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空间分异及其与农业经济的关联
——以河南省为例

2022-05-26周桂芳鲁春阳周彦兵

河南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标志河南省农产品

周桂芳,鲁春阳,胡 涛,周彦兵

(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46;2.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36;3.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南昌 330013)

目前,学者们就地理标志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在法律层面对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进行分析[1-3],或从案例层面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定性研究[4-9],而关于地理标志经济意义的定量分析案例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已有研究也多立足于宏观层面[10-12],鲜有从省域层面进行实证分析.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粮食转化加工大省,优质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2019年间农产品地理标志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以期为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全年气候温和,降水量充沛,具备适宜农业生产的先天性优良条件.根据《2020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河南省主要农产品产量达10 702.15万t,位居全国第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8 541.77亿元,位于全国前列.全省“名特优”农产品种类多、品质高、知名度广,开发潜力和登记保护价值巨大.

1.2 数据来源

目前,我国地理标志主要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农业农村部两个部门共同进行登记管理.其注册登记的地理标志侧重点各有不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侧重于产品质量监管角度和知识产权角度,不涉及产品质量;农业农村部只涉及农产品,强调提升带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鉴于此,本文以农业农村部注册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为依据,数据来源于“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信息查询系统”(以下简称地理标志查询系统,http://www.anluyun.com/),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2010—2020年的《河南统计年鉴》.

2 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现状

2.1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时间分布

根据2020年《第四次全国地理标志调研报告》(http://www.china-county.org/zhongjunbaogao/zjbg-dbbg01.htm.)显示,河南省地理标志发展规模显著,已注册登记总量达278件,在全国及中部六省中的占比分别为3.30%(位居第9位)和15.17%(位居第2位).通过地理标志查询系统中农产品历年数据整理,近年来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量显著上升(图1),从2009年的5件增长到2020年的160件,年均增长54%,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量占全省地理标志登记总量的57.55%.

图1 2009—2020年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量变化Fig.1 Changes in the registra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20

2.2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分类

目前,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类型发展还不均衡[13],根据地理标志查询系统,全省现有的160件农产品地理标志中,涉及果品和蔬菜的地理标志数目相当,分别为45件和41件,合计占比达53.7%;涉及粮食类的地理标志22件,占比13.8%;涉及药材类地理标志19件,占比11.9%.这四类农产品的地理标志登记量占全省地理标志登记量的近80%,其余10类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数量仅占20%(图2).

按照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工程度可划分为初级农产品与加工农产品.初级农产品涵盖粮食、蔬菜、果品、水产动物、油料、花卉和香料等,加工农产品涵盖肉类、蛋类、药材、茶叶、烟草、食用菌和棉麻蚕桑等[14].从图2可以看出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类型结构还不够合理,果品、粮食、蔬菜类初级农产品占近70%,而经济效益高的深加工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发缓慢.

图2 2020年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分类占比Fig.2 The propor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lass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enan Province in 2020

2.3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价值及影响力

2009—2020年,农业农村部已累计注册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3090件,年均新增238件.黑龙江、山东和山西等农业大省依托农产品地理标志已经发展起众多区域知名公用品牌,相关特色农产品经济收入普遍增加20%以上,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带来的溢价效应日益凸显[15].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抽取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中的100个典型品牌,对其进行了价值评估和影响力指数评价工作(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http://www.moa.gov.cn/xw/zwdt/201911/t20191117_6331955.htm)(表1).其中,河南省列入百强中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有5件,按照排名依次是灵宝苹果、新乡小麦、信阳毛尖、温县铁棍山药和郏县红牛,价值评估合计404.07亿元,占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比重的4.4%,位居第八位,处于上游水平,但不及陕西省的1/2,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在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百强榜单中,河南省的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高(影响指数76.19),全国排名第十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营销及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1 2019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及影响力指数Tab.1 Value evaluation and influence index of regional public bran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brand catalogue in 2019

3 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区分布

2009—2020年,农产品地理标志在河南省18个地市实现了全覆盖,但登记数量不均衡.如图3所示,洛阳、商丘和三门峡位居前列,共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55件,占全省总量的1/3以上,其中排名第一的洛阳市拥有26件;焦作、漯河、济源和濮阳四地由于农村人口较少、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以及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农产品地理标志仅有10件;郑州市仅有10件,同比山东省会济南市(28件)的差距较为明显.

