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航海时代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征服意识

2022-05-24吴秀菊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

吴秀菊

关键词 大航海时代 鲁滨逊 征服意识

一、《鲁滨逊漂流记》的创作背景

15世纪-16世纪欧洲各国的海洋活动剧增,开启了航海时代。欧洲启蒙运动后不安于现状的人们在周边大西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开展了大量的冒险性活动来进行贸易交流甚至是侵略占夺。受地理位置以及传统的海洋文化影响,使得英国在该时期不断地拓展领土。随着航道的不断开辟,英国在16世纪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在17世纪成为海上霸权国家,并在18世纪先后在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国家[1]。从总体上来看《鲁滨逊漂流记》中注入了大量有关梦想的描写,这影响了更多的英国人开启新的探索,从而征服海洋、征服世界。其中鲁滨逊第四次航海被困荒岛从而发生的种种故事,也是殖民行为早期发展的一个缩影。

二、征服海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中产家庭,其父亲常以知足常乐规劝他,但是他不安于现状,先后进行了四次航海。在当时,思想解放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发展,使航海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实际上其技术还很有限,人类并不能与大海相抗衡,海上经常发生船难。鲁滨逊不顾一切想要航海,除了对于自由的渴望,更多的是在资本家贪婪的本质驱动下渴望获取财富的心态,才会为此不惜任何代價获取财富。鲁滨逊在首次航海的时候就遭遇了风暴,海浪夺走了他好朋友的生命,但也没有阻挡他继续航海的决心。在鲁滨逊第四次航海的时候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所有的船员都死了,只有他自己活着来到了一个荒岛上。海洋始终在考验着鲁滨逊,但是面对海洋,鲁滨逊始终都是勇敢面对的态度,不知道是财富的趋势还是内心的不甘,他在荒岛上绝境中还是选择勇敢生存,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帝国。鲁滨逊一次又一次的放弃家庭选择海洋,其实更多的是对于财富以及权利的渴望,作者也通过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展现了新兴资产阶级面对海洋战胜困难,渴望获取更多财富的欲望[2]。

三、征服荒岛

鲁滨逊来到荒岛之后经历了短暂的喜悦,但很快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在一无所有的荒岛上,鲁滨逊只有残存的一把刀、一个烟斗以及一点点烟草。很快鲁滨逊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开始运用简单地工具建造房屋,也依靠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开始适应环境、获取食物、训练牲口、制作家具,逐渐将小岛建设为一个生活场所,并在此开展了长达二十八年的荒岛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小岛上鲁滨逊可以称得上是这个岛的过往,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个人所有,小岛也就代表了他的殖民地。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除了是个人的劳动精神,也是对于自然地占有与征服[3]。鲁滨逊在荒岛上就是就是资产者,拥有荒岛所有的一切还有沉船之后的所有货物,在鲁滨逊的心里人是自然的主人,应该主宰自然的生命,鲁滨逊在荒岛上改造自然搭建家园的行为也是帝国殖民者构建的过程,更多的是西方殖民主义对于海外殖民的征服。

四、征服异族

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不仅仅是单纯的劳动者,还是具有掠夺属性的剥削者。在鲁滨逊的航海生活中,他不但买卖奴隶并且大力倡导奴隶交易。在征服美洲土著人的过程中,使用火药进行武力威胁,通过《圣经》进行精神思想上的殖民,为了获救鲁滨逊需要一个野人成为自己的奴隶,这也是星期五这个野人奴隶存在的意义。鲁滨逊与星期五看似是朋友实则是主仆关系。不仅如此,鲁滨逊教星期五学习英语,目的是为了可以使用英语差遣星期五做任何事情,他将星期五改造成基督教徒,将其作为最廉价的劳动力始终依附于自己,帮助自己获取并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4]。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将土著人星期五打造成异教徒也是不断地殖民扩张中的征服意识。

鲁滨逊成为了这个荒岛的国王,上面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通过圈养动物解决食物储备问题,派遣使者邀请西班牙人加入自己,以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西班牙船长将十七名西班牙人送到岛上的时候也强调必须绝对服从鲁滨逊。在鲁滨逊心中人与人之间只是契约关系,所有人都需要为他所用并且绝对服从,这种思想也是资产阶级在原始殖民资本积累中的普遍价值观。

