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2022-05-27罗叶青熊莹
罗叶青 熊莹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取样60例,入院时间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分组方式取双盲信封法,分别給予预见性护理(30例,预见组)和常规护理(30例,常规组),比较并发症率、满意度分值。结果:护理后,预见组并发症率3.33%,比参照组23.33%低,消毒与隔离(90.57±3.65)分,操作技能(91.25±4.33)分,护理及时性(92.44±4.68)分,护理规范性(91.78±5.20)分,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预防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效果分析;护理研究;监护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4--01
急诊科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危急的特点[1],采取抢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还需辅以有效护理方案预防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褥疮等并发症,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常规护理难以针对性达成护理目标,为此,本文取入院时间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的60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资料,分析探究了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及患者满意度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取样60例,入院时间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分组方式取双盲信封法,皆签署知情同意书,分别给予预见性护理(30例,预见组)和常规护理(30例,常规组)。预见组16例男,14例女,最高76岁,最低35岁,平均(54.28±6.40)岁,参照组15例男,15例女,最高76岁,最低36岁,平均(54.60±6.27)岁,P>0.05。
1.2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前完成杀菌、常规消毒等工作;术中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有关数据;术后遵医嘱给药,给予常规饮食指导。预见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1)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建立友好护患关系,实施心理疏导,解答患者疑惑,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取平卧位,练习正确的咳嗽、屏气、深吸气及床上排尿方法。(2)密切监测患者创伤情况、生命体征指标,嘱咐患者多喝水,告知治疗注意事项,提升患者配合性、主动性,定期应用消毒剂对吸痰用具、雾化器、呼吸机管路进行消毒处理,应用生理盐水有效清洁患者鼻咽、口腔部位,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缩唇训练,降低患者感染风险。(3)并发症预防:实施六步洗手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酌情减少导管留置时间,结合患者病情,对穿刺部位进行合理选择,每3 d更换1次敷贴,并及时更换导管,输液装置也需每日更换。
1.3观察指标
(1)并发症:记录患者发生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褥疮症状的样本数。(2)自制问卷(0-100分),从护理及时性、消毒与隔离、护理规范性、操作技能等维度评估满意度,与得分呈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SPSS22.0分析资料,计量(x±s)、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并发症率
预见组并发症率更低,P<0.05。
2.2护理满意度
预见组满意度得分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差,在长时间卧床、各种侵入性操作影响下,极易出现感染现象,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其生命,常规护理不能针对性预防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褥疮等并发症,应用效果欠佳,对于此,临床研究指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提升其满意度,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本次研究显示:预见组护理后并发症率比参照组低,满意度分值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论述缘由:相较于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针对性更强,是依据患者实际需求、病情走向而实施的护理服务,具有理想护理干预效果,其中,实施预见性心理疏导,咳嗽、屏气练习可减轻患者心理、生理不适;做好消毒处理,实施鼻咽部、口腔护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实施并发症护理,可促进病情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酌情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可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预防并发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家楠.预见性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0):164-165.
[2]李大能,王莉,陈晓凤,等.人文护理方法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07):1227-1229.
[3]洪全秀,高菲菲.罗伊适应模式对急诊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2021,7(03):182-184.
[4]沈筠.临床护理路径对急诊重症监护室病房呼吸机支持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探讨[J].心理月刊,2019,14(1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