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行动研究
2022-05-24赵海洋
赵海洋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
一、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介入频率
在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时,教师作为观察者会在一旁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介入其中。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介入的频率会直接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感受。[1]
本研究记录了12名教师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的介入频率,以30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进行记录,每名教师分别进行两次观察,所介入的次数取两次观察结果的平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次数统计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在30分钟观察期内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次数偏多。教师高频率地介入幼儿角色游戏会直接影响其仔细观察和判断的时间,进而影响教师后续的介入方式。教师常常急于对游戏中出现的某些“不正常现象”进行干预而忽略了幼儿的真正意图,缺乏整体的观察。此外,教师的介入会影响整个游戏的发展以及幼儿在角色游戏过程中的情感[2],高频率地介入幼儿角色游戏会导致幼儿出现一些不良情绪,角色游戏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教师高频率的介入会降低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积极性,幼儿的自主性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导致幼儿基于教师的权威,按照教师意愿进行角色游戏。
影响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频率的因素非常多,如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些行为能力、突发状况等,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明确。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明确自己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定位。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忙碌地活动在游戏中,作为一个指挥者控制着游戏的场面和发展;教师仅观察游戏过程中是否出现安全问题,只着眼于不出事故,而不顾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情绪、想法和游戏的发展,不能及时地调整幼儿的行为和活动。
第二,教师缺乏观察意识和观察策略。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观察的敏感度比较低,无法真正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具体表现和游戏体验。新手型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多是为了维持游戏秩序,避免幼儿发生争吵等,以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3]
第三,游戏开展前没有制订详细的观察计划,缺乏观察的目的性。在具体的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陷入不知道从哪几方面进行观察的困境,这会导致其介入频率不恰当,无法真正观察幼儿,进而无法提升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
第四,介入频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判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习惯,教师做出是否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决定大多是根据自身的感觉等,很少根据幼儿现场游戏的实际情况。如果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符合教师的预期,教师则不会过多介入。一旦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大声说话或者跑到其他区域中等行为,教师就会立马制止。
(二)介入的具体方式
在教师进行角色游戏介入时,幼儿可能会出现三种反应:第一种是积极的反应,这种反应说明幼儿对教师的指导充满兴趣,能够与教师平等地沟通和讨论;第二种是服从性的反应,幼儿依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将游戏进行下去;第三种是无反应,对教师的介入和教师的行为不予理睬。教师介入游戏的身份可以分为三类,即教育者身份、游戏者身份和交叉身份。[4]本文对60次幼儿角色游戏进行了观察,记录教师介入游戏时的身份,将教师介入的方式分为语言介入、动作介入,并记录教师介入的方式。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身份
表3 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方式
从表2可以看出,80%的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直接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直接帮助幼儿解决角色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用直接指导的方式让幼儿明确游戏规则。15%的教师参与到游戏中,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通过与幼儿平等交流和讨论推动游戏的发展,从而间接地解决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只有5%的教师以交叉者的身份参与幼儿角色游戏,即参与游戏角色,使用游戏情景中的语言或者行为对游戏进行干预或者指导。[5]
从表3可以看出,语言介入是教师最常使用的介入方式。其中,53%的教师使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引导,只有17%的教师采用动作引导方式介入,有一大部分是进行劝阻。
通过上述调查可发现,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方式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教师常常以教育者的身份用语言指导的方式介入幼儿角色游戏,语言介入幼儿角色游戏时最常使用的是指令式的语言,命令幼儿去做一些事,这是一种强制性要求。第二,教师使用动作介入时常用阻止性的动作,幼儿常常是服从性地执行教师的指示。[6]第三,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方式不当导致幼儿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更多的发挥空间,缺乏愉悦的游戏体验。若教师无法让幼儿真正喜欢上角色游戏,则不利于幼儿角色游戏水平的提高。
