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城更新背景下的街道商业设施设计提升思考

2022-05-26汪婧

设计 2022年10期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

汪婧

关键词:街道商业设施 街道活力 城市公共空间 街道空间 城市家具

引言

在旧城更新这个大背景下,为促进旧城发展,提高旧城区的街道活力,很多街道商业设施被放置在街道空间中,规划者希望通过它们可以起到促进街道活力的作用,然而事与愿违。旧城区内部分街区已进入闲置、消极等发展的困境,缺乏活力的街区是不利于旧城区的现代化发展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此局面展开研究,以无锡市为例去分析无锡旧城区街道空间环境中的街道商业设施与旧城区之间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街道商业设施设计优化的方法。

一、街道商业设施

(一)街道商业设施的概念界定

藤江澄夫认为“商业设施”是一种便于销售和购物的设施,其实质就是一种通过顾客前来购物获取收益的专用设施。故“街道商业设施”实质上就可理解为在“街道”空间中的“商业设施”。国内学者吕小勇将规模较小、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周期性与流动性的商业设施统称之为“微商业设施”,以商亭、快餐车、流动摊位和自助售卖屋等实体形式呈现[1]。蔡永洁将“城市家具”定义为广场、街道等城市公共空间中那些不具备结构性意义,但能对空间品质产生影响,与人的行为产生互动的空间元素[2],其中小型售货亭也是属于城市家具范畴。

综上背景,笔者将本文研究的“街道商业设施”的概念界定在“城市家具”和“商业设施”的交集之下,包含了“微商业设施”,其实质上是带有商业属性的城市家具。

(二)现存的道商业设施类型

无锡旧城区现存的街道商业设施种类主要分为三类:门店延伸型、加建固定型与临时定点型,具体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看出,现存的街道商业设施均为单一的商业营销空间,无其他附加的功能。且除临时定点型外的街道商业设施皆是长期占据城市土地资源,将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对外开放程度都较低,与街道环境融合较差。

二、现存街道商业设施与旧城区的问题研究

(一)商业空间公共性差,变相浪费城市空间资源

现阶段无锡旧城区内的街道商业设施空间都较为私有化,活动空间隶属于商家,也并不是全天候的,人们不能自行使用该空间。尤其是加建固定型,大多采用的都是不透明的铁皮或木头材质,只有一个小门可供顾客进出,有些甚至只开一个小窗口进行营业,包裹感很强,呈现出一种抗拒外界因素入侵和不愿融入外界空间环境的密闭型空间姿态。

对外界开放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与街道空间的关联程度,会导致街道商业设施难以利用自身的活力带动街道空间的活力。为打破这种对外封闭的空间状态,有些加建固定型做成了全透明的材质,这在视觉上达到了一种通透的效果,加强了室内外的一个空间对话效果。但如图1所示,整个空间的形态结构实质上仍是属于全包围的封闭型空间结构。

现有的街道商业设施空间形态是消极的、无公共性,难以融入旧城公共空间。其缺点尤其暴露在它们在非营业期间的情况,完全封闭且外界也不能自行进行使用的,无法利用自身的活力去为街道带来活力,反而因为自身有较强的封闭性阻隔了与外界的流通,从而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如图2无锡旧城区大成巷商业步行街内很多闲置的加建固定型街道商业设施,外界既不能自行使用也不能轻易将其移除,只能讓这些封闭的盒子为街道带来消极、冷清的氛围。

(二)设施自身活力有限难以促进街道活力提升

现存的街道商业设施只有单一的商业服务功能,设施自身能够产生的活力磁场有限,且长期被一种商业类型占据。只有门店型街道商业设施会提供休憩、用餐的功能,但也是因为它所依附的室内商业的需要才产生的,且这类空间只对在此消费的人群开放,活力场所呈现对外隔绝的内向型空间。

