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时代影视剪辑的艺术特点和发展

2022-05-25徐小东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影视剪辑技术日新月异。当前,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影视剪辑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观众对精品影视的观看需求。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剪辑;艺术

当今社会,观看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影视作品能够带给人们丰富的视听体验,让人们借助影像技术和虚拟技术足不出户就能观看大千世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影视剪辑技术也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出现了越来越多精良的影视作品,剪辑技术作为影视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影视剪辑的定义

影视剪辑又被称为“影剪”,是指将拍摄好或者录制好的画面和声音,通过剪辑,重新对画面以及声音进行组合和加工。在一部影视作品创作的前期,会根据编剧创作的剧本将文字内容通过镜头复现,拍摄不同场景、不同人物以及不同时间段的画面,再用后期剪辑组合的方式对前期拍摄的素材进行加工,挑选有效的镜头,分近景、远景、中景等不同画面,调整画面的色彩、明暗度,最终把分散的一个个画面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具有艺术性和主旨的作品。

新媒体时代下影视剪辑的现状

影视剪辑呈现方式更加多样

在大众传媒时期,互联网技术尚未发展,影视作品的播放平台一般为各大卫视,观众只能通过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因而对影视作品并无选择权,这一时期影视剪辑的呈现方式较为单一。到了新媒体时代,随着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作品越来越多,观众的选择权也越来越大,只有具备优秀的创作水准和高精度的制作水平,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具有突出风格和特色的影视作品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基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影视节目都具备了更高的质量,影视剪辑的表现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具体表现在画面更加自然、生动、流畅,声音更加真实、立体、动人,声音与画面的匹配度更高,更能带给观众奇妙的视听体验,使观众获得更高级的审美享受。

影视剪辑技术手段更加先进

科技的进步使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需要人工操作的工作越来越多被机械或者高科技所取代。当前,影视行业剪辑技术相较于上个世纪已焕然一新,传统的剪辑是在类似于民间手工作坊的地方进行的,不同于现在,影视作品的创意和构思主要由编剧和导演完成,在过去,所有内容都由剪辑师一人完成,通过技术将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拼接起来,重新组合,画面的画质和清晰度受底片磨损程度的影响,影视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都要取决于底片的复原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影视作品的创作和剪辑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后期剪辑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在摒弃了传统的加工和剪辑方式之后,新的剪辑技术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具有生命力,还大幅度提升了剪辑的工作效率,不需要一帧一帧地对画面进行调整,因而影视剪辑工作者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對作品进行打磨,不断优化作品的质量。

影视剪辑工作理念更加专业

在影视作品的前期制作环节,编剧以及导演会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对作品的主旨或者内涵进行突出强调,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与前期制作不同的是,后期制作更强调对已有素材的加工和完善,不要求独具创新或者二次创作,仅需要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剧本内容进行还原和诠释,突出剧作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因此,剪辑师的个人意愿要与导演以及编剧等制作团队的想法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在剪辑的过程中才能选择出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彰显剧情走向、丰富作品内涵的画面,保证整部作品的质量。如果剪辑师对影视剧作没有足够的研究和理解,在剪辑的过程中对画面不经筛选,或者删除一些对剧情走向具有关键意义的片段,会使作品内容出现严重的割裂,容易让观众感觉“跳戏”。因此,剪辑师们应当保证每一个关键的剧情都有相对应的画面呈现以及合乎场景的配乐,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情绪,使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一个好的影视作品必然能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让观众深入剧情。

新媒体时代对影视剪辑的新要求

任何类型的影视节目要想吸引更多的关注,收获更高的播放量和观看率,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需要在各个方面寻求突破,找到创新点,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使影视节目具有时代性和经典意义,节目的创作既要突显出节目的风格,又要考虑到观众的现实需求。比如经典综艺类节目《快乐大本营》播出多年,其剪辑风格也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音效和背景音乐更加欢快活泼,花体字运用频率更高,还加入了许多有趣的表情包,使剪辑出的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新意。

在一档影视作品播出了较长时间之后,更需要通过剪辑添加更多创意元素,以此来调动观众继续收看的热情,保持影视作品的活力和创造力。当前,很多影视作品会融入网络元素来提升节目整体的创意性,比如在旁白、字幕或者画外音加入一些网络热梗,使影视剧内容更加丰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借鉴不同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内容,使影视作品的风格、主题和形象更加多元化,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立体的视听体验。

需要完善剪辑的细节处理

随着影视剧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影视节目层出不穷,影视节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获得了质的飞跃。在各种影视剧和影视节目不断加快竞争的同时,它们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出现了疲软状态,这也对影视行业的剪辑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影视剪辑需要从一些微小的细节出发,不断对影视内容进行加工和打磨,使最终的效果更加精美,用流畅的画面衔接、应景的音效和配音、超高匹配度的声画结合来打动人心,带给观众更高标准的审美体验,在一众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剪辑的细节处理对于任何一部质量上乘的影视节目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反之,制作粗糙、声画不匹配、画面衔接度不够流畅的剧作大概率会受到观众的冷眼相待。比如前两年被广大观众遣责的“抗日神剧”,除了内容和情节设置的漏洞之外,剪辑的混乱感也是观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在很多情节处理上惯用夸张的音效,结合一群人的打斗场面,使声画体验过于荒诞,无法体现战争的悲惨,使战乱看起来更像一场人为的闹剧。由此可见,优秀的剧本加上良好的演绎只是一部影视剧成功的第一步,好的制作水平和剪辑水平才能够保证影视作品的呈现效果。

