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视角下的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

2022-05-24管佳玮

教育观察 2022年15期
关键词:教龄幼儿园信息化

管佳玮

(上海市静安区芷江中路幼儿园新梅园,上海,200072)

一、问题提出

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其为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高位且坚实的有力支持。《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1]。在教师的高素质中,信息化素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的发布标示着信息化教育得到大力推进。2021年,《上海市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提出了上海市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以幼儿园信息化应用水平为评价准则,引导幼儿园从信息化基本应用水平逐步发展到综合应用水平、创新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效能。[2]

在此背景下,教师要以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为发力点,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体验探究过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二、现状调研

本次调研共向上海市静安区5所公办市级示范园和一级园的40名教师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师对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相关概念的认知、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情况、教师的困惑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幼儿园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的自我评价。问卷调查结束后,笔者进行随机分层抽样,抽取各园10名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保障措施、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基本信息如下:教龄0—5年的教师占半数;学历方面,67.50%的教师为本科学历,32.50%的教师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背景方面,40名教师均为师范教育专业。

(一)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

5所幼儿园在网络条件上均符合《指南》的基础性指标,实现了部分《指南》中的发展性指标。5所幼儿园的网络信息点分布合理,采用千兆主干以太网,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并与上海教育认证中心学前教育区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行了对接,网络环境安全可靠。同时,部分幼儿园根据管理的实际需要,应用信息传输、识别、采集技术,进行了校园物联网建设。信息化配置方面,5所幼儿园均配有信息化办公设备(如电脑、IPAD、摄像头、话筒等)和技术防控设备(如人脸识别系统、门禁系统等)。

(二)教师信息素养情况

1.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了解

89.09%的教师对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感兴趣,但学习或参与过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课程的仅占38.18%。进一步访谈了解到,教龄0—5年的教师在校期间,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熟悉系统和软件操作,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作用于幼儿发展的思考与实践较少。

2.对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率

95.00%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时会使用信息化办公设备和全覆盖无线网络。进一步探究同一信息化设备在不同教龄的教师群体中的使用情况时,发现半数教龄为0—1年的教师会在教学中使用幼儿自主学习设备,半数教龄为6—10年的教师对数字化玩教具(如AI编程类玩教具、语音交互机器人等)的使用率较低。

3.使用信息化设备的环节

92.50%的教师选择在在线教研、线上会议、网络学习培训等环节运用信息化设备,85.00%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会运用信息化设备,82.50%的教师会在实施师幼互动时运用信息化设备。相对来说,制订幼儿个性化教育方案环节中运用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教师较少(55.00%)。

当围绕不同教龄教师具体使用信息化设备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教龄为0—1年和2—5年的教师在智能化、低结构科学活动中的数据观察、采集环节(25.00%)和活动后的分析评价环节(75.00%)的信息化设备使用率明显低于其他教龄段教师。

访谈中,个别幼儿园提出下一阶段将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提供相关信息化设备,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通过无感采集等方式采集分析评价信息,将幼儿的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

4.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教师在幼儿园信息化应用中的问题主要分为三类,即信息化设备如何支持幼儿学习、教师观察和活动推进。具体来说,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于不同水平和实际需求的幼儿,如何制订不同层级的活动目标或个性化学习方案”(80.00%),第二是“如何选择并投放合适的智能化玩具、设备、材料,创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学习情境”(62.50%)。当面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实践问题时,90.00%的教师选择“上网浏览相关资料与信息”,87.50%的教师选择“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讨论”,70.00%的教师习惯于“自行反思后,再尝试”。

5.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能力的自我评价

60.0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能力、活动实践能力一般,27.50%的教师表示比较满意,而非常满意的教师仅占2.50%,另有10.00%的教师表示部分满意。在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后发现,满意度较低的教师普遍为教龄0—1年及2—5年的青年教师,由此可见,青年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在活动实践方面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6.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指导需求

在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支持保障方面,教师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及遇到的问题提出了需求及建议,笔者对教师需求与建议中的关键词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关键词云图(图1)。从关键词云图中可以发现,教师的需求与建议聚焦在低结构科学探究活动、智能化玩具的设计与开发、如何满足并支持幼儿的发展等方面。

图1 教师对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需求与建议关键词云图

三、案例分析

某幼儿园借助信息化技术支持幼儿自主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在高开放、高互动的游戏环境中,通过探索、操作、讨论、阅读、听赏、制作、表演、实地参观、收集信息等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鼓励幼儿利用多种感官积极体验,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和表达表现的能力,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

【案例一】“魔法”试衣间——定制个性化方案变革的探索性学习

云浏览助力私人定制:以美工坊的“魔法天裁”区为例,为了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如少数民族服装、公主裙等不同服装款式),幼儿可通过计算机自主扫二维码上的课程资源库,进行小小设计师的服装私人定制设计。