单一的功能使得其散发的活力能量值仅在出现最初达到一个高峰,然后它对人们的吸引力和自身的商业活力会随着时间而消减,从而对周围的活力影响力变小,活力范围出现萎缩,最终消失归零。

所以就整体而言,无锡旧城区内的街道商业设施对街道活力提升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且持续性较差。

(三)设施形态样式缺少城市语言,彼此之间风格不统一现阶段无锡市对街道商业设施的管理只是根据《无锡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设施的放置选址、卫生整洁、空间占地是否妨碍交通等方面进行约束,在形态样式方面无明确的要求,商家可自行选择(历史文化街区除外)。造就它们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的设计元素(历史文化街区除外),整体缺乏协调性的现象。

无锡旧城区内现有的三种街道商业设施的造型多样,如图3所示的部分设施,在形态上有方盒子、多边形盒子、支架棚等形状,在材质上有金属铁皮、玻璃金属边框组合、布艺金属框架组合、布艺木质框架组合等。

它们在某一体系内是单一的、同质化的,而在整体大局上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现象,放置在原本就紧凑、不统一的旧城区的街道空间之中,看起来更为杂乱,破坏街道环境的美观和整洁。

三、旧城区街道商业设施优化设计思考

(一)增加设施空间的公共性,有利于提高旧城街道空间的利用率作为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城市的发展总是以原有的城市结构为基础[3],从而做出改进的策略。为缓解旧城发展中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紧凑城市”的城市发展策略成为了城市空间转型的必然选择,它能够以较少的土地提供容纳更多人和活动的空间[4]。

规划者们出于增加旧城街道活力、活化街道商业经济的目的,将城市街道上的部分公共空间转换成了商业空间,可惜效果甚微。若是将这些占据城市公共空间的封闭型商业空间,保留其商业服务功能的同时,再增加其空间公共性,符合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旧城发展理念的同时,这种将旧城公共空间平民化的做法对城市居民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5]。

1.打开设施空间界面,商业空间向公共空间退让要提高一个封闭空间的公共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该空间的界面打开,这不仅体现在材质从不透明到透明的改变,还要落实到对空间界面的形态和流通动线的改变上。

将原本全包围的封闭空间改成半包围或全开放的通透空间,增大与外界的接触面,促进街道商业设施的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流通性的增加。

如图4,同样是一个方盒子空间,比起用不通透的面去包围空间的做法,可以通过用杆件或是用杆件框架结合织布材质做围合。还需要改变原先四个面全部围合起来的做法,做成半包围的空间,这种弱化街道商业设施的空间边界的方式,可以加强街道商业设施的空间与外界渗透和对外流通的接触面,让街道商业设施能够更好地与外环境融合。

2.提供无主题空间,让市民自行发挥功能限定了一个空间的属性,而行为活动也可以决定一个空间的功能属性趋向。若被框定在了一个功能区间,那它所提供的空间只能供给予一部分人使用,而不符合该空间的人群是大部分。一个不限定功能的空间才能容纳更多的活动行为和更多的使用人群。一个无主题的空间它对环境的介入、对人群的行为活动的包容感较强,它允许多种空间可能性的出现,也可以激励人们在空间中开展不同活动,是对潜在的城市活力的开发。

在街道商业设施的商业服务功能之上附加一个无主题的空间场所,可提高街道商业设施的公共性,使其对社会公众的开放程度增加,这对旧城土地资源的高度利用的同时可促进街区活力的激发。

(二)设施功能的多样性可促进街道活力的提升梅塔曾提出有活力的街道是只有大量的人参加一系列固定或持续的活动,尤其是那些社会性活动的街道。所以“街道活力”形成的关键是要吸引足够多的人聚集,并停留进行持续性的活动。即为人们提供多样化公共活动的场所空间有利于促进街道活力的提升。

一个既定场所,需要容纳不同多样化的功能,要使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用途的场所,要使之能提供给使用者的选择机会比那些只限制他们于单一固定功能的场所要多[6],而无锡旧城区内现存的街道商业设施只有单一的商业服务功能,能提供的机会少。设施自身的活力辐射范围小,对周围街道活力的促进作用有限,不能持续地吸引人流,带来长久的街道活力。

