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批判性阅读策略的实践运用
2022-05-27李锦鹏
李锦鹏
内容摘要:批判性思维技能是21世纪重要思维技能,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极其重要。本文在对批判性阅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IDEAS问题解决方案,设计阅读目的分析表、关键信息提取表、阅读评价表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批判性阅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策略
在知识经济的全球化时代,指向思维的高阶性、复杂性、多维度的4C技能(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成为各国21世纪技能体系框架中的核心技能。批判性思维技能更是处于21世纪技能体系中的首要位置。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科学精神素养要点中的批判质疑也有明确阐释,要求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能够独立思考做出判断,思维缜密并从多个角度辩证分析问题,做出决策。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当前教育改革中日益受到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批判性閱读教学研究,为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及思辨、创造精神开辟了重要途径。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始于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存在论”、芝诺的悖论、苏格拉底“产婆术”。近代以来,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发轫于美国著名哲学家,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提出的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一般发生于对行为、思考的评估过程,帮助我们形成看法、进行判断、做出决定、制定计划、形成结论、提出假说等。对上述思考及推理过程的理性评估也属于批判性思维的范畴。②批判性思维表现出思维的清晰性、准确性、相关性、逻辑性、精确性、重要性、完整性、公正性、同时具备思维深度与广度。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元素包括目的、问题、观点、信息、推理、观念、意义、假设。③批判性思维要求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目的导向,在解决问题和达成目的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分析、解释、推理、评估其逻辑合理性及验证假设,形成自我观念、意义,并完成对思维过程的审视。批判性思维的上述特征都体现了思维力的高度聚合。
批判性阅读是基于批判性思维展开的阅读实践,相比于一般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的目的是分析、评估、运用。阅读主体的态度是理性思考和评价。思维发展指向多元和纵深。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运用的步骤是理解概括、分析质疑、推理解释、评价判断,运用到的具体策略有提问、批注、提取关键词、分析、推理,能够用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对比梳理批判性阅读特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批判性阅读是综合运用多种阅读策略的有目的的阅读,阅读过程中在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分析、解读的基础上,区分文本中表述的事实与结论,对其真实性、相关性、逻辑性进行评估,形成评价与判断的过程。批判性阅读是对文本及思考过程的双重批判。在批判性阅读常用到的批判性阅读策略有预览、批注、总结、分析、质疑、预测和评估。④
2001年美国学者洛林·安德森对布鲁姆提出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进行了修订,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估——创造。参照此项目标分类来看,批判性阅读需要复杂、高阶的思维能力。受年龄、心理及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小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系统运用批判性阅读策略相对比较困难。在阅读实践中帮助学生搭建阅读支架,使抽象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是发展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阅读策略单元,三到六年级阅读策略单元的主题分别是“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的阅读”。三、四年级重点学习具体的阅读策略,五、六年级强调在阅读目标的指引下学习综合运用多种阅读策略。通过分析教材不难发现,阅读策略单元中提及“预测”“提问”“快速阅读”的具体要求与批判性阅读策略的要点有契合之处,为批判性阅读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实践依据。本文以统编版六年级第三单元“有目的的阅读”(下文统称为第三单元)为例,以明确阅读目的(提问)——提炼关键信息(分析)——阅读过程评估(评估)为实施步骤,借鉴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步骤IDEAS⑤设计阅读支架,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批判性阅读策略,提升思维品质,提高阅读能力。
一.明确阅读目的
IDEAS问题解决步骤的第一步(Identify)为明确问题,设定问题解决步骤。批判性阅读是目的导向的阅读,确定阅读目的是批判性阅读开始的第一步。阅读目的帮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思考阅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进行分析,对阅读过程中运用的策略进行预判,这些步骤都帮助学生提高了阅读效率。学生确定阅读目的之后还需要对此项任务进行分析,可以以问题、假设的方式呈现。
第三单元教材每篇课文的提示语中,明确了文章阅读任务。如第10课《竹节人》提出了三个阅读任务:1.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3.讲一个关于老师的故事。任务一指向实际运用,需要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制作的材料、方法、玩法,表达准确、条理、通俗等是与这一任务相关的核心要素。任务二指向阅读中的情感体验,需要聚焦文章中有关内心情感的表达。实现这一阅读目的的核心要素体现人物情感变化的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任务三指向叙事,需要把握与事件有关的相关要素,如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关系等。在明确阅读目的环节,设计以下阅读目的分析表,帮助学生分析达成阅读目的的核心要素,对后续阅读过程进行思考和设计,使阅读过程的导向更为明确。在阅读目的分析表中,学生需要明确的内容是:我的阅读目的;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及计划使用的阅读方法及步骤。
在确定阅读目的环节,学生还可以运用提问链条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思考。根据关键问题层层发问,提出与阅读目的紧密相关的阅读链条,明确每一环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形成阅读任务群。
二.提炼关键信息
明确阅读目的,找到与目的相关的核心要素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指南。在这一环节,实施IDEAS问题解决步骤的第二步Determine(D):确定相关信息,加深了解;第三步Enumerate(E):列出备选方案,预测后果;第四步:Assess(A):评估场合背景,做出初步决策。问题导向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达成教材中要求的提高阅读速度的目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内容对阅读目的分析表中预设的问题修订、思考的过程,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也实现了阅读过程中的自我评估。
