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梦科技 情系育种
——记农民育种专家张东志

2022-05-26梁廷春濉溪县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濉溪县杂交新品种

文/梁廷春(濉溪县科学技术局)

张东志,濉溪县孙疃镇王圩村人,潜心研究育种,培育小麦新品种(系)近30 个,被誉为农民育种家。

一、痴心踏上育种路

张东志出身普普通通农民家庭,兄弟姊妹4 人,他排行老大。15 岁时父亲病故,彼时小妹妹刚会爬。他自幼好学,家庭省吃俭用供他读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初中毕业后被迫辍学,在家务农。婚后育有3 个孩子,2 女1 男。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开一个农资店,摆摊经营。长期艰苦的生活,造就了他坚毅顽强的性格。

十多年的务农生涯,他看到家乡的老少爷们和自家一样,土里刨食,生活清苦。他苦思冥想,上下求索,希望在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帮助父老乡亲们改变生产生活状况。1993 年夏,他想通过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来增加家庭收入,就花了350 块钱买了100 斤豆种,种了10 亩大豆。为了有个好收成,他对大豆田倾注了大量心血,到头来却是颗粒无收。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也使他陷入沉思,他开始认识到种子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次损失是购买的豆种不适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造成的,遂产生了自己育种的想法,决心培育产量高、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避免农民受假种子的危害。从此,他踏上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育种之路。

二、历尽艰辛志不移

张东志只有初中文化,没有专业育种知识,一开始对于基本的去雄、授粉等专业技能都掌握不到要领。于是他购买相关书籍,自学育种专业知识,登门向陈若礼、周宗民、姜鸿明、詹开慧、吕平安、祖茂堂等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请教。

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杂交、分离、优中选优直至稳定,至少要6 到7 年的时间。一旦错过了获取杂交后代相关数据的时段,就还要再等一年。在后代选择时,他每一个品种至少选一百穗,全部用手揉,揉好后单独存放,到季节再手工播种。

种子出土后,他每天都要到育种田对小麦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小麦的生长情况,关键时期要在地里泡十多个小时,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育种需要高投入且周期长。有的专业育种人员辛辛苦苦数十年,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成果。对于一位既无资金又无设备,更无人才的农民来说,搞育种的困难是无法想象的,其中的艰辛难以形容。张东志家经营农资商店的积蓄和其他收入都全部被他投入了育种试验。资金不够就向亲戚朋友借,亲戚朋友都让他借了个遍;在资金周转不开时,就向银行贷款来维持,有时甚至借一毛钱的高利贷。二十多年来,张东志累计投入了一百多万元。为了育种,他几乎倾家荡产,至今还欠几十万元的债。他家里唯一一件像样的电器是十多年前购买的一台二手电视机。家里的床坏了,就用砖头支起来继续用。每次到外面去学习考察,除必需的车票钱外,他从来不舍得乱花一分钱。

张东志搞育种,不但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顶着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神压力。多年来,张东志家中的钱都用在育种上,家中缺吃少穿,全家人埋怨颇多,也尝试利用各种办法让他停止育种,但都没有成功,说他“简直就是疯子”,他的妻子甚至与他走到闹离婚的地步。社会上也有不少人对张东志搞育种冷嘲热讽,有的说他“一个世世代代农民搞育种,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有的说他不自量力……他白天劳累一天,晚上躺在被窝里偷偷地流泪。在巨大的困难和压力面前,他没有畏缩和气馁,而是勇敢面对。面对各方面压力和艰苦的生活,他的身体被严重摧残,面色黝黑蜡黄,身体消瘦。“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卖炭的”,是他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种严肃的使命感就像烈火一样熊熊不熄。他坚定地说,“小麦育种就是俺的命,啥也别想阻止俺”。

三、金石为开玉汝成

许多科研院所、相关部门人员在听到张东志的事迹后,无不被其执着的精神所感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助他一臂之力,尽快拿出成果。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烟农19 育种人姜鸿明,河南农业大学詹开慧博士等知名专家,也都无偿地为张东志答疑解惑、提供小麦杂交的父本母本材料。

濉溪县科技局以张东志育种基地为依托,成立“安徽省濉溪县小麦新技术研究所”,为他专项育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科技局还从金额不多的项目资金中,挤出9 万元资金,针对正在研发的小麦新品种设立专项,提供资金支持,为小麦新品种研发输血打气。濉溪县科协也围绕种业发展,批准成立“濉溪县鑫荣谷物种植农技协会”,集中育种所需的人力物力材料,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孙疃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免费提供试验设备支持。

在多方面的支持下,张东志的小麦新品种研发步伐大大加快。自2016 年以来,每年都有若干品系参加安徽省及国家小麦新品区域试验。杂交选育的“隆跃99”在徽创联合体2020 年度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品种济麦22 增产6.3%,且中抗赤霉病,得以续试。后又提交“新研618”“新荣198”“新研8 辆”三个品系参试。2012 年11 月,张东志晋升为农艺师。他还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 篇。

四、尽心尽力助“三农”

在开展小麦新品种研发的同时,张东志也致力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他通过吸纳弱劳动力来协会育种试验田务工,为贫困群众增收;帮助贫困群众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帮扶措施,为贫困群众优惠供应新型肥料和农药及小麦、玉米新品种,并提供技术支持。他以“濉溪县鑫荣谷物种植农技协会”为平台,为会员、社员、家庭农场和周围农户提供全程小麦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小麦新品种杂交选育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及技术咨询服务,如今服务范围扩大到2 省(安徽、河南)6 县(濉溪、固镇、涡阳、蒙城、埇桥、永城)9 镇的38 个村,建成了1000 多亩小麦育种、繁殖基地,初具“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雏形。2012 年协会被评为“淮北市星火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014 年协会又被评为“濉溪县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科技示范户”,2017 年被评为“濉溪县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18 年被确定为“濉溪县第四批333 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单位,2019 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农技协”。

猜你喜欢

濉溪县杂交新品种
青菜新品种介绍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安全是根 质量为本 环保是帆 创新为锚
——记安徽濉溪县大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建国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Keep the Air Clean
Play
A Lovely Cat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