腰紧绷、横膈膜向下坠压,然后稳、匀、细、轻、省地发出“嘶”的长音,并用“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方式交替练习。

(2)结合作品的呼吸处理

谱例6 节奏紧凑,乐句短而有力,音容易偏高,尤其是“夺过鞭子揍敌人”一字一音,音准更难把握,指挥在表情上要适度兴奋,换气的预示动作要小而干净,引导学生气息灵活有弹性、声断气不断、力度适中,确保每个音的准确。

2.稳定声音位置

声音位置直接影响合唱音色和音准,位置低则音准低。从“想、看、听”三方面稳定声音的位置,而且要贯穿排练始终。

谱例6

(1)想象暗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暗示声音在某个高位。如“共产党好找我闹革命”,无论唱高还是唱低,想象每个字唱在“眉心”一个点上,每个字行在一条线上。

(2)视觉引导。一是展示生理结构图,从声乐技术的角度引导学生在歌唱腔体上做好高位置声音的形状,如抬软腭、开牙关;二是利用手势,在容易出问题的音高上引导声音位置。如作品第62 小节低音,可用手势做反向引导,避免位置下降导致音准偏低;三是教师示范,积极稳定的歌唱状态是稳定声音位置的必要条件。

(3)听觉感受。合唱是听觉艺术,声音的位置最终要依靠听觉感受来甄别。通过不同声音位置的对比听辨,培养学生对高位置声音的“内心听觉”。

3.规范咬字行腔

只有咬字行腔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才能保证音准不偏移。总体要求是:出字叼住弹出,立字拉开立起,归音到位弱收。如唱chang,弹出字头ch(咬在点上),延长并拉开字腹a(行在线上),弱收字尾ng 干净利索。具体注意以下三点:

(1)不同元音做字腹的字。合唱中咬字发音的原则,是坚持口咽腔以竖、后、宽为主的前提下,还要针对每个元音自身客观存在的三个不同制约条件而同步、共同地施以与其自身特点相反的反向制约方法来咬字发音。如作品中“山shan 歌ge”两字,前者a 做字腹,其自身特点是横、前、宽,要竖、后、窄地咬字发音。否则容易导致声音太宽、不集中,影响声音位置和呼吸对抗,使音准走低。后者e 做字腹,因其自身横、后、窄的特点,要指导学生采取竖、前、宽的咬字方法,避免气浅、位置低,音准偏低。按此规律,i、ü、o/u 做字腹的字应分别作竖、后、宽,横、后、宽,横、前、宽地咬字发音。

(2)堵塞声道的字。如作品歌词里的“支”“只”“子”等,此类字需提醒学生做“竖、后、宽”处理,避免声道堵塞、气流不畅而引起音准偏低。

(3)容易漏气的字。歌词“辉”“社会”“号”等,学生在演唱这类字时,容易改变喉部歌唱状态。需指导学生在字与字之间保持“倒吸一口气”的感觉不动,让每个字唱在一个音准上,力求音准不游移。

四、实践成效

笔者以实践为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精细读唱合唱乐谱、精准定位合唱情绪、精心打磨合唱技巧”为对策,提高中学生合唱音准能力,成效明显,所指导的中学生合唱团在各类比赛中屡获金奖,帮扶指导的农村小学合唱团也获浙江省一等奖。具体成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升了学生的读谱视唱能力。通过“横向音程、纵向和弦、立体和声”多维度读谱视唱,提升了学生对不同性质音程、和弦及和弦连接的视唱能力和听觉敏感度。

(二)深化了学生的情绪感受能力。通过“感知音乐要素、揣摩歌词情感、内化音乐情绪”多角度定位情绪,深化了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力,提高了学生表达情绪和情感的准确度。

(三)拓展了学生歌唱表现能力。通过夯实“歌唱呼吸、稳定声音位置、规范咬字行”多方位打磨合唱技巧,拓展了学生的歌唱技能及合唱艺术表现力。

五、结语

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很多,如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舞台经验,教师的指挥暗示、选曲难易度以及不同律制的运用等,进一步完善合唱音准,不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为学生创造舞台实践机会,还要从教师层面优化知识结构,锤炼音乐技能,提高艺术修养。

猜你喜欢

音程咬字音准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