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创新主体,打造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

2022-05-26储节旺李振延安徽大学

安徽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安徽科技人才

文/储节旺 李振延 吴 蓉(安徽大学)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重要讲话中指出,“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要继续夯实创新的基础,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是国家赋予安徽省的时代使命,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优势。《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安徽的第一个定位就是立足于创新优势,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创新策源地,解释为科技创新策动和起源的地方[1]。这一概念来源于21 世纪初《在线》杂志提出的“全球技术创新中心”(Global Hub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一词。所谓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是以城市为载体,拥有世界最先进知识、技术并能够代表世界最先进生产力、引领全球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区域[2]。然而,对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理解关键是要区分创新策源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差别。尽管,后者包含了前者在内,但前者更加强调原始的知识创新和原始的知识成果转化(辐射产业变革)。

据历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显示,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更是提升至全国第8,较上年提升2 位。安徽坚持创新驱动、坚定科技自立自强,部分领域实现并跑领跑: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3]。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造动能。据统计,2020 年,安徽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6.4%和10.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芯屏器合”产业体系加速形成,现已成为安徽的崭新名片[4]。安徽是我国的科技重地,历经几十余载的发展,已经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的跨越。然而,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这一重大项目上,安徽目前在原始创新、区域创新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不足。2016—2020 年间,安徽累计登记科技成果由2016 年的560 件增长至20168 件,增长幅度惊人,但基础理论类成果占比尚未达到5%;同比科技创新能力相对发达的上海地区,其五年间基础理论类成果占总数比平均为9.86%,两地区差距巨大。因此,在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应当着重关注创新策源与原始创新,归根结底是要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

二、安徽省创新主体活力不足的表现

1. 高层次创新人才缺失

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人才、战略性科技领军人物及高水平创新团队,直接决定了技术创新的水平与质量。尽管当前安徽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育、资助和激励政策,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地方创新主体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产生了一系列扭曲效应,以致形成了人才,特别是尖端人才培育与引进效果不佳的现象。2016—2020 年,安徽R&D 人员中研究人员(R&D 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占比均在45%以下,而韩、日、英等国该项数据达到了70%以上[5],凸显了安徽高层次人才的严重缺失。

2. 创新主体激励不足

掣肘创新主体未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产出重大成果的障碍,关键在于产学研体系下配套的激励制度未能产生理想的激励效果,既体现在人才培养与激励模式未能有效作用,即职称评审、成果奖励等相关活动,没有对标国际先进科技创新成果和学术贡献的筛选和奖励规范,进而没能对海内外尖端技术人才及团队形成积极有效的吸引和激励;又在于产学研体系中知识成果转化链路未能畅通,受限于知识产权保护、系统性激励政策体系等方面的不足,现有激励机制未能有效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够取得先发优势,是其在政府层面长期坚持基础研究投入的结果。然而,正是这一方面长期的投入不足,导致了安徽省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增长缓慢的困境。2016—2020 年,安徽省R&D 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R&D 经费比重始终没有超过6.9%,而同比科技创新能力相对发达的上海地区,该数值最高表现为8.9%,凸显了安徽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的欠缺。

3. 企业未能发挥主体作用

尽管安徽近些年已颁布数十条省级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在政策制度方面给予企业尽可能多的福利和帮扶,依靠各种财政资金补贴性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地招商引资,但政策落地效果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导致未能有效激励企业形成依靠自主创新能力来获取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局面。并且,重视短期经济效益的“投机”行为和依赖甚至主动谋求额外政策优惠或行政垄断优势的“惰性”行为,致使企业弱化甚至丧失主动利用强化创新研发投入来获取竞争优势和盈利机会的动机与基础条件。

4. 服务创新主体的配套资源集聚不足

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存在“长期高强度研发投入+高昂的研发团队成本+高度的市场不确定性”这一特征[6],无论是何种创新主体,其创新活动都受限于该特征引致的创新资源需求庞大的问题。而现实活动中配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需求量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以至于产生资金不足、技术人才短缺、政策服务体系不到位、创新风险难以承担等问题,从创新活动的多个阶段直接限制了创新主体行为,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三、 激活创新主体助力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建议

1. 引进培养并举,集聚人才力量

高层次人才是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根本力量,安徽应当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实现“人才振兴”。一方面,安徽要深入实施江淮英才专项计划、“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等[7],引进一批与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海内外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围绕全省科技战略、产业布局、建设项目等方向,实施精准靶向引才,全力提升人才层次和实用性。以“人才+项目+平台”引才模式,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助推企业科技创新和招才引智。促进能够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需求的各类人才的开发和引进,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夯实高校毕业生等基础性人才储备,促进人力资源之间形成良性互补互动,弥补区域发展的人才短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托底,更好地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

