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之象塑国之形的历史表达与当下解读
——以景德镇窑为例
2022-05-24熊晨
熊 晨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333403)
1 景德镇窑崛起的因素
1.1 景德镇概括
景德镇作为一个有着千百年来制作瓷器历史的城市有着从古传今的传承精神,更有向世界传播我们的陶瓷历史和文化的浓厚底蕴。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位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春秋时属楚东境,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新平县,新平镇属之,以在昌江之南,又称昌南镇。“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东汉,公元25 -220年),早在汉代时期景德镇就开始烧制陶瓷,东晋赵概对制瓷工艺进行改革使景德镇由制陶从而转向制瓷。自元、明、清起三代景德镇历史都是官窑所在之地。陶瓷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成为享誉全世界的“中国瓷都”(见图1)。
1.2 景德镇窑的兴起
景德镇窑早在汉代就开始烧制陶瓷,但到北宋时期还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据南宋叶真《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说明当时汝窑是皇家官窑,专为皇家权贵烧制供瓷,所以汝窑在陶瓷史上也有着显著地位;南宋时期哥窑制瓷精细,晶莹光洁也在当时受统治者的喜爱。当时的景德镇还称为昌南镇,所烧制的瓷器造型没有五大名窑的精美,样式没那么丰富,釉色更加没有那么突出,但是当时的景德镇窑却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原材料的运用烧制出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影青瓷,这也得到了宋真宗赵恒的青睐并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昌南,给进贡的御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自此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从而闻名于世,这也是景德镇窑被世人所熟知迎来了第一个转折点。任何地方经济的兴衰虽与原料,人才,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更要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起来考虑,关乎国运的政策一出台,必是举全国之力响应,所及之处必定盆钵盈满,此时的景德镇抓住机遇,运用当地丰富的瓷石、高岭土资源,并且景德镇有着便利廉价的水运条件——昌江,这也推动了景德镇窑口发展的进一步发展。可瓷土和水运并不是稀罕货,绝非景德镇所独有,全国许多地方也有瓷土原料和水路运输,所以这些先天条件只是景德镇窑发展的一部分助力,景德镇窑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图2
其次就是从宋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景德镇窑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和景德镇制瓷工匠们薪火相传的工艺传承。首先是元代统治者由于是蒙古族他们推崇喜尚蓝白之色,于是统治阶级对工匠阶层的重视和对景德镇的资源倾斜(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青花、釉里红、枢府瓷(卵白釉)等制瓷工艺的蓬勃发展,这是景德镇窑实现了相对意义上后发先至的飞跃,元朝统治者在景德镇设置了唯一官方的制瓷机构,这也使得景德镇确定了在全国瓷业中的显赫地位。并且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元代统治者有战略眼光意识,更加注重于与海外国家的通商贸易。据《续文献通考》卷二十六记载,当时元代大力扶持和鼓励商人进行海外贸易,并且政府机构还去国外招商引资,吸引国外商人来华进行贸易往来。从当今海外各国传世,海底打捞和出土的元代景德镇瓷器来看,对外贸易的陶瓷数量是巨大的。海外陶瓷市场的扩大,这更加无疑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景德镇窑一家独秀的局面。到了明洪武时期,明代统治者在景德镇设立了专门管理和烧制御用瓷器的皇家机构——御窑厂(见图二)。御窑厂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皇家瓷厂,这一时期景德镇窑在官府强大的封建经济和大力扶持下,举全国之力不惜重本汇聚制瓷的能工巧匠烧制出了享誉世界的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和颜色釉。据蒋祈的《陶记》中记载:“景德镇陶,昔三百余座”,形成全镇“村村陶诞,处处窑火”的盛况;还有当时有记载“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也充分说明了当时景德镇窑业的灿烂辉煌的真实写照。清代统治者出于皇家权贵的需要更加加大了对御窑厂的扶持,并且中央直接派督陶官专门设立造办处进行经营管理,此时的景德镇在竞争中日益壮大迎来了陶瓷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刻,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成为我国封建社会陶瓷发展史的黄金时代,自康熙十九年御窑厂正式恢复到乾隆中叶,瓷业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制瓷技术更趋娴熟精湛,品种尤为丰富多彩,高低温颜色釉“精莹纯全”,珐琅彩、粉彩精细秀雅,特别是康熙的青花、五彩、三彩风格别致,雍正墨彩朴素清逸,乾隆的青花玲珑和瓷雕等工艺瓷巧夺天工。
