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共实用英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

2022-05-24张一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实用英语思政元素传统文化

摘 要: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旨在全面推进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大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那么实用英语作为高校公共课程如何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相融合,让学生既能学习课程知识又能达到德育目的是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所应思考的。本文将以《新时代大学英语Ⅱ》第三单元课文“A Surprise Gift for Mother”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运用到实用英语课程中。

关键词:实用英语;思政元素;传统文化;“和”文化;“孝”文化

作者简介:张一,齐鲁医药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而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它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将外语教学同我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相结合是提升当代年轻人文化自信和培养爱国情怀的一个重要方式。把思政元素融入日常英语课程授课中以此提高课程趣味性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是一种非常实用且有意义的方式。本文将以《新时代大学英语Ⅱ》中的“A Surprise Gift for Mother”为例展开讨论。“A Surprise Gift for Mother”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家里备受父母宠爱的作者在圣诞节前夕为父母准备了两幅肖像画作为圣诞节礼物。而作者之前从未学习过美术,她的父亲偶然看见了作者的画作非常惊讶且感动,作者让她的父亲保守秘密。作者想通过这种方式给父母惊喜,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作者的父亲在圣诞节之前突发疾病过世了,作者和母亲要度过第一个没有父亲在的圣诞节,而这时作者突然想起圣诞节之前给父母准备的肖像画礼物,但当她去取礼物的时候店员告知她的父亲已经给肖像画装框并作为礼物包装了起来,当作者打开时,上面附着父亲手写的卡片。而通过作者的叙述,文章所呈现出来的情感意识和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和意识是相对应的,比如“和”文化和“孝”文化方面。

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也是民族特色的集中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的重要体现,虽然文化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是民族历史的发展轨迹还是会让不同国家与民族有着自己的特点。我们国家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应被埋没和遗忘,我们有义务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而高校则是倡导发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因而授课教师在课堂教育中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思想教育功能。

(一)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我国优秀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在几千年的文化流传中,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儿女,是一种精神传承。而在整篇例文中,作者通过圣诞节这个西方节日气氛来烘托家庭气氛,圣诞节对于西方国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圣诞节人们会选择回家团圆,这与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是互通的。我国在各个重大的传统节日都会用归家团圆的方式来纪念和庆祝。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传统节日同样也是中华儿女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源泉。但是如何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意义,并让其融入我们的时代发展进程中,是我们当今亟待思考的问题。在文章中正是通過圣诞节这个节日载体体现出家庭及亲人之间浓厚的情感,让读者深入其中,感同身受。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圣诞节这个节日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和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使其感受其中。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部分,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沉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介绍西方节日的方式向学生弘扬和拓展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补充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表达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让其在年轻的大学生一代得到真正的认同和传承。

(二)感恩文化

感恩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传统美德,但是当今人们对于感恩的概念和了解好多停留在西方节日“感恩节”上,那么如何唤起当代年轻人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文化的了解是当代人们所重视的问题。在例文中作者作为家中最受宠爱的女儿深刻感受到从小到大父母对于自己的付出及疼爱,因而在圣诞节的时候作者通过送惊喜礼物的方式来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当作者父母看到这份礼物时心中不仅高兴且非常感动“感恩节”是西方一个重要节日,很多人会在这一天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倡导的感恩思想历史更加久远。《诗经》中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就是感恩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作为一名高校教育者要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切实了解我国的感恩文化,通过实例和课堂教育将感恩教育融入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感恩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必修课”,让大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学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

二、“和”文化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和”的理念,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并且当代把“和”作为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观念就是追求和谐,当人们在对待多位关系时,总是会把和谐放在第一位,强调“仁者爱人”的和谐社会。

(一)“和”文化与家庭和谐

“和”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思想文化,其中“和”文化与家庭和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例文中作者提到每当圣诞节来临的时候,父母家中总是充满了融洽欢乐的家庭氛围,而作者又是家中唯一的且最小的女儿,并且作者还提及她在结婚之前父亲总会在每个清晨和她聊天谈话等等。通过作者的描述可以得知作者是在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中长大的,所以在例文中作者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并且是一个阳光积极的人,而这也正源于和谐的家庭氛围的影响。

我国高度重视中国年青一代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的传承。而“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和谐。“和”文化中的“和”便是“合”,家庭成员间的和睦共处即是“合”,意为使之成为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崇尚家庭和谐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和万事兴”也是每个中华儿女所崇尚且肯定的家庭观念。在当代社会中,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关系,也是家庭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例文中作者积极向上﹑开朗乐观和感恩孝顺的性格正是家庭和谐的“成果”。但是当代社会,很多家庭往往会忽略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对子女人格的影响,家庭成员间关系变得冷淡与疏离,使得家庭关系不和谐,沟通不顺畅。而纵观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家庭观念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华儿女所遵从的民族文化传统。在我国,互亲﹑互爱﹑尊老﹑爱老是深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固有观念和美德,融入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同样在授课过程中也应教育学生在家庭关系中,教师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让学生体会家庭和谐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家和万事兴”。

(二)“和”文化与社会和谐

《礼记》记有:“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而“家齐”是对于家庭和谐的生动阐述,“治天下”则是对社会和谐的一种目的期望。同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富强的国家才有富有的小家。国与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观念中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它影响了人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使社会能够和谐发展,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怎会有人民安居乐业的家園。正如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期间,正是千千万万名医护人员与小家庭的奉献与牺牲才使得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能够度过此次难关,如果没有小家庭的付出与贡献,就没有我们国家这个大家庭的发展,因而社会和谐的“和”也是“和”文化中家庭和谐的延伸与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同样也是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肩上背负着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因而高校教师要鼓励大学生相亲相爱﹑尊老爱幼﹑舍小家为大家。只有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形成一种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才能让人民大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进一步增强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孝”文化

《尔雅》中说“善事父母为孝”,意为子女善待父母则为孝。同样“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也体现出“孝”文化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观念中的重要地位。而在例文中作者提到她在圣诞节前夕为父母精心准备肖像画,并把这份礼物作为惊喜送给她的父母,可以看出作者内心对自己父母是敬爱并且孝顺的。在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孝”文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固定社会意识形态,而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样可以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它独有的作用和价值,以此来发展和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时代在不断发展,但是“孝”文化同样也要传承和发展。“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在中国大地上绵延发展了几千年,是我们国家文化道德发展的重要思想,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与权欲让人们之间的亲情与感情变得利益化。与此同时,“孝”文化也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曲解了“孝”文化真正的意义。但是我国的“孝”文化所倡导的“孝”并不是流于形式的“孝”。“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很多人心中永远的遗憾,正如在例文中作者给父母准备的惊喜,虽然父亲提前看到了,但是却没有机会亲自收到来自女儿的惊喜,这也是作者最大的遗憾。因而当代青年要真正了解和感受“孝”文化所蕴含的意义,孝敬父母,让“孝”文化真正得到弘扬与发展。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孝”文化发展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要让新一代年轻人了解“孝”文化,发扬“孝”文化。作为高校教师则要通过讲授与引申的方式,让新一代年轻人真正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是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公共英语课堂中挖掘思政元素并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将思政元素更好地渗透到语言知识点中是很多高校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而,在接下来的公共实用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开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此优化课堂,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同时通过思政元素的讲解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和积极性,使其轻松自然地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杨修平.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理据﹑现状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8):36-41.

[2]夏元芬.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54-157.

[3]夏金龙.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88-92.

[4]胡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J].教育评论,2007(4):60-62.

猜你喜欢

实用英语思政元素传统文化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学英语教育对实用英语学习的影响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