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2022-05-27赵丽娜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课程思政

赵丽娜

摘  要:目前对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的直接研究较为鲜见,但相关研究能够为构建“外语+专业+思政”三位一体的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基础。文章从大学英语课“课程思政”、广义“课程思政”、“专业外语课”教学三个方面综述了相关文献,基于文献梳理提出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未来的可能趋势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基于文献启示构建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BOPPPS教学模式。

关键词:专业外语;课程思政;外语教学;BOPPPS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2-0148-04

要实现专业外语课“外语+专业+思政”三位一体的良好教学效果,需要立足专业外语课的课程特殊性,构建有效教学模式。目前我国学术研究中对专业外语课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直接研究较为匮乏。现实需求与研究现状之间的落差,彰显出进行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的迫切需要。相关间接研究为如何推进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提供了有益借鉴及实践工作思路。本研究在梳理大学英语课课程思政研究、广义课程思政研究、专业外语课教学研究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文献启示构建了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的BOPPPS教学模式。

一、大学英语课“课程思政”的研究

专业外语课与大学英语课具有教学上的相通之处,尤其体现在以“英语”为课堂主要语言上。语言本身具有西方特色,如何在外来语言教学情境下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是二者共同面临的问题。已有的英语课“课程思政”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如下内容:

大学英语课必须承担课程思政任务。已有研究针对大学英语课“课程思政功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下,大学英语课尚未发挥理想的课程思政功能[1]。与此同时,诸多高校英语课任教教师提出,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双重育人同步推进的目标内在要求推行与落实英语课课程思政任务[2-3]。可以看出,大学英语课面临着课程思政需求和课程思政现状不理想的矛盾。

大学英语课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学者们分别从大学英语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推进路径、授课内容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在探索大学英语课课程思政的方式中,分别提出了“产出导向法”“创新驱动”“利用云平台”与“图像传播”等多元要素综合的方式[4],这些方式融传统教学与现代科技于一体,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动态性。研究也指出,大学英语课的课程思政需要注重如下路径:显性与隐性融合、任务与渗透融合、吸收与思辨融合,表明大学英语课的课程思政应当潜移默化、融于课堂知识,并在思考中强化。围绕课程思政,大学英语课的教学内容要精选、教学设计要优化、教学空间要拓展[5]。

大学英语课课程思政的人文基础。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也需要紧紧围绕“人文性”,将课程思政作为大学英语构建全球化人才的重要途径[6]。总之,已有研究指出,由于英语课程有承载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所以大学英语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舞台,是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阵地[7]。

二、关于广义“课程思政”的研究

(一)“课程思政”概念内涵的界定

针对课程思政内涵,从德育观、思想政治教育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观等不同视角进行了界定。德育视角的“课程思政”概念是指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8]。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看,“课程思政就是立足课程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地位,从育人维度来关照课程价值,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用,共同致力于探究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新模式”[9],或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0]。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视角看,“课程思政”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11]。

(二)“课程思政”的着力点或路径

课程思政需要寻找有力抓手。针对课程思政的着力点或推进路径形成了如下观点:

第一,“课程思政”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課程”同向可以考虑几个向度:国家认同、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等[12],这些向度层面可以同时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要素。为此,需要进行“大思政”的课程建设,建立教育“共同体”[13]。

第二,“课程思政”要做到理念先行。内在认知决定外显行为。学者们认为教育者的课程思政理念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效果,为此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进而落实课程思政至关重要[14]。而在理念上需要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整体育人理念和发展育人理念[15],即从整体和系统化视角理解育人工作。

第三,在具体授课实践中多点着力。授课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个环节。授课中建立相关的思政材料资料库,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等有机结合;在考核中,结合思想政治设置专门考核模块[16];教学方法中,结合实际生问师答。基于OBE教育理念,可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7]。

第四,提升教师素养与能力。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和直接践行者,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课程思政能否顺利推进。课程思政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18]。这一过程,“教师应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既做‘经师又做‘人师”,“教师要修身立德,做出示范,成为学生做人的一面镜子”[19]。

第五,做好“课程思政”,需要把脉学生需求。这包括了解需求和激发需求两个维度。如复旦大学的课程思政实践中,“从选题入手,发挥学校办学优势,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既体现深厚学术积淀又有效激发学生求知需求”[20]。

(三)以课程思政为导向重视不同学科的育人功能E5C04FCF-3DE6-4A71-B572-B02AD1A9241E

大学学习阶段的知识体系具有高度复合性和复杂性特征,高校的思想政治资源开发要做到: 一是充分利用各门专业课的育人资源,在各类知识传播中嵌入思政内容;二是要充分利用各门课程教师的主体力量[21]。教师需要认识到:每一门课程都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求,而这些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22]。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生成性”关系,课程思政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方式,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23]。

(四)关于BOPPPS模型及其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在探寻课程思政有效教学模式中,学者们提出BOPPPS教学模式具有突出优势。BOPPPS模型作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课程设计模式,由导言(Bridge 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tes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ion)、后测(Post-test)和总结(Summary)六个环节构成。该模式的显著特征是强调以学员为主体、以目标为导向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各个环节中均强调目标引领下的师生互动与学生参与[24]。参照BOPPPS教学模型的模块化对所授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其突出优势表现为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把控教学环节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25]。

三、关于专业外语课教学的研究

第一,关于专业外语中素质教育或全人教育的研究。专业外语的素质教育功能需要做到:杜绝以分取人,树立素质教育意识,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26]。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教育”目标出发,文旭等提出,专业外语教育“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丰富学生跨学科知识”[27]。第二,关于专业外语课堂实践。孙书勤提出,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探求真理的教学观下,时事报道、分组讨论、专题讲解、热点问题讨论均是提升专业外语教学效果的有效课堂实践手段[28]。这就像李嘉等人研究中指出的将教、学、做一体化[29]。第三,关于教材建设。教材是课程的基础性依托。焦述强等人提出,专业外语教材的设计与优化十分重要,尤其内容要避免单一、形式化[30]。刘兴波指出,“在自编教材、选用外文书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生英语教学现状及专业特点,提倡编写适合学科特征的专业外语教材”[31]。

