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2-05-25夏恩力
名师简介
夏恩力 第四届全国优秀中小学外语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师德楷模,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拱墅区运河特级教师,拱墅十佳教师、拱墅工匠。现为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小学英语专家组成员、“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小学英语名师班指导师,长三角基础教育小学英语学科专家、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英语)培训工作研讨会、第十届外语教研工作会议暨第二届外语教研工作高级研修班上执教全国性观摩课,曾获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展示一等奖、浙江省新课改巡礼课堂教学展示一等奖,在“人教数字教材教学应用研究”项目中,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小学英语(三至六年级上册)相关内容的教学应用和课件资源制作,课题“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摘 要】 深度学习的提出,为解决外语教学的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而单元整体教学又是深度学习的基本实践模型。本文以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为例,从主题提炼、目标设置、活动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指向深度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关键词】深度学习 单元整体 教学设计
随着课改的深入,尤其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外语教学工作者们越来越关注语言的意义建构功能及其整体性特征,越来越重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教学中越来越突出意义的理解与能力的迁移。深度学习,因其重视整合化、生活化和结构化的学习方式,为解决外语教学的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国内教育领域将深度学习的研究重点放在教学上,并提炼出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型——单元整体教学,提倡教师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入解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主体的需求,搭建起一个由单元主题统领、内容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的教学单元,将凌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引领学生围绕主题,建立起系統的认知结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将结合以上理论,以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为例,探讨如何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解读教学板块,提炼单元主题
(一)聚焦内容,归纳意义
解读单元教材,了解各教学板块的语篇类型、技能指向、主要情境及内容,归纳语篇意义。本单元指向“人与自然”这一主题语境,其教学板块内容分析如下(见表1):
(二)结合认知,确定主题
构成深度学习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学习主题的“挑战性”。与学生认知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脱节的过易或过难的学习主题是无法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因此,教师在确立学习主题时,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触发深度学习。该单元的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学生,教材上本单元的标题为My Favourite Season,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儿童在幼儿或小学低年级就已知道一年有四季并知晓四季天气、景物的差异及各季节的相关活动,如果只看单元标题,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简单定位为了解四季,就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严重脱节,无法引发深度学习。因此,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将本单元的主题定位为Seasons I like(发现四季之美/趣),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能了解与表达四季之不同,更能发现四季之可爱。
二、整合教学内容,设立单元目标
(一)关联内容,梳理框架
深度学习强调学习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因此,教师须在对单元教学板块深入研读的基础上,依据主题的相关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建构逐层递进的学习结构,梳理出单元教学内容关联框架。笔者以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单元为例,围绕Seasons I like主题,针对建构对Seasons的认识和态度这一中心目标,梳理出单元教学内容关联框架图(见图1):
(二)双轨并行,确立目标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中指出,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目标是单元育人价值的具体化。因此,单元目标要体现学生在经历本单元学习后所要达成的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定位教学目标时,不能只着眼于让学生掌握字词句等“事实性知识”,而要关注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及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因此,教师在厘清教学内容的关联后,可从对语言的掌握和对主题的认知两个维度,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化表述(见表2)。
三、围绕单元目标,制订课时目标
(一)循序渐进,厘清课时
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渐进性,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笔者在明确单元目标后,按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整体规划课时,形成主题上由浅入深、语言上由易到难的螺旋上升的单元课时序列(见表3)。
(二)结合课型,设置目标
教材中不同的教学板块,基本定调了各课时的课型,但无论哪种课型,都可以在设置课时目标时体现深度学习。下面以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单元Part C Story time为例,探讨如何在课时目标的设置中体现深度学习。
1.教材内容分析
该课为故事课,主要内容为Koala在圣诞节从澳大利亚来到中国,Zoom在机场和Koala对话的过程中,发现圣诞节时中澳两国的季节完全不同。针对此内容,笔者提炼该课主题为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easons in Australia and China(中澳两地的季节差异)。
2.教学目标设定
该课的教学板块为Part C Story time,技能训练点为听、说、读、看、演,结合单元主题、教材内容与课型特点,本课时教学目标设定如下(见表4)。
四、关注学生主体,设计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活动,力求使学生达成经验与知识间的转化,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深度加工而把握知识的本质。在设计学习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在自主建构中把握范式,在延伸情境中形成变式,达成对知识的迁移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老师总结提炼了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本质与变式、价值与评判、迁移与创造。下面以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C Story time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见表5)。
(一)活动与体验
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首要特征。深度学习依靠学习活动的开展得以实现,而学习活动则依托于问题进行推进。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设置应关注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问题以开放性问题为主,不宜仅停留在对事实性知识的观察与识记上,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应卷入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认知。在问题的设置上,应注重问题的层次性,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在问题的结构上,应以聚焦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的“大问题”为主线,使学生可围绕问题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同时,在学习活动的形式上,也应鼓励独立学习与生生互动交织进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深入思考,亦有相互碰撞。
(二)联想与结构
联想与结构是学生将已有经验与当下学习内容建立联系的建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活学生对主题的认知储备及相应的语言储备,使学生能顺利地将当下的知识学习内化为个人经验。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歌曲与课前交流激活学生旧知,通过看图猜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大致情节,对接下来的学习进行了预热,并通过“Why does Zoom look puzzled”这一关键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Koala冬天活动的特殊性这一认知冲突上,为接下来对中、澳两地季节差异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本质与变式
本质与变式体现在对知识的概括与演绎。本质化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内核,本课故事中心思想为世界各地的季节差异,学生要把握主题,并要用所学语言对主题进行故事化的演绎。但本课句式繁多,学生需在学习过程中提炼出核心句式,并将此核心句式应用于故事创编中。在本课中,教师设计了根据故事图片和关键词,同桌合作复述故事的活动,用可视化的图片和关键词,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图式,提炼结构性语言,也为学生接下来在延伸情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支撑。
(四)价值与评判
价值与评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有依据的评价。在本课中,教师利用为故事命名这一活动,校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用“Do you like the story? Why or why not?”要求学生对故事进行评价与改进,类似的评价方法还有为故事打星或等第、提问“本故事中你最喜欢的部分或你觉得最有问题的部分”等。对故事的评价与改进的活动,既核验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审辨式思维,并为接下来的迁移与创造环节做好准备。
(五)迁移与创造
迁移与创造指学生将当下所学运用于不同的情境。迁移化应用是检验深度学习发生的基本指标。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个性化的表达,并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延伸情境。在本课中,教师通过更换故事发生的人物、时间、地点的方式延伸出了三个类似情境,而三个情境的开放度也逐步增大,对学生迁移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学生在围绕主题、对故事进行创编的过程中进行了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达成深度学习。
单元整体教学作为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路径,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教师重塑语言观、教材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唯有教师跳出为知识而教的视角,关注语言的人文性、发掘教材的育人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学习不是知识的堆砌,不是一场重负累累的苦旅,而是一场既有对内的探索,又有向外的连接的发现之旅。希望笔者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引發同行的相关思考,为英语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