五、征服自己

鲁滨逊的求生渴望。在鲁滨逊的第三次航行中,遇到了摩尔海盗袭击,成为了摩尔人的战利品与奴隶。在这种情况下鲁滨逊选择暂时忍耐等到时机成熟再逃跑。最终鲁滨逊也做到了,凭借自身顽强的意志以及对于自由金钱的向往,聪明的鲁滨逊把握了出逃的机会。鲁滨逊的这一段经历,也是当时英国社会新兴资产阶级生活的缩影,耐得住寂寞与苦闷才能在黑暗中抓住机会并产生天翻地覆的变革性发展,这也体现出了该时期英国新兴贵族对于人权、自由的渴望追求。由于鲁滨逊个人的贪婪以及对物质的渴望,就驱使他开启一次又一次的航行,但是这一次遇到了海难,从此开启了荒岛求生的这二十八年。在这28年期间,鲁滨逊就像是被流放到荒岛一样,但他一直保持生活的希望,在荒岛上建设自己的家园。鲁滨逊的种种行为也不是说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在荒岛上重建家园与他渴望自由继续前进是没有冲突的,并且在荒岛上的一切也展现了他的极度自由向往,也在不断地尝试脱离困境[5]。鲁滨逊在荒岛上打造独木舟也是对自由向往的精神寄托。

鲁滨逊在绝境下的自我规划。随着思想的变革,英国的基督教也认识到他们需要与时代适应。英国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壮大,使得清教徒热衷于不断地开拓与征服,无论是商业贸易还是生产,他们都表现出排除万难获取成功的勇气与信心。事实上鲁滨逊凭借这些非凡的创造力,在荒岛上种植、置办屋子,制陶编筐,制造家具,砍树造船等等一系列活动也侧面反映了这种价值观。

鲁滨逊在绝境下的殖民狂热。在针对于殖民的研究中,主要有四种类型,土地殖民、经济殖民、技术殖民以及文化殖民最大程度的展示了土地占领、技术革新以及宗教精神麻痹等等殖民新大陆的手段[6]。当完成了经济上以及政治上的殖民之后,又开始注重对于殖民地人民的精神殖民。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个人资本也大多都是通过殖民的方式,在不断扩张下壮大。

六、作者的叙事与鲁滨逊的实践

作者在小说中对于奴隶问题进行了弱化处理,并没有明确的描写星期五是鲁滨逊的奴隶,只是描写了星期五需要听从鲁滨逊的安排。在文章中鲁滨逊也经常表达自己对于星期五的喜爱,但他始终在利用星期五进行奴隶商业活动。在非洲的冒险活动中,他们与几内亚进行商业贸易并获取了成功。后来鲁滨逊在巴西成为了种植园园主,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去发展自己的种植业,就再次踏上了去非洲买卖奴隶的生活。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作者淡化奴隸买卖的真实存在, 甚至试图通过殖民地人民努力生活的方式掩盖资本家的罪恶,仅仅只是展现自身的进取精神。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也通过大团圆式的完美结局将殖民者以及被殖民者的现实情况分开,但这些并不能掩盖这段真实存在的历史。

在小说中鲁滨逊和星期五的关系看似正常,但是在整个航海的过程中鲁滨逊是真实参与奴隶贩卖贸易的。鲁滨逊被困在萨利时大量购买黑奴,再次登上荒岛时是全民性发展的奴隶贩子。鲁滨逊在从事奴隶贸易的过程中遇到海难并在荒岛生活,也并没有觉得这可能是上帝对于自己贩卖奴隶的处罚。在鲁滨逊第一次去几内亚的时候就希望进行奴隶交易。和其他的殖民冒险家一样,被看起来很成功的事业以及金钱所吸引,再次踏上征程[7]。但是在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土耳其海盗,其资产以及自己都被虏获成为了奴隶。后来鲁滨逊在一个叫苏瑞的奴隶同伴帮助下逃脱了,鲁滨逊告诉苏瑞对于他说的所有一切都需要无条件地服从,并且不断地对他传播《圣经》中的思想,让苏瑞相信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苦难都是因为上帝不知道并没有保护他,让苏瑞相信基督教并且成为教徒。苏瑞也成为了鲁滨逊的奴隶。后来看到金钱的鲁滨逊很果断的将苏瑞当做奴隶卖掉了,并且让苏瑞相信基督教会保佑他的一切,告知苏瑞只要坚信上帝苦难很快就会结束。这种在各个方面影响苏瑞并让苏瑞坚信自己是奴隶的行为。再后来鲁滨逊见到了当时买下苏瑞的老船长但也从来没有关心分别后苏瑞的经历。鲁滨逊的形象就是典型的殖民者冒险家,小说中鲁滨逊的回忆也只是简单地觉得奴隶贸易是件轻率的事情,在荒岛上的生活只是在浪费生命,自始至终都没有觉得贩卖奴隶这件事情是存在问题的,而这也是作者的想法,他与鲁滨逊一样是维护这种殖民体制下的奴隶交易的。

《鲁滨逊漂流记》看起来是倔强的鲁滨逊的冒险故事,但实际上更多的是表现了殖民扩张背景下民众的价值观。因此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过程中要加以辨别。

猜你喜欢

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吵嘴吵出《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