1.根据街道属性融入不同功能需求基于以上分析,得出街道商业设施除了要有基本的商业服务功能外,还需要融入其他能够吸引行人和留住行人的功能。

一个能够被人们一直使用的空间才不会被抛弃,可从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点出发去融入相应的功能需求。然街道属性不同,该街道上人们所需要的场所功能也会有差异,具体可根据街道的空间属性和周围环境和人群的需要,将街道商业设施融入其他功能的属性,成为一个复合式功能空间的街道商业设施。

2. “三合一”的组合使用持续街道活力研究表明当原有的一个活力点附近如果出现了一个新的异质活力点,可能因为新的活力因素的介入提升原有活力点的场域,两者相互叠加,共同促进彼此空间活力场场域的扩大[8]。

固定型街道商业设施占地时间长可以容纳更多可能性的空间,而临时型流动性大、占地小且可以在刚出现的时候迅速吸引人气,而这种开敞通透形式又是门店延伸型的空间特点。

可将现阶段的三种街道商业设施组合为一种设施类型使用。如图5所示,一部分空间是固定的无主题空间,可根据街道属性提供相应的功能,随意供人使用。另一部分部分空间则可以被租用进行商业销售的空间,在短时间内是固定为某一类商业类型所使用进行商业服务功能所用。

該“三合一”的组合形式确保在商业空间部分不能吸引人流时,也存在有公共空间的功能,使之可以一直能够被人们使用,不会被闲置抛弃;而时长变动的商业空间部分可以在它活力周期结束后更换商业类型的这种方式,能为街道带来源源不断的商业活力,从而做到利用街道商业设施对城市街道活力的可持续性激发。

四、无锡旧城区街道商业设施的提升设计策略

街道商业设施作为城市街道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一部分。故要做无锡旧城区街道商业设施的提升设计,应在结合上述的思考之下,根据设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域特征元素进行一个在地性的创作。

在设计的过程中从城市的地域特征出发,从形态样式、材质以及细节设计上进行符合城市形象的设计构建,这在传递城市文化精神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强化当地人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热爱。

在旧城公共空间中的设计在造型上要做减法,功能价值上做加法。街道商业设施也是城市家具的一部分,不能过于强调他们的独特性,过度渲染设施的造型会造成杂乱的城市形象。故在处理他们的形态造型时,要确保它们有家族意识,在同一个系统之下,不能影响到城市街道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一)重塑城市语言打造在地性设计1.从城市文脉提取在地性元素如无锡这类历史文化浓厚的城市可以从该城市的传统建筑、人文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提取该城市的在地性的元素。

提取元素的时候要选择具有特色的部分,像是对传统建筑选择元素时,可找寻体量较大、特征明显的建筑构件,如双坡屋顶、人字硬山、观音兜、屋脊等,因线条简单更容易抽象提取成简单的几何形态,设计为街道商业设施的基本造型。

而传统建筑细节处的装饰纹样和其他小构件本身的造型十分的精致成熟,可以直接设计成视觉图案,成为街道商业设施的装饰的一部分,进一步提升设施的丰富程度,增强地方特色。如在建筑装饰纹样中最常见的云纹、回纹、如意纹等抽象几何饰纹,还有其他的植物饰纹、动物饰纹、文字饰纹等,可直接描绘下来附加在已成型的设施造型之上成为装饰图案的一部分。且因为这些纹样都在传统建筑这个大系统之下,即使种类繁多也并不会造成杂乱的现象。