需要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

如今,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技术的运用使剪辑手段焕然一新,提升了影视节目的艺术效果和整体质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观看影视节目的需求。当今,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逐渐养成了“碎片化阅读”“快餐式观影”的生活习惯,人们的注意力被视为一种“稀缺资源”,不论是文字还是影视作品都需要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这种态势给影视剪辑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影视作品的内容和价值传递只是衡量该作品综合评价的其中一个指标,剪辑技术的运用也成为评判影视作品优劣的关键。

受众观影习惯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视節目的制作,一部想要获得更高收视率的影视作品需要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因而剪辑节奏需要更加紧凑,要做到画面切换自如、衔接流畅、声画结合紧密、细节上趋于完美,而不应出现节奏拖沓、镜头混乱、音效运用不当等问题。2020年火爆一时的两部网剧《沉默的真相》和《隐秘的角落》给影视剪辑领域提供了良好的范本,这两部网剧不论是情节发展还是剪辑节奏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准,在镜头语言和声画结合方面十分自然流畅,尤其是转场切换让观众大呼惊奇,有许多网友在评论区表示“画面切换太自然了,给剪辑师点赞”。这两部网剧的成功足以证实影视剪辑对观众观看体验以及作品本身评价的重要性,影视剪辑应当结合当下观众的观影习惯和观影需求,力求精细化打磨,使优秀的影视内容在精良的剪辑技术的包装下变得深入人心。

新媒体时代影视剪辑的发展思路

强化画面剪辑技术

新媒体时代,要求电视节目在剪辑部分更加突出主题和价值观导向,不同的影视剧由于类型和题材的多样化,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大相径庭,因而剪辑师需要根据影视剧自身的定位和故事的演绎过程对各种镜头画面进行挑选,选择最能表情达意、传递主旨和思想的画面,保证影视剧前期策划和后期呈现的高度和谐和统一。此外,为了保证影视剧更能打动观众,具有更高的吸引力,剪辑师需要挑选一些侧写画面来保证影视剧中人物的丰富性和立体性,从侧面描写的角度传递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可以借用他者的观点描画主角的内心,尽可能地少采用内心独白,用多方面展示的方式来呈现人物的形象,保证人物与画面之间的统一和协调。剪辑师还要注意考虑画面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通过远景和近景的适时切换,对不同场景近景、远景的调度,使故事更加具有层次感,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以不同的情节转折点,作为剪辑的衔接点,保证画面的连贯度和流畅性。

运用声音剪辑技巧

对于影视节目而言,声音是一个节目的灵魂,后期制作和剪辑工作者需要对配音、音乐、音效等方面引起重视,需要掌握系统的方法和技巧,对视频音乐效果方面进行精良的加工。新媒体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影视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对音乐进行科学处理,保证音乐在影视节目中的流畅性、连贯性和匹配度,一方面可以提升整个电影或电视节目的质感,烘托出需要营造艺术的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带给观众更好的视听体验。比如,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综艺节目《奇葩说》在每期节目开始之前都会播放一段非常具有节目风格的欢快的音乐,每当观众听到这段音乐,也就意味着《奇葩说》正片即将开始,能够在短短的几十秒内抓住观众的眼球,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同时成为《奇葩说》所特有的一个标志,强化了节目的独有风格和特性。

新媒体时代影视剪辑的核心价值

在过去,互联网技术尚未发展,影视作品的播放平台主要集中于电视,大部分观众只能通过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观众的选择权取决于电视台的播放权,由于技术所限,影视作品的剪辑技术也比较落后,观众受制于播放平台以及影视作品的数量,选择权十分有限,不管影视作品质量的优劣,抑或剪辑手法的高超与否,观众都只能被动地接收。

随着时代的变化,影视行业的竟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市场上拔得头筹,许多影视制作单位之间会展开恶性竞争,争夺观众的注意力资源。观众的注意力已经成为影视作品市场评级的重要指标,掌握了观众就掌握了市场,只有获得观众的喜爱和支持,才能成为影视作品的翘楚。基于当前的市场环境,资本的选择主要在于影视作品的商业价值,因此许多影视类节目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会选择迎合大部分观众的需求,但这种方式带来的风险是作品的低俗化和媚俗化倾向,表现在剪辑领域就是刻意地加入一些网络流行音乐、使用夸张的音效、运用“鬼畜”般的画面切换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种迎合市场化的影视剪辑手段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但却无法为影视作品树立良好的口碑。

在商业化的潮流之下,影视剪辑从业者不应将影视作品仅视为一种商品,影视作品同样具有传递情感和思想的作用。影视剪辑的过程兼具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既要考虑成本和效益的问题,也要考虑艺术性的问题。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需要层层加工,精细打磨,因此影视剪辑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媒体时代,剪辑技术不仅需要得到重视,还要根据受众的需求而变化,只有这样,制作出的影视作品才能让观众看到诚意,才能兼具市场口碑和艺术价值。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不断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步伐,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产品,在对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想让中国影视业在国标上拥有更高的地位,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能忽视影视作品中文化和情感的传递。因此在剪辑领域应当注意艺术性的发挥,引用美学理念,以文化传播为目的,发挥影视作品的价值引领作用。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剪辑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形式的多样化、剪辑技术的先进以及剪辑理念的专业化上。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影视剪辑应当注意引入更多的创意元素,完善剪辑细节的处理,保证整个作品的观感。当前,影视剪辑的创新发展主要包括画面剪辑技巧和声音剪辑技巧的创新,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在影视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在,固然要考虑影视作品的商业性,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在剪辑方面应当注意艺术技巧的运用,提升整部作品的质感,使中国的文化更加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作者简介:

徐小东(1976.10-),男,汉,籍贯:重庆市,本科,职称:艺术类三级剪辑师,主要工作及研究方向:频道整体视频包装策划设计制作、影视后期包装制作及新媒体视频制作。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猜你喜欢

新媒体艺术
纸的艺术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