从文本中提炼关键信息是解决问题、达成阅读目的的关键。在以往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常通过批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运用批判质疑、逻辑分析的方法相对较少。其缘由和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及思维习惯有关。学生以往的阅读过程大多为理解性、接受性阅读,思考是在默认文本合理性的基础上展开,很少对文本内容及逻辑合理性提出质疑,也没有掌握相关的推进质疑的恰当方法。通过质疑、假设、逻辑推理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帮助思考更为严谨,对问题判断的过程更为精细。设计关键信息提取表,帮助学生明确了分析、质疑的角度,有利于批判性阅读策略的学习。第三单元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一文的阅读目的是根据文本内容判断宇宙中,除地球之外,其他星球是否也有生命存在。相较于前一篇课文相比,出现了预设的批注,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段落与阅读目的有无关联的提示;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对于与阅读目的紧密相关的重要段落,通过勾画关键词理清内容;提醒重点阅读的段落。
批注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罗列信息,使泛化思考更清晰,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填写关键信息提取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能够加深对文章重点段落的理解,同时发展审辩、严谨的批判性思维。
在关键信息提取表中,学生以阅读目的为导向,罗列出段落关键词,找到中心句或概括文章大意,同时对下文内容进行预测,提出质疑,并尝试在后续阅读中,辅以其他相关资料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形成自己的结论,完成对段落内容的深入解读。在此基础上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解决阅读中的核心问题。以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为例,学生在把握每一段中心意思的基础上,需要回答“除地球之外,其他星球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全文关键信息进行整理,找到证据,得出最终结论。在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关键信息提取表对文章中的关键段落进行细致解读,在上下文阅读中判断段落内容表达逻辑的合理性,在提问、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文本的同时,实现深度思考。提出文本中尚未解决问题和对文章合理性提出质疑,是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也培养了学生的深入探索能力。
对每一部分内容及文章逻辑结构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从文中找到证据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解决关键问题。
三.阅读自我评估
阅读任务完成后,学生要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检视,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评估。这一环节,实施问题解决的第五步:Scrutinize(S):审查阅读全过程,并完成必要的自我纠正。学生根据阅读评价表中的项目对阅读过程进行自评。阅读评价考查学生批判性阅读策略运用情况,了解学生对预测、分析、质疑、解释等批判性阅读策略的实际掌握程度。同时阅读评价表也评价学生批判性思维习性,如阅读中的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主动性,对尚未解决的问题存在的好奇心、求知欲,解决问题的自信心等。
在阅读评价环节,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据此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调整,特别是对于阅读习惯形成新的思考,能够启发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新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及思维深度。阅读评价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发现阅读过程中需要提升、完善的方面,在后续阅读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改进、调整。
阅读目的分析表、关键信息提取表及阅读评价表,为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提供支架,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复杂性策略,适用于小学阶段学生对批判性阅读的初步尝试。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阅读目的分析表、关键信息提取表及阅读评价对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外阅读练习及名著阅读训练,使学生自主运用预测、假设、分析、解释、评估等批判性阅读策略,及IDEAS问题解决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阅读议题并进行积极探究,对文本分析的深度及思考的广度相较于之前的阅读实践有了很大程度提升。学生能够结合文章情节,对人物命运及下文内容形成預测,能够在阅读过程中验证假设阅读思维更加丰富。从学生学习结果来看,学生使用较高的批判性阅读策略是分析、解释。在此阶段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及结构梳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阅读过程中需要攻克的难点。而推理、验证、评估等策略,更加考验解读信息能力聚合,对学生而言也行成更大的挑战。学生运用的频率较低,也表明这些策略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难度。
综合教学实践过程及数据分析,对批判性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得出以下结论:
1.批判性阅读支架提升学生运用批判性阅读策略的有效性
批判性阅读支架设计为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提供了帮助,明确了阅读任务及实施步骤,将复杂的分析步骤精细化,学生能够依据支架深度分析文本,降低了学生运用批判性阅读策略的难度。
2.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有很大提升空间
鉴于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现状,在批判性阅读策略支架的运用下,学生的预测、分析、解释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由于思维能力的复杂性,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推理、论证的情况较少发生。探索适应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的提升推理、论证思维水平的教学实践活动,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丰富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判断、决策的综合技能。
3.批判性阅读支架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设计上看,批判性阅读支架还需要精细化设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文本特征设计相应批判性阅读支架,支架设计要素要更具体、明确,具有迁移性。
注 释
①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修订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指向21世纪的育人目标体系[J].基础教育课程,2021,{4}(05):2.
②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理查德·摩尔著;朱素梅译.批判性思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9:3.
③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理查德·摩尔著;朱素梅译.批判性思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9:73.
④Flynn, L.L.Developing critical reading skills through cooperative problem solving[J]. Reading Teacher, 1989(9): 664-668.
⑤彼得·范西昂,都建颖,李琼.批判性思维它是什么,为何重要[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07)10-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