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加快乡村振兴 建设创新之城
2022-05-26芜湖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文/黄 倬(芜湖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芜湖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要求,对标对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上新台阶。
一、主要做法
1.做好“发展”文章,加快实现产业兴旺
一是深入推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334.73 万亩,总产量达138.76 万吨,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6 万亩,占基本农田比重超68%。全市生猪存栏量超36 万头,水产养殖面积超52万亩,超额完成省政府考核任务,创建省级以上蔬菜标准化示范区6 个,初步形成江北无公害蔬菜重点发展区、江南无公害蔬菜产业带等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二是“两强一增”快速推进。以智慧“芜湖大米”产业为引领,将数字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三山经开区建成2 万亩全国首个主粮领域地块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成功举办全国智慧农业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的充分肯定。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24 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4.81%,初步形成以农机服务组织为主体、农机大户为补充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202 元、位居全省第二,增速11.2%、位居全省第三。
三是乡村产业增质增效。围绕休闲食品、绿色食品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芜湖大米”品牌振兴打造全产业链,全年引进各类农业项目达215 亿元,南陵县大浦试验区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成8 家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全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64 家,建成三只松鼠(无为)等7 个年产值超50 亿元的产业园区,东隆羽绒、溜溜果园等11 家企业年产值超10 亿元。推进“跟着节气游乡村”,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接待人数1000 万人次,南陵县霭里村、湾沚区珩琅山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2.做优“环境”文章,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全年完成农村改厕新建任务19396 户,竣工率117%,全市所有乡镇均已建立维修清掏体系,基本消除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空白区。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7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制定《芜湖市村庄规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 年)》,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超52 个。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入,全市已建和在建省市级美丽乡村共计302 个,占行政村比例达48%。
3.做大“和谐”文章,大力弘扬文明乡风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镇、村三级架构全覆盖。发挥先进典型在农村的引领作用,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61.2%。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成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24 个,覆盖率达99%。广泛开展“四球一舞”等以农民为主体、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
4.做强“组织”文章,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打造“基层组织+‘三治’+集体经济+信用村建设+ 数字乡村”的乡村治理芜湖模式,推行“小微权力”监督机制,全市实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达标全覆盖,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 个,县、镇两级综治中心全部建成。湾沚区花桥村、繁昌区东岛村、南陵县三连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开展“党建+信用村”建设,为各类农户累计授信近1500万元。加快打造数字乡村,全市累计建成益农信息社702 个,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
5.做实“富裕”文章,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共监测返贫致贫风险户348 人次,落实防贫帮困保障资金387 万元,确保零返贫致贫。全年共实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260 个,投入资金4.47 亿元,完善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基地)71 个,带动脱贫户1.2 万户以上。全市流转土地面积209 万亩,流转率达64.5%,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建成市县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农村“三变”改革完成率达100%,“三变”改革产生收益6624.71 万元,带来农户收益845.05 万元。实施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的“百千万”工程,探索形成飞地抱团、资源开发、资产盘活、特色产业、物业经济、服务创收等六大发展模式,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在10 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年经营性收入10 万~50 万元的村有468 个,占70.1%,50 万元以上的强村有200 个,占29.9%。
二、特色亮点
1.坚持高位推动统筹实施
坚持对标合肥、对标长三角“两个对标”。2021 年12 月15 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召开全市推进乡村振兴大会,谋深谋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工作举措,印发《中共芜湖市委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芜市发〔2021〕34 号),争取打造“五个走在前列”,即农业发展走在前列、乡村建设走在前列、乡村文化走在前列、基层治理走在前列、共同富裕走在前列。
2.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
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开展生产、销售、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探索构建合作社的纵向与横向联合。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试点自2021 年12 月启动以来,全市已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0 个,均取得营业执照并建立了合作社章程,进入实际运营阶段。
3.创新形式深化农村改革
设立乡村振兴产业要素联盟,支持安徽长江农林产权交易所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承担跨区域乃至跨省域范围的信息整合发布和大额流转交易业务,向皖江区域地市辐射,形成皖江流域农业要素交易中心。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400 万元以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乡村道路养护、河道保洁等公益性项目,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到乡村休闲农业主体举办会议、培训。
4.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
建立日常监管、联合执法、联防联控、考核调度通报、工作奖惩等五项机制,市级智慧长江平台和4 个县(市、区)渔政指挥中心全面投入使用,实现“起好步、管得住”。以传承渔历史、传播渔文化、讲好渔故事为主题,筹建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全国长江水生物科学增殖放流暨长江十年禁渔与长江渔文化论坛系列活动,农业农村部马有祥副部长到会指导。
5.强化乡村振兴政策支持
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若干政策规定》,投入7500 万用于补贴各类农业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示范激励。连续3 年每年投入7000 万元对实施乡村振兴有特色、有亮点的镇、村给予资金奖励,该做法获得省委农办认可并在《皖农交流》上刊载。
6.高质量推进现代种业现代农机发展
加大“弋江籽”紫云英、圩猪、五华鸡、芜湖大米等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种、选育力度,打造全国紫云英优良品种集散地,创建紫云英小镇。以三山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机械产业发展基地为依托,围绕做强传统农机产品技术升级、做大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发展循环农业装备、推进智能农机装备、推动智慧农业示范等方面持续发力,逐步实现智慧农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和农业生产高效管理。
7.开展紫云英人才培养计划
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各级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借鉴浙江“两进两回”经验,出台有关扶持政策,推动知识青年、乡贤、退役军人、大学生等更好地返乡创业,让科技、资金等要素进农村。实施“乡村振兴鸠兹英才”工程,连续4 年每年全市遴选乡村振兴领军人才20 名,给予每人10 万元资金奖励。推广“1 个专家团队+1 个地方服务小组+N 个科技示范主体”的新模式,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 人以上,培养农民大学生50 人以上。
三、下步打算
1.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基地,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化生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扩大生猪产能,发展绿色生态渔业,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施食用菌产业振兴行动,推广大豆、油料种植。开展“两强一增”行动,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2.接续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确保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细化落实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
3.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
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继续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8”行动,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引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头部企业。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快递进村”工程。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膜科学回收使用。
4.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
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科学确定村庄分类,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严格规范村庄撤并。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化提升农村改厕、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清理“三大革命”,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
5.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级“小微权力”监督机制。探索建立数字乡村建设的芜湖模式,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移风易俗,保护传承乡土优秀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法治建设。
6.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实施“三变”改革提升工程,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