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方式存在很多不恰当的地方,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教师没有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成年人常以口头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认为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高效的方式。[7]因此,教师常试图通过口头指导的方式指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这种方式并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在介入幼儿角色游戏时,教师不宜过多使用口头指导,而是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避免用成人的眼光束缚幼儿的发展。第二,教师对游戏设立的规则和要求太多。教师常常以保障安全为由,阻止幼儿在游戏中的某些行为,忽略幼儿当下的情绪和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阻止幼儿的想象力,而且没有在安全隐患排除后进行适当的重新引导和带入。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教师已经给幼儿预先设置了轨道,一旦偏离游戏轨道就立马介入。这容易打断幼儿的游戏,幼儿不得不放弃游戏或者按教师的要求重新开始游戏。
(三)介入时机
在幼儿角色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介入的目的是给予支持并实现幼儿的游戏愿望。因此,教师在介入时需要以幼儿的需求为前提条件,尊重幼儿对角色游戏发展的意愿,使幼儿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角色游戏过程中真实地表现自己。[8]
【案例1】四五名幼儿在进行开餐馆的角色游戏,幼儿的游戏正常愉快地进行,教师突然到餐桌前假装点菜。教师说:“嗯嗯,好饿哦,我可以点菜吗?”一名幼儿说:“对不起,没菜了。”
【案例2】几名幼儿正在玩超市购物游戏,教师走过来,没有先了解幼儿都在玩什么,直接强行加入。教师说:“你们怎么玩啊,我能加入吗?”幼儿沉默不语。教师说:“要不我们玩会儿积木吧?”两名幼儿勉强与教师一起玩积木,其他幼儿默默走开,参与其他游戏去了。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方式和时机不正确。在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时机非常重要。介入时机应该取决于教师的期待和幼儿的需要两个因素。以下六种情形包含了这两个因素:一是幼儿并没有投入自己设计的游戏情境时;二是幼儿难以与别人沟通互动时;三是幼儿一再重复自己原有的游戏行为并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有困难时;四是幼儿缺少材料,游戏难以继续时;五是幼儿发生游戏技能的困难时;六是游戏中出现负面行为效应时。[9]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教师在不合适的时机加入幼儿的角色游戏,中断了幼儿正在进行的角色游戏,这种介入时机的选择是错误的。
教师之所以在不恰当的时机介入幼儿角色游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教师不能明确幼儿的真正需求。对幼儿来说,角色游戏是非常放松的,他们能够享受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取的快乐,幼儿需要的不是教师对角色游戏方向的把控,而是当自己遇到问题无法正常继续游戏时教师能提供一些帮助。教师通常忽略了这一点,错误地认为只要介入角色游戏就有利于幼儿角色游戏水平的提高。
第二,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角色游戏发展水平没有准确的认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个体经验都会影响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和判断。小班幼儿年龄小,游戏的自主性较差,常常会发生玩不起来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主动介入,帮助幼儿继续开展角色游戏。相比小班幼儿,中班幼儿的自主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常常会发生游戏中争抢材料的现象。此时,教师的身份应该是材料的提供者,帮助幼儿解决在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大班幼儿的游戏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在角色游戏过程中能把自己的想法、创意融入。因此,教师可适时介入。
第三,很多教师没有做到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欣赏幼儿的作品。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意愿,不能以自己的意愿作为幼儿角色游戏的最终结果导向[10],在对幼儿需求没有十足把握时只能试探性地介入,而不是强制介入,一旦发现不合适及时退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行加给幼儿,不能用自己的主观经验理解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
二、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建议
(一)提高专业素养
1.提高教师作为观察者、合作者的角色意识
教师必须在角色游戏开始时明确自己的定位,如果教师需要加入游戏中扮演某一个角色,最好不要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如果有必要引导或者介入要使用扮演的角色身份进行侧面引导。如果在游戏中教师处于旁观者的角色,就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不能过于频繁地介入幼儿的角色游戏,干扰幼儿的行为和决策。[11]教师应结合观察策略做好相应的观察,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介入游戏,达到引导目的后应及时退出游戏,让角色游戏继续按照幼儿的意愿发展下去。
2.实施有效的观察策略
结合有目的观察和随机观察这两种方式,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之前正在旁观幼儿角色游戏时,教师目的明确和重点明确能够提高观察的效果。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其自由性和随意性较大,角色游戏的发展状况可能与教师的预设有较大偏差,教师设定的角色也有可能出现没人参与的情况。此时,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观察的对象和重点并及时捕捉有用信息,根据这些临时变化随机调整,及时转化观察目的。