另外明清时期,政府为了国家安全,实行了海禁政策。海禁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好奇好崇拜那是与日俱增,(尤其是马可波罗日记在欧洲刊印之后)。海禁,在当时并非全部禁掉,还是就了一些港口与世界交流的(主要是给贡属国进奉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广州港口。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国少产香料,象牙等明贵产物,但西方也少产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物品,所以,交换贸易是生活必须地模式,否则生活就有问题。在国家安全与国际资源必要互补的情况下,广东体制应运而生。广东成为唯一的特区,成为国家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也成为对外经济贸易的唯一关口,由此形成了自北京——大运河——扬子江——湖口——鄱阳湖——吴城镇——南昌——樟树镇——赣州——大庾嶺——南雄——广州路线。该路线是连接经济中心江南地区和对外贸易窗口广州的南北贸易主干线,是贯通当时中国中心的水路交通重要路线。新航线开辟,地圆说的确定,刺激了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在明清以前主要是间接贸易或许仅限于南洋各国。清代严格管理海外贸易,制定了一系列内商外商贸易制度与政策。景德镇制瓷工艺又于此时繁荣昌盛,随时代大流而流向了世界。随着土地的交易合法化和“优免权”的设立,土地交易的市场化,在明代是重大改革,也是首创。景德镇刚好地处南北水路交通主干线之畔,又有两税法的推波助澜。在国际刚需和内外交通优势和国策导致的大量无田农民涌入手工城镇,所以成就了景德镇,这也应是历史的必然性。明清之际,其它窑口均离南北水路主干线(广东口岸)较远,或诸多不便,而景德镇则独居交通最大优势,所以发展较快。而周围的鄱阳湖平原,大量的弃田农民为景德镇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致使景德镇瓷器在市场上占据成本优势。至此,景德镇开启了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地借鉴和吸收众家之长,形成了虹吸效应。此时全国各地的窑口都在烧制瓷器,要想彻底打出景德镇的招牌,景德镇制瓷工匠就必须有不断创新的劳动智慧,还有精密的分工,使得景德镇不断进步,博采众长。再加上景德镇因制瓷而逐渐产生大小瓷窑的聚集群落,形成了完善的陶瓷工业体系,还有就是官窑、民窑管理制度的先进,随着官窑建立出现了“官民竞市”的欣欣向荣局面,这些因素使得景德镇窑从毫不起眼的小窑口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瓷都。
景德镇制瓷一器克成过手七十二,由此产生的各行各业,大家此次交错互赖共生,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产业集群,景德镇的制瓷作坊整体样式是根据制瓷工艺的需求来设计的,从建筑的布局、采光和组成到坯房结构,可以看出设计得相当地巧妙,每个都形成一条完整有序的流水线,从而促进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分工合作的效率和质量这也是其他窑口无法比拟的。
2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下景德镇的重新崛起
想必大家也知道景德镇因种种原因也曾衰落过,当今景德镇制瓷工业在许多方面已失去了优势,在经济方面不如沿海城市,不管是政策还是工艺上已经吸引不了优秀的制瓷匠人,并且日益枯竭的高岭土在原料上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国内陶瓷市场的部分丢失,没有了竞争优势后期开始出现乏力局面等等,这些都是当今景德镇面临的棘手问题。但是这些并没有击垮景德镇的发展,近年来为了满足当今市场上日新月异越来越丰富的要求,景德镇制瓷工匠们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了景德镇的技法优势开始大放异彩,陶瓷生产规模扩大形成了以日用瓷为主体,艺术、建筑、工业、电子等各类陶瓷共同发展的陶瓷工业体系。
还有就是当今政府利用瓷都特色的陶瓷旅游基础,依靠陶溪川、 陶阳里、陶源谷、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陶瓷文化景区大力发展陶瓷旅游业,景德镇始终秉承“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大力发展研学游,开拓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被命名为江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研学旅行为代表的新型旅游业态开发,开启了景德镇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崭新篇章,这对拉动景德镇乃至整个江西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如今的景德镇,始终贯彻压实《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景德镇奋起直追瓷业获得了飞速发展的机会,这是机遇也是挑战,相信不久的将来瓷都就会重新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