图3 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分布情况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enan Province

3.2 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差异

为了进一步研究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区间分布差异的变化趋势,采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进行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V表示变异系数;T表示泰尔指数;s表示标准差;xˉ表示平均值;xi表示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X表示所观测值xi之和;pi和P分别表示各地级市农业人口和全省农业人口(鉴于2020年河南省人口统计数据尚未公布,而各地区农业人口占总农业人口比重变化不大,此处2020年各地区农业人口占比取2017—2019年算术平均值).

从图4可知,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数量的空间差异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2009—2020年,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变异系数从2.63减小至0.64;同期,泰尔指数也由2.18减小到0.21,降幅达90.4%.

图4 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空间差异趋势Fig.4 Spatial difference trend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enan Province

4 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经济发展关联的实证分析

4.1 农产品地理标志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农产品地理标志不仅是一种新型的亲农性知识产权,更是代表区域内特有的农产品品质、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公用品牌,拥有诱发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天然优势.它有助于促使传统分散的小农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和高效化发展,为提高优质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农产品地理标志所具有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等多元属性,有助于丰富农业发展的多功能性,补齐延伸上中下游产业链,对推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具有积极作用.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为进一步定量分析农产品地理标志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将农业经济增长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域农业总产值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数量作为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包括农业从业人数与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用以反映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业从业人数从一定程度上用以反映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规模.各变量符号及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variables

采用2009—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相关指标数据,在借鉴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0],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同时,鉴于变量数据均为绝对量,为了减小波动幅度,对其均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具体回归方程如下:

式中:C为常数项;β1、β2、β3为回归系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TVAit为i地区在t时期的农业总产值;PCRit为i地区在t时期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GAPit为i地区在t时期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量;laborit为i地区在t时期的农业从业人员数量;EIAit为i地区在t时期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i=1,2,3,…,18;t=2009,2010,…,2019.

4.3 回归结果分析

利用Eviews10.0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并通过Hausman检验确定对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在方程实际回归过程中,为消除自相关与异方差的影响,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进行了修正,权数设定为按横截面加权(cross-section weights),输出结果见表3.

从表3可见,式(3)和式(4)的拟合优度R2均大于0.9,说明模型拟合度高.除式(3)中的常量C外,其余各变量P值均小于0.01,说明在1%显著性水平下,模型整体显著性较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量对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993和0.277,说明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数量对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均显现正向影响效应.即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地理标志每增加1%,区域农业总产值将增加0.9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0.277%.从回归结果看,农业从业人员与农业总产值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负相关,这源于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受体力和知识的限制,农业生产效率逐年递减,影响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表3 农产品地理标志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回归结果Tab.3 The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5 结果

1)2009—2020年,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量增加迅速,产品分类更加细化,但结构不够优化,呈现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发展快而效益不突出的特征.

2)2009—2020年,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差异性持续下降,呈现空间集聚性趋势.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其中洛阳特色农产品资源保护与发展成效明显,郑州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农产品地理标志对区域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每增加1%,区域农业总产值增加月约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近0.28%.

6 建议

1)培育壮大涉农企业规模,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引导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必须做好农产品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大力提高相关涉农企业规模,推动品牌创建与营销,促进农业产业链重构和延伸,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和生产基地.同时,引导涉农龙头企业向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区汇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专用原料基地”一体化经营模式,最大化地降低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风险.

2)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为了有效规避地理标志农产品进入市场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方面要完善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制度,规范落实申请主体资质确认、质量控制规程、产品品质管控等环节,促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产地准出及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加大涉农行政执法力度,增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主体的维权意识.

3)加强农业融合化水平,挖掘地理标志农产品人文底蕴.地理标志农产品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是地域民风民俗、农耕技艺和乡土传闻的集中体现.将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发与休闲采摘、文创体验、生态康养等农旅项目融合推进,带动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旅游等的发展,打造具有特色化、个性化品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标志河南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当代标志设计的创意构思和发展趋势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