教师要注意把握对幼儿角色游戏的全面观察并结合个别观察了解整个角色游戏的主题[12],可以用较短的时间,但是要注意观察的广度。教师对幼儿个别观察需要使用较长的时间。个别观察方式应该作为观察的重点,即使需要占据较多的时间,也要进行个别观察,因为个别观察能够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总之,教师需要做到在进行个别观察时兼顾整体局面,采用恰当的观察方式和观察策略。
3.灵活使用观察记录方法
在实际的幼儿园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记录方法比较单一,并没有使用较为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录。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观察的效果,进一步影响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
角色游戏的观察记录方法有以下四种:一是表格式的记录方法,将每一名幼儿的行为作为考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并记录下幼儿的行为能否满足教师预设的要求,随着游戏的发展幼儿的能力是否有了一定的提高。二是照片式的记录方法,将幼儿的游戏活动以照片的形式保存下来,在每张照片旁边进行相应的记录,说明当时的一些状况和幼儿的行为,并附上教师的一些看法。三是叙事式,教师详细地记录幼儿角色游戏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客观记录并保留幼儿在每场游戏中的行为。[13]四是实录式的记录,用摄像的方式将幼儿角色游戏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便于后续对幼儿行为进行分析。教师应该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记录方式,如平时的即兴游戏可采用表格式和叙事式记录,幼儿进行角色游戏表演可采用实录的方式记录。
(二)科学合理地介入幼儿角色游戏
1.积极的语言指导
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需要进行积极引导,而不是命令或者阻止。语言引导有提问、提示、鼓励这几种方式。提问主要是为了了解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状况或者幼儿的一些想法,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引导。教师提问的语气需要亲切和平,达到引发幼儿自主思考的目的,并通过提问最终让幼儿善于沟通交流。提示主要用于幼儿不知该怎么继续游戏的时候,教师采用简单的语言,给出一点建议性的提示,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想法和接下来的动作,以促使幼儿角色游戏顺利进行。当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积极的游戏行为,提高了能力或者解决了困难时,教师在一旁可以适当给予赞扬,增强幼儿的存在感。当幼儿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教师应给予鼓励,以增强幼儿的信心。
2.引导性的行为介入
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行为可分为身体语言、提供材料和动作示范。身体语言是利用表情、动作等对幼儿的行为做出回应,给予肯定或否定。材料的可选择性直接影响幼儿参加角色游戏时的针对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提供给幼儿足够的角色游戏材料,供其自主选择。角色扮演时可能会出现幼儿不明白角色的情况,教师可以进行动作示范并予以引导。
在思考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介入时,教师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方面,不能破坏幼儿角色游戏的情节和幼儿玩游戏的兴趣;另一方面,以幼儿的视角和幼儿的经验作为关键点,让幼儿从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经验中提取信息,帮助自己完成角色扮演。
(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介入时机
1.根据幼儿年龄和游戏发展水平判断
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需要的帮助是不同的。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的游戏目的是丰富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可能要比较多地介入游戏中,引导幼儿进行协同合作,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和分配游戏角色,因此,教师可以在需要丰富角色行为时介入。大班年龄段的幼儿知道游戏扮演的目的,教师的职责是在遇到困难时介入,引导幼儿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游戏遇到难题时,教师主动介入
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是幼儿能够寻求帮助的最主要的途径,也是幼儿最大的依赖。幼儿如果在角色游戏过程中遇到困难会首先想到向教师寻求帮助,因此,教师应该在幼儿寻求帮助时及时给予回应,并根据观察判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的方式,进而帮助和引导幼儿解决当前的困难,继续完成接下来的角色游戏。
【案例3】幼儿在玩“超市”游戏时,没有足够多的“客人”,扮演售货员的幼儿非常失落,寻求教师的帮助,希望教师加入其中。
上述案例中,教师应该在幼儿求助时及时反馈,让幼儿的角色游戏继续进行。教师的介入可以更积极,不仅仅单纯地扮演“客人”加入游戏,还要与幼儿一起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如采用大声叫卖的方式或者促销的方式,吸引在一旁的其他幼儿加入“超市”游戏,充当“客人”的角色。
3.幼儿间发生冲突时,教师及时介入
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幼儿会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但幼儿生活经验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幼儿间矛盾的产生。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发生冲突时,教师需要以矛盾为契机,及时了解矛盾和冲突出现的原因,并及时调解,让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继续进行角色游戏。[14]
三、结语
教师应充分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在幼儿真正需要指导的时候介入。教师介入过多、介入方式不对、介入时机不对等只会打断幼儿的角色游戏过程,不利于幼儿角色游戏水平的提高。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要有针对性,要给幼儿有针对性的指导,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角色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之一,要让幼儿充分享受角色游戏的乐趣,教师就应该多鼓励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