另一方面,坚持“科教兴皖”,将本土拔尖人才工作纳入人才重点工作,坚持引进与培育齐抓并重[8]。结合5G 应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推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着力构建本土人才分层分类的科学化培养体系。通过打造适合人才知识结构特点的特色培育体系,构建阶梯化、定制化、多样化的知识技能培训体系,形成满足高端科研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一线技能型人才等需求的人才结构。并且,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培养产业技术骨干和技能人才的机制,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基地,建设高水平人才培育和发展中心。

2. 加大创新激励力度,促进原始创新产出

破除产学研体系下激励效果不理想制度性障碍,营造良好创新激励环境,能够切实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原创性科技成果产出。既要优化完善现有人才培养与激励模式,建立更为科学、完善的人才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更多从重学历、重资历向重能力和市场评价转变,对标国际先进科技创新成果和学术贡献的筛选和奖励规范,以创新成果和绩效为依据开展各类人才奖励和资金配套。完善人才工作绩效评估和征信体系,逐步建立人才项目评审“全程纪实、责任留痕”制度,增强人才评价公信力。鼓励社会各界整合资源,通过建设各类创业平台、创业孵化基地等,引导各类人才入驻创新创业,鼓励科技人才通过参股、分红等方式参与企业技术创新,采用奖励、补助、津贴等方式给予人才支持,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优化调整人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审核兑现重点人才项目资助、柔性引才政策补贴等,进一步优化创新激励环境。还要着力打通知识成果转化的链路,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紧扣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高端化发展,集聚各种优质资源,打造产学研贯通融合平台,着力推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有机衔接,围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瓶颈,通过培育若干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促进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和转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9]。

另外,安徽应当重视基础研究在原始创新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坚持促进原始创新的战略方向,提高基础研究地位,瞄准基础前沿和市场应用,重点部署基础研究活动,打通以基础研究促进原始创新成果产出的科研链路。一方面,安徽应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科技创新研究的稳定支持。优化财政资金在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不同阶段的投入比例,着重提高基础研究的地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源动力。合理配置经费结构,调节稳定性经费与竞争性经费比例,持续提高对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建设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加快实施资金数据实时共享和高效监管,着力解决投入、分散、重复、交叉等突出问题,增强省市区三级财政科技资金配套使用的时效。另一方面,安徽应强化基础研究部署。加快基础研究科教融合发展,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优势研究中心和学科。加大关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发展,注重基础领域、应用领域、新兴领域统筹进步,在实践中探索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新发展方向,培育基础研究领域高水平人才[10]。促进科研机构提高基础研究重视程度,将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等工作重点转向基础研究,大力探索以基础研究推动技术应用和创新的科研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大产业技术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着重解决重点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中的共性基础难题。

3. 资金环境双重优化,强化企业主导地位

激励以企业为主要创新力量的群体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能力与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资金、环境两手抓。一方面,完善财政激励政策。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抵免、绩效奖励等多种方式,加大政府采购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全面激发市场主体科研能动性,通过多维税收倾斜政策,激励企业加大在科技创新项目和成果转化上的投入,支持企业开发和掌握关键原材料、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缩短从研发到技术成果成型、再到应用投产的时间;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实效,借助税收大数据和第三方大数据,分行业、分类别、分项目建立优惠政策落实台账及数据清册,及时掌握动态变化情况,深度挖掘企业发展需求,让税收优惠政策“精准定位”企业,从高度、深度和精度三个层面全面提升财政服务质效。

另一方面,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以安徽自贸试验区为基点,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促进安徽省高新产业培养和本土产业升级;大力推进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升级完善“皖事通”一站式平台,对标国内国际一流政务服务水平,全面优化办事流程、全面服务惠民企业,持续将营商环境改革向纵深推进;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培育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梳理、排查本土科技型企业,出台配套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其在技术创新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关键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储备和国产化替代,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4. 服务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

将技术、政策、资本、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集中集聚,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并推动其有机结合,形成高质量技术创新体系,才能为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融合发展与价值衍生创造更多可能性。基于安徽内部视角,安徽应建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相互交织、互为支撑的创新生态体系。围绕安徽重点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的核心技术创新与突破,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方向,超前部署“互联网+”“数字+”等战略,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围绕创新链打造人才链,解决人力资源调配不当问题,建立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人才发展模式,为安徽省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围绕创新链、产业链疏通资金链,创新投资、融资模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高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打造覆盖自主创新全过程的政策链。

面对外部发展环境,安徽应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立足安徽空间、要素、产业互补的优势,紧抓创新资源在长三角乃至全球范围内流动组合的机遇,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11]。聚焦产业创新发展战略需求,打造一体化创新模型,推动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推进合肥、张江两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积极融入G60 科创走廊发展。以全创改试验为牵引,大力提升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等建设水平,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聚焦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语音等优势领域,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跨区域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产业合作对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着力构建区域一体化技术市场,发挥长三角外向型经济优势,在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开放创新等方面,主动学习借鉴国际标准,营造更具国际化、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科技创新体系。[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项目编号:AHSKZD2021D02)阶段成果之一。 ]

猜你喜欢

安徽科技人才
《安徽记事》
人才云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5.回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