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中的儿童成长主题探究
2022-05-27史千会
史千会
内容摘要:英国作家詹姆斯·马修·巴里创作的《彼得·潘》不仅仅是一本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心灵净化与人格成长的文本。该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彼得潘、温迪和其他孩子在梦幻岛上所经历的各种冒险故事,深刻地揭示了成长这一主题的意义。故事中孩子们的行为体现了他们人格蜕变与净化的过程,彼得潘对永无岛的坚守和孩子们对家庭的逃离体现了儿童本我的快乐诉求,彼得潘的现实心理和温迪的“妈妈”角色体现了儿童自我的现实平衡,孩子们对家庭的回归和拒绝长大的行为体现了儿童成长的理想追求。
关键词:《彼得·潘》 儿童成长 人格结构理论 快乐原则
英国作家詹姆斯·马修·巴里的代表小说《彼得·潘》具有鲜明的写作特点,作品用生动的语言、充满画面感的描述,带领读者领略了一个色彩斑斓、形象生动的童话世界。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是一个整体,人格结构包括三重人格: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原始本能我,自我是现实责任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因此能够保证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危及人格的发展。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视角来看,这部作品不仅写出了儿童成长的选择,而且也写出了儿童欲望的冲动以及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斗争。
一.儿童成长的快乐诉求
1.彼得潘对永无岛的坚守
彼得潘的顽童形象唤醒了我们最初的童年记忆,他对永无岛的坚守是我们长大以后再也无法触及的快乐。永无岛不仅仅是彼得潘的王国,更是迷路的孩子们的家。“用弗洛伊德本人的话说,本我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道德,而无时无刻不是与快乐原则携手,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发泄一通。”每一个儿童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永无岛,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成熟,岛屿的模样和那份童真会渐渐褪去,但它却是彼得潘永远的坚守。
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总有一天终将会长大,读过《彼得·潘》之后,才知道他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特殊的那一个孩子。永无岛是令人快乐的乐园,每个人的永无岛都不尽相同,约翰的永无岛上有独腿红鹤,迈克爾的永无岛上有岩洞。虽然故事中的约翰和迈克尔的永无岛上都有红鹤在湖上飞翔,但他们各自岛屿上的湖却有很大的差别。生活在这片岛屿上的彼得潘可以看到美丽的珊瑚礁,可以和美人鱼一起游泳、一起玩耍,不用考虑任何人的感受,不用考虑成年人生活的琐碎,不用受到父母的约束,更不用受到学习的困扰。
他善于遗忘并且没有烦恼,只管和孩子们做一系列冒险游戏。尽管永无岛并不像彼得潘对温迪的最初吸引那么的诱人和美丽,会有一些海盗出入,甚至还会面临生命危险。但正是他们和海盗搏斗的冒险行为体现了他们本我的快乐诉求,那就是想做就去做不用考虑任何琐碎的冒险精神。他不仅有骄傲的神态而且善于表现自己,本我世界的快乐原则是彼得潘对永无岛坚守的最初动力,他因此体会着成年人永远体会不到的快乐,但也无缘了另外一种快乐,即一种选择成长才可能去体会到的人生百态的快乐。其实彼得潘对永无岛的坚守正深刻诠释了他本我的快乐诉求,永无岛所代表的本我世界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角落里,只不过选择长大的人喜欢将它隐藏,人生失意时又使它浮现,借助它微弱的光照亮自己前行的路。
2.孩子们对家庭的逃离
每一个小孩曾经都是彼得潘。虽然现实生活并不会对孩子们有丝毫的怜悯,但他们都曾经体会过一种永远属于他们的无忧无虑的快乐。天真的孩子们都渴望自己能够飞翔,飞到一个充满幻想的彼岸世界,那里没有成年人需要考虑的复杂的人生问题,只要她们足够天真,就能够体会到飞翔的快乐。在本我诉求的推动下,孩子们也许会像彼得潘一样坚守自己的快乐;也许会像温迪和他的弟弟们一样选择逃离真实的生活,去寻找快乐。每个人都曾经生活在成年人慢慢远离的世界,生活在那个充满幻想的彼岸世界。如果说故事中的彼得潘是彼岸世界的象征,那么刚刚开始离家的温迪也不例外。
“永无岛满足了一个具有儿童心理特征的人的所有需要,在永无岛上可以无拘无束地玩耍游戏、可以冒险探索满足好奇心,可以不受到父母的约束。”受父母约束的孩子会有很多种感受,或许失去自由和童真,或许受父母平淡生活的影响,显然故事中的温迪、约翰和迈克尔是后者。温迪和她的弟弟们被彼得潘身上的冒险精神所吸引,并且跟随他到达了永无岛。从成人的视角写童话难免会掺杂着成年人的幻想和渴望,文本世界中的儿童是成年人理想化的想象。在幻想和现实中总会存在着对抗式的生存状态,这种对抗式的生存状态,主要体现在孩子们离家的行为上。