云设计助推沟通合作:幼儿可利用平板电脑上的迷图软件,根据顾客选定的款式进行配色设计。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角色分工。设计师会与顾客进行沟通,了解顾客的喜好和需求。设计师之间也会进行沟通,讨论图案和款式。

云空间让设计成真:顾客想知道设计的衣服是否合身,就可以迁移服装店试衣的经验,在“魔法试衣间”借助全息投影仪将设计效果投屏,呈现独一无二的衣服。

云记录精彩一刻:幼儿不满足于画和看,更想亲手制作。“魔法天裁”区支持幼儿通过布料的剪裁和装饰,制作真实穿上身的服装。另外,该区域的360度智能设备还能实现全景拍摄、记录,让幼儿能够随拍、随记、随看。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挑战,而个性化学习被视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目的是为幼儿园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协助教师丰富教学手段,给不同的幼儿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个性化教学。[3]

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融合运用更强调个性化学习。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多样化、多渠道的课程资源,能够拓宽幼儿获取知识的途径,实现幼儿自主学习。[4]

在幼儿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如何科学观察分析、精准解读、适当互动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是教师聚焦的问题。

【案例二】“未来停车场”——信息化应用于基于问题解决的游戏活动

教师多一双慧眼:信息化应用支持教师观察每一名幼儿。

信息化助力计划可实现:小胡(化名)和小曲(化名)在进行未来停车场的设计。小胡使用布鲁可智能玩具搭建智能无人驾驶巡逻警车,小曲则通过布鲁可编程程序为搭建的智能警车进行巡逻路线设定。

在游戏的实施过程中,小胡根据设计方案组装智能警车。小曲则一块块地将道路底板铺在地板上,不断根据平板电脑上的设计调整或替换底板。

信息化支持思维品质:幼儿各自完成搭建任务后,合作将智能巡逻警车放在底板上,验证无人驾驶巡逻警车是否能够根据自定的路线顺利完成巡逻。

小曲:这辆警车老是走歪。我明明让它往前开,开着开着它就跑到别的跑道上去了。

小胡:你是不是起点设置得不对,要么你再走一次试一下?

小曲把智能警车放到起点处重新开始行走,智能警车还未走到设计的十字路口转身时过头了,离开了路面。

小胡拿着小曲的平板电脑说:你画的这个(角度)太大了,要弄小一点。

他们不断地尝试在平板电脑上调整警车转弯的角度,最后警车终于走在指定道路上。

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促使教师进一步转换教与学的视角,鼓励幼儿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幼儿的合作探究学习。幼儿园可借鉴并探索实施多任务的混合式精准教学。多任务的混合式精准教学包含如下四个任务:让学习者参与进来、精准了解学习者对于知识的建构情况、精准发现学习者的问题所在、强调常态化课堂。[5]

四、思考与建议

(一)幼儿本位,实现信息技术与游戏和生活的融合,关注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直接体验,这与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游戏化、情境性有共同之处。访谈中,不少教师提到:“在低结构科学探究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前期经验及兴趣点进行活动的前期设计,由幼儿进行活动的步步推进,让幼儿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人。”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并将其与课程融合起来,让幼儿的学习与生活、游戏融合。例如,在游戏时,幼儿发现搭建的轨道用不同的材料、借助身体不同部位或者利用迈出的步伐进行测量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进而产生疑问——如何得出精准的测量结果。这时,教师可以投放编程机器人,让幼儿尝试使用编程机器人测出精确的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在生活中学。

(二)循证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提炼方法策略

教师应在“提出问题—实践操作—提炼经验—改进策略”的循环往复中,梳理提炼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途径、方法、策略等。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可以将教师抽象的思维想法转变为具象的计划方案,让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可预见,为幼儿提供可选择的,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方案。借助科学评估工具,可以对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实施前后进行效果评价。

通过循环研究和实践可以对总结出的要点进行反复验证,使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教师实践操作要点不断完善,这也有助于编制教师操作手册。幼儿园可以搜集、分析、总结教师在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的案例并汇编案例集,还可以对研究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总结、梳理与分析,形成系统的路径、方法、策略。

(三)完善课程,实现信息技术课程聚焦立德树人,定位核心素养

培养职前教师的师范院校、培训在职教师的幼儿园和市区教师进修负责部门,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着眼于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幼儿教师需具备多元的职业能力结构和良好的综合素养。访谈中,不少教师提到幼儿园要多提供一些科学方面的培训,如参加一些编程课程等。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新、范围广,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又与其他学科相互关联,因此,师范院校、幼儿园及市区教师进修负责部门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对信息化技术相关课程予以重视,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必修课,在教学设施、师资配备、教育教学等方面提供保障与支持,特别是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聚焦立德树人,注重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幼儿核心素养的培育,将课程打造成具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猜你喜欢

教龄幼儿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欢乐的幼儿园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爱“上”幼儿园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