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岁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现状调查

2022-05-26余卿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分值平均值动作

文 / 余卿

动作发展理论将动作发展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粗大动作又称为大肌肉群动作,是指大肌肉或大肌肉群发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动作,例如跳绳、跑步、打篮球等活动;精细动作又称为小肌肉动作,即通过手及手腕小肌肉群参与工作的动作,例如:写字、用勺子、剪纸等。我国先后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为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粗大动作练习作为身体运动基本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身体各项机能的发展。本文的粗大动作发展主要指涉及到走、跑、跳、投等方面的位移、非位移和操作动作能力。

本文的测试对象为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身体健康,发育健全,无先天、遗传性疾病,无运动禁忌症,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的运动能力的5~6岁62240名幼儿,以《3~6岁组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测量量表》为分类依据,将测试的6个项目分为三大类粗大动作即位移动作、物体操作动作和非位移动作,包括弯曲、伸展、扭曲、平衡在内的动作。确定位移动作项目包括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跳、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操作项目包括网球掷远;非位移动作项目为坐位体前屈。采用国家体育总局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评定方法与标准,对单项指标评分,采用5分制。对我国3~6岁组幼儿的6个粗大动作项目测试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将有效数据按不同年龄、性别、动作分类进行分析比较,以此探究现阶段3~6岁幼儿粗大动作中位移动作、操作动作、非位移动作的动作发展现状和发展变化规律,找到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幼儿体育科学发展提供依据。

1 我国5~6岁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

1.1 5~6岁不同性别幼儿各项粗大动作发展状况

由表1可知:除非位移项目坐位体前屈中男性幼儿的成绩外,女性幼儿坐位体前屈、位移项目和操作项目各个项目的成绩都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最好成绩都出现在6岁,最差成绩均出现在5岁。男、女性幼儿的坐位体前屈成绩差异较大且刚好相反,男性幼儿最差的成绩出现在6岁,为6.1,最好成绩出新在5岁,为6.4。

表1 5~6岁不同性别幼儿各项粗大动作测试成绩

除位移项目中的双脚连续跳外,其他所有位移项目、操作项目、非位移项目组别的成绩都是男幼儿比女性幼儿好。双脚连续跳5岁、6岁年龄组男性幼儿成绩优于女性幼儿, 5.5岁年龄组女性幼儿成绩优于男性幼儿。

1.2 5~6岁不同性别幼儿各项粗大动作得分现状

如表2所示:5岁女性幼儿各项粗大动作得分整体高于5岁男性幼儿。5岁男性幼儿和女性幼儿双脚连续跳得分均最高,平均值分别为3.06、3.12;男性幼儿坐位体前屈分值最低,平均值为2.36;女性幼儿网球掷远分值最低,平均值为2.42;6项动作中女性幼儿分值均高于男幼儿。

表2 5~6岁不同性别幼儿各项粗大动作得分统计结果

5.5岁女性幼儿各项粗大动作得分整体高于男性幼儿。男性幼儿和女性幼儿在5.5岁时双脚连续跳得分均最高,平均值分别为3.09、3.1;男性幼儿坐位体前屈分值最低,平均值为2.36;女性幼儿网球掷远分值最低,平均值为2.5;6项动作中女性幼儿分值均高于男性幼儿。

6岁女性幼儿各项粗大动作得分整体高于男性幼儿。6岁男性幼儿和女性幼儿双脚连续跳得分均最高,平均值分别为2.84、2.85;男性幼儿和女性幼儿十米折返跑分值最低,平均值分别为2.23、2.42;6项动作中女性幼儿分值均高于男性幼儿。

1.3 5~6岁幼儿不同类型粗大动作得分的分析

由表3可知:5岁女性幼儿不同类型粗大动作得分整体高于男性幼儿。5岁男性幼儿位移动作得分最高,平均值为2.775,非位移动作得分最低,平均值为2.36;5岁女性幼儿位移动作得分最高,平均值为3.87,操作动作得分最低,平均值为2.52。女性幼儿位移动作、操作动作、非位移动作得分都高于男性幼儿。

表3 5~6岁不同性别幼儿各项粗大动作统计结果

5.5岁女性幼儿不同类型粗大动作得分整体高于男性幼儿。5.5岁男性幼儿位移动作得分最高,平均值为2.765,非位移动作得分最低,平均值为2.36;5.5岁女性幼儿位移动作得分最高,平均值为2.812,操作移动作得分最低,平均值为2.5。男性幼儿操作动作得分高于女性幼儿。

6岁女性幼儿不同类型粗大动作得分整体高于男性幼儿。男性幼儿6岁时位移动作得分最高,平均值为2.545,非位移动作得分最低,平均值为2.37;6岁女性幼儿操作动作得分最高,平均值为2.76,位移动作得分最低,平均值为2.62。女性幼儿位移动作、操作动作、非位移动作得分均高于男性幼儿。

除操作动作中5.5岁年龄段外,其他年龄段中女性幼儿位移动作、操作动作、非位移动作得分整体高于男性幼儿。位移动作男、女性幼儿均是5岁得分最高6岁得分最低,平均值分别为2.775、2.87和2.545、2.65。操作动作男性幼儿5.5岁得分最高,平均值为2.58,6岁得分最低,平均值为2.39;女性幼儿6岁得分最高,平均值为2.76;女性幼儿5岁得分最低,平均值为2.42。非位移动作男、女性幼儿均是6岁得分最高,平均值分别为2.37、2.62;女性幼儿5岁得分最低,平均值为2.52,男性幼儿5岁和5.5岁得分一样。

1.4 5~6岁幼儿三类粗大动作得分增长率

表4是对5~6岁幼儿三类粗大动作得分的增长率的比较,可以得出,每一类动作存在负增长数值。6岁幼儿的每一类动作增长率都是~100%,在所有年龄段得分最低。

表4 5~6岁幼儿不同年龄段粗大动作增长率比较

2 结语

年龄越小的幼儿粗大动作但水平增长越快,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变大,幼儿粗大动作的增长水平也逐渐变慢,每个年龄段评分标准不一样,年龄越大的幼儿评分标准越高,6岁幼儿虽然成绩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评分标准的增高,导致6岁幼儿的得分降低。在全国3~6岁不同性别幼儿粗大动作分析中,女性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稍高于男性幼儿,位移动作的发展水平在三类粗大动作中发展最好,仅此于位移动作的是操作动作,但是在三类粗大动作的发展中,操作动作发展水平起伏变化较大,而非位移动作发展虽然最为平稳,但是发展速度较慢。

位移动作测量的是幼儿对于走、跑、跳等动作的发展,而这些动作全部都是发展幼儿的腿部力量;操作动作测量的是幼儿对于扔、投等动作的发展,这些动作发展了幼儿的上肢力量;非位移动作测量的是幼儿弯曲、伸展、平衡等动作的发展,这些动作发展了幼儿柔韧力量。因此,在5~6岁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中,幼儿动作发展最好的就是腿部力量,发展最差的是柔韧力量。造成这一结果其中一部分原因和幼儿的理解能力有关,5~6岁的幼儿对于测量动作的要求和方法理解能力有限,对其中的技巧不能完全掌握,这样就会造成幼儿不能百分之百地完成动作测量。

猜你喜欢

分值平均值动作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
基于电流平均值的改进无功检测法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病种分值结算模式下的医疗监管之实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