“快乐原则可视为生命的最基本原则,它旨在消除和缓解紧张和压抑给人带来的不快感觉,换言之,它就是避苦就乐的本能。”彼得潘向孩子们描述的王国里有仙子、美人鱼、海盗船等等,这些能够使孩子们快乐,并且能够满足她们的好奇心。但是达林先生沉溺于琐碎日常的父亲形象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无趣的童年时光,现实家庭的生活现状无法满足她们对于冒险的渴望,这种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激发了她们本我的快乐诉求。这一点也体现在温迪不想让彼得潘离开,并且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诱惑他的举动上。乌托邦式的浪漫情怀激励她们跟随彼得潘去到了那个充满梦幻、无忧无虑的王国。
二.儿童成长的现实平衡
1.彼得潘的现实心理
除了彼得潘本我的快乐之外,我们很容易忽視他适应现实的黑暗心理。“生命为了在这艰难的外部世界保存自身,快乐原则从一开始就是无用且险象环生的东西。在自我的自我保存本能下,它必然要被现实原则所替代。”彼得潘寻求理想与现实平衡的自我人格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用永无岛的“绝对美丽”来吸引温迪的注意;第二,他想为温迪提前关上归家的窗户。因此,他并不是我们印象中那个只懂快乐的小男孩,他爱耍诡计、自私、仇视成人等等。
彼得潘的自私体现在他把永无岛描述得那般诱人和美好,但是真实的永无岛并不像他最初描述的那般美好和快乐,在快乐背后隐藏着恐惧和危险。在享受着无忧无虑生活的同时,他也受到自我人格的支配,有接近成年人的现实心理,却没有成年人的责任担当,所以彼得潘是成年人心目中最特殊的那一个人,他永远也长不大。
表面看来彼得潘只是脑子里转到什么就说什么而已,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起初彼得潘来到温迪家的育儿室,以仙子和一系列新奇的事物,吸引了孩子们的所有注意,但对永无岛上会有海盗出入、有鳄鱼从背后偷袭、有阴沉冷酷的胡克船长等一系列危险因素只字未提,当然这或许是彼得潘健忘,又或许是他故意遗忘。永无岛上的小叮当也并没有彼得潘描述的那般美丽和善良,在真实的永无岛上,她有想要杀死温迪和多多的嫉妒心理。如果没有彼得潘带有私心的描述,温迪又怎么能去永无岛当孩子们的“母亲”呢?在温迪和迈克尔学飞翔的过程中,温迪要求彼得潘救即将落入水中的迈克尔,虽然彼得潘抓住了他,但内心想要表现自己本事的骄傲心理高于救迈克尔的善良心理。
“我们下面那片草地上,有个海盗在睡觉,”彼得潘告诉他,“如果你愿意,咱们可以现在飞过去干掉他。”这是彼得潘向孩子们透露真实永无岛的开始,永无岛经常出现杀气和死亡,有一些来自于敌人的攻击,然而有一些来自于彼得潘想要饿死孩子们的阴暗心理。因此彼得潘在本我的驱使下享受着冒险的快乐,但有时也有着贴近现实的心理。在温迪归家之前,他想提前为她关上归家的窗户;在别人遇难时,他总是最后一秒才去救人,甚至对他们的优秀行为感到不悦。因此,温迪和彼得潘总是寻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他们的内心既有快乐的童真,又有现实的阴暗诡计和思虑。
2.温迪的“妈妈”角色
在本我诉求的驱使下,离家的温迪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她可以选择不长大,但是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本我世界中,她们会用现实中的行为规范来抑制自己寻求快乐的本我冲动。
“因此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不仅只是向儿童展示美丽的生活图景,还要将真实的现实境地传递给他们。”追求快乐是温迪离家的原因,但是在永无岛上她又承担起了“妈妈”的责任。温迪的“妈妈角色”体现了他寻求理想与现实平衡的自我人格结构。温迪喜欢永无岛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随着在永无岛做“母亲”的时间越来越久,她对真实家庭的想念就越来越强烈。她是渴望长大的,也一直在学着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母亲,这本身就意味着温迪心灵的成长。
因此温迪在经历了一系列奇特冒险之后,在永无岛上扮演起了“妈妈”的角色,她承担起了给孩子们做饭、缝袜子、讲故事、哄孩子睡觉等等照顾孩子的责任,甚至只有等孩子们睡着了,她才有自己的休息时间。当她在永无岛的生活逐渐被这些事情围绕时,她的世界除了寻求快乐的本我诉求外,还有她不得不考虑的现实生活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是孩子的她感受到了妈妈无私的爱,当她发现约翰和迈克尔逐渐遗忘了他们的妈妈,甚至真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妈妈时,她的脸上流露出了从未有过的担忧。她想通过模拟考试的形式唤起弟弟对于母亲的记忆,但是她不仅没有唤起他们的记忆,而且发现自己的记忆也渐渐消失。
“孩子长大的前提,就是要走出愜意安适的永无乡,进入现实世界接受社会的教化与现实的考验。”由于她不想忘记母亲,她的担忧越来越重,渐渐萌生出带领她的弟弟们归家的想法。在永无岛扮演“妈妈”角色的温迪成长了,她开始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她开始考虑现实的问题和别人的感受,不再仅仅满足于本我的快乐和欲望,这意味着温迪的初步成长,以上这些正体现了她寻求理想与现实平衡的自我人格结构。
三.儿童成长的理想追求
1.孩子们对家庭的回归
对于彼得潘来说,本我、自我和超我发生了矛盾关系,从这一点来说,我想我们并不会很难理解彼得潘的个人选择,也无法去评判他的对与错。但是对于温迪来说,本我、自我和超我达到了正常状态,回归是长大的必然,母性光辉使她体会到妈妈失去三个孩子的痛苦,她的责任和理性意识推动她回到现实世界中结婚生子去了。