四、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未来的可能趋势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的未来可能趋势

已有相关理论研究为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提供了有益借鉴,并且也呈现了未来推进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的可能发展趋势。

首先,BOPPPS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过程中全程贯穿课程思政而言具有适用性,有利于更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可以依托BOPPPS教学模式开展,进行全程设计。

其次,关于专业类课程的课程思政研究,从最初的内涵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探讨,拓展到更加广泛的价值、面临的问题、可能实现的路径。关于外语类课程建设而言,课程思政应当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外语类课程由于所用语言的特征,使得课程思政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专业外语类课程教学的关注点也由传统的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教材建设以及教师自身修养,拓展到了关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或全人教育。因此,依托专业外语课的课程思政的全人教育是必然趋势。

(二)相关研究尚存的不足及未来可深入探讨之处

相关研究中尚有诸多待解决的问题,还留有大量需要研究探讨的内容,这也为推进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从哪里着手提供了思路。鉴于专业外语课三位一体的特征和授课过程的复杂性,对于专业外语课的课程思政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探寻答案。

着力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专业外语”课程思政的授课环节与授课形式设计。在前文的未来趋势分析中明确提出BOPPPS教学模式是未来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的依托模式,是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的形式维度。本维度需要解决的是在进行专业外语课的课程思政实践中,选择哪些授课形式,这些授课形式分别安排在哪些环节,这些形式要怎样组合在一起。

合理规划“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的授课内容组合安排。在這一维度要重点解决的是如何将外语思维、专业知识、思想政治融为一体,使得课程思政顺理成章从而避免内容突兀。

明确“专业外语”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要求。在专业外语授课过程中,尤其结合课程思政的授课实践,教师自身的素养、学识、能力均对授课质量和课程思政的实现程度有着重要影响。

五、专业外语课课程思政BOPPPS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文献启示,构建如图1所示的专业外语课BOPPPS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

首先,调查了解学生对专业外语课的期望,包括对教师的期望、课程内容的期望、授课形式的期望等方面。各类课程中,学生都会对教师具有明确的差异化期望和要求。同时,课程前期、中期、后期均会伴有学生结合课程期待形成的授课效果评价。调查这些内容,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期望,发现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能有效激励学生学习动力。

其次,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期望,基于BOPPPS教学环节,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在每一单元课程内容讲授中,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内容同步融会贯通到课程的导言、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课程总结的每个环节。尤其需要设计如何在英语的语言逻辑体系下合理组织、表达课程思政内容。

最后,要求专业外语课教师正确定位自我,既要明确自我要求,又要提升自我能力。专业外语课教师在学识、能力、品德等各方面均需不断自我提升,从而塑造专业外语课教师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曹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1):119-120+123.E5C04FCF-3DE6-4A71-B572-B02AD1A9241E

[2] 叶俊,盘华. “四个自信”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45-46+49.

[3] 王永超. “课程思政”视阈下“文化自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0):5-6.

[4] 崔晓莉. 利用云平台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途径[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0):31-33.

[5] 宋辉,马应心.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课例研究[J]. 德州学院学报,2020,36(05):89-92.

[6] 应慧,马少静,谢天宇. 从人文性视角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法[J]. 高教学刊,2020(31):181-184.

[7] 秦颢馨,刘志宇. 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领价值取向的应用[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5):60-64+69.

[8] 吴月齐. 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1):67-69.

[9] 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 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1):64-66.

[10] 高德毅,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11] 高燕.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12] 邱仁富.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論阐释[J]. 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09-113.

[13] 何红娟.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05):60-64.

[14] 谭晓爽. 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4):44-45.

[15] 郑永廷. 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思想理论教育,2017(01):4-9.

[16] 杨立平.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学八法[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8):30-32.

[17] 顾莹.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J]. 科技视界,2017(23):34-35.

[18] 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 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19] 邱伟光.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20] 冯妮,王大可,邓春楠. 上海高校“中国系列”思政课程实践及启示研究[J]. 社科纵横,2017(12):151-155.

[21] 张增田,赵庆来. 教师教育共同体:内涵、意蕴与策略[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132-135.

[22] 闵辉. 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 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1-24.

[23] 肖香龙. 思政课与其他课程须建立协同育人机制[J]. 中国高等教育,2017(23):14-15.

[24] 江玲,刘奇,罗锦英. 面向智慧教室的BOPPPS教学模式及应用[J]. 武夷学院学报,2020,39(09):81-85.

[25] 王微微,徐鹏赢,吴波.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电子商务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电子商务法基本原则”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0):41-43.

[26] 孙丽梅. 专业外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1):168-169.

[27] 文旭,夏云. 全人教育在外语教育中的现实化[J]. 外语界,2014(05):76-82.

[28] 孙书勤. 专业外语教学模式探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72-74.

[29] 李嘉,张景伟. 工学结合的专业外语课程改革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15,24(05):91-94.

[30] 焦述强,陈艳. 专业外语教学的几点看法和认识[J]. 中国地质教育,2006(03):76-79.

[31] 刘兴波. 关于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为例[J]. 大学教育,2013(11):106-108.

(责任编辑:陈华康)E5C04FCF-3DE6-4A71-B572-B02AD1A9241E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课程思政
Application of‘Never Forget English’in English Teaching
A Conclusion Report Based on TBLT Appli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Speaking Classes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A Rough Research on Numeric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