2.以城市当代特色发展新形象无锡的传统建筑风格是隶属于苏南传统建筑系统下的,如果做无锡的街道商业设施的规划设计时,只考虑从传统建筑风格中提取城市语言元素的话,则不能将其区分于其他也隶属于苏南传统建筑体系的城市。还需要把这些传统建筑元素加上其他城市语言元素,如无锡鼋头渚的樱花元素、华莱坞影视拍摄基地的数码影城元素或“玉飞凤”造型的城市徽标等这些诸如此类的当代城市特色的元素提取设计成视觉纹样,融入到对街道商业设施的样式设计之中,打造当代城市的新形象。

除此之外,无锡的惠山泥人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锡独有的城市特产,其中以“大阿福”最为出名,若是以此设计成IP形象,用作图案放置在街道商业设施之上,不仅丰富了设施装饰纹样的种类,还对宣传无锡泥人文化有利,从而可以发展有关泥人周边等新产业,推进经济和文化的增长。

(二)低姿态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后期规划进城市公共空间的“外来物”,街道商业设施在设计之初则应该摆正自己的低姿态的定位,通过材质、空间结构、形态样式融于城市公共空间,否则会被城市公共空间和人群所排斥,成为城市的街道环境之外的闲置物。

空间的形态和结构以前文提到的无主题的开放空间为基础,空间使用模式则采用“三合一”的设施类型。其他复合式功能的添加具体在实施的时候可以先考察一下周围的环境状况。

若是以居住为主的街道,则生活性较强,更多需要提供休憩、健身、交流的聚集安静的功能空间;步行商业街区要以盈利为先,吸引人气更重要,可能需要的是可以让商家进行商业活动或者商业表演的空间;在城市主干道路上的街道商业设施,因流畅的交通空间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不需要去聚集人气,可能更适合偏向充当一个景观小品的功能。

(三)就地取材做因地制宜的设计在材质上可用江南最常见的竹子作为主要建材,一方面该建筑用材是自然生态的植物,它生命力强、生长迅速可直接粗加工成材,其可再生的环保属性也符合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由于竹子韧性高、抗弯曲、拉伸强的力学属性使其的可塑性很强,让街道商业设施的形态样式有多种的可能性。

也考虑到旧城街道空间有限且紧凑的条件,街道商业设施不能长期占据宝贵的土地资源,所以竹子构筑方式具有易拆卸的优势,对后期的转移、维修、回收等运维工作内容有帮助。

在南方,竹子历来就是人们建造居所的主要建材,就地取材选用竹材不仅是对传统居住建筑的致敬和对地域性特征的表达,同样也是为了间接的为无锡的竹海风景区作宣传,促进无锡的旅游业发展。

(四)标准化设计加强秩序感2017年江苏省召开了首个以“城市家具标准化研讨”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中国城市家具标准化国际会议”,在该会议上鲍诗度教授提出要以一个系统性标准制定城市家具的设计、制造、管理、实施等方面,确保城市家具可以规范且有序地进行[8]。

街道商业设施作为城市家具的一部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外环境的一部分,设计師可设计出一个统一的模板。不同的城市在使用时,大体形态不变,只需在局部细节处,如材质、颜色、装饰纹样稍作一些在地性元素的添加和改变,即可成为专属于某一城市独有的设施形象。

以一个系统的标准制定街道商业设施的设计,可使在某个区间内街道商业设施是成体系的、和谐的。但它们彼此之间和而不同,因为细节处在地性的设计,体现了独特的城市语言,各自成派。

结语

旧城更新和城市家具设计都处于在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转型阶段,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街道商业设施的设计同样也处在一个重要的节点位置。无论是对个体城市形象塑造和文化的宣传,还是对旧城区活力的激发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新制度和新技术的出现,也会催生不同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形式和建设方式,这些变化都会对当今街道商业设施的设计提出全新的要求,这使得设计师们对旧城发展和街道商业设施设计本身的思考和认知也应该在这些变化和发展中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设计研究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照明设计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与人的行为模式探究
“士—绅—商网络”与都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关系分析
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重要性探讨
城市公共空间游憩适宜性评价分析的必要性研究
楚河汉街的城市符号及公共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