故事中起初是没有最后一章温迪长大的章节的,这一章节的加入也暗含着儿童成长的必然。“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抑制本我的冲动,不断以内疚和犯罪感来纠正偏离及违反道德规范和理想的行为。”彼得潘是一个孩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温迪也是一个孩子,一个即将长大的孩子。
虽然故事中的彼得潘留恋永无岛的生活,但他对妈妈的感情更多的是责怪和埋怨,他认为没有人在等待他,并且责怪妈妈没有给他留回家的窗户,因此选择永远不回家。在彼得潘心里更多的是责怪,所以他并没有纠正违反儿童成长的道德规范和理想行为。温迪的内心所想却与彼得潘相反,对于生活在永无岛上的温迪来说更多的是内疚和恐惧。因为想起了妈妈对她们无私的爱,脑海里瞬间浮现了妈妈伤心的模样,害怕妈妈的样子会永远消失在她们的脑海里,内疚心理让她们们选择了长大,选择了回归。她们以内疚和犯罪感纠正了自己逃离家庭的行为,同样这一行为也意味着她们人生的完整和道德的完善。
2.彼得潘拒绝长大的原因
“彼得潘,一个骄傲,天真无邪,善良并且充满自信的男孩子,而在所有这些特点中,他最令观者在意的就是他抗拒成长,永远不会长大。”除了彼得潘,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这个人会是你吗?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渴望成为彼得潘,他们沉浸在青春的幻想中,不想进入成年人的世界,虽已有着成年人的躯壳,却还不具备应对成人世界的能力和勇气。“彼得潘综合症”的概念,指的是成人没有达到情绪上的成熟。“彼得潘综合症患者”想要永远做个孩子,这样他们可以跟随自己的情绪做出种种自我化的行为,不会像达林先生那样落入琐碎的日常体会不到冒险的快乐,不会像达林夫人那样安于现状体会不到外界的多姿多彩,但是彼得潘拒绝长大的原因并不是如此。
彼得潘的母亲的做法一直是他逃避长大的原因,母亲没有为他的回归留一扇窗,离家太久归家之路就变得漫长,他害怕去了解事情的真相,所以他选择在永无岛上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当温迪归家前,彼得潘想提前为她关上妈妈留的窗户,但是当他去关窗户时,看到温迪的妈妈在她的房间里流泪,他不忍心关窗户,于是让温迪归家了。
当温迪的爸爸妈妈留下许多在永无岛生活的没有家的孩子们时,彼得潘拒绝了达林夫人的邀约。因此他站在门外,一边观望着门内其他孩子和达林夫妇的快乐,一边享受着我们长大后再也无法体会到的快乐。
彼得潘并没有达到道德的升华和自我的完善,所以他永远不会长大。
我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无奈时可以选择短暂的逃避,但是永远无法逃离,终要离开永无岛,面对现实的一切。彼得潘是永远不会长大的,在他的眼里时间是无形的。长大是成长的必然,长大意味着责任意识、理性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意味着孤独的蔓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无论受哪一种人格支配,都会存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斗争,因此成长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永远的困境,但是永无岛作为一个迷人的岛屿,永远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是一种选择长大只能热忘却无法企及的乐园,故事中的彼得·潘永远存在于我们内心的某个角落。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巴里.《彼得·潘》[M].艾柯.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2]陆扬.精神分析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周建琼.探究《彼得·潘》的成长困惑及隐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0).
[4]欧阳吟章.成长之痛与生命之思[D].南昌大学,2018:32.
[5]王晓兰.《彼得·潘》中的儿童成长隐喻[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35(05):81.
[6]胡珊珊.本我·自我·超我——韩国小说《故乡》中金熙俊的人格结构分析[J].品位·经典,2020(07):9.
[7]李高阳.彼得潘式的困惑与思考[D].贵州大学,2016:6.
[8]余嘉.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大鱼》中的父亲[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5):56.
[9]李清钰.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中儿童形象及游戏精神的变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24.
[10]张军平.谁是《彼得·潘》的读者:儿童小说之成人书写[J].外国文学评论,2017(0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